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8200000006

第6章 不凡身世 种下佛缘(3)

为什么将军、富豪、名人雅士都喜欢在文庙街设置宅院?

也许“孟母择邻”的故事正好说明其中的原因。另外,“府文庙”、“县文庙”都在此街,府文庙前立有一石碑,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马”八个大字,足见对孔圣人的恭敬之心。日日与孔圣人做伴,享受千年文脉温馨,以期子孙文运亨通也是大众的心态。

张耀枢爷爷张祥龢所购置的祖屋就在文庙后街34号。前清进士书法名家颜楷的府第,就在张家对面。

那时的文庙后街充满了宁静幽雅的气息,中式大院门户紧闭,街的两侧是高大的树木,院墙上爬满各种藤类植物。深闭的院落大门内,时时传出阵阵琴声,给人以无限遐想。

张家大院在靠近上南大街一头的文庙后街上,大门上贴着一副对联:“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俗情”,这是张家主人选自陶渊明的诗句。在大门外种有两棵高大梧桐树,取“凤栖高梧”之意。在张家大院前几米远的深院,是挂牌行医的周叔阜住宅,他曾任国立成都师范大学校长。张家隔壁是曾任兵工厂总办、温江专员王惠庵的公馆。

张祥龢的四个儿子,除二儿子张鹏南,从小过继给自己的堂兄住在文庙后街85号外,其他三个儿子及家人都住在张家大院里。张家大院很大,一进大门,通过二门就是一大坝子,是预备放轿子的地方,在坝子两边各种有松树和柏树,还有一大花坛,坝子前方是长三间的大厅,两边是厢房;通过大厅又是一个长方形的大坝,两边仍是厢房,大坝正前方是长五间的房屋,正中是堂屋供佛像和祖先的地方;后面还有围房、厨房、厕所、水井、后花园等。

张家人人都要拜的一人多高的观音像,就供在长五间的堂屋里。这尊观音像是唐朝吴道子绘的观音全身像的拓本。高1.62米,宽0.78米。原石刻在川北,后由张耀枢的刘外爷外婆、父母及刘家舅舅等捐资移刻在杭州灵隐寺。张家所拥有的是该石刻拓本,全家人晨昏礼敬,深蒙护佑。后人世沧桑,不知流于何处。九十年代初,此观音像竟奇迹般地又回到了已是昌臻法师的手里,这是后话。

在张家大院的大厅,由刘豫波先生的儿子刘叔平写有一对联:“春昼雨晴山拥座,秋霄人静月当楼。” 三子张镜澂一房住大院的上房,长子张镜蓉一家住进门右手花园,自己修的两层楼房,张耀枢后来的结婚新房就在进大厅的右厢房里。四子镜明一房住大院的左面,因其很早就外出工作了,所以房子就空着。

在后花园里种有核桃树,还有高大的桂花树、罗汉松、大黄桷兰树,大得几人都环抱不住,与隔壁花园的在空中连成一片,分不清你我。这座深幽的张家大院最奇特之处是,在其后花园内,有一座像四方形的亭子,四面都有窗户,但没有楼梯,不能上去,家人都称它为“大仙楼”。前面是七里香花架覆盖着,旁边一大丛芭蕉,环境显得幽深、神秘。

1917年农历八月,张祥龢的妻子,刘止唐的孙女刘靓修,因病去世。同年,11月5日(农历九月二十一),张祥龢的长孙出世,按字辈家人给他取名张光瑶,字耀枢(后又被写作跃枢。——笔者注)。耀枢生下来很瘦小,五官尖尖小小,很薄。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羸弱的孩子,被所有算命先生都断言活不过15岁的孩子,在75年后,被大德高僧离欲上人钦定为自己的接班人,并出家接任报国寺住持,在93岁高龄安详示寂,烧出舍利子千余颗。

他就是巴蜀净宗大德——昌臻法师。

$三岁“出家”文殊院

作为张家的长房长孙,爷爷和爸爸妈妈对他疼爱有加。然而幼小的张耀枢却体弱多病。父母带着他去看相算命,都断言他会短命,建议把他“舍给”寺庙,即让他出家,这样托庇佛门,也许可以改命,容易成长。算命先生为什么会有那种建议呢?原来,当时在四川有一种习俗,就是把认为要“夭折”的孩子“舍给”寺庙,就能保孩子的命!

