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8200000010

第10章 出仕为官 洁身自好(1)

佛告诉我们,

凡夫最大的束缚就来自于自己的执着:

功名利禄、爱恨情仇……

它使人无知和不了解宇宙本体绝对的真相。

当我们想要得到某些东西而对它产生执着时,

它就成了我们迷失的根源。

从1917年张耀枢出生到1937年,这20年间,中国的社会动荡不安:张勋复辟、护法运动、五四运动爆发、中国共产党成立、孙中山逝世、五卅惨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国民革命失败、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南昌起义、九一八事变 、 一?二八事变、伪满洲国成立、红军长征、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到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整个时局如走马灯一样地旋转变化,民众的生活越来越艰。

而地处西南一隅的四川,也没有平静的日子。四川军阀之战,一直就没有平息过。在这种动荡的大背景下,反而愈演愈烈。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时,四川军阀纷纷通电拥蒋,四川处于极度动荡之中。1928年,四川当局在成都制造二一六惨案。1928年11月国民政府任命刘文辉为四川省主席,刘湘为川康总裁军编委会委员长。接着第二年的3月,四川省政府正式成立。

1932年10月 “二刘”(刘湘、刘文辉)开战,刘文辉败退西康地区,刘湘成为四川军阀霸主。1935年2月刘湘得到蒋介石的支持,在重庆就任四川省政府主席职,改组省政府,废除军阀防区制。1935年7月 四川省政府由重庆迁成都。西康建省委员会成立,刘文辉任委员长。1936年8月24日,成都发生“大川饭店事件”,反对日本在蓉设立领事馆。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四川迅即掀起了抗日救亡高潮。1937年9月,川军出川抗战……

在时局动荡的这20年中,张耀枢几乎都是在读书中度过。在浓浓的儒、释、道的修学小氛围中,天天浸润在古圣贤的教诲里,熏染出一身书卷气。最为关键的是,他并没有夭折!因此,他更相信因果,相信念佛菩萨的感应,相信刘外爷说的:命,是可以改的。同时,“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想学以致用的想法,也随着他的长大,而变得强烈。年轻气盛的他,想出人头地、功成名就、光宗耀祖。因此他进入社会后,参加了一系列考试。他单纯地想把自己的所学用于现实社会中,后来回头,才发现自己走错了路。

读朝阳大学

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高潮。为了有一张安静的书桌,不少学校开始内迁。张耀枢从志景书塾学习毕业后,一天都没有读过正规学校的他,竟考上了抗战初期从北京迁至成都的著名学校——朝阳大学学法律。

在1949年以前,中国最著名的法科院校莫过于北京朝阳大学和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法学界素有“北朝阳、南东吴”的说法,“北朝阳”即是指北京的朝阳大学,其毕业生不仅在1928到1947年期间,在全国法律政治等专业毕业生中所占的比例最大,而且每次国家司法官考试被录取的朝大毕业生几乎占1/3。由于朝阳大学毕业生从事司法工作的遍及全国,因此有“无朝(阳)不成(法)院,无朝(阳)不开(法)庭”之说。上世纪20年代,世界法学会海牙会议期间,各国代表都肯定朝阳大学为“中国最优秀之法律学校”。

让我们看看这所被国际同行所高度评价的法律学校,是怎样的一种情况。了解张耀枢学习的环境,有助于了解他想干一番事业的外因。

朝阳大学是一所以教学和研究法学为重心的私立大学。民国时期,由国民党的一些司法界元老汪有龄、江庸、黄群等,集资于1912年在北京创办。

1910年11月,在京师法律学堂和修订法律馆任职的汪有龄、江庸、汪乐园、陈鲤庭等联络北京的立法、司法界人士成立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法学会——北京法学会。第二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民国临时大总统,汪有龄任南京临时政府法制局参事,江庸也南下参与南北议和谈判,北京法学会在无形中解散。

同年4月1日,孙中山宣布解除临时大总统后,汪有龄等回北京竭力主张法治,一面恢复法学会,团结法学界人士,一面筹建朝阳大学,培养法学人才。于是成立了这所以研究法学为重心的大学,共推汪有龄为首任校长。大学原以旧翰林院衙门为旧址,后来改拨朝阳区海运仓故址为校址。命名为朝阳大学,“象征着早晨的太阳光芒万丈、向民主法治迈进的寓意”。

