登陆注册
1218600000003

第3章 九年的家乡教育(1)

胡适原名嗣臧,行名洪骍,后改名适;字希强,又改适之;号冬友、小山;笔名铁儿、自胜生等。1891年12月17日(清光绪十七年十一月十七日)生于上海大东门外。这时他母亲才19岁,而父亲却已49岁了。后来国内名人中与他同岁的有刘复、赵元任等人,而大于他的朋友:章士钊时年10岁,陈独秀时年12岁,梁启超时年18岁,蔡元培时年24岁。这些人在他成长过程中都在不同程度上给以帮助和影响。

胡适出生于中日甲午之战前三年,幼年生活是在甲午之战后度过的,而这个时期的清政府更加腐败;帝国主义进一步入侵,使中国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国家多难,民不聊生,而知识分子已开始觉醒,要求改良政治以挽救国家之灭亡。因而1898年出现了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领导下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这次运动很快被清政府镇压下去了,但康梁的思想在社会上仍有很大的吸引力。胡适在青年求学时代喜欢读梁主办的《时务报》,因此受梁启超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很大。

胡适出生两个月后,他父亲就被调往台湾任职去了,上海只留下他与母亲,但不久他们母子也到了台湾,家人团聚共叙天伦之乐。从此胡适在父亲的教育下开始成长,4岁时已认得方块汉字七百多个。然而,由于形势遽变,1894年中日战争爆发,他又随母亲回到绩溪上庄村。

胡适回到家乡后,开始进私塾。这个学堂塾师就是他四叔胡介如。学生只有两个:一个是胡适,另一个就是四叔的儿子,名叫嗣秫,比胡适大几岁,但不爱读书,老师一离开,他就溜出去玩。因此学堂里常常只剩下胡适一个人在读书。由于胡适已有近千字的基础,因此免读《三字经》、《百家姓》等启蒙字书。他四叔便以其父所撰写的《学为人诗》教他。这部书讲的是做人的道理,胡适后来回忆说,其中“为人之道,非有他术。穷理致知,反躬践实,黾勉于学,守道勿失。”这寥寥数语,对他一生有重大影响。此后他读的第二部书也是父亲编的《原学》,这是一部讲哲理的韵文书。第三部是《律诗六钞》;接下去是《孝经》、朱子《小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书经》、《易经》、《礼记》等等。当读到《论语》时,他四叔另有差事,到外县去了。老师换了他族兄胡观象(禹臣)来教。这时学生有所增加,先是5个,后来增到10多个。其中有两个最爱逃学,先生抓着便打,但越打越逃。胡适感到奇怪,于是自己问自己,他们为什么要逃学?为什么情愿挨饿、挨打,被人家笑骂,而不情愿读书?当时答不上来。后来他才慢慢体会到,这是老师不肯耐心“讲书”的结果。那时,老师收入太少,一个学生每年才交两块银元,老师生活困难,当然没精力认真去教,学生只有念死书、背死书,这样自然很苦,不愿去学,更谈不上去用功学习了。而胡适自己却不是这样。他母亲为了儿子学习好,每年交塾中的学费,总比别人家多。一般交两块钱,他家第一年就送去6块,以后每年递增,最后一年交到12块钱,并嘱托老师严加管教,要求为他“讲书”,每读一字,须讲清字义,读完一句,要明白一句的意思。如此循序渐进,胡适读了《幼学琼林》及《四书五经》等书,不但不觉得苦,反而感到有兴趣。因此,当别的同学读《幼学琼林》大字课文时,他已深入到读小字夹注去了。有一次,一个同窗好友,拿着一封信来问他,说信上第一句“父亲大人膝下”是什么意思。这位同学已经读过《四书》却不懂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这件事使他深深领会到他母亲为他多交学费的好处。所以他说:“我一生最得力的是讲书,父亲母亲为我讲方字,两位先生为我讲书。念古文而不讲解,等于念‘揭谛揭谛,波罗揭谛’,全无用处”。

