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8200000029

第29章 全身弘法 建蜀净土(2)

昌臻法师在佛七圆满讲话中,所告诉四众弟子的方法,多是在他做居士时,他就是照此这样想和做的。我们看到他留下了不少工整手书的净土“十念法门”方法、受持八关斋戒的方法等资料,每一张都写有张妙首信受奉持。功夫非一日而成,写到此,我明白了一位法师说过的,“昌臻法师在做居士时,就做得很圆满了”的含义。

举办禅净共修营

昌臻法师在把报国寺的打佛七活动引入正规后,又与当时文殊院监院大恩法师一起,举办禅净共修营。

禅净共修营,是在文殊院青年佛学社学佛活动的基础上,由大恩法师负责,经过多方策划组织,并在昌臻法师,重庆慈云寺方丈惟贤老法师等大德的关怀协助下,分别于1995年10月和1996年9月,在报国寺举行了第一届和第二届禅净共修营活动。旨在发扬人间佛教、向广大年轻人普及佛陀教育,将青年佛学爱好者组织起来,集中进行系统全面的佛学教育的活动。

1995年9月29日至10月3日,由重庆市佛协会长惟贤法师倡导,成都文殊院青年佛学社在乐至报国寺举办了第一期“禅净共修营”,为期五天。60多名青年营员聆听了惟贤法师宣讲《八大人觉经》《净土与修心》,昌臻法师宣讲《净土法门是末法众生的对症良药》,厦门南普陀寺监院本如法师宣讲《禅与人生》,从台湾远道而来的见慈法师宣讲《人生规划与苦乐》,一场又一场的“清凉法雨”,净化着青年营员的心灵,让他们充满法喜禅悦。

闭幕前夕,营员们畅谈着短短几天的亲切体会,真挚动人。有的营员说:“过去认为学佛是愚昧之人,没事找事干,现在才认识到学佛是接受佛陀至善圆满的教育,能净化我们的心灵。”有的说:“这次到报国寺来,好像远方游子回到老家,见到久别的父母。时间虽短,我懂得了许多佛理,明确了学佛能实现人生真正的价值,也知道如何修持。”

一位青年既欢喜、又惭愧,很激动地说,“这次幸闻佛法,感受到佛光普照,把自己生活在混浊世界的一切东西来一次冲洗”,发誓“要清算自己身、口、意三业的罪业,从头做起,做一个清净的人”。几位青年都表达了一个感受:“过去根本不相信念佛法门,今天才知道净土宗念佛法门,如此殊胜,找到了末法众生的特效药。”一位女青年回忆走过的一段曲折的经历后,流着泪说:“从今以后,再也不糊涂愚蠢了,非专修念佛法门不可!”临别前,营员们双手合十,向住持昌臻法师和全寺僧人、居士们告别,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一片人间净土,大家都希望有机会再来参加这样的活动。

1996年9月28日在报国寺又举办了第二届禅净共修营,这次由昌臻法师、文殊院大恩法师倡导组织,昌臻法师仍然开示了《净土法门是末法众生的对症良药》并作了开营讲话。

参加的营员有100人,比第一届多了40人,另外文殊院广悟法师、西昌光福寺照洲法师、李自申居士、隆盎居士等也讲了课。

因为昌臻法师系统而周详地介绍了净土与净土法门的修持,因此,第二天的念佛法会即按照“念佛七”的标准进行。虽然时间很短促,收效却非常大而实在。

在后来的座谈会上,一些营员谈到,过去对净土法门的怀疑,通过这次法会已烟消云散,对净土法门升起了由衷的信仰。川大的一位老师则说:“念佛中体验到的是自性弥陀的光彩,感到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都深深地融入了自己心中。”

结营式上,昌臻法师的发言流露出对青年人的殷切期望与慈悲关怀:“通过这次活动,使我看到了佛教的未来,看到了振兴佛教的力量;看到有很多人有很好的善根,能勇敢承担如来家业,我就放心了。希望与在座的同学们一道,把报国寺办成一个四众学修的学校,同时也是以弘法利生事业为主的,以年轻人为骨干的道场。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并把人才推到应该承担的岗位上去,希望同学们发大心。”并引用证严法师的话鼓励大家:“愿心有多大,力量就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昌臻法师的讲话给了同学们极大鼓舞。