朝阳大学的办学元老大多曾留学日本,这一点从朝阳大学的校长及校董履历中可见一些端倪。比如首任校长汪有龄毕业于日本法政大学,第二任校长江庸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法制经济科,创办人之一黄群同样是日本早稻田大学法科毕业。后来的居正、张知本、夏勤,都曾在日本学习法律。江庸辞职南下后,居正成为校董事长,张知本被聘为院长,夏勤为副院长。

1937年7月7日,日军进攻卢沟桥,7月29日,北平沦陷,各大学纷纷内迁,朝阳学院也不例外。由北平迁到湖北沙市张知本的家宅继续上课。随校迁往的同学有几十人,在沙市又招了一些学生。上海、南京沦陷后,武汉岌岌可危,沙市受到威胁。

1938年7月,学校由沙市迁到成都,以新南门外法云庵为校址,仍设法律、政治、经济三系,学生300多人。

也就是在这一年,张耀枢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这所闻名全国的法科学校学习法律。他选择法律,是受了父亲和姑丈的影响,想以法施政。父亲就是毕业于清末四川法政学堂,姑丈颜楷也是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研习法政。所以轮到自己选择的时候,他就毫不犹豫地报考了这所由法学界元老所办的学校,因为他们几乎都曾留学日本研习法律。

朝阳学生入学录取及平时的考试都很严格。副院长夏勤要求学生专心读书,不要过问政治。这点正适合张耀枢的口味,作为一介书生的他,在爷爷张祥龢的教育下,少年时所立志向就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所以缍耀枢在学校的精力都是用在学习上。

在朝阳大学的教学管理中,是严格实行学分制和考试制。成绩低劣、三门不及格的,取消补考资格,予以淘汰。每班入学时的人数少则几十人,多则100多人,到毕业时人数大为减少,有的班毕业人数不及入学人数的2/3或1/2。学生一进校门就有如履薄冰之感,不敢疏忽懈怠。在这样严格的要求下,张耀枢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学业,正值抗日,虽然要跑警报躲空袭,但是他仍不忘记学习的本分。

$爱京戏成票友

随着时光的溜走,张家姊妹从一起在后花园中打青核桃的玩伴,都变成了知书达理的俊秀青年了。除张耀枢一直在读私塾外,其他姐弟几乎都分别进了当时的学校学习,大家仍一起其乐融融地生活在张家大院。大姐朗如,秉性敦厚贤淑,相貌圆润清俊,年轻时酷似唐代仕女像,弟妹们都爱称她为“福生”,读了十年私塾,没有再进新式学校读书,在家念佛诵经,直到20多岁出嫁;三姐星如从志诚高中毕业后进入光华大学;颜涓在成都温江涌泉中学和妹妹颜沖一起读书。那个中学是涌泉村中一个叫涌泉寺的庙子,抗战时被用来做学校。

二姐毓如,是父亲张镜蓉最喜欢的一个女儿,喜欢读书,从志诚高中毕业后,她就努力考大学。竟愿意放弃到峨眉见父亲的机会,在家用功。

1940年,张镜蓉在峨眉县当县长,由于不愿意给老百姓增加负担,对当时政府要求承办的征兵工作,就采取了应付的态度,因此受到记大过处分。晚清大文人,著名书法家赵熙在《寄峨眉张县令五律》中,还感叹了这件事:

本意循僧约,看此到汉嘉。

秋今七夕过,月负半轮斜。

绣障全身绿,贤官一昙花。

钦君甘下考,方寸为民嗟。

记过后,有了些闲时的张镜蓉,就想到让孩子们过去团聚,而张家二小姐的决定,让做爸爸的张镜蓉很欣慰。后来她果然考中了两所:华西大学、光华大学,这两所都是名校。

胆大有主见的张家二小姐,在当时算时髦人物,会英语、游泳,还会骑自行车。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成都,谁家有自行车是很时髦的,成都富家小姐中,有自行车会骑的更是凤毛麟角。她常和弟妹与好友蓝家姐妹、俞庆蓉、俞庆华两姊妹,到成都最有名的春熙大舞台看京戏看电影,见演员,到了很是喜欢的地步。

