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8400000007

第7章 顾鼎臣的家世渊源与人生经历(4)

嘉靖十一年四川巡按御史宋沧,获白兔于梁山县以献,礼部请贺,上辞以菲薄不敢当,再请乃许,以献于太庙世庙,呈于两宫太后前。百官表贺,于是吏部尚书汪鋐、侍讲学士葵昂献诗,礼部尚书夏言、少詹事张瀚、翰林学士席春、祭酒林文俊、编修张家献颂,礼部侍郎湛若水献演雅,侍讲学士廖道南、侍读学士吴惠、王教、修撰姚涞献赋,修撰伦以训献歌,上皆优诏褒答。

十二年河南抚臣吴山得白鹿于灵宝县,上命献庙,呈两宫,受贺如前,汪等又献颂赋,而掌詹侍郎顾鼎臣则献乐章,辅臣李时、方献夫、翟銮各以白鹿呈瑞诗为献,上皆优答。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种闹剧不是顾鼎臣一人的悲哀,而世宗对道教愈演愈烈的偏执喜好,同样不是顾鼎臣一人所致,基于此我们没有必要独独对顾鼎臣进行道德批判。

其二,众多史料表明,世宗对顾鼎臣的眷顾,并非因《步虚词》或青词而起。沈德符认为:在上了《步虚词》后,顾鼎臣“由此得大拜”,这在后世几成定论。事实上,确多有不实之处。

世宗对顾鼎臣的优待,早在上《步虚词》之前。进《步虚词》为嘉靖十年十二月,但在此之前,世宗对顾鼎臣多有眷顾。

顾鼎臣的连连升迁在上《步虚词》之前就已经开始,同时,世宗明显对其有偏袒之心。而从刘世扬弹劾疏中“今日詹事,他日辅臣”之语,也可以看出顾鼎臣受知遇之深。

事实上,顾鼎臣受到世宗欣赏的原因更多的在于其大胆而直率的言论。在《皇明世说新语》中载有:

嘉靖初,讲官顾鼎臣,讲《孟子?咸丘蒙章》。至放勋殂落语,侍臣皆惊。顾徐云,尧是时已有百有二十岁矣。众心始安。

当时,宫中讲筵是忌讳提及死亡等不祥之语的,而顾鼎臣则无所顾忌,而世宗恰由于其特殊的背景,与深宫中生长的皇子截然不同,他对于翰林官员的迂腐和因循守旧感到十分不满,在嘉靖六年(1527),他曾对讲官因忌讳死亡而略过《论语?泰伯第八》篇表示过自己的这种不满:

今日讲《论语》,又越过了一篇,朕知以为曾子将死之事,故不讲。夫生死,人之常,何可忌之?如不可讲也,照前写来。若只忌其不佳,还当补讲。

基于此种识见,当他遇到敢于直言不讳的顾鼎臣时,方才觉得深得其心。翟銮曾这样描述顾鼎臣的讲筵:“公撰《中庸》首章讲义一篇进呈,其意以图治者,期于圣神功化之极,无以小康自阻,语意激励,上益嘉纳。”吴邦臣也曾这样描述其奏疏:“对扬明命之篇往往忠爱幅发诚叹,亹亹颂则规而无谀,谏则直而多讽。”因而《皇明三元考》论其“遇事敢言,极为世宗眷注”,可谓公允。

综上,顾鼎臣得世宗宠信,青词虽为其原因之一,却非其主要原因。不能以此来断定其善于媚上,《皇明词林人物考》评价其“性忻弛”、“人或以风之意,殊弗屑也”,性格豪放粗犷的人,往往并不擅长取悦别人,无论是年幼形成的性格,还是在朝廷中的表现,顾鼎臣似乎都不能称之为一个圆滑奸佞之辈,因此,一个不拘小节而又性情豪爽的顾鼎臣也许更符合历史真实。

(二)关于“柔媚”与“充位”

