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3700000018

第18章 阳货第十七

原文 阳货①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kuì)孔子豚(tún)②。孔子时(sì)其亡也③,而往拜之。遇诸涂④。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qì)⑤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注释~~~①阳货:又叫阳虎,季氏的家臣。季氏几代以来把持鲁国的政权,阳货这时正又持季氏的权柄。最后因企图削除三桓而未成,逃往晋国。②归孔子豚:归同“馈”。赠送。豚:小猪。《孟子·滕文公下》对这事有一段说明,他说,当时,“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阳货便利用这一礼俗,趁孔子不在家,给他送了一头蒸熟的小猪去。孔子也就趁阳货不在家时去登门拜谢。③时:同“伺”。窥探,守候。亡:外出,不在家。④涂:道路。⑤亟:屡次,多次。

译文~~~阳货想要孔子来拜会他,孔子不去,他便送孔子一头(蒸熟了的)小猪(迫使孔子到他家来道谢)。孔子探听到他不在家的时候,前去拜谢。两人在路上碰着了。阳货对孔子说:“来,我跟你说。”他说:“自己有一身本领,却让国家处于昏乱状态,可以叫做仁德吗?”(孔子没吭声。)他便自己接口说:“不可以。一个人喜欢做官,却屡屡错过机会,可以叫做聪明吗?”(孔子仍然没吭声。)他又自己接口说:“不可以。时光一去不返,时不我待呀。”

孔子这才说:“好吧。我准备做官了。”

诵读星级★★

原文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译文~~~孔子说:“人性原本相近,因为习俗濡染不同,便相距甚远。”

诵读星级★★★

原文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①。”

注释~~~①上知下愚:关于“上知”“下愚”的解释,古今颇有异说。《汉书·古今人表》说:“可与为善,不可与为恶,是谓上智。可与为恶,不可与为善,是谓下愚。”是以其品质言。清人孙星衍说:“上知谓生而知之,下愚谓困而不学。”(《问字堂集》)则是兼以其知识与质量而言。孔子说过“生而知之者上也”,这里的“上知”可能就是“生而知之”的人。下愚,大概就是白痴。

译文~~~孔子说:“只有上等的智者和下等的愚人是改变不了的。”

诵读星级★★★

原文 子之武城①,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注释~~~①武城:鲁国的一个小城。当时孔子的学生子游担任武城宰。

译文~~~孔子到了武城,听到了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微笑着,说:“杀鸡哪用得着宰牛的刀?”

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老师说过:‘做官的人学习了道,就会有仁爱之心;老百姓学习了道,就容易使唤。’”

孔子说:“同学们!言偃的话是正确的。我刚才那句话不过是句玩笑话罢了。”

诵读星级★★★

原文 公山弗扰以费(bì)畔①,召,子欲往。

子路不说(yuè),曰:“末之也②,已③,何必公山氏之之也④?”

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⑤?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⑥乎!”

注释~~~①公山弗扰:疑即《左传》定公五年、八年、十二年及哀公八年之公山不狃,季氏的封地费城的行政长官。畔:同“叛”。②末:没有(地方)。之:去。③已:止,罢了。④何必公山氏之之也:“何必之公山氏也”的倒装。“之之”的第一个“之”字只是帮助倒装用的结构助词,第二个“之”字是动词。⑤而岂徒哉:“徒”下省略动宾结构,说完整是“而岂徒召我哉”。⑥为东周:朱熹《集注》:“言兴周道于东方。”

译文~~~公山弗扰盘踞在费邑图谋造反,召孔子去,孔子准备去。

子路很不高兴,说:“实在没有地方去便算了,为什么一定要去公山氏那里呢?”

孔子说:“那个叫我去的人,难道是白白召我吗?如果有人用我,我将在东方复兴周道啊!”