张耀枢是家里的长孙,对无任何兄弟姊妹的爷爷张祥龢来说,把他视为宝贝。老人孑然一人,希望子孙繁衍,所以广积阴德,数十年行善不断,面对好不容易得来的长孙,他是很舍不得的。父亲母亲对小耀枢也很爱,因为在他前面,家里连着有三个女儿,即:大姐朗如、二姐毓如、三姐星如,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个儿子,做父母的怎舍得送去出家!可是,他又是那么的多病,非常的不好带,万一有个什么……为此大家非常担忧。

然而信奉佛法的父母,还是想到了一个在他们看来是两全的办法:送寺院剃度,接回家里带。他们决定把只有三岁的张耀枢送到成都北门的文殊院,请方丈性观大和尚为他做一次剃度仪式。性观和尚德高望重,很有修持,耀枢外祖父刘豫波、姑丈颜楷与他交往甚密,两人都为文殊院写有书法,因缘很深。

1920年的一天,家人带着他坐着轿子来到北门的文殊院。

文殊院是成都的四大丛林之一。是成都人常常爱去的佛教寺院。

张耀枢一家走到寺院藏经楼右旁,庙里师父用手推开了一扇雕花木门,引他们来到方丈室外长长的小花园中。院内花木扶疏,一株高大的银杏傲立院中,牡丹、铁树、海棠沐浴在阳光里。与甘露堂相对的后照壁上,清朝文殊院萍僧,别号“无形段金刚道人”乘三和尚的手迹“龙蟠虎踞”四个红色遒劲的大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八根巨大的石柱笔直地挺立着,撑起了甘露堂的屋梁,墙外银杏樟树的树荫投射进院内,随风轻移。静谧的气氛,使得张家大少爷——三岁的小耀枢也不敢声张,睁着眼睛好奇地东张西望。

在甘露堂里做完“剃度”仪式后,家人就给他穿上了专门为他做得最袖珍的“和尚衣”,并在寺里做了大量功德。

从此,只要父亲到哪里去做善事,比如放生等等,都要带上他,并教他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每天都要带他在家里供奉的巨幅观音菩萨像前磕头。等他稍大些的时候,就教他要把“死”字放在额头上,念佛、信因果、存好心、行好事,每天记“功过格”。耀枢每天接受这样的熏陶教育,竟然没有“夭折”,而且身体逐渐好了起来,因此和佛菩萨结下不解之缘。张耀枢穿“和尚衣”,一直穿到12岁。

$在家读私塾

张家因为小孩很多,所以自己开办私塾,张家的私塾是男女分开来教授,年龄相近的孩子就在一起读。大姐朗如,因为在她未满一岁时,母亲刘恒德就离开了人世,所以就把她交给了母亲的养父刘咸焌,住在刘家老公馆旁建有砖木结构的刘咸焌公馆内,离张家大院两三百米远,但是是在张家受的教育。张家还请了邹辛士等,在家教育她和年幼一点的毓如、星如等几个妹妹。

张鹏南之女张光玗则常去邹辛士家里与颜楷大女儿颜涓、邹辛士生的孩子颜沖、颜济一起读私塾,还学写字。由于大家都住在不远,她几乎天天都要到张家大院去耍,因为那边小孩子多,很热闹,就像大观园一样。那时颜沖的姐姐颜涓几乎都在张家住。

1923年,六岁的小耀枢到了发蒙的年龄,家里又请来了一个私塾先生,叫王月波。先生主要教孩子们背《蒙训》《四书五经》《唐诗》。这位王老先生脾气很古怪,留着长长的白胡子,身穿马褂,学生稍有不对,就用一根竹片子打手板心。王老先生要求孩子们很严格,所以张家非常敬重他。