弘法在邛海边

昌臻法师与西昌有着很深的缘分,那是他在俗家时生活工作了十几年的地方。在邛海边,那里有他曾经的家、同事,在泸山脚下,还有俗家爱人颜涓的坟墓。光阴荏苒,离开西昌23年后的张耀枢,又以昌臻法师的身份,回到了自己的第二故乡——西昌,曾经的同事有的已经成为他的弟子,有的听说他要回来讲经,早早地就相约决定一起去泸山光福寺看他。

1995年盛夏,骄阳似火,酷暑难熬。

昌臻法师率领由省佛学院、文殊院、省弘法利生会、慈善功德会、莲友读书会、青年佛学社、离欲念佛会、宗教文化观察研究所等佛教四众弟子42人组成的弘法团,赴西昌光福寺进行暑期弘法活动。团员中不但有法师、僧人、学僧,还有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主治医师等高级知识分子和知名人士,也有研究生、青年知识分子以及有代表性的居士。

近八旬高龄的昌臻法师,慈祥地对弘法团成员强调:“弘扬正法是振兴发展我国佛教的当务之急,要让人们对佛教有正信,必须让人们了解认识真正的佛陀正法,破除迷信,消除误解。我们必须以自己的言行,模范地显示佛弟子的威仪风貌,把这次弘法活动搞好。”

在汉柏、唐柏等古树掩映下的川南千年古刹光福寺,人涌如潮,充满了节日气氛,使这座清幽的花园式的人间净土显得更加生机勃勃。大雄宝殿庄严肃穆,金碧辉煌,佛灯耀彩,鲜花芬芳。照州法师引领四众弟子,按佛教仪轨礼节,迎请法师升座讲经说法。

昌臻法师虔诚礼佛后,向坐在蒲团上的300多名佛弟子及大雄宝殿外的信众亲切问讯。昌臻法师从22日起连续三天登坛说法,题目是:“净土法门是末法众生的对症良药”,“心地与命运”和“净化自我身心,利益社会人群”,法师深刻阐明了宇宙人生的根本规律——因果律。他特别强调,因果是佛法的核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把我们的现实社会,建设成人间净土,是我们佛教四众弟子的现实责任。

昌臻法师语言生动,亲切通俗,深入浅出,说理透彻,契合众机。他穿插很多生动活泼的例证,有的是法师现身说法,对很多例子的时间、地点、人名等了如指掌,随手拈来,即成妙语。他深刻阐发微妙的佛理,令人听得如饮甘露,学佛信心倍增。

有的居士说:“我在迷茫中生活了几十年,这次闻了佛法,就像拨开迷雾见了青天,这几天法喜充满,心里高兴之至,增强了我们学佛的信念。”

听了弘法团几天的讲经说法后,就有51人要求皈依,其中青年人10多人,最小的17岁,由照州法师引礼在大雄宝殿,昌臻法师隆重而庄严地向他们传授了三皈五戒,并一再告诫他们学佛要先学做人。他要求大家要深信因果,守住自己的身、口、意,绝不种恶因、造恶业,一心一意忘我布施,行善积德,无相普度众生。他反复强调要把“求福,求慧,求生净土”作为我们学佛的指南,要好好持戒修行,弘法利生。

23日上午10时,由昌臻法师主持的大型放生法会在邛海公园举行,光福寺僧人法衣整齐威严,手执法器,唱经念咒。昌臻法师为被放生的鸟、蛇、鳝鱼、鳅鱼、乌龟等生灵,传授了三皈五戒,然后将水生动物放人邛海中。有一只大乌龟放入水中后,又两次昂头游向放生船,频频点头。参加这次隆重而别开生面的放生法会,使400多名佛教徒和游客深受震撼。它生动地宣扬了佛教的慈悲善行,众生平等,爱护生灵,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教义。

昌臻法师还以弘法团的名义用篆书写了一副对联留赠光福寺:

光彻法界,佛陀慈悲,五浊恶世化莲域

福佑众生,凡夫修善,六道苦趣变净土

也是在这次弘法活动期间,昌臻法师原林学院的同事好友郑崇斌、冯育坤等老同事,在法师登坛说法之前,于22日专程到光福寺看望了他。多年不见,青丝都已变白发,大家都步入晚年,昌臻法师循循善诱他们要学佛念佛,要面对老、病、死的问题,并送许多佛教书籍给他们,还在郑崇斌的书上题词:

人生之安详在心不在境,生活之重心在内不在外。

1997年5月,他又赴西昌光福寺为居士们讲解《阿弥陀经》《居士菩萨戒》等,建立念佛堂。目前,西昌地区已有上万名居士组成40多个念佛组,遍布各个寺院和乡村,定期组织活动。