后来,张家几个都成了京剧票友。张耀枢、颜涓不仅爱看,还喜欢和票友们一起演。这个习惯,让他和颜涓在上世纪60年代初生活在偏僻的西昌时,也没有改变。他们常常在工作之余,在家里和喜欢京戏的同事张晓柳等一起唱戏,自娱自乐。

张家姊妹喜欢听京戏爱京戏,和毓如的好朋友俞庆蓉、俞庆华两姊妹分不开。当时名震成都的春熙大舞台,就是她们父亲俞凤岗修建和开设的。

春熙大舞台是浙江商人俞凤岗于1929年修建,地处春熙南段路口,是成都全市少见的三层楼。内部构造全部仿造由英国设计师设计的上海天蟾舞台,又从上海邀来京剧名角蒋叔岩、刘凤霞等主要艺人,演出京剧,这使地处内地的成都市民眼界大开。

自“春熙大舞台”建成后,就成了成都人竞相前去娱乐的场所,也成了成都最早的京剧剧场,并因此培养了一大批京戏票友。剧场建成后,开幕头三天唱主角的是来自汉口的“蒋家班”。“打炮戏”特意邀来海派名家名角百余位同台献艺,当年称得上群星荟萃。

抗战前夕京剧不景气,“春熙大舞台”又成为放映电影的场所。抗战时,上海影人剧团到成都演出话剧,张家姊妹们,没有不前往观看的。

尤其是二姐张毓如,她不仅爱看戏,还喜欢追星,一如现在的“追星族”。因为与俞家姐妹是好朋友的关系,所以常常可以跑到后台去看自己喜欢的明星。而在到成都演出的京戏名角中,她与蒋叔岩的关系最好。

在春熙大舞台,蒋叔岩一挂头牌,场场爆满,观众踊跃,争睹风采,她还灌有唱片《打鼓骂曹》。毓如和她认识后,因为年龄相近,后成为好朋友,两人交往多年。

那时,成都人看京戏、看电影、骑自行车,都是很时尚的事。

家庭学佛小组

张家姊妹的时尚并没影响到他们深受儒家思想教育和学佛。由于爷爷对每一房的子孙都要求深信因果,学儒学佛,张家上下都信佛,连家里的保姆都会诵经。尽管张耀枢那一辈有20多号人,兄弟姊妹相处和睦感情很深厚,但以毓如为中心的几个20出头的年轻人,因为年龄志趣的相近相投,大家就走得更近,从小一直到老。

他们经常一起到寺庙里放生、做善事、念佛。大姐朗如1936年出嫁后,一生在家料理家务,虔诚信奉佛法,她竟能将《地藏经》完整背完。而星如在后来的时日中,在自己的梦里,都能完整地把《大悲咒》诵出来。

由能海上师等曾经创办的少城佛学社,在成都少城公园内,在上世纪30年代后,常常也请高僧大德来讲经,如法尊法师、王恩洋居士等。他们姐弟四人,常邀约去少城公园的佛学社听经。继而在公园里的鹤鸣茶社,喝茶聚会聊天,成了家庭学佛小组常做的事。

张家人爱在少城公园聚会的另一个原因是,为了心中那一份怀念。因为“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就建在里面,姑丈颜楷曾是保路运动的风云人物,而那纪念碑其中一面的字,就是他的手迹。

加之当时的少城公园,原本就是教师、学生、文人墨客聚集之地,有很多知名文人为公园赋诗、写辞等,所以公园充满了文化气氛。他们姊妹的这个习惯保持了一生。

在张耀枢考上大学的1938年,姊妹几个还在外祖父刘豫波书房见到了时年82岁的外爷,给爱道堂监院能潜法师题写的书法:

