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6700000009

第9章 关于《文心雕龙》的英文专著及论文(3)

1962年,杨宪益和戴乃迭在《中国文学》上发表了《文心雕龙》篇章的译文,后面紧跟刘绶松的一篇文章《刘勰论写作》(“Liu Hsieh on Writing”)。此文以介绍为主,并对刘勰创作《文心雕龙》的得失进行了评价。刘绶松认为刘勰评价以往作品时,采取了科学的现实主义态度。他指出,刘勰通过对前人作品的梳理和研究,提出了不少当时至关重要的文学研究问题,直到今天仍然有意义。刘绶松认为《文心雕龙》是刘勰反抗六朝时期靡靡诗风的武器,并对《文心雕龙》的意义做了归纳:《文心雕龙》坚持文学要有益于人民;该书很重视文体的多样性和文体的演变;刘勰多处强调文学语言的重要性,注意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刘勰能够正确看待文学中的夸饰修辞。从以上几点看来,刘绶松的归纳并没有统一标准,观点显得有些散乱,不过依然泄露了其辩证唯物史观的立场。

吉布斯(Donald A. Gibbs)在《华裔学志》(Monumenta Serica)上发表的《〈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Liu Hsieh, Author of the Wenhsin Tiaolung”),是以他的博士论文第九章为基础修改而成的,这篇文章是英语世界中为数不多的以刘勰本人为研究对象的文章。作者经过对历史记载的仔细分析,参照学者关于刘勰身世的种种说法,试图澄清刘勰和昭明太子萧统以及当时名流沈约的关系,对刘勰的生平、生卒年月等作出了猜想。同时,吉布斯还对刘勰《灭惑论》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认为其中可以看出刘勰调和儒佛的思想观念。吉布斯最后总结道,刘勰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需要调和的时代,妥协被看成一种减少冲突的方式,调和所产生的种种原则使作者追求真理的目的成为可能。不久之后,吉布斯另外写了一篇关于中国文论中的“风”的论文, 收入包恒(David C. Buxbaum,或译巴克斯鲍姆)和牟复礼(Frederick W. Mote)编著的《过渡与永恒:中国历史和文化——向萧公权博士致敬》一书中。这篇文章主要从《文心雕龙?风骨》篇入手,通过对“风”一词的训诂和同西方一些相关看法的比较,讨论“风”在中国古代文论中的种种含义和重要意义。该书中另一篇雷麦伦(Maureen A. Robertson)所写的关于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文章中也多处引用《文心雕龙》来讨论司空图语言的意象特征。

蔡宗齐除了研究专著外,不时就《文心雕龙》发表看法,并十分热心于有关《文心雕龙》研究的种种活动。2000年,他写了《文与〈文心雕龙〉批评体系的建构》(“Wen and Construction of a Critical System in ‘Wenxin diaolong’”)一文,讨论刘勰对“文”的应用和《文心雕龙》结构的关系。文中不仅对“文”在中国历史书写中的各种含义进行了梳理,还分别从“文与道”、“文与圣”、“文与言及书”、“文与理”、“文与情”等五个方面探讨刘勰对“文”这一关键词的应用及其在《文心雕龙》一书中所起的关键作用。2003年,罗莫瓦(Olga Lomov)主编的《重新雕龙——理解中国诗学》(Recarving the Dragon—Understanding Chinese Poetics)中又收入蔡宗齐题为《文心雕龙中“神”的哲学渊源和美学新义》的论文。此文对《文心雕龙》中的“神”一词的多义性进行了讨论。用作者的话来说,他是用“沿波讨源”、“原始要终”的方法,来揭示刘勰如何巧妙地使用儒、道、佛诸家“神”的概念去描述文艺活动的各方面。通过对“神”一词的训诂,作者试图赋予“神”新的美学意义,并从《文心雕龙》一书引申出对整个六朝文论发展的宏观认识。

二、涉及《文心雕龙》研究的论文

专门研究《文心雕龙》的论文为数不少,涉及《文心雕龙》的论文更是数量众多。可以明显地看出来,西方学者非常重视《文心雕龙》这一著作,不少人更把它视为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论著作。从相关论文来看,研究者认为《文心雕龙》是研究中国古代诗歌、诗学理论及历史的重要资料,同时对中国传统哲学、历史、宇宙观等的研究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卜立德(David Pollard)的《中国文学理论中的“气”》(“Chi in Chinese Literary Theory”)收入李又安(Andele Austin Rickett)编的《从孔夫子到梁启超的中国文学之路》一书中,探讨“气”这一概念在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意义。作者在《明诗》、《体性》、《风骨》等篇中寻找刘勰关于“气”的看法,认为刘勰的“刚”和“柔”是与作者相关的稳定因素,而“风”和“骨”则是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的生命力的不同方面。他的看法与徐复观把“风骨”当做和“刚柔”对应的二元概念的看法有所不同。