诵读星级★

原文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译文~~~子张问孔子怎样做到仁。孔子说:“能够在天下践行五种品德,就可以称得上仁了。”

“愿闻其详。”孔子说:“恭敬、宽厚、守信、勤敏、恩惠。恭敬就不会被侮辱,宽厚就会得到大家的拥护,守信就会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能使工作有效果,有恩惠就能够指挥动人。”

诵读星级★★

原文 佛肸(bìxī)①召,子欲往。

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②,子之往也,如之何?”

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lìn)③;不曰白乎,涅(niè)而不缁④。吾岂匏(páo)瓜⑤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注释~~~①佛肸:晋国大夫范中行的家臣,任中牟宰,依据中牟来抗拒赵简子。②中牟:春秋时晋邑,故址当在今日河北省邢台和邯郸之间。畔:同“叛”。③磷:薄也。④涅:本是一种矿物质,古人用作黑色染料,这里作动词。染黑。缁:黑色。⑤匏瓜:即匏葫芦,古有甘、苦两种,苦的不能吃,但因为它比水轻,可以系于腰间,用以泅渡。《庄子·逍遥游》:“今子有五石之匏,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译文~~~佛肸征召孔子,孔子打算前往。

子路说:“从前我听老师说过:‘亲自做坏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去的呀。’佛肸凭借中牟叛乱谋反,您却要到他那里去,怎么说得过去呢?”

孔子说:“是的,我是说过这话。不是说吗,真坚硬的东西,磨也磨不薄;不是说吗,真洁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我难道是匏瓜吗?哪能只是被悬挂着而不给人吃呢?”

诵读星级★★

原文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①六蔽矣乎?”对曰:“未也。”

“居②,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③;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④;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⑤;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⑥;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注释~~~①言:与“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的“言”意思相同,指“德”。②居:坐。③愚:朱熹《集注》:“愚若可陷可罔之类。”④荡:孔安国云:“荡,无所适守也。”⑤贼:损害,伤害。⑥绞:急切不近情理。

译文~~~孔子说:“仲由啊,你听过有六种德行和六种弊病吗?”子路回答说:“没有。”

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仁德却不爱学习,那种弊病就是愚蠢;爱耍聪明却不爱学习,那种弊病就是放纵;爱诚实却不爱学习,那种弊病就是祸害;爱直率却不爱学习,那种弊病就是不近情理;爱勇敢却不爱学习,那种弊病就是捣乱闯祸;爱刚强却不爱学习,那种弊病就是狂妄无知。”

诵读星级★★

原文 子曰:“小子①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②,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注释~~~①小子:相当于今天说“小伙子”,年轻人。②兴:指艺术的联想、想象。

译文~~~孔子说:“同学们,为什么不去学习那部《诗经》呢?读《诗经》,可以培养联想力,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锻炼合群性,可以学得怨刺之法。近呢,可以用来事奉父母;远呢,可以事奉君上。还可以多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诵读星级★★★

原文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①?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②也与!”

注释~~~①《周南》《召南》:是《诗经·国风》中的两部分民歌。②正墙面而立:朱熹云:“言即其至近之地,而一物无所见,一步不可行。”

译文~~~孔子对伯鱼说:“你研读过《周南》《召南》了吗?人如果不研读《周南》《召南》,那也许会像面贴着墙壁而站着吧(什么也看不见、一步也走不了)!”

诵读星级★★

原文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①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注释~~~①玉帛:玉器和绢帛。古代诸侯集会结盟、朝见天子或霸主时用作互相赠送的礼物,在祭祀时用作祭品。

译文~~~孔子说:“礼呀礼呀,说的就是玉器、绢帛等礼物吗?乐呀乐呀,说的就是钟鼓等乐器吗?”

诵读星级★★★

原文 子曰:“色厉而内荏①,譬诸小人,其犹穿窬(yú)②之盗也与?”

注释~~~①荏:怯懦,软弱。②窬:小孔。一说同“逾”,翻越。

译文~~~孔子说:“外表严厉,内心怯弱,用小人打个比方,只怕就像挖洞跳墙的小偷罢!”