$出国参访互动交流

心性淡泊,惜福培福的昌臻法师,一生仅有两次外出参访活动。

1996年11月,“四川佛教参访团” 组团时,由贞意法师任团长、昌臻法师、万法法师任副团长,出访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香港地区考察交流。全团34人中有寺院住持、当家师,地、市、州部分宗教局长,佛教居士,由省宗教局余孝恒副局长任顾问。访问期间,参观了上述各国和地区的著名寺庙与名胜古迹,对三国一地区的佛教现状有了一些认识,对我国佛教事业如何更健康地发展也有不少启迪和感想。大家学习交流了南北传佛教的特点和精神,使南北传佛教得以发扬光大。

回国后,昌臻法师和居士隆盎还联名写有《新马泰香港佛教巡礼》一文记录此事。在半个月的参访中,昌臻法师经常对居士语重深长地讲很多开示,令大家的修学理念得到进一步升华。

一路上法师讲得最多的话题是弘法。他要求随行的居士,在近一段时间集中力量协助乐至报国寺搞好弘法利生工作。法师说:“弘扬佛陀正法,宣扬净土法门是每一个佛弟子当仁不让的职责。”

在泰国,昌臻法师还看望了原成都文殊院青年佛学社成员、在泰国法身寺短期出家的学员,昌臻老法师与他们互致问候。法师出家前的学生李欣,也正在法身寺短期出家。在异国他乡相见,大家都很高兴,并合影留念。昌臻老法师随访问团拜访了泰国副僧王仁德大和尚,并参访了他的寺庙。

2000年5月,净空法师率“新加坡宗教联谊会”出访成都,昌臻法师、贞意法师、海山法师等也参加了接待,大家互动交流,颇有收获。

1999年2月,海山法师与昌臻法师又率领80余人的四川佛教代表团,应邀前往泰国法身寺参加10万人的万佛灯法会,受到该寺的热情接待,并留住10余日。对寺中僧人素质、学风、道风,均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互相交流了学修问题。海山老法师、昌臻老法师还供养了依佛制托钵的泰国僧人。昌臻老法师的弟子隆云尼师,正在泰国法身寺参学,她见到师父一行的到来很高兴,并前往看望。

法身寺的管理在全世界来看都很有特色,昌臻法师他们在法身寺的十余天中,也全面地了解了该寺的情况,他的在家出家弟子都在法身寺待过。

当今世界佛教发展的问题,无出社会与寺院、传统与现代、修行与弘法,这三对范畴的对立统一。法身寺在这方面作了很有益的探索,积累了许多有参考价值的经验:

社会与寺院。法身寺的长老们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思想:让社会上更多的人到寺院来,到佛门里来,让社会了解佛教、信仰佛教、参与佛教。他们的弘法活动都围绕这一中心思想。有的活动是要增进人们对佛教的了解,比如坐禅训练、周末寺院生活、全国佛学会考(法身寺每年都要在全国组织有关佛教经典的会考。——笔者注);有的活动是要唤起人们对佛教的崇仰之心,培养人们的宗教情操,比如万佛节平安灯法会;有的活动是要引导人们参与佛教、投身佛教,比如夏令营等。

通过这些活动,社会和寺院互相增上,形成良性循环机制。社会了解、支持佛教,佛教稳定、净化社会,社会为寺院提供经济和人才的保障,寺院为社会贡献佛法的清凉。

传统与现代。怎样完成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化,这可能是世界佛教都面临的问题,泰国佛教也不例外。悠久深厚的传统固然是一笔财富,但如果选择不当,有时也会成为包袱。如何既能继承传统、不违佛意,又能适应时代、引导潮流,这要有智慧的抉择,有大无畏的勇气,有勤勤恳恳的实干精神。法身寺在管理和弘法工作中较好地处理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法身寺无论在经济、人事的决策还是弘法工作的筹划、推动中,出家人都居于领导地位,虽然有大量寺内寺外的居士参与,但居士只是实际地操作。这样,出家人一方面从庞杂、琐碎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在佛法和管理上又能处于“统理大众”的位置,“僧宝”的地位和作用凸显出来。

修行与弘法。这是困扰许多出家人的一个问题,法身寺的出家人不会为之所困扰。出家的最初几年,自然是学习戒律,养成僧格。以后他们各有偏重,有的偏重禅修,有的偏重管理,有的偏重讲法,有的偏重学问。但不管偏重什么,从整体上说,他们在自修和弘法之间形成了良性的循环。每个人每年都有时间上山静修,静修的人也有机会下山弘法。自利、利他,互相增上,组成一个出家人住持佛法、转凡成圣的生命历程。