缪文杰编撰的《中国诗歌及诗论研究》(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 and Poetics)收录了10篇讲中国诗歌或诗论的文章,其中有两篇引用《文心雕龙》。一篇是余宝琳的《司空图诗品:以诗为形式的诗论》,其以《文心雕龙》中的“神思”与司空图的“神”相提并论;另一篇为陈玛丽(Marie Chan,音译)的《高适“燕歌行”之批评溯源》(“Kao Shihs ‘Yen KoHsing’: A Critical Exegesis”),她引用了《风骨》篇,认为《文心雕龙》中有从六朝的绮丽文风转向后来慷慨之气的迹象。

欧阳桢的《超越视觉与嗅觉:中国文学理论中“味”的重要性》提出“味”这一关键词在中国文论中的重要作用。他特别注意到《文心雕龙》中几处用“味”、“滋味”、“秀”等和嗅觉相关的词。他指出,刘勰所谓的“味”不在于文字的精致,也不在于作者风格的独特,而在于感情之真挚,即“诚”,所谓“言以文远,诚哉斯验……繁采寡情,味之必厌”(《文心雕龙?情采》)。

李达三编的《中西比较文学理论及策略》中收录周英雄一篇《兴:语言结构和神话结构的混合模式》,其中多处引用《文心雕龙?比兴》篇以明“兴”的含义和机制。

卜寿珊(Susan Bush,或译苏珊?布什)和孟克文(Christian Murck,或译克里斯琴?默克)编的《中国艺术理论》(Theories of the Arts in China)十分重视文学艺术理论的融通,书中收录的论文不少都引用了《文心雕龙》的语句。例如在第一篇文章中,作者雷麦伦(Maureen Robertson)引用《通变》篇来阐述古代诗文的历史流变;第二篇中,作者余宝琳借用《总术》篇“文笔”之辨来讲文学理论中有关文学形式的区分;约翰?海(John Hay)在谈到中国书法艺术中的隐喻手法时也提及《文心雕龙》;孙康宜以《文心雕龙》等文论为例讲述六朝时的诗性评论;魏世德(John Timothy Wixted)将刘勰 《文心》与钟嵘《诗品》并论,以讨论《诗品》中评价诗歌的标准和性质;林顺夫将刘勰的养气说和姜夔的气象概念进行对比。

林顺夫与宇文所安所编的《诗声的生机:后汉至唐代的诗歌》是1982年在美国缅因州鲍登大学召开的“汉诗到唐诗的演变”(Evolution of Shih Poetry from the Han through the Tang)会议的结果。参加该会议的13名学者分别就中国古典诗歌的提交了论文,其中12篇被辑录在书中。书中,《文心雕龙》被引用16次,主要集中在孙康宜的论文《早期六朝诗歌中的山水描写》和林文月的《“风骨”的衰落和复兴:论建安至盛唐诗歌风格的转变》中,分别被用来解释六朝时期的文学观和建安风骨的特征。

余宝琳的论文《诗歌的位置:早期中国文学中的诗文集与经典》(“Poems in Their Place: Collections and Canons in Early Chinese Literature”)讨论了诗歌集与经典典籍在早期中国文学中的地位。她指出,在中国,作品的搜集对于了解文学史、文学理论、价值观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中心作用,诗文集是传统中国经典形成过程的重要介质和表现。许多重要的文学问题都在编撰者对作品的选择、前言、后序以及评论、注解中得到讨论,《文心雕龙》这样的专著也涉及此类问题。余宝琳指出,学者对经典的看法并不一致,比如刘勰就认为经典不仅是一切文学作品的源头,其本身还是“文”的最高体现。这和萧统等人质疑经典的文学性的观点是不同的。

阎幽磬(Joakim Enwall)编撰的纪念马悦然七十寿辰的文集《茂竹展枝》(Outstreched leaves on his Bamboo Staff)中收录索马达尔(Gran Sommardal)的一篇《〈文心雕龙〉的文学宇宙观和文道》(“The Literary Cosmology and the Literary Cosmos of the Wenxin diaolong”)。作者指出,今人在研究古人的思想时,应该尽量以古人的眼光,用古人的术语和范畴去理解古人的思想。他对陆侃如、牟世金等学者用“形式”与“内容”的概念来解释《情采》等篇章的方式表示怀疑,认为尽管刘勰论文时确实关注内部与外部的关系,其所用的范畴和沿袭亚里士多德思想传统的“形式/内容”二元对立概念是不相同的。通过这种方式,索马达尔对刘勰在《文心雕龙》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矛盾作出合理的阐释,认为刘勰试图将传统统哲学与修辞结合起来。刘勰既是一个正统思想的传承者,又是一个对修辞有着特别嗜好的文学鉴赏家,他在这两种矛盾的身份之间不断挣扎,写作《文心雕龙》的目的就是要用真正的文学概念替换过去以宇宙观为文学观的概念。索马达尔认为,理解刘勰应该从内在人心和外在世界之间的关系也即文学表现入手。

