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3700000041

第41章 告子上(1)

原文 告子曰:“性,犹杞(qǐ)柳①也;义,犹桮(bēi)棬(quān)也②。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

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qiāng)贼③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

注释~~~①杞柳:杨柳科植物,落叶丛生灌木,枝条柔软,去皮晒干后可编织器物。②桮:同“杯”。是盘、盎、盆、盏等器物的通称。棬:杯器未经雕饰的胚胎。③戕贼:残害。

译文~~~告子说:“人的本性,犹如柔软的杞柳;义理,犹如杯盘。把人的本性当做仁义,犹如用杞柳树制作杯盘。”

孟子说:“你是顺着杞柳的本性来制作杯盘呢?还是要伤害杞柳的本性来制作杯盘?如果要伤害杞柳的本性来制作杯盘,那也要伤害人的本性来成就仁义吗?率领天下的人来损害仁义的,一定是你这种言论吧!”

诵读星级★★

原文 告子曰:“性犹湍①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②而跃之,可使过颡(sǎng)③;激④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注释~~~①湍:水势急。《说文》云:“急濑也。”②搏:拍击。③颡:额头。④激:阻遏水势。

译文~~~告子说:“人的本性犹如湍急的水流,决开东面它就向东流,决开西面它就向西流。人性的对于善和不善不能区分,好比水对于东方西方不能区分一样。”

孟子说:“水性诚然不能区分东方西方,对于向上和向下也没有区分吗?人性的善良,就好比水的流向低处。人没有不善的,水没有不流向低处的。那水,拍击着使它跳起来,可以使它高过额头;阻遏着让它倒流,它能流上山冈。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乃是情势逼使它如此啊。人之所以能使他做出不善的事,其本性的改变也犹如水这样受到了逼迫啊。”

诵读星级★★

原文 告子曰:“生之谓性①。”

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

曰:“然。”

“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

曰:“然。”

“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

注释~~~①生之谓性:《白虎通·性情》:“性者,生也。”《荀子·正名》:“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字从“心”,“生”声。以“生”释“性”,属音训。朱熹《集注》:“生,指人物之所以知觉、运动者而言。”

译文~~~告子说:“天生的叫做本性。”

孟子说:“天生的叫做本性,犹如白的叫做白吗?”

告子说:“是的。”

孟子说:“白羽毛的白,如同白雪的白;白雪的白,如同白玉的白吗?”

告子说:“是的。”

孟子说:“那么,狗的本性如同牛的本性,牛的本性如同人的本性吗?”

诵读星级★★

原文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①。”

孟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

曰:“彼长(zhǎng)而我长之②,非有长于我也,犹彼白而我白之,从其白于外也。故谓之外也。”

曰:“异于白,[白]马之白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③,不识长马之长也无以异于长人之长与?且谓长者义乎?长之者义乎?”

曰:“吾弟则爱之,秦人之弟则不爱也,是以我为悦者也,故谓之内;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长,是以长为悦者也,故谓之外也。”

曰:“耆秦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④。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

注释~~~①仁内义外:《管子·戒篇》:“仁从中出,义由外作。”在告子看来,仁由内出,为性中所本有,义外非内,则为性中所本无。②彼长而我长之:第一个“长”为形容词,是年长之意;第二个“长”为动词,以之为长,即尊敬之意。③“异于白”二句: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以一字作两读例》谓此句中第一个“白”字当重读,全句应读作“异于白,白马之白也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如此则文义自明,亦不必疑其有阙文矣”。其说甚洽,译文均从之。④耆:同“嗜”。炙:烤肉。

译文~~~告子说:“饮食男女,是人的本性。仁是内在的东西,不是外在的东西;义是外在的东西,不是内在的东西。”

孟子说:“为什么说仁是内在的东西、义是外在的东西呢?”

告子说:“他年长,我就尊敬他,不是先有尊敬思想在我内心,好比那样东西是白的我就把它作为白色,是根据它显露于外表的白。所以说义是外在的。”

孟子说:“尊敬不同于白色,白马的白和白人的白没有什么不同,不知道对老马的爱护和对长者的尊敬也没有什么不同吗?而且你认为是长者有义呢?还是尊敬他的人有义呢?”

