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后,实习企业对时昀的表现非常满意,愿意将他招为正式员工。为此,时昀专门登门拜访那位人力资源经理,希望他能就自己的职场生涯规划给出一些建议,并表示自己仍然希望到对方所在的企业工作。
时昀的进步,那位人力资源经理一直看在眼里,时昀的诚意更是打动了他。他主动表示有一个职位空缺,并询问时昀是否有意过来任职。就这样,时昀凭借自己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进入了这家自己心仪的企业。
进入这家企业后,时昀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机会,工作非常努力,业绩总是名列前茅,很快就被提拔为营销部经理。
如果你想在职场中获得晋升,就应该像上面这个例子中时昀那样,不坐等天上掉馅饼,而是主动地为自己创造机会,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另外,当领导交给你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这项任务会消耗你很多的时间,甚至连休息的时间也将被剥夺,你该怎么做呢?你应该把它变成一个展示自己的才能和热情的机会,因为如果你既保质保量又能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这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那么你就打开了职场晋升的大门。机会就是这样得来的,平步青云就是这样实现的。
七、在办公室里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
当你新到一个单位时,你的工作能力如何,领导和同事可能无法一下子就评估出来,他们只能从你平时工作的点点滴滴中积累起印象。所以,如果你想在办公室里脱颖而出,想让领导和同事信任和认可自己,想积累人脉资源,构建人脉优势,你就必须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
其实在办公室里,你的技术特长和工作方式,都是可以被竞争对手复制的,可你的个人品牌却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有时候,个人品牌还会成为你在职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因素。作为办公室里的独立个体,由于你与其他人的工作能力和个性特点各不相同,所以你树立个人品牌的过程不但是一个求得领导和同事认可的过程,而且更多的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不仅应该逐渐地使自己的个人品牌趋向明朗化,而且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个人品牌。
个人品牌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这是因为职场已经发生了变化,个性化的年代需要展示你的个性,领导也会因为你表现出来的独特价值而重用你,有效包装不仅仅适用于产品推广,同样也适用于你的职业生涯,而树立个人品牌就是一种有效的包装手段。
1.拥有自己的个人品牌
实际上,在办公室里,你每时每刻都在用自己的言语、行动,甚至穿着打扮向他人传递自己独特的品牌形象。你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习惯、专业技能、性格特征、外在形象等,都是你的个人品牌的有机组成部分。
如同产品一样,如果你想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就必须有过硬的“质量”作为基础。个人品牌的“质量”要求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职业能力,超凡的工作能力是个人品牌的核心内容,因为在工作场所,工作能力不强的人要想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是很困难的,就像一个产品,即使售后服务工作做得再好,如果三天两头出现质量问题,也会让客户下次购买时避而远之;另一方面是职业精神,这是可信度的保证。
品牌的形成是一个慢慢培养和积累的过程,就产品与企业而言,任何产品或企业的品牌都不是自封的,而是要经过各方的检验、认可才能最后形成;对个人品牌而言,也需要经过同事和领导的检验、认可才能最后形成。企业如果有了品牌,做任何事都会相对容易一些。同样的道理,对个人来讲,一旦形成了个人品牌,工作时往往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李开复博士就成功地打造了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循循善诱、温文尔雅的受人尊敬的科学家形象,作为自己的个人品牌。
不管是在苹果公司,还是在微软公司,李开复的工作成果都是非常丰硕的,这为他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在微软公司工作期间,李开复除了留给人们一个有政治家风度、有科学家头脑的管理者形象之外,他的另一项工作做得更是出色:几年当中,他为数以万计的大学生和技术人员作了演讲,从而在大学生和技术人员中拥有了巨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同时,他还为自己培养了丰富的人脉,这其中有政府关系、媒体关系、社会关系、同事关系、外部企业关系等等。
微软公司高级副总裁里克·雷斯特说:“像开复这样同时具有一流研究能力、丰富的产品开发经验以及杰出管理才能的人,确实是能带来更多创新的最佳人选。”
实际上,正是强大的个人品牌使得李开复成为了各大公司垂青的热门人选。后来,谷歌公司就聘任他为中国区总裁。而如今,借助于自己强大的个人品牌,李开复又创立了一家旨在帮助更多中国创业者成功的公司——创新工场。
2.如何打造你的个人品牌?