诵读星级★★★

原文 子曰:“乡愿(yuàn)①,德之贼也。”

注释~~~①乡愿:《孟子》作“乡原”。指表面上谨慎老实,实则同流合污的伪善者。《孟子·尽心下》:“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

译文~~~孔子说:“没有是非的好好先生和伪君子,是败坏道德的小人。”

诵读星级★★★

原文 子曰:“道听而涂①说,德之弃也。”

注释~~~①涂:道路。这里用作状语,在路上。

译文~~~孔子说:“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四处传播,是违背道德的小人。”

诵读星级★★★

原文 子曰:“鄙夫①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不]得之②;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注释~~~①鄙夫:见识短浅的人。②患得之:据文意,当作“患不得之”。王符《潜夫论·爱日篇》云:“孔子疾夫未之得也,患不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者。”可见东汉人所据的本子有“不”字。宋人沈作喆《寓简》云:“东坡解云,‘患得之’当作‘患不得之’。”可见宋人所见的本子已脱此“不”字。

译文~~~孔子说:“见识短浅的人能与他共同事奉国君吗?当他没有得到职位的时候,生怕得不到它;已经得到了,又生怕失掉它。如果生怕失掉官职,那就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了。”

诵读星级★★

原文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wú)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①,今之矜也忿戾(lì)②;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注释~~~①廉:本义是器物的棱角,引申指人的行为方正有威严。②忿戾:蛮横无理。

译文~~~孔子说:“古代的人有三种毛病,今天呢,或许这些都没有了。古代的狂是肆意直言,现在的狂是放荡无羁;古代的矜持是方正有棱角,现在的矜持是蛮横无理;古代的愚笨是直率,现在的愚笨却只是欺诈耍手段罢了。”

诵读星级★★

原文 子曰:“恶(wù)紫之夺朱也①,恶郑声之乱雅乐②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注释~~~①紫之夺朱:周代贵族用大红色做衣服,而不用浅红色或紫色。这从《诗经·豳风·七月》的叙述可知:“我朱孔阳,为公子裳。”(我染的大红色布非常鲜艳,给贵族公子做衣服用。)到春秋时,有些诸侯国君如鲁桓公、齐桓公等,都喜欢穿紫色衣服,孔子对此很不满。孔子还主张“红紫不以为亵服”(《乡党》)。连内衣都不用紫色的布做,更不用说礼服了。②郑声:郑国的乐曲。孔子说过:“郑声淫。”(《卫灵公》)认为郑国的乐曲放荡。雅乐:典雅的乐曲。指朝见天子、祭祀鬼神、庆典、宴会所用的乐曲。

译文~~~孔子说:“讨厌紫色夺去了大红色的光彩和地位,讨厌郑国的乐曲破坏了典雅的乐曲,讨厌强嘴利舌颠覆国家的人。”

诵读星级★★

原文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译文~~~孔子说:“我想不说什么了。”子贡说:“您如果不说话,那我们晚辈传述什么呢?”孔子说:“天说了什么吗?四季照样运行,百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吗?”

诵读星级★★

原文 孺悲①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注释~~~①孺悲:鲁国人。《礼记·杂记》:“恤由之丧,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学士丧礼,《士丧礼》于是乎书。”

译文~~~孺悲来想要拜见孔子,孔子推托有病不愿接见。传命的人刚出门,孔子便取下瑟来边弹边唱,故意使孺悲听到。

诵读星级★

原文 宰我问:“三年之丧(sāng),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①,期(jī)②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③,衣夫锦,于女安乎?”

曰:“安。”

“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yuè)不乐,居处不安④,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注释~~~①钻燧改火:即钻木取火。用钻头钻树木,因发热而产生火星,用来点火。因为被钻的树木四季不同,所谓“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马融引《周书·月令篇》文),一年一轮回,这叫“改火”。②期:同“朞”,一年。③稻:指精粮。古代北方以稷(小米)为主要粮食,水稻和粱(精细的小米)是珍品,而稻的耕种面积更小,所以这里特别提出它来和“锦”为对文。④居处不安:古代孝子要“居倚庐,寝苫枕块”,就是住临时用草料木料搭成的凶庐,睡在用草编成的藁垫上,用土块做枕头。这里的“居处”是指平日的居住生活而言。

译文~~~宰我问道:“守孝三年,为期也太长了。君子有三年不举行礼仪活动,礼仪一定会被废弃掉;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一定会被荒废。陈谷既已吃完了,新谷又已登场;打火用的燧木又经过了一个轮回,一年也就可以了。”

孔子说:“(在丧期内)你吃那种白米饭,穿那些花缎衣,你觉得心安吗?”

