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8200000002

第2章 引子 宿缘(1)

离欲上人示寂,让我们看到这样一段画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事事了了,止静入灭。如同常人,把事情办完,到了该下班的时候,把办公室的电灯开关一拉,人不再动,话不再说,停止了呼吸。如此运用自如,如此准确地把握自己的生命,一心不乱,安详坐化,这该是怎样一种行持功夫,怎样一种智慧!正如思摩禅师对他的预示:重辉玄日月,一瞬脱尘埃。而这个让离欲上人临终都不忘的住持张妙首,又到底是何许人也?上人为何突破常规毅然决然地把报国寺的重任,放心地交给一个自己只见过三次面、时年已75岁的居士张妙首?

这是一段不得不写的文字:离欲上人与报国寺的奇缘!

在我为写昌臻老法师传记所作的采访中,听了太多关于离欲上人大智慧、高境界的神奇故事,不少都是上人弟子的亲身经历。这似乎让我明白,为什么一位百岁高龄的禅门宗匠、大德高僧在临终前,会宣布一件举世皆惊的决定:选一位75岁的在家居士,削掉白发来做报国寺的住持!

这个违反常规的决定,让不明究竟的人多有质疑,同时也成就了一段佛门传奇:这位接班人张妙首,没有辜负恩师的厚望,在把报国寺建设成道风谨严的蜀中净土后,在出家18年后,以93岁高龄,安详往生。七日后装龛,手脚柔软如绵,面色红润如生,烧出舍利子千余颗。

离欲上人与昌臻老法师之间,以及他们与报国寺过往的因缘,岂是我们凡夫所能知晓的?他们后来的成就和境界,实非语言文字所能描述。但为使大家增进信心,在修学上有所裨益,所以不揣冒昧,在此予以简述。

$离欲上人与报国寺

四川乐至报国寺,因离欲上人而声名鹊起;离欲上人,也因乐至报国寺而名垂千古。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蜀中山川奇秀,藏龙卧虎,历代高僧辈出,而离欲上人与乐至报国寺,则成为四川近代佛教史中的一则传奇。

上人一生修头陀行、农禅一味、定慧忍辱、怨亲平等,念念在兹,日日如斯,让后生难以望其项背。他的行事为人,对弟子的另类教化,留下了许许多多神奇的故事。他与报国寺的因缘,更是宿世所定。

位于乐至龙门乡金龟山上的报国寺,距县城东北20公里,始建于隋朝开皇二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蜀中现存不多的千年古刹,曾历尽沧桑,几度兴废。1930年,离欲上人行脚至此,开始了对报国寺的第一次修建。

上人何以到了报国寺就驻足不去?一切还要从头说起。

弃道学佛 修头陀行

离欲上人(1887—1992),四川省合川县(今属重庆市——笔者)泥溪乡人。俗名侯喻君,秉性刚毅,智慧过人。家世经商,15岁时,家道衰落,一贫如洗。一日在姑母家偶然翻阅《金刚经》,顿有所悟。从此看破名利,离家访道。拜川东著名道士刘银子为师,精修丹法,得道后云游四方。

1922年,35岁的他打听到射洪县东山寺有一位高僧本空禅师,俗姓杨,射洪县柳堤人。本空禅师9岁出家,12岁大彻大悟,与四川新都宝光寺无穷老和尚同戒,均系禅门老宿。侯喻君大喜,便舍道学佛专程去东山寺。

进了山门,恭敬地向出家人打听到师父处所,并按所指方向朝师父住处走去。刚转过楼廊,便听到朗朗诵经之声,轻轻走近细听,诵的乃是《金刚经》,他不由自主地伏地跪拜。

此时,本空禅师正诵到:“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突然停止说道:“够了,够了,你就叫‘离欲’吧!”

侯喻君得法名立即叩谢师父,顶礼三拜。从此就在东山寺深入经藏,潜心修行。

因缘成熟后,离欲离开本空禅师,前往蓬溪县定相寺师从师叔——得道高僧思摩禅师参学。思摩禅师,俗名李君莲,原是清乾隆年间的翰林,后弃官为僧。他学识渊博,擅长书画,据称147岁时返老还童,白发转青,全口长满32颗牙齿,人称“癫师爷”。

思摩禅师观离欲根基果然属上根利器,必当成就,于是常常痛下钳锤。离欲不知遭受了多少次打骂,而每次,他都看做是师父帮自己消除业障,因此愈加深切忏悔,且更加勇猛精进。经过八年的头陀苦行,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终蒙思摩禅师密授心印。继后,于新都宝光寺方丈祖道禅师座下受具足戒,并承宝光寺上无下穷老和尚,付与衣钵,法号圆空,为临济宗22代禅师。