美国电影业“大腕”导演伍迪·艾伦说:“只要在工作中为人所知,那么,你就成功了90%。”这句话对演员来说是至理名言,对于你而言也同样有效。
20世纪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在一次演讲中说:“一个人若想升迁,必须做出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一些超越自己部门范围内的事情。他必须引起人们的注意。”
如果你想让自己成为办公室里一个响当当的“名牌”,你需要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制定一份清晰、完整的个人品牌推广方案。
第一,进行个人“品牌定位”。许多职场人士埋头苦干,做了许多工作,但是他们所做的大部分都是智力含量很低的重复工作。如果说在刚参加工作时,这样“跑龙套”的工作非干不可,还情有可原。但时间一长,如果还在继续从事这样的工作,就要引起警惕了。毋庸置疑,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一定差别的,它既源于先天的遗传,也源于后天的学习。因此,每个人都应该知道自己的能力所在,依据自己的能力设计自己的人生道路和个人品牌。对于你而言,也同样如此。你应该找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明确自己最大的长处和优势,明确自己要建立的个人品牌的要点和特征,并设计出相应的品牌形象。
如同经营产品品牌一样,经营个人品牌就是设计、规划、经营自己的职业生涯。你应该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特点,运用定位、推广、包装等策略,打造自己强大的个人品牌,提升自己的价值。
第二,学习对自己职业有用的知识。著名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在其著作中指出:“个人惟有专精,才能生存,否则别人会选择最好的员工,而不会想到你。现在个人专长的寿命,比企业的寿命要长。如何将自己的技能和工作的风格,形成一种特色,具备不可替代的价值,这就是建立个人品牌的关键。而建立个人品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补充新的内容。”
文凭、职称和职务只是衡量个人品牌的一种外部的参考指标。大多数的职场人士都把精力浪费在这方面,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要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你就要学习那些对自己职业有用的知识,不要学一些今后可能用得上、也可能用不上的知识。市场经济令外部的参考指标失去了绝对的意义,固守文凭、职称和职务,只是一种虚荣心在作祟。
第三,精益求精地完成工作。在确定一件工作值得自己干以后,你应当精益求精地去完成它。毫无疑问,它将提升你的能力,当然,还有你的个人品牌。
第四,用有效手段打响知名度。个人品牌价值管理,关键在于如何定位个人品牌价值以及选择恰当的途径传递个人品牌形象。如果你对自己的个人品牌价值还毫无意识,很可能就接受了低于你自身价值的工资,而你的职位也不能让你发挥自己的所长。而且,如果你不会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个人品牌价值,最终将会在职场竞争中被淘汰。
“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老话在当今竞争激烈的职场中早已不再适用。如同明星要提高知名度,就必须不断出席活动、在媒体前曝光一样,要想在办公室里树立自己的个人品牌并提升其价值,你就要学会推销和展现自己,把自己当做商品予以主动宣传,不断增加个人品牌的含金量。
一般来讲,一个人的知名度越高,其个人品牌价值就越大。有知名度就能吸引“眼球”,就有人关注,也就有了个人品牌价值。
搜狐CEO张朝阳可以说是通过炒作来提高企业和个人品牌知名度的高手。从创业之初天安门前的滚轴秀,到后来的登山秀、长城古装游戏秀等等,不但提升了张朝阳个人的知名度,也为搜狐的宣传提供了众多噱头。
在《2007个人品牌价值榜》上,以推出中国大陆富豪榜而闻名中国的胡润,其个人品牌价值为890万元,在“社会活动家”中排名第一位,在总榜中排名第159位,比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超级女生张靓颖、知名作家余秋雨的排名还要高。借助每年推出的中国大陆富豪榜,胡润成功地实现了自己个人品牌价值的增值。
作为一名职场人士,就想张朝阳和胡瑞一样,你同样要“秀”出自己的知名度。如果你认为自己所有的工作领导都能看到,那就未免太过一厢情愿了。事实上,领导基本上都是“近视眼”,虽然你拼了老命干活,他往往却会视而不见。严格说来,这也不完全是领导的错。因为领导会把注意力放在比较“刺头”的人和比较重要的事情上面,规规矩矩做人、脚踏实地做事的你反而容易被他所忽视。除非你打算继续坐冷板凳,蹲在无人注意的角落里顾影自怜,否则每做完一项那你自认为圆满的工作,你就应该让领导知道你的工作成果。
某招聘网站曾经做过一次关于“让领导看到你的成绩”的调查,有38%的受访者表示,领导主动看到了自己的工作成果;有27%的受访者认为是经过暗示和提醒,领导才看到了自己的工作成果;而有35%的受访者则认为,领导根本就不关注自己的工作成果。
要让领导看到你的工作成果,首先你要在心中对自己的工作成果有一本账。你千万别指望领导能主动看到你的工作成果,因为领导也是人,而不是神,他不可能对每件事、每个人都做到了如指掌。如果你想在职场中有所发展,消极等待与默默工作都是不可取的,努力找机会,让领导明白你内心的想法,了解你的工作成果,才是积极有效的做法。简而言之,就是你必须给自己一个独特的品牌定位,让自己的特质从人群中凸显出来。
第五,后期维护同样重要。当你已经建立了一个真正的个人品牌后,你需要将自己当做一个品牌来经营,就像经营一种产品或是经营某个企业一样,要维护自己的个人品牌,延续其生命力,让其成为自己在职场中平步青云的重要支撑之一。
八、聪明地应对办公室里的派系斗争
办公室有时就是一个战场,你的同事或者是你的“战友”,或者是你的“敌人”。在这里,派系丛生,你与同事和领导之间每天都在进行着没有硝烟的战争,不管你感觉累不累,心里愿意不愿意,只要你身在其中,就得面对这种复杂的局面。也许一个十几个人共用的办公室,就可以划分成若干个不同的派系,更有很多由这些派系滋生出来的纠缠不清的话题和事端。
崔霞过去在一家规模不大的公司里工作,因为她做事肯吃苦、专业知识过硬,很快就成了公司里的技术骨干。公司的两位老总杜总和张副总都先后送她出去学习,不久,就有同事对她说:“杜总和张副总合不来,他们各自都有一拨自己的人,至于站哪边,你自己看着办。”崔霞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就决定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任何一方都不去掺和。
但两位老总对崔霞的表现似乎都不太满意。对崔霞的工作,两位老总也总是换个角度、换套说法地挑刺。崔霞不明白,自己认真地做事,究竟错在哪了?
一名老同事好心地对崔霞说:“你现在是公司里的技术骨干,你帮谁,谁的位子就有可能坐得更牢。如果你两边都不帮的话,就可能两边都得罪,你的日子会更加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