方葆珍(Paula M.Varsano)的论文《由此及彼:寻找古代中国诗学的主体》(“Getting There From Here: Locating the Subject in Early Chinese Poetics”)认为中国古诗中作者创造的空间感是理解作品的重要因素,故古人往往十分重视物(世界)、人(作者)、诗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文学创作过程中的空间创造是诗的主体概念的反映,这一反映在《毛诗序》、《文赋》和《文心雕龙》等文论中表现得最为明显。方葆珍在文章中专门讨论了《文心雕龙》中“神”的含义,指出自孟子以来直至《文赋》所思考的主体与外界关系的问题在《神思》篇中得到综合,并认为屈原诗歌中的“我”是刘勰之“神”的前身。

苏熙源(Haun Saussy)的《书写的力量:文, 字,图,像和表意文字》(“The Prestige of Writing: Wen, Letter, Picture, Image, Ideography”)是一篇长文。文章对中国文字和书写的历史特征进行分析,并澄清了以往汉学家对中国文字所持的一些误解,《文心雕龙》则是他用以支持观点的重要佐证。苏熙源认为,过去一些学者过于看重刘勰论“文”时的哲学意义,并把这种意义进一步中国化,即过分强调“文”与自然的统一。事实上,“文”源于天地万物之端,要“章显”则需要“作”。最后,苏熙源以《原道》中的话结束论文。

萧驰《诗词中“原型的当下”:“现在”与“当时”的共存》(“Lyric ArchiOccasion: Coexistence of ‘Now’ and ‘Then’”)认为中国古诗中“片断”是一个重要因素,由于中国缺乏叙事传统,中国诗中的种种原型只是将一个一个单独的审美瞬间衔接起来,使之与人对外界的感应相呼应。他认为《文心雕龙?物色》中对春夏秋冬四时四情的描述就是这种原型的一个例证。此外,萧驰认为《原道》中刘勰将“人文”与“天文”混为一谈,说明中国传统文学评论中很少有自然和人对立的二元概念。

任雍的《宇宙论,虚构性和诗歌创造性:西方与传统中国文化视角的比较》(“Cosmogony, Fictionality, Poetic Creativity: Western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al Perspectives”)对西方一些学者认为中国诗歌缺乏创造性的传统观点进行了驳斥,其中专门针对一些学者对《文心雕龙》的看法进行探讨。前文曾提到,宇文所安、萧驰等在论文中以《文心雕龙》为例来解释宇宙观在中国传统文论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任壅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一些学者认为传统中国缺乏“创造论”,一贯认同“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概念,这种宇宙观决定了中国文学的“非创造性”和缺乏个性,这种看法十分片面。比如刘勰的《原道》篇虽然有意调和“天文”和“人文”的关系,一句“无识之物,郁然有彩,有心之器,其无文欤”却明显指出人与自然的不同之处。此外,《物色》篇或许有拘于原型之嫌,但《文心雕龙》其他篇章却经常表现出对创造性和诗人个性的重视,比如《神思》就将想象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体性》、《才略》、《知音》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将个性和创造性作为文学评价的最高标准。事实上,后二十五章中,刘勰详细描述了文学创作中各种必需的技巧,对刘勰而言,“诗的价值远远超出其表面所指”。

同类推荐
  • 快活的发明家

    快活的发明家

    本书收录了“快活的发明家”、“生之门”、“一个普通女人的故事”、“明星篇”、“总是春光”等10余篇报告文学
  • 冰海荣光--“雪龙”号南极救援脱困全纪录

    冰海荣光--“雪龙”号南极救援脱困全纪录

    本书全景式地再现了"雪龙"号船在严酷的南极冰海上演的惊心动魄的一幕一幕:"零经验"救援--身陷险境--抓住时机--脱困突围,在大片式展现的同时,将事件置于人类南极探险史、中国30载南极科考史、中国海洋战略发展成就和对南极科学考察的巨大贡献等宏大背景下,较好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思想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全书汇集280张极其精美的相关图片,让本书极富现场感、震撼感。
  • 百味红楼:《红楼梦》分回欣赏