告子说:“我的弟弟就爱护,秦人的弟弟就不爱护了,这是以我作为喜悦的标准,所以说仁是内在的;尊敬楚人的长辈,也尊敬我的长辈,这是以年长作为喜悦的标准,所以说义是外在的。”

孟子说:“嗜好秦国人的烤肉和嗜好我的烤肉没有什么不同。事物也有这样的情形。那么嗜好烤肉的心理也是外在的吗?”

诵读星级★

原文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①,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②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shuò)③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xǐ)而无算者④,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⑤,有物有则⑥。民之秉夷⑦,好是懿⑧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

注释~~~①乃若:犹若夫、至于。情:指质性。戴震《孟子字义疏证》:“情犹素也,实也。”②才:朱熹《集注》:“犹材质,人之能也。”③铄:指自外而加的美饰。④蓰:五倍。无算:无法计算。⑤《诗》曰:引诗见《诗经·大雅·烝民》,这是一首赞美周宣王的诗。蒸,《诗经》作“烝”,毛传释为“众”。⑥则:指法则。⑦秉:执,持。夷:《诗经》作“彝”,毛传释为“常”,指常规。⑧懿:美好。

译文~~~公都子说:“告子说:‘人的本性没有善良也没有不善良。’有人说:‘人的本性可以变为善良,也可以变为不善良。所以文王、武王兴起,百姓就崇尚善良;幽王、厉王出来,百姓就崇尚暴虐。’有人说:‘有的人本性善良,有的人本性不善良。所以以尧这样的人为君主却有象这样不贤良的弟弟,以瞽瞍这样的人为父亲却有舜这样孝顺的儿子,以纣这样的人为侄儿、这样的人为君主却有微子启、王子比干这样的仁人。’如今老师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那么他们都错了吗?”

孟子说:“说到人们本来的质性,那是可以变为善良的,这就是我所说的人性本善。至于变为不善,不是资质的罪过。同情之心,人人都有;羞耻之心;人人都有;恭敬之心,人人都有;是非之心,人人都有。同情之心,属仁;羞耻之心,属义;恭敬之心,属礼;是非之心,属智。仁、义、礼、智不是从外面注入的,是我本来就有的,只是未曾去领悟罢了。所以说用心探求就能得到它,放弃就会失去它。到后来人与人之间有的相差一倍、五倍甚至无法计算的,这就是没能充分发挥他们资质的缘故。《诗经》上说:‘上天生育万民,事物都有法则。民众把握常规,崇尚美好品德。’孔子说:‘作这篇诗的人,恐怕懂得大道呀!所以有事物就一定有法则,百姓把握了这些不变的规律,所以崇尚这些美好的品德。’”

诵读星级★★

原文 孟子曰:“富岁,子弟多赖①;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今夫麰(móu)麦②,播种而耰(yōu)③之,其地同,树④之时又同,浡(bó)然⑤而生,至于日至⑥之时,皆熟矣。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qiāo)⑦,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故龙子曰⑧:‘不知足而为屦(jù),我知其不为蒉(kuì)⑨也。’屦之相似,天下之足同也。口之于味,有同耆⑩也,易牙先得我口之所耆者也。如使口之于味也,其性与人殊,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耆皆从易牙之于味也?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惟耳亦然。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惟目亦然。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注释~~~①赖:同“”(懒),即懒惰。②麰麦:大麦。③耰:播种后耙土覆盖种子。④树:种植。⑤浡然:旺盛的样子。⑥日至:节气名,此指夏至。⑦硗:土地瘠薄。⑧龙子:赵岐注:“古贤人也。”⑨蒉:草编的土筐。⑩耆:同“嗜”。易牙:齐桓公的宠臣,相传他善于烹饪。子都:春秋时郑国的美男子。姣:美好。刍豢:指牲畜。朱熹《集注》云:“草食曰刍,牛羊是也;谷食曰豢,犬豕是也。”

同类推荐
  • 吴子兵法

    吴子兵法

    《吴子》主要论述了战争观问题。该篇既反对持众好战,也反对重修德,而废弛武备。它认为只有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才能使国家强盛。
  • 山海经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之一,据说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山海图”流行于世。《山海经》分《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虽仅有三万一千余字,但其内容涉猎甚广,从天文、地理、传说、神话、宗教,到种族、动物、植物、矿产等,包罗万象,体系庞大,堪称我国古籍中的百科全书式的著述。然而,由于它所述多奇诡怪异,常被人斥为荒诞不经。
  • 金匮要略(四库全书)