关于顾鼎臣柔媚的评价,最早见于《明实录》中,有:“上南幸,承天命之居守辅,皇太子监国,其信任如此,然其在政府充位而已。”后《明史稿》列传中,有“初,李时为首辅,夏言次之,鼎臣又次之。时卒,言当国专甚,鼎臣素柔媚,不能有为,充位而已”的说法,后王鸿绪《明史稿》、张廷玉《明史》遂沿用其说,至今人亦是如此评论。

除此之外的评价还有:《明实录》有“性乐易无町畦”之说;同僚翟銮说其“肃慎忠贞”;蒋德景说其为人“秉执谦退”、“藻浴静正,沉诣无形”,论著“宽厚惇大,慈祥恺恻”;吴邦臣说其“恻怛忠厚”、为文“旨必正直,意必温良”。

当是时,嘉靖皇帝因为以藩王的身份入继皇位,掌控权力的愿望更加迫切,在许多方面甚至不惜用强硬手段。万历年间正史纂修官顾天埈曾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形:“(世宗)厉以非次之赍,绳以不测之威,一言合意辄取下僚跻台衡,稍忤旋亦窜殛不少贷。”在这种情况下,顾鼎臣虽然以经筵得到世宗宠信,但却并非得到实权。

尽管世宗曾表示:“卿讲幄旧臣,久怀经济”,并赐顾鼎臣“经帷首选”之银印,然而,对顾鼎臣的经济主张,他却久久置若罔闻。上文曾提及,顾鼎臣在嘉靖六年(1527)回京时,就提出了改革江南积弊的意见,然而,直至嘉靖十六年(1537),他的提法才在一定范围内付诸实施,以至于他在上疏中不无愤愤地提出:“经一十余年未闻有令守一人遵奉举行,查出虚捏坍荒天地一亩,清出飞走欺隐税粮一石者。”有鉴于此,虽然顾鼎臣常上疏“多痛切人不敢言者”,却实际上得不到世宗真正的回应。

因为缺乏圆滑的处事方式,在与朝臣关系交往方面,顾鼎臣也并不很成功。在大同军变中顾鼎臣与张璁“欲发兵屠之”的意见相左,从而与其交恶,张璁曾屡次阻止世宗重用顾鼎臣的想法。同时,顾鼎臣因不愿附和夏言,而与骤贵而起的夏言关系也同样不佳,并非全如明史所说柔媚。另外,顾鼎臣还由于性格粗疏而“不好修乡曲名”,加之“律下太严”,所以在朝中不仅“少有所称者”,甚至“致有烦言”。这种情况,恐怕也是顾鼎臣的主张难以实现的重要原因。

从最后一次回京至去世这十数年时间,顾鼎臣关心生民困穷,倡议朝廷遣使赈恤;致力于江南积弊的革除;甚至在病痛弥留之际,仍上疏关注国家经济。在他的积极推动下,王仪、欧阳铎的改革得以初见成效;昆山城得以成功修筑。在他监国的数月中,朝中“整饬纪纲”,以致“勋贵敛手”。正如《续吴先贤赞》中所说:“晚乃获遇,其所对扬仅仅若此,非有所畏不尽,则其术固疏。与独始终一节,不为浠臣高,自错无当于名实,犹贤矣乎。”对这样一个人,以“柔媚”、“充位”来抹杀其功绩,终似有所偏颇。

第三节 顾鼎臣在民间的形象

尽管正史中,顾鼎臣形象不佳。在学术界,他也处于默默无闻的境遇。但在民间,特别在他的故乡苏州,顾鼎臣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

目前所知,在苏州地区,流传有关顾鼎臣的评弹有《顾鼎臣》、《正德秘史》两种,两者都是苏州评弹的经典曲目,而尤以前者更为知名。《顾鼎臣》是一部传统曲目,先有光绪丙申(1896)上海文艺书店出版的石印本《绘图秘本弹词顾鼎臣一餐饭双玉玦》、石印本宣卷《玉玦》,后苏州评弹艺术家张鉴庭将之改为《顾鼎臣》,受到了广泛好评。除评弹之外,与《顾鼎臣》内容大体相同的还有越剧、婺剧的《合连杯》,沪剧、滩簧、常锡文戏《顾鼎臣》(又名《一餐饭》、《林子文》)等。