耀枢的二弟张载熙、五弟张光琪很聪明调皮,又小,爱扯王老先生的白胡子,因此常被打手心,而耀枢则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问题而被责罚过。爷爷张祥龢对家里的男孩子管教很严,二弟调皮,父亲常常就将大哥耀枢和二弟叫到一块,用手将两人的头对碰,以表示惩罚。挨了冤枉的张耀枢,也不敢有什么怨言。

一次,三姐星如看到这位先生老爱打弟弟载熙,就想到了一个“报复”的办法。她趁王老先生还没有入座,跑到弟弟上学的房间,用毛笔蘸着墨把太师椅上的雕花图案描了一遍,就跑掉了。等到王老先生上座一靠,那白大绸褂子上就印上了黑色的花纹。孩子们一见,“哄”的大笑开来。

王老先生忍不住厉声问道:“谁干的?”

在门外偷看自己杰作的星如一听,知道大事不好,撒腿就跑。气极了的先生跟着追了出去,星如跑到院内的长廊里,跳过美人靠的长椅,往后花园跑去。王老先生也跟着翻跳美人靠,无奈腿脚不灵,结果摔伤了。

这件事情发生后,父亲张镜蓉将张家所有的孩子叫到一起训话,告诉他们要尊重所有的长辈,尊重给张家做事的一切人:“我们张家祖训是‘谦让、和平、恭敬、吃亏、受气、耐烦’。大家都要记住,要做到。”并且要求孩子们每日吃完饭后,都要自己去拜观世音菩萨。

从吃饭处到拜佛的地方,要经过花园,到黄昏时,孩子们都很怕一个人去,因为听家里的保姆刘孃说,在大仙楼前的芭蕉林里有长脸鬼。

原来,毓如的乳母李孃告诉保姆刘孃说,一次她在大仙楼下诵经到夜晚,突然发现一个面形很长的人,倚在芭蕉丛里听经,她吓跑了。从此,这件事就在张家人里流传,孩子们到了晚上都不敢到那里去,所以每次去拜佛,都是约到一起走。

也许,就因为这样,年龄相近的大姐朗如(1913年生)、二姐毓如(1915年生)、三姐星如(1916年生)、耀枢(1917年生),直到长大都常常在一起念佛学佛,他们不仅是感情深厚的姊妹,到后来更成了学佛的道友,那是后话。而小一些的二弟张载熙、小弟张光璐、小妹张光瑂,对自己的哥哥姐姐更多的是依恋和手足之情。

在堂弟张光琦的记忆中,这一段时光是难以忘记的,尤其是对大哥耀枢的印象。他说:

大哥张耀枢,是我们这一辈中最好学的,为人特别忠厚善良。小时候,他经常教我们做人的道理,要与人为善,什么都要体谅原谅别人,我们从小受他的教育就很深,他常带我们一起耍。他是在家里读的私塾,背《诗经》《礼记》、唐诗等,学诸子百家的东西。

他的古文学得很好。以前有骈文,是上下对应的,他当时很小,我们一起耍的一个人很贪吃,大哥就用骈文写了这件事,来幽默他。我还记得大哥写的几句“笼头(指衣袖。——笔者注)双袖挽,鹰爪五根伸,须臾面前堆白骨,顷刻碗底见花心”。

大哥从小就吃得苦,很简朴,平常穿的衣服都有补疤的。当时他爸爸在荣县当县长,他才十多岁,就从成都走路走到那里去,好厉害,住的是最差的旅店。后来,他就去纯化街尚友书塾读书了,其中有个老师叫李惠生。

我们张家大院有个后花园,是我们的乐园,大家常常在那里藏猫猫,做游戏。当核桃还是青果的时候,我们就去打下来弄来吃。把一个手弄得黑黄黑黄的,怕被大人发现,一个二个就跑到磨刀石上磨,有的用力过猛,竟会磨掉皮来。到了晚上,我们都不敢到后花园去,怕遇到长脸鬼。小时候,我们都不明白,为什么后花园会有一个没有楼梯的二层楼。它有什么用处,是怎么来的?当时心头都是谜。

的确,在张家孩子们的乐园里,有这么一个神秘的小楼,让人有些不能释怀。那么这楼是怎么来的?用来做什么用呢?