幽兰香淡悟真空,紫竹林边露气融。

石不点头花不笑,一齐浑入静虚空。

能潜法师雅正 咸荥并题

时年八十二

而这时候的游永康(出家前隆莲法师的名字。——笔者注)在省政府工作,还没有在爱道堂出家,她刚在卢沟桥事变发生前,皈依给了爱道堂的昌圆法师,并得法名:隆莲。不过她已跟刘豫波先生,学习了好几年的诗词和水墨画。后来张游两家各出一位著名高僧:隆莲法师(俗家名游永康)、昌臻法师(俗家名张耀枢),造物如此,岂非偶然。

因缘际会的交往

游永康到成都所交往的人中,都与张家有着很深的关系。

张耀枢外祖父刘豫波老先生,在四川高师教书的时候,班上一个叫游子九的学生,其文品人品就给他留下很深印象。游子九毕业后,在省城做了十年的督学,和刘老先生交往甚深。1931年,游先生带着22岁的女儿游永康从乐山来到成都,住在成都西御街租的一个小院落里。自己在省政府教育厅当秘书,女儿则被介绍到成都县女中当了一名数学教师。

在游永康讲学之余,父亲还将她带到自己的老师刘豫波老先生处,跟随时年75岁的刘老先生学习诗词和水墨画,游永康的诗词创作直接受益于刘豫波老人,游永康叫他刘太老师。

刘老先生不仅文章道德一流,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为四川省佛教会的名誉会长。他在教授游永康学习诗词书画的时候,也常常给她讲佛法。游子九曾将女儿的诗词和考卷印成小册子,取名为《志学初集》。刘老先生对游永康的才识很看重,还用他的兰草体亲自为这本书题写了一首诗:

乐府清声发,诗城雅意深。

即此养生诀,造化入讴吟。

不栉称进士,春风道德林。

1936年初春,游永康跟随父亲再上成都。

这一次,她是受聘到成都女师,任监学兼教语文、代数课。张耀枢的姑丈颜楷先生夫人邹辛士,也在此校任教。成都女师是专门招收女学生的中等专科学校。当时能够进校读书的女学生非常之少,学校只有两个班。学生少,老师自然也少。

在游永康去之前,只有邹辛士先生在任课。游永康去后,就负起另一个班的教学。邹先生擅长诗词歌赋,书画等,是出名的才女,而游永康也是才识过人,两个人多有唱和,在交往中渐成至交。当时颜楷先生已经去世,邹辛士先生和儿女颜济、颜沖生活在一起。她知道游永康在刘豫波处学习过,而自己的丈夫尤其服膺槐轩之学,与刘门之人交往很深,还和豫波老一起卖字画做善事。所以,对刚到校的游永康很照顾。

游永康叫她邹先生。邹辛士也是佛教徒,游永康因为长期素斋,不大适应学校的伙食,不到一个月,就面黄肌瘦。邹辛士常常叫颜涓、颜沖到成都女师去请游永康到她家里吃饭。逢上下雨,寝室漏水,她也会把游永康叫到家中去住。两人虽相差近15岁,但却颇为投合,其友情延续了几十年。

1941年农历6月17日,游永康在爱道堂堂长昌圆法师处出家,出家地点武胜街莲宗院,得法名:隆莲。因为爱道堂是十方丛林,师父一般不在寺里收弟子,所以昌圆法师恪守佛门规矩,特将她带到莲宗院剃度,由此与爱道堂结下了一生的缘分。几十年后,曾经的游永康已是受人尊敬的大德高僧隆莲法师了。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1

    圣经故事1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以讲述圣经故事的形式将《圣经》中最具智慧的经典故事和箴言精选提炼出来,并用智慧的语言全新诠释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经典作品的精髓, 它是一本让你阅读方便且完全避免了宗教色彩的启迪人生的智慧书。
  •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东晋佛教思想与文学研究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先是依附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术、玄学,至东晋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融合,影响遍及全国。当时,无论在文化或思想上,佛教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灵之中。特别是佛教深入到士大夫阶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东晋文人的诗歌和文学创作。东晋的玄言诗、山水诗、佛理诗中都可以见到佛教的宗教理想和佛学理论独特的思维方式。佛经故事丰富的想象力,佛教宣扬的神通变化尤其是当时流行的观音感应故事,为中国古典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拓展了新的叙事领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收录了胡适论述中国佛教及禅宗的文章。胡适本人不信任何宗教。然而,说到对佛教和禅宗的研究,作为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大学者,胡适先生的通彻见解,是无人能出其右的。他的开创之功,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研究佛教禅宗的学者们。全书对于佛教禅宗的传播、流布,以及对于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严谨细致的研究。
  •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漫画跟梁漱溟学儒