宰我说:“心安。”

“你心安,你就去做吧!君子在守孝时,吃美味不知道甘甜,听音乐不觉得快乐,住在家里不以为舒适,才不这样做。现在你既然觉得心安,便去做好了。”

宰我退了出来。孔子说:“宰予真不仁呀!儿女生下来,三年之后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替父母守孝三年,是天下通行的丧期。宰予难道就没有从他父母那里得到三年的爱护吗?”

诵读星级★

原文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①?为之,犹贤乎已②。”

注释~~~①博:古代的一种棋局。弈:下棋。焦循《孟子正义》:“盖弈但行棋,博以掷采(骰子)而后行棋。”②已:停止,不动。

译文~~~孔子说:“整天吃饱了饭,什么事也不做,时间很难打发的呀!不是有掷骰子下棋的游戏吗?玩玩这个也比闲着好。”

诵读星级★

原文 子路曰:“君子尚①勇乎?”

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注释~~~①尚:与下句“上”同义,用作动词,崇尚,推崇。

译文~~~子路问道:“君子崇尚勇敢吗?”

孔子说:“君子认为义是最高尚的,君子只有勇气而没有仁义就会捣乱造反,小人只有勇气而没有仁义就会做土匪强盗。”

诵读星级★★

原文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wù)乎?”

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shàn)上者①,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②者。”

曰:“赐也亦有恶乎?”

“恶徼(jiāo)③以为知者,恶不孙④以为勇者,恶讦(jié)⑤以为直者。”

注释~~~①下流:唐以前的本子没有“流”字,“流”字为衍文(误增的文字)。讪:毁谤。②窒:窒塞不通,此指固执不通。③徼:抄袭。④孙:同“逊”,谦逊。⑤讦:揭发他人的隐私。

译文~~~子贡说:“君子也有憎恶的事吗?”

孔子说:“有憎恶的事:憎恶说别人坏话的人,憎恶在下位而毁谤上级的人,憎恶勇敢却不懂礼节的人,憎恶武断却顽固不化的人。”

孔子又说:“端木赐呀,你也有憎恶的事吗?”

“我憎恶偷袭别人的成绩却作为自己的聪明才智的人,憎恶不懂得谦虚而自以为勇敢的人,憎恶揭发别人隐私却自以为直率的人。”

诵读星级★

原文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①也,近之则不孙②,远之则怨。”

注释~~~①养:教育,教养。②孙:同“逊”。

译文~~~孔子说:“只有女子和小人是难以教育的,亲近了,他们会无礼;疏远了,他们会怨恨。”

诵读星级★★

原文 子曰:“年四十而见恶(wù)焉,其终也已①。”

注释~~~①其终也已:“已”是动词,与“末之也已”、“斯害也已”的“已”字意义相同,句法与“斯害也已”一致。“其终也”、“斯害也”为主语;“已”为动词,谓语。

译文~~~孔子说:“到了四十岁还被人厌恶,恐怕他这一生也就完了。”

诵读星级★★

同类推荐
  •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代以来最为流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编选,有近八百首古文。所选文章语言凝练、短小精悍、乃千古传诵之作,从中不难看出编者细致和周到的眼光。书名为“观止”,于古文选编,其意可知,该书的编选意图就在于尽善尽美,一览此书,即可“观止”古文矣。本书亦有入选不当者,因为选编主要是着眼于考科举时做策论,但作为一种古代散文的入门书,仍有其存在价值。
  • 诸子百家名句赏析

