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6600000004

第4章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1)

格列高利圣咏和早期记谱法

我们知道,所有公元纪年初期的音乐,几乎都是宗教的或是“领圣餐仪式的”音乐。当然,像其他各时代一样,这时也有许多世俗的、流行的和民间的音乐,但却从来没有被记录下来,有学问的教士也从来没有提到过它们。因此,我们对它们一无所知。可是,我们对敬神的音乐却知道不少。通常,早期的圣歌是由单人独唱。有时在结尾处,教堂内的会众全体高呼“哈利路亚”(意即“赞美神”),或者合唱歌词的迭句。这不是基督徒的创意。最新的发现证明,这种独唱和合唱之间的对比,在古代埃及即已知晓。公元四世纪,教堂合唱圣诗的会众开始分成两组,一组在前,一组在后,交互轮唱。这又称做启应轮流吟唱(源于最初赞美诗迭句的应答轮唱)。它被认为——但尚未证明——一组由男人组成,另一组由妇女儿童唱高八度音。在希腊音乐理论中,“启应轮流吟唱”即为一个音阶(八度音)。

五世纪至九世纪,外邦入侵,王国崩溃期间,宗教音乐仍然未受影响。而且,米兰、罗马、法国和西班牙的教会,还完善了自己的唱诗形式。宗教音乐的伟大改革者,是被称做“伟大”的教皇圣格列高利一世(540-604)。若干世纪以来,格列高利一直因他主持编订的一部标准的圣歌集而享有盛誉,这部歌集至今仍称做《格列高利圣咏》。他也许只是为编订工作开了个头,以后的教皇继续并完成了他的工作。但他整顿了罗马著名的音乐学校是可信的。他要求,一定要对罗马天主教会唱诗班的歌手给予充分的训练。他大约把他们中的一部分派到其他教会去当教师。欧洲所有的教会中心,都设置了这种培训。

将上面提到的音乐学校理解为现代意义的学校是不正确的。那时没有记谱法,人们还没有学会把音乐写下来。公元七世纪,塞维利亚的圣伊西多尔(约560-636)写道:“声音如果不留在记忆中就会消逝,因为它们不能被写下来。”

必须为训练年轻歌唱家的记忆做些什么。九世纪初期,音乐手稿中有了“纽玛记谱法”,这一词汇源于希腊字“neuma”,意为“符号”或“标记”。纽玛记谱法是写在诗文歌词上的一些小小的符号,线和点,像一种音乐的速记法,使歌唱家能靠它记住乐曲。九世纪以后,纽玛记谱法在好几个国家被采用。最早的音符由从左至右向上的平行线和向下的线组成,向下的线后来缩成一个点。“升线”表示声音必须升高,“降线”表示声音必须降低,可是并没有表明声音升降的程度。

公元十世纪有了更大的进展。意大利的抄写员有了画一条线的想法,这条线叫做谱线,用以表明曲调中音域的某个关键音符。假设这条线表示音符“A”,比它高的音写在它的上面,比它低的音则写在下面。这是谱号中“间”的开始,而它至今仍存在于我们现代的音乐符号体系之中。

不过,这个体系是不精确的。毕竟歌手们凭记忆记住保留节目,而保留节目并不特别复杂。后来,这个体系逐步改进。第二条线加在了五度音程的地方,接着是第三条线、第四条线,而且分别用不同的颜色画出来(例如“F”是红色的,“C”是黄色的)。十二世纪末,四线谱已得到普遍的采用。起初,每一根线都由一个与它所代表的音符一致的字母标识出来,后来,“谱号”从这些字母中产生出来,彩色的线不再被采用。这些迷人的发明,据说出自中世纪伟大的音乐理论家阿雷佐的奎多(约980一1050)的手笔。