    百味红楼:《红楼梦》分回欣赏

    本书是作者自己在阅读《红楼梦》时,从自身经验的联想中所产生的感受。既是感受,便极富个性,极有新意。既是感受,在写法上便多直抒胸臆,常常侃侃而谈,极富感情,娓娓动听,对读者很有吸引力。书本对《红楼梦》这一巨著作了分回品赏,又有评语,这些因素构成了此书自有《红楼梦》以来独特的新颖性,对红学,特别是对《红楼梦》这一名著的普及,具有相当的价值。
  • 忧郁的科尔沁草原

    忧郁的科尔沁草原

    本书分为10部分:国都、飞向宇宙、生命高原、怀念大海、草原、东北这片土地、关中、丝路访古、仰望雪峰、塞纳河上的夜宴。内容包括:卢瓦尔河谷的城堡、在法国的田野上、塞纳河上的夜宴、海边的谈话、贝多芬雕像、帕塔亚景观等。
  • 一年之痒

    一年之痒

    我曾经说过,小的时候,理想之一,就是卖文为生。实现了之后,发现自己的生活在别人看来,特别单调。每日里就是看书,写字,看书像是从书页上把字一行行拆下来,而所谓写文章,按王朔的说法,就是码字,像小时候在农场砌墙一样,一块一块往上码。所以说,我的生活等于是一边拆字,一边码字。拆别人的,码自己的,码好了给别人去拆。 习惯了这样生活的人,除了读的写的,都非自家喜欢的东西,一般来说,是不会感到枯燥的。因为拆字的时候,是生活在别人营造的世界里;码字的时候,则是生活在自己手工的世界里,总有新鲜可觅。足不出户,一样好玩儿。
热门推荐
  • 衰男住在我隔壁(完)

    衰男住在我隔壁(完)

    你要是男人,你说实话,你喜欢美女么?你要是女人,你说实话,你喜欢帅哥么?我是女人,我喜欢帅哥。可是,偏偏,有衰男住我隔壁!想到一句电视剧台词,“都说老天有眼,可是你有眼无珠。”
  • 万世武神

    万世武神

    人族少年苦修武道,获得天赐神通,开启真灵之瞳,看透一切虚妄,登顶武道巅峰!雷天引领人族与圣魔妖三族热血争斗,将各族天才踩踏脚下,镇压强者泯灭生死轮回!万世武神,长盛不衰!请大家关注微信公众号:知不言小说,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 溺爱无限之贪财嫡妃

    溺爱无限之贪财嫡妃

    她是被母亲利用的棋子,凭着一张绝世容颜被继父收留,图的是她的美色可用。自从沈千姿穿越到乱坟岗的一具女尸身上后才悟出一个道理——后妈恶毒算什么?有后爹更惨!奶奶不是亲的,当她是妖女,容不下她身。哥哥不是亲的,只想欺占她的美色,以供玩乐。姐姐不是亲的,只想看她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以此为乐。就连亲妈都没有后妈有爱……试问,生在这么一个畸形变态的家中,要如何生存?于是乎,正义感爆棚的她决定,为了良知、为了世界和平,势必扛起枪杆子,将这些变态的人渣一个个拍进粪坑——实现传说中的‘遗臭万年’。★★★★★★★★★★★★★★★★★★★★见过劫财的鬼吗?据说邂逅是这么开始的——某日深夜树林之中,一阵阴风吹过,某鬼哭嚎:“风吹鸡蛋壳,财去人安乐……我是鬼,不想被我缠上,就将银子拿出来,我可免你们被鬼骚扰之苦。”某男黑线:“……”鬼也有贪财的?某小厮胆颤心惊的问道:“你要多少,明日我烧给你。”某鬼曰:“给我银子,我想烧多少就烧多少。”主仆:“……”★★★★★★★★★★★★★★★★★★★★为替前身报杀身之仇,她替姐出嫁,只为能有一个可以庇佑她的身份。殊不知传说中冷酷无情的夫君乃昔日‘故人’。某月黑风高夜——某夫君突然回府将某女堵在房门口。某男挑眉阴测测的问道:“去哪?”某女抬头挺胸,理直气壮:“偷人。”某男脸黑:“偷谁?”“萧齐。”某女一脸无畏。为了不被前身继续托梦,能睡个安稳觉,今日她必须将那龟孙子的‘工具’给没收了!反正这男人也不在乎她,待报了大仇,如此休了她正好。★★★★★★★★★★★★★★★★★★★★再某日某夫君抓狂:“沈千姿,你利用完本王就想走?”某女抬头冷视:“你要什么报酬?”某夫君嘴角一扬,邪肆的扫了一眼她玲珑有致的身段:“本王要吃肉。”某女眼底闪过黠光,点头:“可以。”当晚,某女不知所踪,某夫君看着床上还滴着血的一块猪肉,风中凌乱。猪肉旁边附赠留言一张:此肉可食可用。★★★★★★★★★★★★★★★★★★★★申明:本文男强女霸,强强联手,爽文、宠文。凉子新文,贯彻身心干净,一宠到底,高洁党放心跳坑。小白简介,正剧路线,抽风写作,只为博众妞欢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远心衡曲线