    诸子百家名句赏析

    《诸子百家名句赏析》中“诸子百家”一般是指先秦至汉代时期出现的学术流派。西汉刘歆在《诸子略》中著录各家著作有一百八十九家,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使“诸子百家”的著作上升到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为的不过几十家而已。其著名的学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纵横家、杂家、名家、阴阳家、农家、小说家等。
  •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国藩作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自近代以来,就是中国青年争相学习的楷模。梁启超先生一生对曾文正公推崇备至,对其遗著更是“一日三复”,故从曾氏文集中摘录出此《曾文正公嘉言钞》, 以飨国人。本书为文白对照,对疑难的地方多加以注释,翻译精准简洁,将曾文正公的思想与心迹都明白地体现出来,使人以之为师为范,提升自己
  • 伤寒论(四库全书)

    伤寒论(四库全书)

    在中国医学史上,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可以称得上是时代的著作。中国医学的肇始期可上溯几千年,至此,才理法方药大僃,为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因其滋养,产生了精彩纷呈的各种医学流派。《伤寒论》篇什不过十卷,然包罗宏富,精微玄妙,常读常新,帮后世彦各骋其智,祖述推演以探求仲景深意者,层出不穷,著述不下数十百家,为杏林增色不少。本书对《伤寒论》进行了全面的点校,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伤寒论注释、伤寒明理论、伤寒论方。
  • 金匮要略(四库全书)

    金匮要略(四库全书)

    《金匮要略》为《伤寒杂病论》中一部分,共3卷25篇,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专门研究杂病的医学专著,与《伤寒论》一起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准则,被后世推崇为中医经典著作。清代徐彬将其整理编次为24卷(原书分3卷),每卷列一种病证,文中有注有论,注释简明,论辨精当,引经析义,见解独到,密切联系临床,特别注重脉证辨析,揭示脉证规律。本书根据《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参考清光绪五年(1879)扫叶山房藏版点校而成。
热门推荐
  • 再见亨特

    再见亨特

    无为,原名赵亮。甘肃平凉人,定居广西北海。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周家情事》。广西作家协会会员!
  • 暖爱之独家拥有

    暖爱之独家拥有

    ‘吱呀’一声,江城监狱的铁门打开,安暖脚步有些迟疑的从里头走出来,身后的工作人员已经在催促,“快点儿呀,难不成还想再蹲几年?”安暖摇了摇头,脚步利索了些。刚来这里的那段日子,她一直在后悔,为什么刀子不刺深一些,这样就可以在这里待上一辈子,再也不用出去面对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不用去面对那肮脏不堪的人心。三年的时间,她在这里想通了很多。夜夜失眠,脑海里总浮现出儿时的画面,父亲时常……
  • 老子自然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老子自然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大海商

    大海商

    千帆云集,万商影随,从这里出发,征服世界。15世纪至19世纪末“闽南商人”以大海为舞台,以世界为市场,勇于开拓的历史。《大海商》用散文手法,发现历史,辩证地看沧海桑田变幻,激情澎湃地抒写了东南沿海的商人,填补了中国一段真实的海洋文化,情真意切地再现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 灭运图录

    灭运图录

    修真,去假存真,照见本性。能达到这点的,则被称为“真人”,他们成就元神,超脱生死。灭运图录,灭运道种?一个偶得上古仙法的穿越客在这诸天万界、亿兆大千世界的修炼故事。群号:一群:二一三九三三零四八(已满)二群:一四零零三三九六零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斗战三国

    斗战三国

    新式三国玄幻,纯历史迷慎入!已经完本,放心阅读! _______少年自襄阳而出,人生就此改变。人才挤挤,坐拥强大宗师团,自建豪奢仙城,对天下枭雄指手画脚,弹指间天地翻覆。这是三国史上的一次玄幻大冒险。改变异域格局的少年王者,正在向你走来……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4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4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老干部工作实录

    老干部工作实录

    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挖掘利用好这一群体的丰富资源,是做好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和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老干部工作实录》全书主要积累了服务老干部的一些工作方法。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