到公元八世纪时,最早的音阶的六个音符已经由字母标识出来。阿雷佐的奎多想到了把每一个字母加在圣歌《施洗礼者约翰》的每一行的第一个音节上:Ut queant laxis/Resonare fibers/Mira gestorum/Famuli tuorum,/solve polluti/Labii reatum,/Sancte Iohannes!这首圣歌的每一行都始于比上一行高一个音的音符;第四个音符和第三个音符相隔半个音。现在,歌手们可以通过全音和半音的唱名“Ut(do),re,mi,fa,sol,la”学习音程了。这种“六音音阶”成了“音名唱法”的基础(从音符sol和mi),这意味着一个系统通过唱名的使用,标识出了音阶的音级。音乐符号的历史确实是迷人而又令人受益匪浅的。

圣格列高利教皇专门制订了演奏圣乐的法律。这很重要却又很危险。如果他的法典永远持续不变的话,音乐就有永远不会再取得进展的可能。阿雷佐的奎多,是确立作曲家高于歌手的第一个学者。他常说:“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则对他的界定可归于兽类。”他的意思是作曲家创作音乐,而歌手只是表演作曲家的创作。至今这种重要的区分依然经常被忽略。我们的唱片和录音磁带上,著名歌唱家和指挥家的名字往往比作曲家的名字印得大。可事实上,没有作曲家就不会有音乐,也不会有唱片和音乐磁带。

游吟诗人

公元800年加冕为圣罗马皇帝的查理大帝,对音乐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他从罗马带来受过训练的歌手,在他的帝国内建立了许多音乐学校。他死后的那个世纪里,有两种新方法——“模进” 和“附加句”——被创造出来。

两种情况都为格列高利圣咏的原歌词加入了新词,以配合同一音节上华丽动听的音乐。因此,《阿利路亚》传统的结尾是以最后一个音节“-a”的悦耳的长装饰颤音告终,而现在,加入的歌词“模进”伴随着曲调被唱出来。这种做法持续了半个世纪,我们得把一些伟大的圣歌如《圣母悼歌》和《末日经》归功于它。在圣歌的歌词中,附加句是相同的附加,以同装饰音相配合,例如在“主啊”和“怜悯我们”两个词组之间的重复。

这两种方法的发展或许都反映了一种普遍的影响(本地的僧侣对唱华丽的“东方”曲调感到不舒服)。然而,我们知道,中世纪早些时候的世俗音乐,实际上是空洞无物的。

谁演奏舞曲呢?当然是杂耍艺人——他们是滑稽戏演员,世俗的或脱离教会的叛教者;而唱庸俗下流歌曲的,有时则是那些放纵派吟游书生、巡游的教士和不喜欢寺庙的清规戒律而宁愿过自由生活的学者。放纵派吟游书生在全欧洲漫游,用贬值的拉丁文唱他们容易上口的歌曲,在竖琴和手摇弦琴上用不多的音符为自己伴奏。杂耍艺人和放纵派的吟游书生来自社会的各个阶级,他们中一部分是法国人或布列塔尼人,还有一些是英国人和斯堪迪那维亚人。

十一世纪末期,游吟诗人开始出现。他们既不是居家的贵族,也不是从一个城堡流浪到另一个城堡的巡游的歌手。游吟诗人是阳光充足、绚丽多彩的法国南部的普旺斯的土著(一些学者声称:阿基塔尼亚,包括里摩日,才是真正的游吟诗人的发源地)。法国北部也有类似的游吟诗人,但在法文中用了另外一个名词“行吟诗人”来表示。

游吟诗人活跃于1150至1210年之间,这正是法国文学在西欧占统治地位的时期,甚至意大利诗歌都用普罗旺斯语写作。但丁自己曾经认为,他的伟大的长篇叙事诗《神曲》,是以游吟诗人的语言写作的。这时,伟大的封建主在欧洲形成了一个新的阶层,人们的文化同教会的文化大相径庭。他们崇尚战争和比武,重视荣誉并尊重妇女。游吟诗人把这些高尚的骑士写进自己的歌里。游吟诗人不是普通的“表演者”,他们大多数出身高贵,信奉“为艺术而艺术”的原则。他们创作优美的诗和歌曲,他们的灵感来自两个方面:基督教世界的音乐和杂耍艺人、游方文人的歌曲。著名游吟诗人的名字都别出心裁,如:布朗德尔·德·尼斯尔,京·那瓦尔。前者隐含了对金发碧眼女郎的倾慕,后者可直译为“那瓦尔王”。

