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8400000019

第19章 顾鼎臣与顾氏宗族(2)

事实上,即使是孝宗,也已经不是明太祖宗法意义上的大宗继承。在明朝,有两位皇帝并非嫡长子继承,一位为明成祖,其为太祖第四子,以“靖难”之名败惠帝而称帝;而孝宗也为宪宗第三子,其生母地位十分低下。

再分析顾鼎臣为什么要将与下文不一致的“小宗无子,则不为继后”的问题放在《立后法》中,显然,顾鼎臣想要说明的是,如果按照宗法制来说,孝宗所承已非大宗,根据礼制,世宗是不应该入继到孝宗名下的,那么“继嗣”问题就是不存在的,在帝王继承上,只应该有“继统”这一方式。这样是其为何强调“我朝亲藩初封,未有继别之子,而国绝则不为立后,盖古礼也”的用意所在。

而在《立后法》的第二部分,顾鼎臣关于入继的两点原则,更是强调了世宗入继大统的合法性,并进一步指出没得到兴献王的允许,世宗是不能私自称孝宗为“皇考”的。如果世宗为了继承大统,从而以孝宗为皇考的话,那么就意味着背上“贪利忘亲”的名声。

最后分析《祭法》,顾鼎臣同样支持了世宗的立场,世宗并没有与孝宗生活过,因此,是不能祭祀孝宗的,只能祭祀与之一起生活的祖先,即生父兴献王,因此世宗只有采取“追封入祀”等方式,提高生父地位,乃至确立兴献王的正统。而以杨廷和为首的朝臣,反对世宗“自祭其父”,也就是在不断强调世宗的支子地位。这对于已经嗣承帝位的世宗而言,这是不能忍受的。

可以看出,顾鼎臣的宗法思想,已经给予世宗有力的理论支持,但由于顾鼎臣的目的是以“春秋推见”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并无邀功取宠之意。因此,他并没有参与到“大礼议”的论争之中去,而是进一步将宗法观念落实到宗族建设之中,以推进其家族自身的发展。

第三节 顾鼎臣与宗族建设

上文已经证明,在顾鼎臣对于宗族及宗法制的反思中,虽然客观上产生了有利于世宗的结果,但实际上,其主观目的,却是着眼于其家族自身的发展。对于顾鼎臣来说,个人仕途的显赫,无非是保证其家族繁盛与绵延的手段,在他写给女婿的一封信中,曾极力劝说女婿仕进,并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区区宦情素薄,今又为言路,浮议不情,进取之心益消,沮无几矣。所望子婿联翩而起,以继书香,即当奉身而退,以乐余年耳。

即使因为年老而丧失了进取之心,也仍需要后继有人在朝中为官,才可身退而安享晚年,顾鼎臣的做法更显示出宗族概念对他的重要性。

与之相辅相成的是,由于顾鼎臣在朝中的崇荣不衰,其宗族观念也迅速在其家族中达成共识,并影响到顾氏家族之后的发展。不仅如此,顾鼎臣还通过一些散在的观点,对顾氏宗族的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修谱

早在《宗法梗概》中,顾鼎臣就强调了族谱的重要性,认为“欲明小宗非谱图不可者”,而在《李氏族谱序》中,更是强调了这一观点:

(族谱)派别支分,咸肇于一本,有服者笃亲亲之恩,无服者不至如途人,长长而幼幼,尊尊而卑卑,序有典秩有礼,而李氏之后不日昌以大者无是理也。使天下之人皆长长而幼幼,尊尊而卑卑,序有典秩有礼,而天下不治,尤无是理也。于乎谱之为义大矣!