法身寺的这些经验对参访团的每一位成员都有很好的教益。

$彭州龙兴寺弘法

彭州龙兴寺是一座有1300多年历史的丛林古刹。始建于东晋,初名大空寺。梁武帝永定二年(558),志公禅师扩建寺院,武则天天授二年(691),更名大云寺。唐玄宗开元六年(718),诏号龙兴寺。唐武宗会昌五年(845),预知禅师重建龙兴寺,直到20世纪40年代寺院占地80多亩,有正殿四重,配殿多座,塑像100余尊,长住僧人100多人,住房150余间,四周红墙环护,寺后有假山,到处古木参天。古寺高僧辈出,寺内有清末缅甸国王赠送的玉佛一尊,印度国王送的舍利子、《贝叶经》,日本国赠送的大藏经。“文革”后被毁坏,改革开放后重建。

1999年5月3日。

彭州龙兴寺恭请昌臻法师前去讲经三天。法师一行的汽车到达龙兴寺后,该寺86岁的方丈正乘法师上前迎接,向昌臻法师献上了黄色的哈达,昌臻法师谦虚恭敬地向他顶礼跪拜,寺里其他师父立即向昌臻法师顶礼。之后,昌臻法师率领成都等地来的居士们到大殿顶礼,殿上钟声响起,庄严肃穆。

5月4日上午9点,讲经正式开始,昌臻法师开讲《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忽然,峨眉山万年寺通永老和尚进来了,就向法座上的昌臻法师顶礼,昌臻法师急忙下座,向通永老和尚还礼,连声说道:“我咋受得了你老人家的礼啊!不要这样……”两位大德和尚就这么面对面,头顶头,相互跪着,这场面,这情景,法会上的师父和居士们无不深深地被大德高僧谦虚恭敬的崇高德行所感动,含着感动的泪花领受到“佛法就是生活”的教育。

昌臻法师借此向大家介绍通永老法师信仰纯正,心怀慈悲,持戒精严,勤于学修,一声佛号不绝于口。出家至今,一直实修念佛,每小时念佛达到一万声,每天至少念八万声佛号。赞叹老法师是乘愿再来的,参禅开悟,念佛实修。通永老和尚也向大家开示,要大家多念佛,少说话,早证菩提。

同类推荐
  • 一花一世界:跟季羡林品味生活禅

    一花一世界:跟季羡林品味生活禅

    一本集中体现季羡林先生天人和谐思想的作品。 书中的万事万物都被季羡林先生赋予了生命的内涵,老妇人、小男孩儿,一枝花,一条老狗,一场雨......季老以朴素的笔触描写对天地万物的情感,一生经历的人、事、物、景,在季老笔下是鲜活感人的,集中表达了季羡林先生对天地万物那种"民胞物与"的大爱。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不只是在诉说着他的情感,更想向世人传达一种力量,跟随季老感受生命、体悟人生,收获内心安宁平静的力量。
  • 心与禅

    心与禅

    《心与禅》是弘一法师一生人生体悟和学佛心得的集大成之作,在这部著作中弘一法师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和人生的要义。
  •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六祖慧能的一生,既是一个充满奇遇与追杀的故事,也是一场演绎人性与佛性的智慧之旅。
  • 佛眼看人生

    佛眼看人生

    佛法,就是智慧。生活中处处皆是佛法,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佛法的妙处:如果把“明心见性,本来清净”用在人生上,每个人都能享受天伦之乐;如果把“回归自然,返本还元”用在生活上,遇到挫折我们就能泰然自处……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法的妙用,使佛光普照在南赡部洲,让更多的人早日摆脱痛苦的煎熬,也为了继承大德们弘法利生的事业,我们编写了这本《佛眼看人生》。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大量佛学大师的语录、开示、演讲录、文集等。
  • 圣经故事4

    圣经故事4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热门推荐
  • 一亿六

    一亿六

    商界巨子王草根急需生个男孩传宗接代,岂料他的精子荡然无存。优生专家刘主任意外发现某俊男竟然拥有绝佳精子,却又对性懵懂无知。各方人马为这个号称一亿六的优异“人种”展开激烈的争夺战,一个俊男和三个性格迥异女人的情感纠葛波澜起伏,形形色色的人生巨变勾勒了一幅当代社会的风情画。
  • 夫子请赐教