1066年被诺曼人征服之后,许多游吟诗人来到了英国,出现在贵族的城堡和宫廷节日活动中。十三世纪末期,他们甚至在约克郡形成一个社会,在亨利三世(1422-1461)统治时期变得相当富有。

许多游吟诗人的歌曲至今保存完好。乐谱记录了曲调,可是没有节拍。我们知道它们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却不知道它们唱出来的速度。那时,歌手靠记忆记住轮演的保留节目,或许只要写下这样的曲调,他们就知道怎样唱。在德国,一种类似的现象发生于十二世纪,腓特烈·巴尔巴罗萨皇帝的时代。那里的艺术家叫做“敏尼辛格”,意即游吟诗人,或以爱情为主题的抒情诗人。他们歌唱爱情。他们以改编法国游吟诗人的作品开始,继而发展出自己的艺术。他们之中最有名的是沃尔夫拉姆·封·埃申巴赫(写过三部骑士史诗:《帕尔齐法尔》《维利哈尔姆》和《蒂图埃尔》,还写过一些骑士爱情诗)和瓦尔特·封·德尔·福格威德(其传世诗歌有200余首,以爱情诗《菩提树下》最为著名);他们二人都生活于1170至1220年之间。如果你观看瓦格纳的流行歌剧《汤豪泽》 副标题为:“瓦特堡歌手的战争”——的演出,你会看到汤豪泽这位著名歌手参加图林根州一个城堡中的一场虚构的战争的情形。

十五、十六世纪,抒情诗人或游吟诗人的传统,得到德国一些城市中文学和音乐行会中“名歌手”的继承,这些名歌手一般出身于中产阶级城镇居民之家(非贵族阶层),有自己的作品和唱歌的学校。里查德·瓦格纳在他的优美喜剧《纽伦堡的名歌手》中,为这样一座学校的成员作了生动的画像。在成为“校友”、诗人或大师之前,一个新人只能从一个“小学生”做起,最高的学衔给予既能写诗又能作曲的人。他们用奇怪的名字称呼“调”,如“蓝调”、“玫瑰调”、“黑墨水调”和“鸣莺调”。美妙的音乐缓慢而多装饰音。瓦格纳剧中的英雄,一个伟大的名歌手,是汉斯·萨克斯,一个鞋匠诗人。这部剧中,萨克斯帮助可爱的伊娃,他的朋友、镇上金匠坡格纳的女儿,赢得了年轻贵族瓦尔特·封·斯多尔林的倾心,而拒绝了名歌手们的发号施令,但结局依然皆大欢喜。

⊙文艺复兴时期的器乐体裁

一直到十六世纪,声乐仍然在西方音乐中占主流地位,但是随着声乐和舞曲伴奏乐曲的发展,独立的器乐曲体裁逐步形成。

从声乐演变而出的器乐体裁,有来自经文歌的利切卡尔和由尚松演变而来的坎佐纳;从舞曲演化而来的,有为键盘乐器和疏特琴而作的帆凡舞曲(pavane)、加亚尔德舞曲(galliard)、帕萨梅左舞曲(paamezzo)、萨尔塔雷洛舞曲(saltarello)、以及稍后出现的阿勒曼德舞曲(allemande)和库朗特舞曲(courante)等。

这一时期,技巧性的器乐体裁有:幻想曲、前奏曲、托卡塔,这三种体裁具有即兴的风格,一直沿用至今。

复调音乐的兴起(旧艺术)