胡适9岁时开始看小说。这是课外读物,但在那读经的时代,老师是不让读的,因此只得偷偷看。一天,他在四叔家一间小屋的废纸堆里,无意间捡到一本破烂而又没头没尾的《水浒传》,里面讲的是“李逵打殷天锡”的故事。他一口气看完后,觉得书中的人物故事新奇而有趣,于是各处寻找“小说”(当时叫“笑话书”)。后来果然找到了全部的《水浒传》,而且还借来了《三国演义》。从此在他那幼小的心灵深处,又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以满足他求知的欲望。当时供给他这种“笑话书”的人,主要有他三哥、二哥及族叔胡堇人(近仁)等。他的两位兄长都在上海进过梅溪书院,又做过南洋公学的师范生,所以他们有这类书。他们每次回家都带些回来,这自然也就成了胡适的了。他近仁叔,十几岁时就考取了秀才,有才华,比胡适大四岁,家中藏书不少,常把“小说”借给他看,而且还相互比赛,看谁看得多。在这样的环境影响和培育下,他相继又看了《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薛仁贵征东》、《七剑十三侠》、《正德皇帝下江南》、《五虎平西》、《粉妆楼》等书。此外还阅读了一部翻译小说《经国美谈》,讲的是希腊爱国志士的故事。这是他二哥由上海带回来唯一的一部外国小说。他前后共读了30多部,于是眼界大开,脑子里故事越来越多,因此家族中的姊妹们常聚在一起,要他讲书给她们听。每次讲完后,她们都去泡炒米,或是做鸡蛋饭请他吃。胡适说,这样讲书,逼使他把古文翻译成绩溪本地话,使他进一步了解了古文的文理,所以他14岁到上海读书时,就能做很像样的文章了。看小说还有一个好处,使他在不知不觉中得了不少的白话散文的训练,把文字弄通顺了。这对他后来的教育事业很有用,所以他说:教育家要读小说。

然而,读小说如果不加选择,混读一气,这也是不好的。胡适读了几十种小说,其中有好的如《红楼梦》、《水浒传》等,但也有一些不好的作品,读了会受其不良影响,特别是儿童时代。在这方面,胡适深有体会,所以他后来回忆说:“以家人干涉之故,所读小说皆偷读者也。其流毒所及盖有二害,终身不能挽救也,一则所得小说良莠不齐,中多淫书,如《肉蒲团》之类,害余不浅。傥家人不以小说为禁物而善为选择,则此害可免矣。二则余常于夜深人静后偷读小说,其石印小字之书伤目力最深,至今受其影响”。 这些是胡先生经验之谈,发人深省

胡适念私塾时的课外活动很少。由于他身体弱,母亲也不让他随便乱跑,养成一种爱静不爱动的性格。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文绉绉的”,人们给他一个绰号叫“臧先生”。有一次,他跟村里的孩童在玩“掷铜钱”,一个长辈走过,笑着对他说:“臧先生也掷铜钱吗?”这是一句玩笑话,胡适听了觉得不好意思,的确有失“先生”身份。打这以后,他参加童友们的游戏就更少了。课余的时间几乎全部用在看小说上,有时跟着大人(庶祖母)到田里“监工”割稻,他也不顾一切,只管看自己的小说。到十一二岁时,稍微活泼一点,有时跟一群同学找几根木棍做刀枪,戴上假胡须,在田里做戏。大家多半派他充当文角儿,如诸葛亮、刘备之类的角色。他说,只有一次我做史文恭,被花荣一箭从椅子上射下去,这是我最活泼的玩意儿了。从上所述,可见他的课外活动是非常有限的。正因如此,他有充裕的时间来搞好学习,而且也养成了一种读书的好习惯。他生活很有规律,每天起得早,总是第一个到学校。到了便坐下来读书,等老师来了,背完书才回家吃早饭。下午继续念,直到天黑才放学。晚上还要念夜书。经过这样严格训练,加上他的聪明好学,他的进步很快,同时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所以他说,9年的生活,只学得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方面,不能不说是打下一点底子,但别的方面诸如音乐、图画等就没有发展的机会了。

同类推荐
  • 绘画天才:毕加索

    绘画天才:毕加索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刘胡兰

    刘胡兰

    刘胡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现已更名为刘胡兰村)。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1946年12月21日,刘胡兰参与暗杀云周西村村长石佩怀的行动。当时的山西省国民政府主席阎锡山派军于1947年1月12日将刘胡兰逮捕,因为拒绝投降,被铡死在铡刀之下,时年15岁。随后,刘胡兰被中共晋绥分局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毛泽东当年为其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朱强编著的《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讲述了刘胡兰生平事迹。
  • 苏东坡旷达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苏东坡旷达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鲁迅读书记

    鲁迅读书记

    这是一部具有新视野的人物特色大传,作品通过跋涉在传统文化书山、放舟于西方近代学海、沐浴自然科学之光等华彩乐章,充分展示了鲁迅读书治学的三大板块,给人以去天盈尺欲泊无涯之感,通过对传主读书目的,态度及其方法的精审条陈,读者从中获致深刻肯綮与良多教益,而有关传主之盘桓书肆、披沙简金雅事趣写,则将一代传人行藏,万种书缘风情染得相当丰饶与葱茏。本书作者可谓将其有关积累扫数捐出,而心境笃读在致,笔墨平朴不奢,琢华夏之璞,写五岳之势,于是,鲁迅白一个新的切面向我们走来,剑锋般的人生态度,色正芒寒,巨轮似的求索之路,履深载厚。
  • 趣谈外国著名文学家

    趣谈外国著名文学家

    他们都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先驱,是他们创造了一个神奇的文学世界。也是他们让我们能读到那么美的文章,他们也是平凡的人,可是他们却有着不平凡的人生。
热门推荐
  • 改变你一生的情商全集