    本书通过通俗的文字和200多幅漫画和插图, 介绍了梁漱溟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体认和研究, 兼及其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人生实践, 是一部引导读者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并启发读者思考人生问题的入门读物。
热门推荐
  • 丑妻不打折(全本)

    丑妻不打折(全本)

    结婚两年,她与他形同陌路。有一天,他将离婚协议书扔至她跟前:“签了它,你可以得到一笔赡养费!”“为什么?”看着那纸协议,她的心,一片荒凉。“你没有了利用价值。不妨告诉你一件事,秦氏别墅已转至别人名下。当初你有这点价值我才强忍着呕吐娶了你。”男人薄唇吐出无情字眼,以贯有的高傲姿态俯视她,“如果没了秦氏别墅你活不下去,你可以选择去死!”男人眸中的邪恶冰冷,清晰地映在她的双瞳。原来,这就是她准备死守一生的男人。接过离婚协议书,她露出结婚两年来的第一个笑容:“萧朗,有一天你会后悔!”当晚,她提着自己的小小旅行箱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萧家别墅。他既不仁,她当不义。次日清晨,各大报纸的娱乐头条出现一组照片:男人是西城声名最差的公子燕情,女人却是西城第一财团风行部落总裁萧朗未曾曝光于人前的丑妻--秦姒。--爱过吗?她问自己。许是爱过的,心里有个小小的声音在回答。她的爱,刻在那个家不能见光的角落。可是,等得累了,守得倦了,她终于决定,放手了。------多年后再相遇,她名花有主。她在另一个男人眼前绽放自己的美丽。而他,泪如雨下……
  • 四大财阀:黑统的女人

    四大财阀:黑统的女人

    她腹黑,她狠毒;他阴险,他霸道。他,雷霆集团名不见经传的太子爷,更是震慑国际的DK创始人,传闻中凶残暴戾的恶魔竟然也有心肝上捧着的人。前世是他防备冷落的爱人,今世却是他强占豪夺的仇人。白天,他们是拼死较量的强敌。晚上,他们是平凡恩爱的夫妻。
  • 半个苹果的爱

    半个苹果的爱

    在作者的word文档里有一个名为“心灵呓语”的文件夹,对朋友的爱。它是作者内心的独白,是我夜深人静时作者对这个世界发出的真实的声音,保存在这个文件夹里的文章不是小说,饱含作者对父母的爱、对儿女的爱,本书收录作者近年来创作的散文随笔80多篇。,也不是传奇。是从作者心灵深处涌动出来的文字
  • 千年之爱恋

    千年之爱恋

    “玮,你在发什么呆啊?”方旭突然从后面拍了一下正在发呆的黑俊玮,两人可以说是自小一起长大的好哥们,由于黑俊玮为人冷傲,所以他只有方旭一个朋友,而他自己本身也不在乎有没有朋友,就连方旭也是他自己死缠烂打地盯上他的。“她是谁?”黑俊玮看着窗外问道。“谁啊?”方旭不明白黑俊玮莫名其妙说的是什么?“那个一身公主裙,金黄头发的女子。”看着那名女子好像在等待什么人,是她的男朋友么?黑俊玮发现……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身体语言密码大全集(超值金版)

    身体语言密码大全集(超值金版)

    是一门成功必修课,是洞悉先机、掌控全局的保证。《身体语言密码大全集》由盛乐编著,学会读懂和使用身体语言,对身体语言的表现形态、深刻内涵及其广泛运用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解读,为你破译身体语言的种种密码,带你走进人类潜意识的最深处,帮你看穿他人的真实意图,窥破人际关系的奥妙,掌握和运用比说话更高效的沟通技巧。《身体语言密码大全集》适合大众阅读
  • 索爱:轩少的小邪妻