我们前面叙述的音乐,无论是宗教的还是世俗的音乐,都是单声部的音乐,只有一个旋律,即使游吟诗人(或抒情诗人)为歌唱而伴奏,所唱的歌曲和伴奏的旋律都是一样的。

我们无法确切地知道,一千年以前,人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开始用双声部歌唱。起初,两个声部在完全平行的一个五度音程上进行,接下去开始协和,然后偏离一个四度音程,在这个音程上继续下去,最后在结束时趋于汇合。这种双声部的唱法我们称之为奥加农。奥加农(Organum)同管风琴(Organ)的词根相同,不过,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术语和管风琴似乎毫无关联。对我们来讲,这种复调音乐是不成熟的和初级的,可是,如我们今天所知,它却是音乐的开始。

这种呆板的结合逐渐被放弃,而两个声部开始更独立地运行。第一个高潮,是十二世纪巴黎的利奥宁达到的。他在所著《奥加农全书》中仍然只用了两个声部,可下一代的佩罗亭为那些奥加农增添了一或二个附加的声部,在创作其他乐曲时用到三或四个声部。为了加长作品,圣歌被拉长了,每一个音符都持续很长的时间。这是人类的声音无法达到的,因此,这部分通常是假定在乐器上奏出的。

这些早期复调被称做旧艺术,它的最后一位大师是亚当·德·拉阿尔(1240-1287),他也是最后的游吟诗人。然而,在他的《圣经》的和世俗的“音乐剧”中,他没有用复调音乐。他的《罗宾和马里恩》是令人愉快的剧本,时至今日仍在上演。中世纪最著名的宗教剧是《丹尼尔》,大约是1150年在博韦的大教堂中创作的,现在间或也有上演的机会。

现在,我们必须谈到一个用于音乐——无论是创作的还是传统的——关于声音的词。《格列高利圣咏》曾经(现在仍然)以所谓宗教的调式歌唱。这些调式说到底可溯源至古希腊的音乐,而且一直保留了希腊的名称。在钢琴的白键上弹奏时,它们很粗略地同始于C、D、E等的音阶相一致。如果走近一些听,你会听到每组音阶由于半音(E/F和F/C)的定位而各有不同的特征。有两组音阶,从C和A开始的,和我们的大、小调一致,导致了调性的概念。若干世纪中,随着调性体系逐渐地进步,到巴罗克初期开始占统治地位,所有的音乐创作都在这种调式体系中进行。无论如何,调式性从来没有被完全遗忘。你也许对某些标题感到疑惑过,例如巴赫的《多利亚调式赋格曲》用多利亚调式写成,或者贝多芬的弦乐四重奏(编号132)中提到的“利地亚”调式。当本书的叙述进入现当代时,你将见到在本世纪初,调性开始让位于音乐结构的新概念,需要用一个更好的词来描述它,即被广泛称谓的“无调性”。我们大多数人接受的是巴赫和格什温(1898-1937)通常作为语言的调性系统的教育。对我们来讲,任何不是在这种熟悉的语言中创作的音乐,似乎都是怪诞的、反常的、原始的,甚至是令人厌倦的。这种情况下,错的是我们,而不是音乐。

同类推荐
  • 节日的视觉盛宴:中国贺岁电影研究

    节日的视觉盛宴:中国贺岁电影研究

    本书是第一部专论中国贺岁电影的著作,从电影文化,品牌价值等,结合个案进行解读。
  • 杂剧艺术下(生命百科)

    杂剧艺术下(生命百科)

    有路在青霄内,又被那浮云塞闭。老兄也百忙里寻不见上天梯。(许达云)仲宣,你看那一林红叶,三径黄花。一林红叶傲风霜,如乱落火龙鳞。
  • 著名音乐小品欣赏

    著名音乐小品欣赏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著名音乐小品欣赏》主要内容包括:G弦上的咏叹调、皇家焰火音乐、小夜曲、G大调弦乐小夜曲、小步舞曲、土耳其进行曲、小夜曲、G大调小步舞曲、哀格蒙特序曲、致爱丽丝、D大调军队进行曲、邀舞、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等
  • 红歌的力量

    红歌的力量

    《红歌的力量》用全新的形式和方法来解读红色歌曲,是一种尝试,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使更多的人了解红歌,喜爱红歌,使红歌所承载的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热门推荐
  • 饮鸩毒妃