    改变你一生的情商全集

    情商是决定一个人命运的重要因素,无数事例表明绝大多数的成功者都不是那种才华横溢却不通世故的人,而是那些也许智商不是最高,却能把情商发挥到极致的人。本书通过解密情商的由来、挖掘情商的价值,来帮助人们认识自我、修炼情商,从而得以调控情绪,把握爱情,协调家庭,赢得交际,玩转职场,成就一番事业。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一只萌凤鸣翠柳

    一只萌凤鸣翠柳

    一只萌凤鸣翠柳,隔壁美人儿不曾偷~宠文+甜文,HE,有点慢热,求收藏求评啊~~~~~~~一只萌凤鸣翠柳,勾了两个男人的芳心,让人神魔三界为她掏心掏肺。凤尊在小凤还是一颗蛋的时候就爱她爱的要死要活,为了这唯一的妹妹操碎了一颗少男心,可偏偏自己这灵气中透着憨气的傻妹妹从来没领过情。胡绯第一次见着小凤的时候,她还不会说话,哭得像个小鸽子,惹人怜爱,从此瞒着天地视为掌中宝,奈何神妖疏途,小凤奄奄一息,胡緋只能忍痛割爱,说不得谁是谁的劫。龙族的太子御向来清心寡欲,却也扭不得宿命,一心看上小凤,想着法子为她好,甚至忍着心中苦痛,亲手把她送进别人的怀里,他那样尊贵的身份,却也不免在袅袅情路上磕磕绊绊。你说这情是剧毒,它固然让胡绯半死不活大半辈子,可胡绯却一生未说过后悔二字。你说这情是祸水,龙杳和莫乙相爱引得神魔大战,生灵涂炭,最终抵不过生死相随四个字。小凤仰着天真的小脸:“谈情说爱难道不是两个的事?哪来引得这么多人这些个事?”是也,是也,风月本是一线牵,何来神鬼闹惊天。
  • 千金招婿

    千金招婿

    为姐寻夫却招来两位真假姐夫。本以为找到了幸福,却被阴晴不定的皇帝摆了一道。皇上皇上,你赐婚对象错了!本以为嫁了人之后,就可以过上欢脱的小日子了,却不想府上处处是刁妇!夫君是匹腹黑的狼,廖倾城也不是盏省油的灯!人善被人欺的道理廖倾城算是懂了,既然这样,吞了我的就给我吐出来再咽回去,抢了我的就给我还回来再补点儿利息,且看奸商夫妻斗破宅府后院!
  • 王爷一号通缉令:追捕通灵妃

    王爷一号通缉令:追捕通灵妃

    阎王?勾错了魂?!一场大火后,骆小瑾再次醒来,看到的就是这副诡异的画面,最后达成协议,阎王同意她带着一只'灵'去穿越。可这坑爹的阎王,居然让她穿成了像乞丐似的末流小偷,还被莫名其妙的王爷抓去拜堂!没关系,她骆小谨绝对不是坐以待毙的性格,到王爷的三妻四妾那儿搜刮点钱财,收拾收拾包袱走人才是王道。数日后,骆小瑾看着布满天下的一号通缉令啧啧摇头,“尼玛,这次玩大了!”(本故事纯属虚构,切勿模仿。)
  • 总裁老公很难缠

    总裁老公很难缠

    新婚夜,身为妻子的她,被迫观摩老公与名模亲热。他是炙手可热的秦氏总裁,娶她不过是为了继承权。她是秦家养女,爱了他十年,如愿嫁他为妻,以为默默守候能等来他的爱。被人设计,他的新欢怀孕,她终于离婚,带着肚中宝宝远走他乡。八年后重逢,她身边已有别的男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学生必知的场景语言技巧

    大学生必知的场景语言技巧

    本书主要是考虑大学生掌握场景语言技巧已成了提升语言艺术和综合素养提高的必需。
  • 无奈的费叶

    无奈的费叶

    无为,原名赵亮。甘肃平凉人,定居广西北海。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周家情事》。广西作家协会会员!
  • 农女医妃

    农女医妃

    【新书《穿越我又又又被套路了》欢迎阅读】 "相传,俊美无双的楚湘王爷患上了某种不可告人的“顽疾”。精英外科女医生穿越古代农家——对于发家致富、治病救人,神医顾婉表示零鸭梨,但是对于如何搞定那个酷帅腹黑又身患“顽疾”的楚湘王爷,顾婉表示——唯有用武力征服!!!
  • 清初三诗杰:程康庄 吴雯 王含光

    清初三诗杰:程康庄 吴雯 王含光

    明末清初,在山西诗坛上有几位诗人,很值得我们关注。其中,程康庄、吴雯、王含光三人便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山西籍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