张家大仙楼

在整个文庙后街的公馆大院中,没有哪一家的院落里会有这么一个用来供养狐仙的楼,张家长辈称它为大仙楼。因为大仙楼的存在,让张家大院多了几分神秘。为什么会在后花园里,有这么一个没有楼梯的二层小楼呢?是张家人迷信吗?这要从张祥龢买这座祖屋说起。

这座张家大院是张祥龢在清末购置。在购买此楼时,由于张祥龢为人敦厚、心怀慈悲,所以对这座院落没有过多的去调查其出售的原因。等到与该房的前主人签订合同后,才听说此宅闹狐仙,很不安宁,接连不断出灾异,有人上吊自杀等, 他们修了大仙楼供养狐仙,可是原主人仍然不堪其扰,所以才决定出售。张祥龢认为既然已经签约,就要守信誉,所以不便后悔。同时认为狐仙为祸为福,是看主人的道德修持如何而定。因此,还是如约购买了它。

张家人搬进去后,就在大院里供了很大一张观音菩萨的画像。在爷爷的影响教育下,张家老老少少都念观音拜观音,诵经礼佛,积德行善,在东门修放生池放生。

那么多年,除了毓如的乳母李孃说自己在大仙楼下诵经时,看到一个长脸人在芭蕉丛里听经外,其他并没有发现什么异状。上世纪40年代后期,张耀枢的母亲雷蕴玉做了一个梦,看见一个古装妇女,从大仙楼飞身下地,来到她的房间,在梦里她知道是狐仙,感到很恐惧,心里赶紧念观音名号,并把她当做宾客接待。在梦里古装妇女对她说,我们是邻居,相处几十年,托你家的福,我们也得好处,不久要分手了。托你引荐我到刘门去……后来张雷氏将自己做的梦告诉了刘豫波。

一天,张雷氏乘轿到离张家大院几百米的纯化街刘家公馆去。在路上,她与一顶很豪华的轿子相遇,在零距离接触的一瞬间,对方的轿子门帘被一只手轻轻地掀开,一个打扮得体、雍容华贵的妇女,端坐在轿子里,双手伏在横栏杆上,向她轻轻点头微笑,就放下了帘子。这一笑不要紧,把张雷氏惊得愣住了,那妇女的样子和她梦里的竟相差无几。她到了刘家公馆即刘止唐府第,把自己所遇到的事情给刘豫波先生讲述,刘老先生平静地说,你介绍的那个人今天来过了,是来告别的。

这件事情是张家后人听老人讲述的,其中的因缘,我们凡夫弄不明白。

1950年,张家因退押,这所住宅便卖掉。它却给张家的后代,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爷爷的教诲

有一副对联:

古今来多少世家,无非积德;

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这副对联仿佛是对张家的概括,是爷爷张祥龢一生的行为指南。

张祥龢是独生子,没有兄弟姊妹,作为槐轩门人,他儒道释都有涉猎,但以儒家为主。按传统的观念,他很想子孙众多。并且深信,要想子孙繁衍,必先广积阴德。只有培福德,消业障,才能如愿。他常常引用司马光的话说:“积财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唯有积阴德于冥冥之中,而子孙自食其报。”因此数十年来积德行善,从不间断,哪怕债台高筑。他在家里供观音菩萨,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心经》《大悲咒》,发愿求观世音菩萨加被,实现自己“求男女,得男女”的心愿。果然,后来连生四子、两女,每子又生八个。孙女17人,孙儿13人。夭折的极少极少,大都顺利成长而且很能读书。

他对子弟教育非常重视,要求很严,以身示范,言传身教。重在培植品德,奠定做人基础。民国初年的时候,兴办学校,到那里去读书,被视为时尚和做官的捷径。曾有人劝他送子弟入校,以求功名。张祥龢对对方说:“对子弟重在品学,不重做官。书可读,官不可做。”所以仍然坚持在家里办私塾,让后人读四书、五经、历史、诸子等,也兼诵《太上感应篇》《阴骘文》《心经》《大悲咒》《了凡四训》。同时,以佛家的三世因果、六道轮回思想,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作为做人的准则。