    饮鸩毒妃

    【大婚】大婚当夜,遭人轻薄,那狂情男子却突然血染合欢榻。嫁衣不整、锦被凌乱,血色蜿蜒在榻,她的夫君眸色冰冷:“我从不稀罕失贞的女人。”她一身狼狈,傲然抬眸,浅笑冷艳,字字清晰:“我,也不稀罕把贞洁交给你这样的人!”【陌路】她被强人掳去,他却漠然处之,怀拥佳人离去。撕碎的罗衣飘落,她看着他的背影,笑的绝望。原来,他不认得她,她也不曾认得他。绝情吗,从来无情,何来绝情。【折臂】“不就是一只手,我还她就是。”看着他血红狂怒的眸,她冷笑,举臂。“不要--”那一声惊痛嘶吼,在决绝的断骨之声中淹没。青丝寸舞,骨断心折,路人之后,因谁痛彻。“你到哪里,我就让哪里夷为平地。”“你再向前一步,我便再杀一人!”“沁雪,回来。”城外厮杀,城头相对,相思如花,爱恨如血,为谁而绽。江沁雪,淡漠的外衣下,谁窥见那颗高傲的心,这一方璞玉,待谁为她精雕细琢,于乱世跌宕中绽尽绝代风华。——我就是我,不属于任何人,也不会输给任何人,我一直在等,等一个男子可以容我并肩而立,而不是,让我站在他的身后。秦世子宇文灏:——我一直以为我是秦北高原上的猎鹰,一辈子都可以无拘无束的翱翔下去,现在却不得不做那金丝笼里的囚鸟,陪他们丝竹笙箫、纸醉金迷,可是我发誓,有一天,我会亮出爪喙,摧毁这腐糜朽烂,夺回属于我的一切。漓太子萧琰:——世上最黑暗的地方是皇宫,皇宫里最黑暗的地方是东宫,我生于此间,是我摆脱不掉的宿命,若不能活着走出去,就会被人裂骨而食,化作一堆白骨浓血……我一直相信,我能够走出去,也想把你一起带出去,可是现在,你要走了,我还要继续留在这里……前朝帝裔楚风——以前,我觉得我什么都不缺,锦衣玉食,姣童美婢,可国破家亡之后才知道,所谓荣华不过过眼云烟,弹指一尘,什么都没有了,富贵不由己,生死不由己,所剩下的,唯有这颗心还是自己的。那一年,家毁人亡,她从相门嫡女沦为暖榻的宫奴,夜夜看不同的女子为他将身体旖旎绽放。掠夺之后,他攥住那如玉的下颔,笑的冷绝。--留你一条命,是为你纪家欠朕的,要由你来还。唇角勾笑,眸中爱已寂,泪已涸。那一夜,如水月华中,他亲手将她推入敌手,换来心爱的女子安然无恙。--这个女人,对朕已经没有用了。听着那字字绝情,心如锥,却仍淡笑如烟。信么,你会后悔今天的决定。那一日,崩塌的雪峰顶,一痕白衣无暇,与飘渺的雪共舞崖下。
  • 甘地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甘地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被世人尊称为“圣雄”。印度独立运动领袖,国大党领袖,20世纪非暴力主义倡导者。生于吠舍家庭,信奉印度教中的毗湿奴派。1947年印巴分治,甘地为没有实现印巴统一而深感遗憾。1948年1月30曰,甘地在晚祷的会场被一名极端的印度教徒枪杀。
  • 狐狸梦

    狐狸梦

    本书虽然是以童话风格所写,但是所阐述的都是经济学关键性的原理,和当代前沿的经济学争论热点问题。这是一个人情脉脉与人欲难填并存的世界,亦是现实社会的翻版。在这个隐喻的动物王国里,作者表达了极其深刻的理性洞察和永不泯灭的童心。
  • 恶魔老公不外卖