一天,思摩禅师叫来离欲,问道:“你今后作何打算?”离欲被这突然问话怔住了,一时不知作何回答,只是呆站着。

思摩禅师笑道:“但讲无妨,不必拘束。”

“我,我……”离欲欲言又止,望着师父慈祥的面容,他直言道,“师父,我想效法道济禅师(即济公和尚——笔者注),云游四海。”思摩接上说:“飘忽不定。”

“正是!”离欲深施一礼,“这样仍能够……”看到师父把头轻轻一摇,离欲便停住了。

“这当然也好,”思摩禅师微微点头,转而神秘一笑,“不过,有一个地方和你有一段因缘。”离欲抬头,严肃地望着师父,好像在问:“什么因缘?”思摩禅师接着说:“距寺二三百里,有一座创建于隋代的寺院需要你去。”

“是不是乐至报国寺?”

“是。那里是隋唐以来历代高僧辈出之地,地形特殊,‘金龟山上,竖马石棺’,你会在那里住几十年的。”思摩禅师突然停住了,眉头一皱,急又展开,面带微笑。

离欲心领神会,思索片刻,问道:“我何时动身?”

“你自己决定吧。”思摩禅师平静地回答。

不久,离欲向师父告辞。临行前,思摩禅师向离欲念了一首长长的偈语:

霹雳空千古,光明眼界开;

全除云雾翳,为洗水晶来。

春蔼凭磨炼,秋波任剪裁;

霞云双镜彩,涛涌万珠开。

银海瑶琴好,冰湖浊魄浣;

重辉玄日月,一瞬脱尘埃。

仙骨何日换,灵元上界培;

湮湖诚可接,昂首即蓬莱。

概括了离欲的过去,又预示了离欲的未来。

后来事情的发展果然如思摩禅师的预言一样。

金龟山是乐至报国寺所在的山名,此地周围都是泥土和马骨岩,唯有金龟山上到处布满质地坚硬的圆形巨石,犹如龟卵,此山由此得名。

金龟山上,报国寺内到处有巨石开凿的石棺,而其中一座石棺外面有一对精心雕空的圆形宝球上,确实写有“竖马”二字。离欲法师到乐至报国寺后,就再也没有长时间离开过乐至报国寺,并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修庙上,前后几十年。离欲法师的最终安息地——也真是在乐至报国寺金龟山上的石棺里,这是后话。

初到报国寺 入定惊众人

离欲悟道后,开始游化各地,建寺弘法。1930年,遵师嘱咐,离欲由中江县行脚至乐至报国寺时,报国寺庙已长年失修,殿堂倾塌,然在离欲眼中却是绝好道场。

当时,正值报国寺举办观音法会,四众云集。离欲挤进人群,正要跨进山门,会首见他穿着破衲衣,背着一个烂蒲团,好生奇怪,伸出双手拦住他,喝道:“嘿,你是干什么的?”他声称自己是穷和尚,来寺挂单,别无供养,愿在殿上打坐七天七夜,陪伴菩萨。大家以为他是狂妄之人,会首谢某说:“你如果真能打坐七天七夜,不吃不喝,我愿拜你为师,留你当住持。否则赶出山门!”并派人监视。离欲入定七昼夜,出定时,法会尚未结束,他又入定三天。众人大惊,会首及信众当即争相皈依。

此事,成为奇闻,传扬开来:“乐至报国寺出了圣僧,活菩萨……”之后,报国寺香火旺盛起来,朝拜的人越来越多。离欲乃依法化度,广结善缘,致力修复,先后修复观音殿、藏经楼、东西丈室及楼廊、寮房等。规模臻于完善后,离欲又飘然他往。

$成都弘法 大众倾仰

1935年,上人行脚成都,川军师长范绍增,中弹深入肩胛骨,发炎剧痛。医院主张截肢,范绍增不从,请一法国医生治疗,每次诊费银币400元,连治40天,疼痛加剧。一次在周某家偶然遇到上人,忙向离欲上人求治。上人随手给他蜜枣二枚,范绍增吃后,不久觉得疼痛缓解。当夜醒来,肿痛俱消,忽然感觉一物抵背,忙拿出一看,原来是自己身体内的子弹!