当时,有人认为张祥龢这一套教育子弟的内容和方法,太落后,也迂腐。后来,那些人的子弟,做了官,发了财,可是最终身败名裂,影响家庭,贻羞父母。反观张家子弟,孝善俱佳品学兼优,才叹服他的卓见,承认张祥龢的家庭教育是有远见的。

同类推荐
  • 持一句佛号 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

    持一句佛号 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

    女作家谭天,在沉寂几年后,集自己数年的修学和写《宽霖法师传》《能海上师传》的经验,发力在《持一句佛号?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中,用独特的视角,通过对四川乐至报国寺主持、四川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93岁高僧昌臻老法师一生修行的展示,告诉我们:切勿外求,回照自心,去掉执着,学会放下,完善人格,烦恼自解,为我们呈现了一条回归心灵家园的路。同时明示我们,在浮躁的当今,回归心灵家园的重要!在不安的2012年,为我们带来一抹清凉。
  •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在各种宗教中,佛教的宗教哲学内涵最为丰富多彩。《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是对佛教哲学现代化研究的尝试。全书简要地论述了佛教哲学的构成和流派、历史演变以及重要著作,并就佛教哲学的人生价值观、宇宙要素论、宇宙结构论、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以及认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探讨和阐述,以此凸现佛教哲学体系的总体思想风貌和理论特质。《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还就佛教“空”义的思想历史演变、“空”义的类别、内涵及其理论思辨价值,作了集中述评,以利于了解和把握大乘佛教哲学的思想内核。
  • 圣经故事1

    圣经故事1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方立天编著的《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把佛教中国化界定为“三化”,即民族化、本土化和时代化,并叙述了佛教中国化的不同阶段、途径和方式,还通过与中国的政治理念、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民间信仰、社会习俗等的互动关系,揭示出佛教中国化的实质,总结出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的六个重要特点:重自性、重现实、重禅修、重顿悟、重简易、重圆融。
  •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心经》是流传最广的佛经,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本书以《金瓶梅》解《心经》,使之更加容易理解,开篇先录《心经》全文,标以白话。主体是“心经七品”,每讲一个主题,就讲几个《金瓶梅》里的人物,正讲反讲,反复讲解。前置“开讲的话”阐明主旨,及“心经夜谈”深入人生感悟,与主体文字照应。
热门推荐
  • 妖帝,本后要定你了

    妖帝,本后要定你了

    黑白无常勾错了魂,一朝穿越,摇身一变成被打入冷宫的软弱皇后,纯粹个受欺负的万年“受”。笑话,从来只有我宰人的份,别人想宰我?看看你有没有那个命来了。招惹姐?让你尝尝什么叫做生不如死。拼腹黑?姐可不知道你有没有命玩到最后。拼权势?皇太后的令牌挂在腰身,丫的玩死你。皇上,皇上又怎么样,姐照样虐,可是为什么自己总是被他吃得死死的……他,轩辕宫澈,傲天王朝最为年轻有为的皇帝,他腹黑狡诈,吃人不吐骨,冷漠加身,懒散的外表是他的伪装色,让无数敌人闻风丧胆,引得无数女子疯狂无比。而他曾经不屑的皇后,此时已经生出了利牙,张牙舞爪到他的身上,十足引起了他的“兴趣”。他逗她,宠她,欺负她,当“兴趣”逐渐发展到足以使他冰冷为之融化,腹黑帝王将要如何将邪魅妖后追到手中?---------精彩片段-------------片段一:“皇上,皇后说想要吃双龙鱼,说滋润补身。”“油炸了,问她要不要清淡的。”“皇上,皇后说想要那幅春霜秋月图,说好画要配好火。”“烧了,问她要多大的火。”“皇上,皇后说她想要那无极宫阁,让宫主做她的男宠。”“无极宫阁可以,男宠,她有我了,竟然还敢找别的男人,把那宫主阉了。”呆在皇上身旁的某男顿时口吐白沫不醒人事,天啊,不带这样玩人的,我还没娶老婆呢。片段二:“皇上,知道你与黄瓜的区别么?”秦雨轩不知所谓地拔着老虎的须子,脸上挂着一抹精光的笑意,内心无限YY中。“朕是不知道朕与黄瓜的区别,但朕想,皇后你一定会知道吧。”轩辕宫澈邪魅地在秦雨轩耳旁吹着热气,一双手不安分地在身上骚动着。华丽丽地一个飞踢下面,好吧被挡了,再来一个,两只脚被抓住了,然后某女就被丢到床上,一片和谐的场面春光上演。好吧,腹黑自己拼不过他,也只能认命做个皇上的独宠皇后了。
  • 神级修真农民

