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4000000010

第10章 留侯世家(2)

张良体弱多病,从未独自领兵,只是作为谋臣,时时跟在汉王左右。

原文

汉三年①,项羽急围汉王荥阳②,汉王恐忧,与郦食其谋桡(náo)楚权③。食其曰:“昔汤伐桀,封其后于杞④。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⑤。今秦失德弃义,侵伐诸侯社稷,灭六国之后,使无立锥之地。陛下诚能复立六国后世,毕已受印,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乡风慕义⑥,愿为臣妾。德义已行,陛下南乡称霸,楚必敛衽而朝⑦。”汉王曰:“善。趣刻印,先生因行佩之矣。”

食其未行,张良从外来谒。汉王方食,曰:“子房前⑧!客有为我计桡楚权者。”具以郦生语告,曰:“于子房何如?”良曰:“谁为陛下画此计者?陛下事去矣!”汉王曰:“何哉?”张良对曰:“臣请藉前箸为大王筹之。”曰:“昔者汤伐桀而封其后于杞者,度能制桀之死命也。今陛下能制项籍之死命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一也。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者,度能得纣之头也。今陛下能得项籍之头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二也。武王入殷⑨,表商容之闾⑩,释箕子之拘,封比干之墓。今陛下能封圣人之墓,表贤者之闾,式智者之门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三也。发钜桥之粟,散鹿台之钱,以赐贫穷。今陛下能散府库以赐贫穷乎?”曰:“未能也。”“其不可四矣。殷事已毕,偃革为轩,倒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复用兵。今陛下能偃武行文,不复用兵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五矣。休马华山之阳,示以无所为。今陛下能休马无所用乎?”曰:“未能也。”“其不可六矣。放牛桃林之阴,以示不复输积。今陛下能放牛不复输积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七矣。且天下游士离其亲戚,弃坟墓,去故旧,从陛下游者,徒欲日夜望咫尺之地。今复六国,立韩、魏、燕、赵、齐、楚之后,天下游士各归事其主,从其亲戚,反其故旧坟墓,陛下与谁取天下乎?其不可八矣。且夫楚唯无强,六国立者复桡(náo)而从之,陛下焉得而臣之?诚用客之谋,陛下事去矣。”汉王辍食吐哺,骂曰:“竖儒,几败而公事!”令趣销印。

注释~~~①汉三年:公元前203年。②荥阳:县名,今河南荥阳县东北。③桡:削弱,限制。④杞:古国名,今河南杞县。⑤宋:古国名,今河南商丘县南。⑥乡风:闻风。乡,同“向”。慕义:敬慕汉王德义。⑦敛衽:提起衣襟,表示敬意。⑧子房:张良的字。⑨殷:殷都朝歌,即今河南淇县。⑩商容:商时贤者,谏纣王不听,遂隐于太行山。箕子:纣王之叔,谏纣王不听,佯狂为奴,被纣王囚禁。比干:纣王之叔,屡谏纣王,被剖心而死。式:同“轼”,车前横木。古人扶轼表示敬意。钜桥:商朝粮仓名,在今河南曲周县东北。鹿台:古台名,在今河南淇县,纣王曾将大量财宝储存在这里。偃:废弃。革:兵车。轩:有篷的坐车。华山:五岳之一,在今陕西华阴县南。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桃林:即桃林塞,约今河南灵宝县以西,陕西潼关县以东地区。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桡而从之:屈服于楚。桡,弯曲。吐哺:吐出口中咀嚼的食物。而公:你老子。

译文~~~汉三年,项羽把汉王围困在荥阳,形势危急,汉王十分担忧,他和郦食其商量如何削弱楚的势力。郦食其说:“从前商汤打败夏桀后,将夏的后代封于杞地。周武王灭了商纣后,将商的后代封于宋国。而今秦朝不行德义,征讨诸侯各国,灭了六国的后代,使他们无立足之地。大王如果能再封立六国的后代,授给他们印信,那么这些国家的君臣百姓,必定会感戴您的恩德,仰慕您的义行,愿作您的臣仆。当您的德义施行于天下,您如果要南面称霸,项羽一定会整理衣襟朝拜您。”汉王说:“好。赶快叫人刻印,先生出发时就可以带着去办了。”