顾鼎臣对修谱的强调,无疑进一步促成了顾氏族谱的修纂,在现存雍里顾氏族谱的总目中,记录了顾氏各代修谱的情况:

五世孙 良始辑

八世孙 邦石 潜 续辑

十世孙 咸正 咸建 续辑

十二世孙 晋璠 锡畴 增修

十三世孙 升辅 续修

十五世孙 茂 增订

除了顾鼎臣祖父顾良偶然间保存的户贴之外,真正意义上开始修纂顾氏族谱,恰是从顾鼎臣的下代开始,而延续下来。

不仅如此,顾鼎臣修谱的观点,同样体现在顾氏族谱之中。在《吕氏族谱序》中,顾鼎臣表示:

及周衰秦乱世家沦没,而宗法已尽废矣。历汉而唐代,多有变易,族每播荡,谱牒散佚,源流无所征,间有存焉,匪冒则假,冒则诬于始,假则绝于终。甚而斩艾瓜瓞。秦越骨肉,尊祖合族之道无复知讲。夫谱之修,盖有系于一族,而匪专于一人之迹,将以传于久远,而匪徒须臾之谈玩而已。……故曰始无所冒,终无所假。要之其言也。

认为族谱的修纂应本着务实的原则,不专记某名人,更不能冒认、假托名人之后,此看法显然得到了首先开始修纂族谱的顾潜的认同,在《西岩府君谱图序》中,他说:

予窃怪夫世之为谱者,率多妄意附托于名贤之后,以为荣重,殆亦自诬而已矣,夫君子所以修于其身,刑于其家,孚于乡党,著于朝廷者,苟不失乎道德礼义之常,则亦足以自立而亢宗,奚以附托焉哉。且其实出于名贤之后而庸恶不肖,人将指而议曰:某之先何如人,而今乃如是!盖望之益厚则责之益备,而其可愧益甚也。况本非其后,冒昧自诬陷如郭崇韬者,其不重为人所鄙笑耶,故予所叙次,悉据耕乐府君手笔一帖以为可信而无疑也。

事实上,顾氏族谱确实也做到了不冒认、不假托,其不仅没有追溯到三国名相顾雍,甚至连元末明初时昆山名士顾阿瑛也没有攀附,而仅以顾良所记录的明初顾氏户贴开始,其务实之风可堪推重,进而证明了顾鼎臣对于顾氏族谱的影响之大。

二、修祠

如果修谱能让家族成员明次序,别亲疏,使家族成员不至于在数代之后形同路人,而修祠则更能通过祭祀共同的祖先来增强家族认同感,因此,在维系宗族关系方面同样必不可少。很可惜,在顾氏族谱中,有关修祠祭祀的内容并不多见,无法得知顾氏家族的祠堂状况,但可以肯定,顾氏家族存有祠堂,并且,此祠堂是由顾鼎臣修建完成的。

在顾鼎臣文集中,存有两封家书,透露了顾鼎臣修祠的情况:

父书与男履方,我因无锡郊游留栈,今晚才得开船,家中凡百草草,十分放心不下,汝可奋然励志以读书修行为首务,以治家防患为要机……祠堂完了,择日奉安神主设祭。

父字与男履方收看,我自在家起程,至十一月廿一日水路到东昌,遇郡守李同年留住,雇车直至廿八日方就陆路,至十二月初八日到京。……途中长梦见汝祖父祖母,此书到日,可做羹饭告知于某日到京,一路平安,祠堂曾完否?曾漆油否?神主曾请入否?

从时间上看,此两封信分别为嘉靖五年(1526)顾鼎臣回京途中及到京后所作,而根据内容,则可以推测,嘉靖初年,在顾鼎臣归乡省墓之时,就已经在积极筹备顾氏祠堂的建设,而回京之前,祠堂已经初步完工,只剩下较少的收尾工作。由于朝廷的催促,顾鼎臣不得不交由履方来进行后续工作,但他仍十分牵挂此事,甚至连漆油之类的问题,也要询问清楚。由此可见,顾鼎臣对于祠堂的重视程度,而祠堂的修建一般会由家族中德高望重的人来主持,这也表明了顾鼎臣在顾氏宗族建设中的领袖地位。

三、堪舆

作为传统文化之中备受重视的风水堪舆学,看似与家族建设并无太大关系,但事实上,由于认为风水与家族的兴旺关系重大,顾鼎臣对于风水的关注与经营同样可以纳入其家族建设范畴。同样在家书中,也保存有相当部分的史料:

南山石峰□□□,对我家穴地处,倘要卖,千万买了,便吃些亏,□能盖有故也。

知之文征兄弟诸孙皆知之五昆进士,未曾如此少。一者学中风水为杨华所坏,二者山上近为出精侵损之故。昨杨中堂乃云,山精往往假托盛族名目,故难禁耳。果然可查出处,治或送县中治之,大抵此山虽小,为一邑之镇,关系非轻,而为士夫者,禀受灵气,尤所留□□,岂可容小人射利以损害大计乎?贞□□宗坟墓在上,尤当用心管理,相见一道之□□。

闻之顾辅进福二人专偷卖山地与人做坟,将大松树都倒了,可恼之甚,汝可拿二人,着实痛治,逐一追问,要招出卖与何人、坟几个、得银多少,偷去松树几棵?何人动手?招出山精名字,都写记明白,具状告本县就将二狗奴送入监追痛惩改正,向山地苦为石工搜剥,斩断山脉。我自弘治十八年起,逐段逐分,用重价契买,归户完粮,不知费几许心思,几许价银,方得山灵安固,无非要拱护一邑秀气,令人杰地灵,绵绵永久,又知山精盗掘,巧石有二分,家人吴昌、葛奎专为谋主,图觅重利,顾辅进福二狗奴,全不炤管,汝速查访真确,禀知二伯父一并痛治。我前日已写与尹中尊了,近日再有书达他,此事用意处过回报,毋得视为泛泛。

此三封家书,都在强调风水的重要性,值得强调的是,顾鼎臣认为风水的作用在于“拱护一邑秀气,令人杰地灵,绵绵永久”,而山精盗挖山石树木的行为,则将导致学风的下降,进而造成“进士如此之少”的后果。

同时,在最后一封信中,顾鼎臣还表示自己从弘治十八年(1505)起,就开始为家族营造一个良好的进学环境,此举可谓用心良苦。

四、义田

义田,是一个家族内为了祭祀和周济而存在的公共财产,它直接针对的是一个家族的整体利益和协调。可以说,义田在整个家族建设之中,最具有现实的意义。但义田的建设,却对一个家族的经济实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在顾氏家族中,真正实施义田的是顾氏十二世孙顾锡畴,在族谱序中,有“瑞屏先生复仰体其封翁荀洲先生之志,捐田倡义祀”之说。对顾鼎臣来说,建设义田最大的问题则是经济问题,前文已经说过,顾鼎臣在充当经筵讲官时仍需要借衣上朝,另外,在其家书中,则随处可见其生活之困窘状况。在此种情况下,设置义田显然并非量力而行。

尽管如此,顾鼎臣仍在每年积米一百担,救助族中的贫困之人,在家庭情况好转之时,将积米数额增加到二百担。这些,都在家书中有所体现:

前书写回,要另积米每年一百担施人,此事果如何矣?陆续将施过事迹数目写来,我知不拘何人,但的系贫难的,方可与他,族中人一应该补助周给,事就在此内支用,至嘱至嘱。莫误莫误。

自今年已后,再另收租米五十担,连前一百五十担作济人施物之资。只除水旱白荒之年,家中阙食不施,但饭米有余,便须捐施,次序先宗族,次邻里,次坟邻,次不拘远近亲疏。但遇十分困苦的,便要随空周济,不可有分毫吝惜之意。借此少积阴德,为二孙男福禄之基,岂不可乎?只如前几年要还宋良器米一百五十也,只得无奈,今为此善事,有何不可?……此帖收好,子孙永远遵守毋忽。

除此之外,在加封或受赏之后,顾鼎臣仍会对族中子弟进行额外的周给:

我赖天地鬼神庇佑,今岁九月蒙朝廷厚恩,官升一品,至十一月,又荷诏,恩得关领一品诰命,得赠封四代。此皆祖宗余庆,非偶然也。闰月望日,已祭告改题神主,讫□。念族中子孙贫难者多,理宜周给。此帖□□□修贤侄,有原贤婿,可令人到乡间,报各人来。照后开数关与仍将关过数造花名,细数回报,勿误勿误。次要查考长幼名口,的确勿容人通同,我家狗奴虚捏冒领,至嘱至嘱。