    夫子请赐教

    她是温十香,温太师府里的掌上明珠,自小过惯了衣来张口饭来伸手的生活,娇蛮任性却也心地善良,不认输,不服气,不听话。调皮捣蛋样样拿手,琴棋书画样样不会。打架斗殴酒醉,逃课踢馆全会。他叫百里辞,长安书院里的年轻夫子,勤俭节约,温文尔雅,谈笑间风流倜傥,吟词赋博学多才。不喝酒,不赌博,不逛青楼,却是心思缜密,腹黑难敌。本以为诗词歌赋仅会,又怎知骑射剑术乏味。品行样貌上等,文攻武略卓越。劣根学子遇上完美夫子,一二较量,三番比文,四回斗武,书院里乱作一堂。刁蛮千金对上一介布衣,五千白银遣之不走,六次上门告发恶行。罚跪下蹲日日不少,诗书礼乐慢慢调教。出师离书院,回首百里辞。教书教礼还教追男人,果真好夫子也!十香道:“夫子,请赐教!”情节一:某日,太阳当空照,花草点头笑。夫子白雪衣,十香挥墨毫:“上下四条脚,落地呱呱叫。一叫稻香早,再叫夫子笑。夫子,我这诗做得好不好?”夫子侧眉眼,斜目笑十香:“押韵,甚好!”转而低眉弄白衫,泼墨却难消,夫子蹙眉道:“此墨甚好,可持久用之。”十香气倒!情节二:小女子,动春心。夫子瞧破,上府门告知太师曰:“汝女初长成,暗动春心扰读书人之清静,请责之。”傍晚,十香回府。其父曰:“小小年纪,不知羞耻。罚女戒,抄三百。”自此,十香恨夫子。情节三:荏苒时光捎人醉,十香已至出阁时。大喜日,某夫子一身白衣上门。太师问:“夫子怎这般打扮过来?”夫子曰:“娶妻当娶贤,嫁夫当嫁穷。小生无财却多才,十香交予我,定然调教妥当,来年定赠太师外孙也!如何?”太师:“.”嫁衣脱身,凤冠弃地,十香转身唤家丁曰:“将此人拖出去,乱棍伺候之。”遂而,圣贤曰:切记,莫惹刁妇也。
  • 不可思议的明星路

    不可思议的明星路

    想走明星路,无非被潜潜,被炒炒。实在不行可以向某姐学习,以不怕人恶心死的姿态傲然的爬上这条路,她属异数,只因借了钱,签了卖身契。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上古秘符1

    上古秘符1

    此书以一位经历离奇已经身故的老记者的遗书开篇,通过朋友整理其临终口述的形式行文,叙述了主人公唐增一生所遭遇的各种诡异经历,并展现其揭开这背后巨大秘密和人为阴谋的惊险历程。在主人公的身边,还围绕着一批目的各异的盗墓人、江湖人乃至考古工作者,各界神秘人物穿插其间。为了追寻华夏龙脉几处远古的风水镇,探寻传说中的生死界限,主人公和这些人一起在中华大地上展开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冒险之旅。
  • 东方兵圣:孙武(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东方兵圣:孙武(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青少年应知的100个高科技知识

    青少年应知的100个高科技知识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一个人民族的素养一个国家科技知识普及的程度,从根本上决定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生产力和文化发展水平。为此,我们一定要用科学普及工作引导广大青少年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全体少年儿童中形成鼓励创新、反对伪科学的良好氛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灵鼎

    灵鼎

    强烈推荐玄幻作品《狂武神帝》,欢迎大家阅读观看!落魄少年被活埋意外获得逆天小鼎,化作他的本命法器,助他迅猛修炼,等级狂升,走上一条强悍的修真之路!
  • 处世三不:不生气 不抱怨 不折腾

    处世三不:不生气 不抱怨 不折腾

    人际交往和职场生存的三大利器。不生气:在遇到烦恼和不愉快的时候,我们是一直被这个烦恼所困扰而生气,整日沉浸在痛苦中,还是忘掉它,把烦恼和不愉快抛到脑后?不言自明,不生气是处世的一大智慧。不抱怨: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抱怨自己的人,应该试着学习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请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我们的愿望。不折腾:不要没事找事,无事生非;不要朝令夕改,忽左忽右,不要翻来倒去,改来改去;不要重复做一些无意义、无关联、不必要的事情。不折腾,就是忠于事业;不折腾,就是有所作为;不折腾,就是努力工作;不折腾,就是专注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