郦食其还没出发,张良恰好从外地来拜见。汉王正在用餐,对他说:“子房过来!有人帮我策划了削弱项羽势力的办法。”于是将郦食其所说告诉了张良,问道:“子房,您的看法如何?”张良说:“谁给大王谋划这样的计策?您的大事就要完了!”汉王说:“为什么?”张良说:“臣请大王准许我用您面前的筷子替您筹算这件事。”他说:“当初商汤伐夏桀,所以把夏的后人封在杞国,是预计可以置桀王于死地。现在大王能置项籍于死地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第一个不可以。周武王伐纣,又封商的后人于宋国,也是预料到能得到殷纣的人头。现在大王能得到项籍的人头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第二个不可以。周武王进入殷都后,在商容住过的里巷口上立表以彰显其德行,把箕子从囚牢里放出来,并且重修了比干的坟墓。现在大王能够去整修圣人的坟墓,在贤者的里巷口立表表彰,到智者的门前表示敬意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第三个不可以。周武王当时把纣王存积在钜桥仓的粮食,储积在鹿台的钱币,拿出来赐给贫苦百姓。现在大王能把您府库里的东西赐给贫苦百姓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第四个不可以。周武王在伐纣的战事结束后,把战车改为有篷的普通车,把兵器倒转头来盖上虎皮,告示天下不再动兵。现在大王可以弃武从文,不再打仗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第五个不可以。当时周武王还把战马放牧到华山的南坡下,表示以后不再用它们了。现在大王能把马放出去而不再用它们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第六个不可以。当时周武王还把运输的牛放到桃林塞的北边,表示不再运送军饷。现在大王能把牛放出去,不再运送军饷吗?”汉王说:“不能。”张良说:“这是第七个不可以。而且天下的谋士说客离开妻儿故地,告别朋友来追随您,他们日夜所盼的就是想分得一小块地盘。现在您重新建立起六国,让韩、魏、燕、赵、齐、楚六国的后人为王,而那些谋士说客一定各自回去侍奉自己的主子,回到他们的亲戚故旧那里,还有谁来帮大王打天下呢?这是第八个不可以。而且目前楚是最强的,您立的六国必会向它屈服,到时候大王如何能使他们臣服于您呢?您如果真用了那个计谋,您的大事就完了。”汉王中断了进食,吐出口中的食物,骂道:“这小子,差点把你老子的大事给搞糟了!”于是下令赶紧把那些印信毁掉。

原文

汉四年①,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语在《淮阴》事中②。

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jiǎ)南③,战不利而壁固陵④,诸侯期不至。良说汉王,汉王用其计,诸侯皆至。语在《项籍》事中。

汉六年正月⑤,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

上已封大功臣二十余人,其馀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上在雒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往往相与坐沙中语⑥。上曰:“此何语?”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上曰:“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留侯曰:“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今陛下为天子,而所封皆萧、曹故人所亲爱,而所诛者皆生平所仇怨。今军吏计功,以天下不足遍封,此属畏陛下不能尽封,恐又见疑平生过失及诛,故即相聚谋反耳。”上乃忧曰:“为之柰何?”留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上曰:“雍齿与我故⑦,数尝窘辱我。我欲杀之,为其功多,故不忍。”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齿以示群臣,群臣见雍齿封,则人人自坚矣。”于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而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封。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

刘敬说高帝曰⑧:“都关中。”上疑之。左右大臣皆山东人⑨,多劝上都雒阳:“雒阳东有成皋(gāo)⑩,西有崤黾(miǎn),倍河,向伊雒(luò),其固亦足恃。”留侯曰:“雒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夫关中左崤(xiáo)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wǎn)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刘敬说是也。”于是高帝即日驾,西都关中。