戏剧《顾鼎臣》讲述顾鼎臣为民除害的故事,在其中,顾鼎臣被塑造成一个忠厚长者,他居高位而又平易近人,对于自己有着一饭之恩的民女尽力解救,最终惩戒了陷害民女的坏人,为民除害。

《正德秘史》中,顾鼎臣则又是另一番面貌,他不仅对朝廷忠心耿耿,更机智勇敢,胆识过人,冒着生命危险成功保护皇家后裔。

另外,在苏州地区还有关于顾鼎臣的民间传说十余则,包括经典的《昆山城隍眼开眼闭》、《贺年羹》的传说等。这些故事大致分以下几类:

1.事实故事。此类故事大多根据顾氏纪传资料改编,与事实出入不大。如《皇帝批准造城墙》、《顾鼎臣减寿益亲故事》等,特别是《皇帝批准造城墙》,选取了顾鼎臣为昆山筑城的事迹,添加了种种民间性因素,体现了民间对筑城一事的感谢。

2.歇后语、地名、菜名传说。此类故事较多,是顾鼎臣故事的大类。包括《贺年羹的传说》、《昆山城隍眼开眼闭》等。将当地风俗习惯,著名景观附会在一个人物身上,是民间故事的一种常见形式,往往,被附会的这个人,通常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而这种故事的流传又加深了民众对该人物的记忆,如我们熟知的端午节的来历等。大量昆山地区甚至江南地区的习俗和歇后语附会在顾鼎臣身上,更加说明了顾鼎臣影响的广泛。

3.趣闻轶事。此类故事有《顾鼎臣幼年试对》、《顾鼎臣考中状元趣闻》等。往往是百姓根据自身的想象将一些传奇性的情节加诸与某人身上,加强此人某一方面的特征。顾鼎臣在此类故事中被增强的特征即为聪明机敏,同样表现了顾鼎臣在百姓中的良好形象。

纵观有关顾鼎臣的戏剧及故事中,顾鼎臣的形象大多是正面的,可以看出其在昆山百姓心中具有以下的性格:

1.平易近人。在戏剧和故事中的顾鼎臣大麻子形象与史载其“仪状瑰奇,风格峻伟”等形象迥然不同,然而,前者却具有戏剧化的效果,给人产生一种亲切感,使人乐于亲近。同时,较多故事也将顾鼎臣塑造成一个和蔼可亲的人,认继女,与农妇交谈,吃农家菜,在故事中,他与民间百姓有着较多的交集。这种描述体现了百姓对他的认可与接纳。

2.聪明机敏。故事中的顾鼎臣无不具有聪明的形象,民间还将其夸张为文曲星下凡,有数则关于文曲星的故事。事实上,顾鼎臣的学问文章,在史上并不出众,百姓赋予他这种性格,更多则是出于一种爱戴。

3.正直勇敢。这是故事中的顾鼎臣一项突出的性格,他关心百姓疾苦,勇于同恶势力做斗争,居高位却不作威作福,而是利用自己的能力为百姓做事。

4.尽忠尽孝。忠孝是传统道德中最为推崇的两项品格,在故事中,顾鼎臣为尽孝不惜损害自身的利益,对国家忠心耿耿,不惧权势。身居这两点,无疑是优秀道德的化身。

$小结

向来为才人辈出之地的苏州,“状元”甚至被戏谑为特产之一。但对现代人来说,那些久远年代的状元早已成为存在于图书馆、博物馆的辉煌,如同顾鼎臣般一直活在百姓口中的,已经是凤毛麟角。尽管在正史中,顾鼎臣被冠以平庸的标签,淹没在浩瀚的人海,但他仍然活跃在苏州大小评弹故事之中,这是苏州人对顾鼎臣最好的纪念。

不见爱父母而终孝,隐于朝中数十年而终起。正史中的忽视与民间的盛誉,顾鼎臣仍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从而能够得出一个真实公允的评价。