    远心衡曲线

    有人说,相遇太早或相见恨晚就只能像电视剧般,不是错过就是遗憾...只是她不明白,如果注定无法厮守,那为什么要注定相遇?若若微博:http://m.pgsk.com/celesterr。《远心》繁体版于2011年在港台上市,想收藏的朋友,可以到若若官方淘宝去购买哦。m.pgsk.com
  • 异世霸王

    异世霸王

    前世吴德做坏事,重生来到修真大陆,后来渐渐发现自己竟然是万年前的战神:霸王!他的记忆被封印,为了解开封存的记忆,为了找到前世的神射手和转世的霸王侍卫,为了找到万年前的挚爱紫雪羽,吴德一步步走向强大,解开了封印,得到了霸王不灭金身,成为了新一代战神。但,命运的轮回总会回到原点,最终,他还是要面对自己命运中的宿敌‘不败战神’冥王!
  • 王妃好逍遥

    王妃好逍遥

    貌丑无盐,生性软弱的沐王王妃在成婚当日自杀,只因为被沐王嫌弃唾弃加丢弃!腹黑果敢的她穿越而来,一切都将不一样。听说,某个王爷和那名满天下的茶庄老板XX公子之间关系“非比寻常”。听说,那个王爷为了堵住悠悠众口,娶了一个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女子做王妃。听说,那是一个窝囊到极点的王妃,毫无存在感的王妃。听说,那个王妃只能留在家里做黄脸婆,而他的丈夫成天出去与那XX公子厮混,关系暧昧。“王爷,他们说我是黄脸婆。”“他们嫉妒你。”“王爷,他们说你有龙阳之好,断袖之癖。”“他们嫉妒我。”“王爷,他们还说你和宝夜茶庄的老板有一腿。”“这个是事实,你现在就光着身子躺在我的怀里,多少腿都有了。”谁说王妃是待在王府里的?他家的王妃扮男子,开茶庄,活得逍遥着呢!【片段一】某女伸出手管某男要银子,“昨天侍寝的银子,赶紧拿来。”某男:“夜儿,我们拜了堂的,为何本王还要付夜儿银子呢?”某女:“当然,我可是个商人,奸商一个!从来不能做亏本的事情,上一次的账赶紧结了,至于以后,先付钱再办事,概不赊账!”只见某男从怀里掏出了一叠银票,“都给你,我们多来几次可好?”“……”【片段二】几个成人被一个小毛孩给打趴在地上。只见某个孩子蹲下身来,很认真地问道:“你们很痛吗?”“很痛很痛,不要再打了。”“我这里有伤药,你们要吗?”“不用不用,多谢小世子,真的不用。”他们才不相信小世子在把他们揍成这个样子之后还会给他们伤药呢!“为什么不要?是因为还不够痛吗?”“不是不是!”痛死了都!“那为什么不要我的药呢,很管用的!一定是你们还不够痛!”“要,要,我们要!我们很痛,我们要!”几人连滚带爬地过来抢小孩手中的药。“嗯,十两银子,付钱!”小孩伸出手示意众人拿钱来,他的私房钱又有着落了!【片段三】厨房里,一大一小两个身影鬼鬼祟祟。“父王,你说这次能成功吗?”一个粉雕玉琢的小男孩满脸质疑地看着正在准备“加了料”的参茶的男子。“这次一定没问题,你娘上一次被下春药的结果是我们有了你。”某男一脸的自信。“可是这是你第一百六十五次说没有问题了!”小男孩双手抱胸,小嘴一嘟,明显不信任男人。“儿子,你不是应该站在你父王我这边的吗?”说完男人端着他精心准备的参茶往某女的房间走去。半个时辰后。房间里热血沸腾,各种让人脸红心跳的声音不断地传出来。
  • 红

    这是一部以1934年红军长征前后为时代背景,以赣南苏区各个层面发生的故事为题材的记录那难忘的红色岁月的长篇小说。它真实展现并讴歌了我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不畏艰难困苦,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官渡之战》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官渡之战的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