留侯从入关。留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谷,杜门不出岁余。

注释~~~①汉四年:公元前203年。②《淮阴》:指《淮阴侯列传》。③阳夏:县名,今河南太康县。④固陵:县名,在今河南太康县南。⑤汉六年:公元前201年。⑥复道:又称阁道,连接宫殿楼阁的空中通道。⑦雍齿:刘邦部将,曾反叛过刘邦。故:有怨隙。⑧刘敬:本姓娄,齐人,因劝刘邦建都关中而受赏识,被赐姓刘。⑨山东:殽山(或华山)以东,一般指黄河下游平原。⑩成皋:关名,即今河南荥阳县汜水镇西,历来为交通与军事要道。崤黾:崤山和渑池。黾,同 “渑”。崤山,在今河南洛宁县西北。渑池,县名,今河南渑池县西。倍河:背靠黄河。倍,同“背”。伊雒:伊水和洛水。伊水即今河南洛河支流。洛水即今河南洛河。雒,同“洛”。崤函:指崤山和函谷关。陇蜀:陇,指甘肃陇山等;蜀,指四川米仓山、大巴山等。胡:北部边境的少数民族。苑:牧场。河渭:黄河和渭水。漕:水运。:引。金城:坚固的城池。天府:天然的府库。颜师古曰:“财物所聚谓之‘府’。言关中之地,物产富饶,可备赡给,故称‘天府’也”。道引:也作“导引”,道家养生之术,一种类似今之深呼吸的健身运动。不食谷:又称“辟谷”,不食谷物,也是道家提倡的养生法。

译文~~~汉四年,韩信攻破齐国,想要自立为齐王,汉王大怒。张良劝住了汉王,汉王就派张良带着印信去封韩信做了齐王。这件事情的经过记载在《淮阴侯列传》中。

同年秋天,汉王追击楚军到阳夏的南边,又被楚军打败,于是退守固陵,而各路诸侯到了约定的时间却没来。这时张良又出谋划策,汉王用了他的计谋,各路诸侯的兵马就来了。这件事情的经过记载在《项羽本纪》中。

汉六年正月,大封开国功臣,张良没有带兵打仗的战功,汉高帝说:“决策于帷帐之中,制胜于千里之外,这是子房的功劳。你自己选择齐地的三万户作封邑。”张良说:“当初臣在下邳起兵,跟陛下在留相会,这是上天把臣交给陛下的。陛下采用了臣的计策,有时侥幸料中,臣愿意封于留就够了,不敢领受三万户的厚赏。”于是封张良为留侯,和萧何等人一起受封。

高祖封了二十多个大功臣,其余的则日夜争吵谁功大谁功小,不能解决,所以高祖未能定下封赏。一天高祖在洛阳的南宫,从阁道上看到将领们三三两两地坐在沙堆上谈论什么。高祖问道:“他们在说什么?”留侯回说:“陛下不知道吗?他们在商量造反呢。”高祖说:“天下刚刚安定下来,他们为什么要造反呢?”留侯说:“陛下出生于平民百姓,靠着他们夺得了天下,现在陛下您做了天子,然而所封的都是萧何、曹参这些您所亲近喜欢的人,而杀掉的都是你平时所怨恨的人。现在军吏们统计战功,恐怕把整个国家分封出去都不够。这些人怕陛下不能全部分封到,又怕平时在您面前有过什么过错,您最终会杀掉他们,所以聚在一起商量着造反。”高祖很担忧地说:“那怎么办呢?”留侯说:“您平常最痛恨而大家又都知道的是谁?”高祖说:“雍齿和我有旧仇,曾经多次使我受辱,我一直想杀了他,但因为他的功劳多,所以不忍心下手。”留侯说:“现在您赶快封赏雍齿,来昭示群臣。群臣看到雍齿都被封了,他们自己也就安心了。”于是高祖大摆酒宴,封雍齿为什方侯,并催促丞相、御史们赶快给大家定功分封。群臣们赴宴归来,都高兴地说:“雍齿都能够被封侯,我们这些人就不用担心了。”