五、祖训

除了族谱、修祠等有形的宗族建设努力,顾鼎臣留给族中子弟的还有许多无形却宝贵的精神宝藏,他将自己为人、为学、为官的经验和心得,以祖训的形式传于后人,在其中,最著名的是《多少箴》,今天再看这些祖训,仍具有现实的意义。

《多少箴》

寄形乘化,未能出事之外,遣物之累,顾此身上承宗祧,下启胤祚,而日就衰迟。则于康济之方,宣节之要,所宜讲也。作多少箴,几多对少,而言少对多,而言多少各以反对,为偶者也。然多或可过,过则益。少不可过,过则损。观过,斯知所损益矣。书揭坐隅,朝夕览省,兼示子孙,俾永守为训焉尔!言意虽近浅,颇近于人事生日用,不敢自私,乃刻诸梓与四海兄弟共之。

少饮酒伤身乱性,多食粥养胃滋阴,多茹菜蔬善疏导,少食肉厚味生毒。

少开口驷不及舌,多闭目谷以养神,多梳头栉发去风,少细雨频浴伤气。

少群居招釁致尤,多独宿节色遣疾,多收书明理致用,少积榖赒乏备荒。

少取名好名损名,多忍辱忍辱不辱,多行善积有余庆,少干禄留遗后人。

$小结

由于世宗朝对宗法问题的关注,以及最终对民间修祠、祭祀等问题的宽容,宗法在明代中期再度兴盛起来。然而,世宗时关注宗法问题的朝臣们,大多是因为世宗的特殊身份,为了劝诫或迎合世宗,而从宗法中寻找自身的立足点。从这点上来说,他们并非真正对解决宗法问题感兴趣,他们中的多数也往往并没有将宗族建设付诸实施。

顾鼎臣与他们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其宗法观并没有受政治变化的影响。从宗法制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入手,在思考宗法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观点。尽管事实上,其最终观点是支持世宗的,但顾鼎臣却没有将其作为政治进阶的手段,并始终不涉及“大礼议”的任何争论之中。对于当时论争的双方,也仅以春秋推演事实的方式,表明自己的看法。

对于传统士大夫来说,齐家是其人生理想的环节之一,也是个体修身外放到实际中的最初行为。尽管由于世家大族的衰落,齐家的概念在明朝已经发生了改变,但对顾鼎臣而言,齐家仍是其生命意义之一,是在混乱的朝政、病衰的身体下,支撑顾鼎臣的精神支柱之一。

根据《顾氏族谱》所载,顾氏子孙后续宗族建设的行为,很多都为顾鼎臣宗族思想的延续发展,这也反映出他对雍里顾氏宗族延绵数百年的影响。

同类推荐
  • 巴蜀奇人(巴蜀文化丛书)

    巴蜀奇人(巴蜀文化丛书)

    展现了作者对于稗官野史和民风民俗这类下里巴人式的东西的熟稔。他为我们开辟了另一条道路:历史后花园的隐秘小径。
  • 乱世文宗洪迈

    乱世文宗洪迈

    本书应该说是一部洪迈传论。其前七章是以洪迈的生平为纲,阐述洪迈生命的各个重要时期最为重大的事迹,涉及时代、文学审美观、治世观念、历史观,可说是一部内容丰富而清晰的洪迈评传;其后二章《容斋随笔》、《夷坚志》则是对洪迈在文化史上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的综合评价了。如果有人想对洪迈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读一读此书必定会得到很大的满足。
  • 大唐女人

    大唐女人

    为了权利,本性刚强果断的媚娘武则天变得丧心痛狂,毫无人性残忍至极。先是把自己的亲姐姐韩国夫人当成了美丽的诱饵,以迷惑皇帝无心于政事……
  • 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

    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

    本书用唯美而诗意的语言,力图诠释鸿儒钱钟书的人生传奇。众所周知,一部《围城》,享誉国内外,让一位男子声名鹊起,他便是民国第一才子钱钟书。著名中国文学评论家夏志清说,钱钟书是吴敬梓之后最有力的讽刺小说家。才华横溢,奈何斯人已逝,世界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然而,时光无法掩盖他生命的光芒,反而在岁月的洗礼后越发明亮通透。《沉默与空白:钱钟书传》围绕着钱钟书一生,开展了一系列地描摹。钱钟书的年少光阴,青春年华,过目不忘的惊人记忆力,学贯中西、博通古今、出口成章的才情,浓郁的幽默与睿智,淡泊宁静、毁誉不惊的人格,以及经营家庭的脚踏实地……多个角度给“《围城》之父”画像。
  • 康熙十讲