同类推荐
  • 巴顿(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巴顿(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人类五千年的战争史上,曾涌现出许多叱咤风云、功垂青史和富有传奇色彩的优秀军事将领。在他们中间,有一位被誉为“热血与豪胆”的将军,他以其鲜明的个性、敏锐的感觉、娴熟的战法和高超的指挥艺术导演出一幕幕战争活剧,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思和争论。他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杰出将领、陆军四星上将巴顿。
  • 民国女子:她们谋生亦谋爱

    民国女子:她们谋生亦谋爱

    她们如烟花般绚烂,却比烟花寂寞三分;她们如玉般温润,但她们的爱恨足以倾城。她们或生自盛世豪门,或拥有绝代风华,或身负才情千万,或经历曲折离奇。作者以女性的直觉,现代的视角,走近那些风华绝代的民国女子,体味她们的落寞,解读她们的惆怅,展现她们的美丽与哀愁。林徽因、陆小曼、阮玲玉、张爱玲、孟小冬、潘玉良等知名女子的人生情感故事,或凄婉,或无奈,或哀怨,或浪漫。24位民国时期绝世奇女子的秘辛往事,追忆100年前那些乱世佳人的喜怒哀乐、人生起伏。
  • 尘埃里的姐妹花:张爱玲与苏青

    尘埃里的姐妹花:张爱玲与苏青

    很少有作家像张爱玲那样,一出生就是为了进入文学史,她的家世,她的爱情,她的写作——总之,她所有的一切,全都是为了催促她、帮助她进入文学史。苏青则正好相反,她是陈旧的,家常的,甚至黯然失色的,甚至有一些被张爱玲带出来的意思。但我一向认为苏青的创作不在张爱玲之下,只是苏青没有特立独行的个性,没有倾城之恋的华美包装,也没有四大显赫家族在背后支撑,所以与花红热闹的张爱玲相比,她显得有点冷清。每一种不同的人生里都会挖掘出丰富的人性的东西。命运就是命中注定,命运你无法抗拒,能抗拒的那不叫命运,不管你是为死而生还是为史而生。
  •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讲述了在春秋五霸中,秦穆公最具多面性。他是一个以吃亏为福,三置晋君。甚至助其对手登上霸主之位的大智若愚的君子:是一个打破禁锢。以五羊皮举百里奚于奴隶之中,君臣戮力,一统六合的霸主:是一个超越一己之私情,对曾经背叛过他的女人姚圆圆信任如初的伟丈夫:是一个大赦农民之过。赐其马肉调料的和蔼长者……《春秋五霸秦穆公传》由秦俊著。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现代神人

    现代神人

    ,在突破了异界神界的结界来到仙界。使他在仙界成了无人敢管的逍遥仙,突破禁地获得了混沌神的传承,在异界经过努力建立了自己的帝国,成了异界的神,来到在神界受到众神的排挤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成了一个小小的星球守护神,用自己在异界获得的不同的仙元力大战群仙,一次意外使他有了强壮的身体一次事故使他来到异界,过上了逍遥的生活
  • 哈佛家教精华读本:启迪父母的教子智慧

    哈佛家教精华读本:启迪父母的教子智慧

    《启迪父母的教子智慧:哈佛家教精华读本》是以哈佛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分别从智力开发、激发求知欲、开发记忆力、训练思维力、培养创造力、开发艺术才能、培养动手技能等十四十方面展开阐述,借鉴生动有趣的故事,向广大父母们深入全面地展示了哈佛的育人哲理,从而帮助父母掌握正确的教子方法,纠正家教中的错误。
  • 斗行世界

    斗行世界

    帅林,斗气大陆一名蝼蚁!但是蝼蚁却有蝼蚁的梦、他只想以自己看似弱小的身躯撑起一片天……让爱他的和他爱的人、关心他的和他关心的人不受一丝伤害。让温情与和谐充满整个大陆、以灵魂和斗气实现梦想。激情与温情,亲情与友情并存……一起来见证帅林的激情励志之旅斗行世界!
  • 医妃天下:王爷乖乖跟我走