刘敬劝高祖说:“国都应该建在关中。”高祖犹豫不决。但身边这些大臣,都是殽山以东的人,他们大多劝高祖建都洛阳。他们说:“洛阳东有成皋,西有崤山和渑池,背靠黄河,面对伊水和洛水,地势险要易守。”留侯说:“洛阳固然险要,但它的中心地带狭小,方圆不过几百里,土地贫瘠,四面容易受到敌人的攻击,它不是一个适宜用兵打仗的地方。至于关中,左有崤山和函谷关,右有陇、蜀的大山,土壤肥美,广阔千里,它南面连着物产富饶的巴、蜀,北边靠着盛产牛马的胡地,有南、北、西三面的险要可以固守,集中力量只用于控制东方的诸侯。诸侯安定,可以通过黄河、渭水把全国的粮食运到京城;如果诸侯叛变,关中的储备可以通过渭水、黄河顺流而下,供给前线。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了,刘敬的说法是对的。”于是高祖当日起程,向西定都关中。

留侯也跟着进入关中。留侯一直多病,于是就学习道家的导引吐纳之术,不吃五谷杂粮,一年多都闭门不出。

原文

同类推荐
  • 遁甲符应经

    遁甲符应经

    《遁甲符应经》, 题宋杨维德等撰, 真实作者 尚待考证。尽管如此, 作为记录与六壬、太乙各名的奇门遁甲术 的《遁甲符应经》, 仍然不失为一部中华术数奇书。奇门遁甲在我国可能已经失传 , 通过《遁甲符应经》等书, 我们有机会一窥它神秘的面目。
  •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该书内容十分丰富,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同时,《九章算术》在数学上还有其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
  •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历代赋评注(唐五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后期桐城派文选译

    后期桐城派文选译

    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称“桐城古文派”,世通称“桐城派”。桐城派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而闻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
  •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为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这是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9年间之游历见闻录。全书内容丰富、文字流畅、叙事翔实。
热门推荐
  • 王者轮回

    王者轮回

    都市的繁华掩盖不了原始的渴望,天界的神圣掩盖不了黑暗的轮回!煮酒论英雄的时代已经过去,且看今朝如何划破苍穹追寻曾经逝去的眷恋!徘徊在爱恨情仇边缘的少年宸不仅肩负起铲除外来侵略者的使命,还要帮助天界平定三界最终实现王者的轮回!但是宸的真正身份到底是……
  • 一等庶女:腹黑世子妃

    一等庶女:腹黑世子妃

    无人问津?自生自灭?不就是个庶女身份,有那么惹人看不起吗?她偏就不信这个邪。步步为营,千般计较,只为着头上一片青天。偏偏造化弄人让她当个冲喜新娘,冲喜就冲喜,高攀就高攀,任凭你阴谋阳谋,都叫你有来无回自作自受!祖母精明,婆婆嫌弃,更有小鬼阴险,且看小小庶女如何扭转局面,翻身做主!
  • 逆天狂妃:王爷宜坑不宜婚

    逆天狂妃:王爷宜坑不宜婚

    将军府草包小姐自从嫁给楚王殿下之后,在星宇大陆上掀起了一场舆论风暴。她掀起了一场星宇大陆空前绝后的舆论风暴:“听说了吗?厌恶女色的楚王殿下竟和那草包谈情说爱了。”“瞎说,她不是跟那魔头卿卿我我的吗?”“岂止啊,她还把宇帝国太子迷的神魂颠倒呢。”“水性杨花啊……无涯太子也未能幸免!”臭名昭著的花痴草包摇身变成全大陆男人争相追逐的香饽饽,王爷表示很愤怒:“爱妃,对此你难道不想说点什么吗?”“春天来了,桃花开的茂盛了点!喂,你干什么去?”“掐……桃……花!”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徐志摩文集:扫荡着无际的青空

    徐志摩文集:扫荡着无际的青空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经典力作,分为散文、书信和诗歌三部分。“散文篇”精选了《巴黎的鳞爪》、《我所知道的康桥》《天目山中笔记》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书信篇”精选了与陆小曼所写的信件,记录两人不为人熟知的情史。
  • 倾歌天下