    康熙十讲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他名曰守成,实同开创。他勤于国事,好学不倦,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他所开创的“康乾盛世” 是中国古代的顶峰,是中国古代几千年发展的制高点;他励精图治,把清朝带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康熙曾是一个与天花夺命的幼童,一个拥有天下却要忍气吞声,日日如同行走于钢刀边缘的少年;他也曾是一个力排众议果断撤藩,却又在漫长的战争中险些丧失了勇气的青年;他还是一个收复了台湾,驱逐了沙俄势力,又平息蒙藏地区动乱,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统一的中年人。同样是他,一生英明果断却在晚年陷入继承人的旋涡之中。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店长必备手册

    店长必备手册

    全书分为店长的素质、职责与形象,员工管理,团队管理,促销管理,顾客关系管理,店面日常运营管理,物品采购管理,店面卫生管理,店面安全与防损管理,设备管理与财务管理等几大部分,以管理实务、工作方法、工作标准、工作规范、管理制度与管理表格等实用工具的形式,全面而具体的呈现了店长日常操作与管理的要点。
  • 反穿越:公主穿越到现代

    反穿越:公主穿越到现代

    她是亡国公主,与挚爱之人逃离那场浩劫中,阴阳相隔。面对爱她至深的敌国首领,她最终选择跳崖自尽。却没有想到,阴差阳错间穿越到了现代,遇到了三个与前世有纠葛的男子。究竟谁才是她前世的恋人,命运之神又会对这个亡国公主怎么样的考验……旧时红袍新,旧时宫花艳。那时花常开,那时他还在。背井离乡,再世为人,如今重唱相思曲,不知弹剑和者谁?她的他,究竟是谁?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百炼成神

    百炼成神

    炼狱是黑暗的尽头也是生命起初的摇篮,子民已在此安居千年。动荡从寻找天选之人开始,谁是被上天眷顾的幸运儿?他的又被赋予了怎样的命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现实与虚构

    现实与虚构

    在都市里,越来越多的女性被叫做“剩女”。在“剩女”这个反动词汇背后,其实是史上最大规模的一群拥有自我意识、独立人格和生活方式选择权的优秀女性。她们有事业和故事,有追求和要求,有技能和情趣,有圈子和朋友,只是没有结婚。她们之中,绝大多数不拒绝婚姻,只是拒绝不完美的选择。
  • 不可不读的最有趣的动物故事

    不可不读的最有趣的动物故事

    人类历史 就像是一条漫长的河,它孕育了数千年的灿烂文明。我们怎样以有限的时间去学习这些人类智慧的成果呢?如果有一种简便的途径能让小朋友们轻松地学习“人类的故事”,那真是善莫大焉。希望这套书能引导小朋友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遨游,成为小朋友们的良师益友!
  • 怀得上,生得下2

    怀得上,生得下2

    孕育,是一件神圣而又平凡的事情,也是一个充满了复杂因素的神秘过程,有太多的生命密码还没有破解,许多有关孕育的问题也应孕而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叶敦敏,继《怀得上,生得下》1之后,继续将那些你不知道的、想知道的、应该知道的医学知识一一道来,助你顺利完成怀孕生子这人生重要一课!十几年来,几千个宝宝在他的协助下健康地来到这个世界上。现在,他想帮助更多人。
  • 美白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美白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皮肤保养的第一课就是认识皮肤的类型,针对不同肤质做好每日的护理工作。一般而言,皮肤可以分为4种类型:中性、干性、油性及混合性。 中性皮肤,也称为普通皮肤或标准皮肤。皮肤红润光滑,组织紧密,纹理细腻,触手稚嫩,富有弹性,厚薄适中。但是,这类皮肤易随季节变化,天冷趋干,天热趋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