    索爱:轩少的小邪妻

    当爱情来的时候,他却失之交臂。当爱情远走的时候,他却只能孤独的看着她幸福。她说:“曾经,我是多么的深爱你!”如今,她挽着他人的胳膊,笑意盎然的离去,如同那一阵夏风,带着了他的情,他的心。
  • 极品神婆

    极品神婆

    没有太多费神的勾心斗角,没有太多烧脑的感情纠葛,有的是风水、开光、捉鬼、打僵尸。学校、黑帮、妖魔鬼怪,惹我?统统收了你们这群妖孽!
  • 妃常有爱萌妃难逑

    妃常有爱萌妃难逑

    她游走于黑白两道,“暗界”的高级首领,可冷静睿智,也可慵懒迷糊,离奇昏迷,异世重生,成为洛家千年以来第一个女子,国宝程度可想而知!被视若掌上明珠她欣然接受,可那个王爷未婚夫,还得看她愿不愿意。不过这未婚夫来头可不小,大禹国天才二皇子,更是外人眼中冷酷无情的战神王爷,可为什么初见便被一个小小的婴儿吸引了目光.....片段一:“云疏哥哥,不能人道是什么意思?”初晴面上天真笑着,眼底悄然划过一丝邪恶。“.....”君云疏眼神有些纠结。“那人道是什么意思?”小丫头眼中的求知欲很强。“为人之道,犹指人伦。”君云疏给出了标准的答案。“那云疏哥哥你能人道。”初晴根据君云疏给的答案给出了自己的结论。“.......恩。”君云疏的耳根后面悄悄红了一小片。片段二:“这个林公子有些奇怪......”初晴微微皱眉。“哪里奇怪?”暮雪有些好奇。“不过林公子肯定不会是凶手!”暮雪继续写着验尸报告。“为什么?”“林公子长得那么帅!肯定不会是凶手!”暮雪抬头嘻嘻笑了起来,“可是被你夸过长得帅的男人一般都是凶手。”初晴眼角都没抬。“......”片段三:“呵呵,你真的了解战王爷吗?你知道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他是怎样的残暴无情吗?”对面的女子面上一阵嘲讽。“那又怎样?”初晴淡定的喝了口水。“你不是一向很善良的吗?就那么任由他手上沾满了血腥?”女子微微瞪了眼,根本不相信。“那与我何干?若因为所谓的善良便要放弃自己所爱的人,我宁愿与他一同下地狱!”轻轻放下手中的杯子,优雅起身,笑着补充了一句:“还有,我之所以破案只是因为喜欢,不要认为我很善良。”疼爱包容的家人:“晴晴,想做什么便由着自己的心去,谁欺负了你,我洛飞云灭了他!”温柔体贴的大哥:“晴晴需要什么档案,大哥都给你拿来。”一同重生的妹妹:“她是本公主的姐姐!岂能容你欺负?”可是让她觉得重生最大的收获,还是她六岁时便被定下来的夫君......怎么说呢?这是一个异能少女重生为备倍受宠爱的大户人家的小姐的故事,这是两个个异能少女带领着团队去侦破各种奇闻冤案的故事。更是一个大龄王爷历尽艰辛终于追到娇妻的血泪史!萌萌的女主,萌萌的年龄差,爱看宠文与推理的菇凉戳进来吧!
  • 媒人

    媒人

    因为电视曾被称作“最富魅力的大众传播媒体”,这部描写电视人的小说就叫了“媒人”,“拉郎配”也好、“诱嫁”也好,已经不是婚介场所独霸的买卖了。中国电视剧草创初期,呈现出日后必将大大发达的迹象。作为文化圈人,作者以荒诞小说为载体,以离奇夸张的故事来讽刺现实,将娱乐界的丑陋一面集中放大,揭示了当今商品经济的大潮之下,电视媒体人苦海沉浮、追逐名利的众生相,以此讽刺现实,以警醒世人,促使社会人和圈内人都反思,呼唤他们回归理性和人生的终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