    倾歌天下

    一场声势浩大、旷年持久的纷争,一曲悲欢千愁、家国兴衰的咏叹!一切的一切,皆起源于这个被满门抄斩,株连五族被贬黜冷宫,终身不孕更被奴才凌辱而死的女子!父兄势力的丧失,使她从贵妃沦为了废妃一道圣旨,更将她从妃嫔变为了和亲女一万石粮食,她就仅只这一万石粮食的价值?!是谁在爱恨中迷失了前路?又是谁在权势下臣服了欲望?用血铺成的复仇之路,又是谁,握紧了死神的利刃?……三国之乱,始于此女,亦终于此女。赔百姓千万人之命,丧军士之血染风延山脉万里雪红。后人称其,倾歌天下!—————————————————————————————凌晚蓝,百折而后强大起来的奇女子:“尊严诚可贵,生命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利飘雪,胤国的四王爷,满头白发的阴霾男子:“你想要的不就是自由吗?只要你助我夺得大胤、乃至于这天下,我给你!”楚御天,大楚的皇帝,幼年为质的变态皇帝:“朕幼年在衡国为质时,哪一天不被你这个高贵的相国千金欺负个三五回的,现在好不容易有了机会,岂能轻易便放了你?朕的爱妃!”宇文飞逸,衡国的皇帝,忍辱负重的少年天子:“朕立你作皇贵妃,无非是看着你那野心勃勃的父兄的兵权罢了,现在他们既然已死,你于朕,又还有什么意义呢?能换得一万石粮食,也算是物尽其用了!”推荐瑜自己的完结红楼V文《红影黛姿潇湘月》:强力推荐金多多巨彪悍巨好看的文《冷宫虐妃》:好友沧海明珠的红楼新文《红楼之黛色倾城》:好友银色月光的新文《娥妃》:好友诺诺宝贝超级无敌彪悍的好看文文:《血色妖瞳》精妙林兮巨好看的现代文:《美人宠》(瑜天天追的文,就是她丫的更新太慢,哎!)好友落花楼主的精彩正剧新文:《狠轻绝》(精彩不容错过哦!)四川老乡好友殷紫的青春幽默搞笑新文:《天杀的冤家》
  • 逆天魔后:拐上魔君回现代

    逆天魔后:拐上魔君回现代

    【简介】一朝穿越,付小七成了独孤一人,面对崭新而玄妙的世界,一无所知。然而渐渐复苏的记忆和一个若即若离的男人,如约而至;一段尘封多年的往事,渐渐浮出水面。当她拼尽全力去保护身边的人,却被人玩弄鼓掌……既然委屈不能求全,那么,她就逆天逆命!胆敢欺她辱她,玩弄她的,即便是神,也照杀不误!【一句话简介】某小强为了自由和爱情而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屡死屡生的【纠结+虐恋+悲情+搞笑】的长篇奋斗史。
  • 大唐平叛传(下)

    大唐平叛传(下)

    这是一部历史题材长篇小说。本书以唐玄宗天宝年安禄山叛乱为背景,叙述了平叛战争中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故事。书中除了以大手笔描写了千军万马拼力厮杀的恢弘场面,百十位出场的人物更是描写得活灵活现,显示出作者在历史、天文、地理、哲学、艺术及宗教等方面丰富的知识底蕴。大手笔、大气度、大时空在大历史背景下跃然纸上,最冲击思维的特色是作品主题立意高远,自始至终都在呼唤着人们淡失的爱心和良知,体现了博大精深的儒释道思想。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散文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散文研究

    中国当代散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容,走过近半个世纪的坎坷历程。文学发展的动态过程必然伴随着历史、时代、社会的源流脉络获得同步发展。因此,从纵向的、发展的角度考察新时期湖北散文的发展态势,厘清来龙去脉,对整个中国散文史的建构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在这种历时的统照下,湖北散文的演进过程呈现出以下三个阶段的基本理路。湖北散文始终以沉寂之姿努力地寻求新的发展前景,它的艺术生命力在创作队伍、作品数量、审美拓展上顺应了时代需求,形成了色彩纷呈的局面。
  • 这都不叫事儿

    这都不叫事儿

    这本半回忆半玩笑的新书主要以延参法师与弟子的对话写成,它选择了一个“卖萌”的方式展开,从最爆笑的对话,到不留情面的自黑和神补刀,口头禅、流行的人和事,到寻常的喜怒哀乐惧,大到时间、生命、轮回,都被化解为一些令人忍俊不禁的段子,和文艺有爱的小哲理,传播着阳光、积极的人生态度,也许,这才是他真正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