    金匮要略(四库全书)

    《金匮要略》为《伤寒杂病论》中一部分,共3卷25篇,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专门研究杂病的医学专著,与《伤寒论》一起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准则,被后世推崇为中医经典著作。清代徐彬将其整理编次为24卷(原书分3卷),每卷列一种病证,文中有注有论,注释简明,论辨精当,引经析义,见解独到,密切联系临床,特别注重脉证辨析,揭示脉证规律。本书根据《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参考清光绪五年(1879)扫叶山房藏版点校而成。
  • 论语

    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汇编。最为重要的经典,堪称儒家思想第一书。《论语》记到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的死为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
  •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全书七卷,选录从先秦至近代三百多位作家的赋近六百篇加以注释和品评。其中大部分作品以前没有人注过。主编赵逵夫教授为著名辞赋研究专家,中国辞赋学会顾问。各卷主编和撰稿人也都是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有较高修养的学者,基本上都是高职和博士。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
热门推荐
  • 中华诗词名句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中华诗词名句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本书搜集了大量的中华诗词中的经典名句,并配有解析,如“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树欲静而风不止”、“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等。荟萃了流传久远、脍炙人口、有欣赏和实用价值的名言佳句两千多条,编选的典籍从孔子整理的《诗经》到民国时期的著作,历两千多年。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诗文词曲千古绝唱;开卷有益,领略宠中华民族文化千年辉煌。注释准确疏通词义,言简意赅,权威考证。鉴赏精辟,深入浅出,优美精当,陶冶情操。
  • 山下风影

    山下风影

    山下风影是用记实的一种口吻叙述“我”异怪却又平淡无奇的一段经历。本文着于一种山土清野的风格,文中几个小故事虽各为一段,不局限于时间空间,但总体上都属同一系列。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倾世琼王妃

    倾世琼王妃

    “小姐,你慢点跑,当心摔倒。”一个丫鬟扮饰的姑娘在追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一前一后,一矮一高穿梭在栀子花林中。“碧荷姐姐,快点!我们就躲在这后面,红梅姐姐肯定找不到我们的。”小姑娘银铃般的声音回应在栀子花林中。在这片林中偏僻的角落处,散落着几口破缸,碧荷和年纪小小的慕容云琼就躲在后面,这时,静谧的花林中隐隐传来脚步声,脚步声越来越近,只是那脚步声中那夹杂着的错乱与惊慌,让……
  • 美女上司的贴身兵王

    美女上司的贴身兵王

    他是华夏超级兵王,更是让所有势力恐惧的“战龙”老大。他重回都市,游戏人间。身边聚集了女神级美女老婆、暴力警花、熟美的办公室主任、淡雅的大学导师、清纯的小秘书,冷艳的黑道美女等一系列的各色极品美女。最要命的是每一个女人的身上都带着一堆甩不掉的麻烦。
  • 摩根写给儿子的32封信

    摩根写给儿子的32封信

    本书是世界财富巨擘摩根家族的奠定者——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给儿子小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的信集。它本来是不愿公开的私人信札,是以遗嘱形式密藏的贵重珍品,并且“透露了太多的摩根家族创造财富的秘密和商业的智慧,是培养伟大企业家无可比拟的教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刀锋之白虎傲啸

    刀锋之白虎傲啸

    主角龙城在一个机缘巧合下,和自己所厌恶的刀进入了一个人和武器共存的世界,每个人都拥有一把属于自己的神兵利器,通过不断地战斗,开始明白手中那把刀的意义,也开始改变对那把刀的感觉。
  • 重生八零当自强

    重生八零当自强

    一场海难,苏蕊重生到八十年代初与她同名且身世相似的少女身上。寄住在乡下的亲戚家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上天好不容易给她第二次生命,她要弥补前世的遗憾…白手起家,一点一滴增加自己的积蓄;自立自强,不再遭受别人的欺辱轻视!没想到醒来的那一刻,竟和外表冰冷的兵哥哥有了羁绊…(背景为八十年代、军婚宠文、爽斗极品!)新人新书,求收藏~求推荐~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