范绍增大为惊异感激,以银元十万供养上人。当时正值川北大旱,饿殍遍野,上人建议用此款“以工代赈”,仿宝光寺规模,建射洪县古佛寺,作为十方丛林。遵百丈遗风,农禅并举,建盐厂一座,植树三万余株。1944年举行传戒法会,受戒僧众136人。

1941年,上人应三宝弟子之请,又至成都弘法。大众倾仰,共捐资财,在北郊任家湾(现人民北路——笔者注),修建了“离欲念佛堂”一座,一时法缘殊胜。捐资者不少为危症获救,深感再生之恩的患者。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日机频繁轰炸成都,每遇空袭,前来避难者不少,而该处始终未被轰炸。

上世纪40年代初的一个夏天,一日,日军108架飞机狂炸成都,上人正在吃饭,忽然说:“我有急事,要去铁脚巷叶青成家。”大家苦陈利害,上人不从。到了叶家,紧急警报大作,震耳欲聋,市民竞相逃命。上人跏趺坐,从容地对叶嘱咐:“家中人勿惊乱,即将有人到此。”话毕,一阵急促的叩门声传来,一中年妇女仓皇入门,见上人,扑地求皈依,上人微笑,将其收为弟子。取法名昌逃。笑谓:“昌逃,逃命的逃。”事后,人们上街,见房屋倒塌,遍地瓦砾,独存上人所在两间铺房,完好无损,顿时好奇者拥进铺房,充塞小屋,有认识离欲上人的人惊呼:“离欲上人!神仙!活佛!”立刻,求皈依者接踵而至。川军将领邓锡侯,官员冷寅东、范绍增等,亦先后皈依座下。

$驻锡古刹 独肩重建

1951年,上人重返报国寺,独居古刹,含辛茹苦,守寺护林,种地养蜂,纺织草鞋,躬亲劳动,怡然自得。在“破四旧”的年月里,成群结队的人,手拿锯子、斧头,蛮横无理,想砍伐寺里的参天古树。上人挺身而出,多次据理力争,挡住砍伐。并写信向中央、省、地、县各级有关部门反映,才由当时的“县革委”出面,宣传保护国有林政策,及时落实管理措施,这才使寺里的古树得以保护下来。

至1984年落实宗教政策,当时报国寺经历十年浩劫,又遭火灾,几成废墟,而上人已年满97岁,出于爱国爱教的一片赤诚,毅然独肩重建千年古刹的艰巨任务。从整体规划到具体施工,都亲自料理。

在其为法忘躯精神的感召下,各地四众弟子,踊跃捐款,不费国家分文,经八年的惨淡经营,终于重新建造起大雄宝殿,气象一新,寺内广植树木花果,绿荫幽幽,环境清静宜人,并从缅甸迎回玉佛13尊,其中四尊均高达2.5米。重新规划原千佛岩造像,精工造就长达13米的卧佛像一龛,及高约四米的接引佛像一尊,药师佛像一尊,观音菩萨像二尊。吸引了不少上香礼佛的信士,使报国寺初步成为瞻礼朝拜的庄严道场。

诲人不倦 普度有缘

离欲上人一生,刻苦修行,深入禅观,悟佛心要。而对广大弟子,则据根机,普遍教人念佛,求生净土。他说:“人的自力是有限的,佛的愿力和慈悲则是无限的。人的自力好比微细的针,佛力则好比巨大无比的磁山。我们学佛修行,老实念佛,接受无限的佛力接引,才是事半功倍之道。”

上人自行化他,诲人不倦,普度有缘,言简而意赅,严肃而热忱,刚毅而温和,常把高深博大的佛理讲得深入浅出,明晓易懂,或引佛言祖语,或谈修行故事,或联系生活小事,稍加点拨,启迪弟子去体悟。

同类推荐
  • 走进神秘高僧

    走进神秘高僧

    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它们背后的故事,深藏的历史,蕴蓄的文明,让那些渐行渐远的动人往事重新焕发生机,让那些早已离去的作古先人变得生动可感,在这里,每个人都会获得“不一样”的感觉。
  • 拈花笑佛

    拈花笑佛

    本书是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的佛学巨著,梁启超的一生与佛学有着不解之缘。
  •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本书通过通俗的文字和200多幅漫画和插图, 介绍了梁漱溟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体认和研究, 兼及其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人生实践, 是一部引导读者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并启发读者思考人生问题的入门读物。
  • 红尘禅影3:黄檗无念禅师说禅

    红尘禅影3:黄檗无念禅师说禅

    《嘉兴大藏经》新文丰版第二十册《黄檗无念禅师复问》,内容含《醒昏录》。黄檗无念禅师撰,明闻校订。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刊行。黄檗无念禅师,名深有,明末著名禅师。深得憨山、袁宏道、李卓吾诸人之推崇。本书卷一至卷三为作者回答友人询问佛法禅理与生死问题的回信,卷四至卷六收《醒昏录》、法语、酬问、牧牛图颂,及传记资料等。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疯癫

    疯癫

    胡冰心的孪生妹妹杨子楠在某个深秋的夜晚,独自驾车在七夕街上时发生了车祸。醒来后,不仅失去了记忆,而且变得如惊弓之鸟般弱不禁风,在她调查车祸原因的过程中。胡冰心打听到了一件关于七夕街的骇人事件——常常有人在深夜遇见一位身穿红裙、怀抱白狗的女子。她总是冷不防地出现在树下,又悄无声息地消失不见,如鬼魅般来去无踪。失忆后,杨子楠的家里发生了一连串诡异的事情——原本关严实的窗户会在半夜莫名其妙地洞开;无人使用的电脑会自己启动,一朵艳丽的红玫瑰赫然跳跃到屏幕上;深夜的窗外似乎总有一双眼睛窥视着房内的一举一动……
  • 老王走了,留下一堆苦难