    医妃天下:王爷乖乖跟我走

    她穿越而来,公主福利还未享受,便成了亡国公主,遇人不淑,被逼悬崖,因缘际会习得神医妙手,开挂而来。他是落魄皇子,被她所救,嫌弃她话痨,粗鲁,恨不得杀了她,也爱极了她,他是逍遥王爷,不喜俗世,好风雅,爱美人。美人有刺,甚喜,愿放下逍遥富贵,只为她画地为牢。他是富贵闲人,金山银山不过身外之物,唯人心最难得,为她倾尽万贯家财,只为她多看一眼。他是雅意公子,恣意潇洒,不理世事,好美酒,多博学,一见木鱼误终身。命运让他们相遇,她救了他,伤了他。人生太长,缘分太狗血,她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的事,得到太多,失去不少,唯感情所求真心相待,白首不离。
  • 我不当妾

    我不当妾

    她是妾侍的女儿,注定是当妾侍的,可是谁说她一定要当妾侍,她可以不当的,她可以当农民的妻子,可以当乞丐的妻子,只要是妻子,只要有名分,她宁为贫人妻不为富人妾。无奈啊无奈……她无心进入前院,只为了寻找不小心遗落在前院的发簪,可是却被他给看上,还强迫入宫为他暖床,天啊!她是造了什么孽?不过是欺骗了师太说会跟她一起脱离红尘而已?为什么要这样的折磨她?暖床,她不!命一条,要不死了就给他,要不活着就离开!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邪恶的男人,威逼利诱的要她主动成为他的暖床工具,用家人的命来威胁,用媚药来迷她,用酒灌醉她施暴……还趁她不记得所有一切的时候让她有了孩子而且还不娶她为妻……古人云,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孩子可以不要,命可以留下,就是不能成为他的妾,王子,王子的妾,哈哈!她若稀罕就不是上官妃意了!是他不想娶她的,就不要怪她离开……只是……普天之下皆为王土,她真的能离开吗?她腹中的孩子真的会像她一样因为是妾侍的孩子而一辈子也无法抬头见人吗?还是,命运会让她把这个孩子收回……部分人物:上官妃意:“今生只为贫人妻不为富人妾。”邪魅的王子司徒长歌:“上官妃意我恨你,我真的很恨你。”美丽得让男女为之心动却心如止水一心向佛的司徒雪歌,“妃意,我爱你,爱你,并不只是想要去占有你,我只要你快乐,我就满足了。”一身的仙风道骨,他是不染红尘的精灵,却为她心动,“妃意,我爱你,从我第一次见到你我就知道我会爱上你了。”青燕国皇帝,虽非美得无人可及,却风流倜傥,“我不管你是什么女人还是有多少个孩子了,总之我要得到你。”司空雅妃,皇上最爱的女人,司徒雪歌的母亲,“不要救我,留住孩子的命,求你,留住孩子的命。”恩怨纠缠,莫帆,那个一直保护着她的男人,“妃意,我不管你的身份是什么,守护你的决心,我永远不会改,即便得不到你,我也想继续爱你可是……妃意……上官妃意,你到底是什么人的孩子?上官世家的二小姐?还是……《狼魔传奇之爱上魔鬼老师》<p>《笑拥天下美男》<p>《极品绣宠》<p>《狼性女皇要雄起【女尊】》<p>《邪肆狼君》<p>《魅世妖娆》漫沙罗新文《宿世情债》亲们,之前那个群已经被改了,其实小月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是新的群,希望亲们能退出之前的那个,进入这个好了34113514,然后,有什么问题,小月再回答
  • 重生之玩物人生

    重生之玩物人生

    重活了。花鸟鱼虫,瓷器陶器,书法字画,翡翠赌石,明清家具,梳妆饰品,古代钱币,烟标海报……从此,我的古玩人生华丽地开始了。…………
  • 天道燎原2

    天道燎原2

    末日降临,预言重现!!仙术魔法注定碰撞,幻界神界接连浮现,树妖精灵纵横战场,剑侠神佛气冲山河,战魔灵、斗恶魂,千万强敌能奈我何?精彩纷呈的超凡世界,神奇莫测的召唤绝技,空前绝后又包罗万象的征途即将启程,你,准备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