    神级修真农民

    种灵谷,养灵宠,玩灵鬼……乃是消遣。炼丹制药、法宝制器、布阵画符……乃是副业。逍遥修真、纵横无忌!一界秘武、天下无敌!十方百万世界、唯我独尊!可本质上,还是个农民!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奇才奇事

    奇才奇事

    面对形形色色的难题和困境,开动脑筋,运用智慧,往往就能找出答案,想出对策。“先有故事,后有智慧”。智慧故事是青少年不可不读的经典之作。故事,是通往智慧殿堂的使者,引领我们透过一扇扇明亮的窗口,引领你走向人生的辉煌。故事,是连缀智慧的闪亮珠玑,折射出哲人思想的光辉,照耀着你的人生成功之旅。一个故事就是智慧长河中的一朵涟漪,也许它不能改变这条河流的方向,但它会以自身的灵性让你在阳光的滋养中聆听智慧流过的声音,早日抵达你人生的巅峰。轻松阅读精彩的故事,聆听哲人的忠告,让智者的思想浸润我们。
  •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心理课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心理课

    30岁后是人生的一道关口,30岁后的人生需要解决方方面面的问题。如果没有良好健康的心理,将难以掌控自己的人生局面,把握命运的航向。自助者天助,解铃还须系铃人,命运并非天注定,改变心理可以改变生活,30岁前的心理修炼决定你30岁后的人生格局。本书精选了33堂心理精华课,对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阐明了塑造积极心态的方法途径,提供了社交、职场、爱情、生活、财富等各种场合中的心理战术,引导读者在30岁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提高自信,以健康的心理迈人社会大世界中,游刃有余于人生的各个场合,掌控自己的人生,创造精彩幸福的生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至尊王神

    至尊王神

    生于帝王之家,却一夜成空。励志修仙,誓夺天地造化。燕枭说过,不是为了证明我多厉害,而是要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
  • 鲁滨逊漂流记(青少版名著)

    鲁滨逊漂流记(青少版名著)

    丹尼尔·笛福的这本《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具有传奇色彩的回忆录式 冒险小说。小说问世之后,立即风靡全球,历久不衰,成为家喻户晓的一部世界名著,该书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鲁滨逊漂流记》运用自述的方式,讲述了主人公在孤岛上生活二十八年的传奇故事:鲁滨逊在绝境中流落无人荒岛之上,但是他凭借自己的勇敢 和智慧,对荒岛的原始生存环境进行改造,将自己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彻底改变了自己无衣无食的苦难命运,他还救下了即将被土著吃掉的野人“ 星期五”,并最终安全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
  • 企业操盘手

    企业操盘手

    企业操盘手是企业战略定位、执行系统导入的支持者与实施者,只有高效的企业操盘手团队,才会有战无不胜的常胜企业。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面临着生存的诸多问题,企业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全面提高企业的管理成熟度,打造团队凝聚力,系统全面地构建企业的培训体系,形成标准化的管理机制,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奠定坚实的基础。从企业文化到战略定位,从产品设计到企业目标,从薪酬设计到绩效管理,从人才引进到股权激励,用最实操的方式有效地解决了企业系统化建设、企业利润增长的难题,促进了公司管理文化高统一,为强大企业提供了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