    老王走了,留下一堆苦难

    当我们还没有翻开自己生命的帘子,血液就注定了我们生命的全部,将全部交给罪恶,那一年那一月那一日那一时那一分那一秒。我们都渴望着,世界就在足下。而面对后天的后天,经岁月浇筑成的版图,才是痕迹的回音。一代人,活在梦里,不知时日如何飞走。一代人,活在昨天,不知是谁告诉他们可以离开自己的肉体。一代人,活在今天,不知过去留给了历史无数的遗憾。一代人,活在明天,不知期望其实就是捉弄自己的双手。
  • 魔宠天下:天才萌宝腹黑娘亲

    魔宠天下:天才萌宝腹黑娘亲

    某女气急败坏,狠狠地擦拭自己的嘴巴:“不近女色,清心寡欲吗?你刚刚都干了什么!”某男微微一笑,看着她抓狂,心情极好:“不近女色,女儿哪来的?不清心寡欲,你怪我到处留情怎办?”穿越后,有空间戒指,有一亩三分地,只是,为什么还有一个小包子,最重要的是,这小包子还是她的,那……那孩子他爹是谁?不管了,有田有饭吃,一人也是养,两人也是养,平日里没事种种田,背后咱们空间戒指内修修仙,把日子过得美美的……
  • 蛇后很悍粉诱人

    蛇后很悍粉诱人

    “命若天定,我就破了这个天。你是我的男人,不管他们允许不允许,你,始终是我的,谁也抢不走,如若不然,我遇神杀神,遇鬼杀鬼!”“青儿,如上天不遂我意,我就逆天而行。何谓神仙?如果是为你,不要这名衔又有什麽关系?你只要记着,我二郎,只因你而存在!”
  • 特战神医

    特战神医

    从特种部队退伍,苏南孤身一人到城市发展。一手拳头,一手神针,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英雄救美,虽老套,还是会发生;艺高人胆大,扶倒地老头,也不怕被讹诈。揍的是恶霸混混,赚的是真金白银。一个故事,一段传奇,在都市中,苏南开始耀眼的人生。
  • 阴差阳错结良缘:妻为君纲

    阴差阳错结良缘:妻为君纲

    他,紫陌,是瑞王国的三王爷,却无法支配自己的婚姻,明明不爱她,却必须娶她为妃,只因父皇的一道圣旨,便与自小青梅竹马的爱人分离。她是他新娶的王妃,而在新婚夜他却只是掀了她的喜帕,微笑着看她,好看的双眼里带着疏离和冷漠,“从此以后你就是这个王府的女主人,你需要什么吩咐管家就好。”然后便急忙转身离开。从此他就像避瘟疫般避着她,而她也乐得逍遥,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只是命运并不想让她如此平静的度过,突然有一天,他来到她的房间,微笑着对她说,“我要娶菲儿为我的侧妃。”“好啊。”沐红尘开朗的笑着,爽快的回答,让他为之一愣。从此她的生活失了以往的平静,而命运到底要将他们带往何处呢?此文属于慢热性,文风较轻松柔和,喜欢的朋友可以收藏了攒起来看,后面的故事会更精彩的~00~!
  • 人生大策略

    人生大策略

    胡适一生著述甚多,在哲学、文学、历史学等方面都有专门著述。在胡适大量的著术中,编者取人生问题这一角度,选编了一本这样的书,旨在使读者通过这些文章对胡适的人生观有一大致了解,也可从中引出些微镜鉴。本书从人生从幼稚走向成熟再至暮年为主线索,插入人生各个阶段的重大问题,共分为“树头铜钲”等六节,每节标题为编者所加,这样分类罗列的编排,其区区用心唯在便于阅读。
  • 血色码头

    血色码头

    本书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水旱码头--古镇碛口为背景,讲述了当地盛、程两大家族,八路军,晋绥军的10个主要人物的爱恨情仇与可歌可泣的故事。作者以风土人情的笔风描写各位主人公的传奇故事,为读者重现了一个存在于过去的碛口,同时用朴实的带有山西风味的语言,把一个个活生生的碛口人带到读者面前。
  • 重生国宝大熊猫

    重生国宝大熊猫

    阎王殿上,阎王问郑平:下辈子你想投胎成什么?郑平说:那就让我一辈子吃也不愁,穿也不愁,人见人爱,车见车载,永远逍遥快活吧。阎王同意了,然后郑平就投胎成了一只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