    恶魔老公不外卖

    他想把她吃干抹净,可一对上她可怜巴巴的眼,作为新好老公的他,只好强忍欲火。可是她刚从他怀里逃走,就蹦着跳着对走过来的帅哥们招手,笑得大大咧咧,“帅哥们,我们去玩吧。”气得他双眼冒火地把她一把拎起来,走进房间。如此不乖萝莉,还是一纸婚书娶回家比较安全。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天哪!谁是她孩子的爸

    天哪!谁是她孩子的爸

    面对化验结果,她目瞪口呆,她怎么怀孕了?孩子的爸究竟是谁?他?他?还是他?金湖湾的别墅内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屋内,两个衣衫不整的男女紧密地抱在一起,疯狂地撕扯着彼此的束缚。天啊!明知道结局无望,却为何如此难舍难分。好友的新房内好友的请求,欣然前往进行调解,没想到噩运降临,好友的老公,竟然对她霸王硬上弓,强行占有了她。天啊!她做梦也没想到,他居然是一只对她垂涎已久的恶狼。自家的婚房内他和她醉眼朦胧,倒在了洒满玫瑰花瓣的婚床上,面对他深情的眼眸,她迷失了自己。天啊!明明说好是假结婚,却为何假戏真做,入了洞房。在短短的时期内,在不同的情形之下,她先后同三个男人发生了关系,她真的无法断定,谁是她孩子的爸?**********推荐好友紫雨飘零的文文古代文:《靠!谁被她吃了?》现代文《阿爹,是恶狼!》*************推荐步步的新文《冷总裁的【多面】妻》***简介:三个外表、性格迥异的女人,在不同的情形下出现在同一个男人的生活中,让他心醉,让他发狂。他如此冷情,为何同时喜欢上三个女人?她,戴着一副大大的黑框眼镜,穿着一件上下一样粗的、洗得发白的连衣裙,扎着两条长辫,要多土有多土,活脱脱一个“丑女林无敌”的模样。如果“丑”也就罢了,偏偏她还是一个自闭的女人,害怕同陌生人接触,特别是男人。她无才又无貌,十足十没人要的“丑”女。她,身材高挑丰满,一头微卷的金色长发随意披散在肩上。细如凝脂的肌肤,迷朦的大眼睛,挺俏的鼻子,红润饱满的樱桃小口。浑身上下,名牌服饰穿在身上,尽显她的妩媚性感。她不但是美女,而且还是个才女,才色双具。她,一身黑衣,一副墨镜,冷艳的面容,紧抿的双唇,浑身上下散发着死亡的气息,让人无法接近。她是一个冰美人,她的身份特殊而神秘,令男人望而生畏。谁也不会想到,这三个女人竟然是。。。
  • 傲气丫环闯江湖

    傲气丫环闯江湖

    “丫头,那是你亲大哥。”“那又如何,我又没见过,杀了便是。”“丫头,在皇宫要收敛一些。”“收敛做什么,难道等着他们来杀我啊!”“丫头,咱们什么时候成亲啊?”“等你把那个说是我大哥的人杀了给我当聘礼的那天。”没有最腹黑,只有更腹黑。此女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调戏得了美女,勾引的上帅哥;杀的了大哥,踩得扁皇帝。
  • 巫临洪荒

    巫临洪荒

    他的命运竟是天道之下注定陨落的巫人,佛宗大护法渡劫失败,为了活下来,他也只有努力的谋划,孤魂入洪荒,努力的修行,事事都是如履薄冰,事事都是绞尽脑汁的算计,重生的他默然发现,慕然回首,才发现........
  • 问道记

    问道记

    一个新时期大学生不小心被传送到一个修仙星球,修仙炼气,得道长生的诱惑让他一步步见识到一个波澜壮阔的世界而他,一心只想着如何破解传送阵回到地球……当他回到地球,先辈们神秘的布局,让一切都扑朔迷离……
  • 极品小女佣

    极品小女佣

    她风挽思的未婚夫竟当着她的面劈腿,胆子倒不小。好吧好吧。虽说他们是包办的,而他也还不知道她到底是哪根葱,可这当面被人抹面子的仇她可是记下了,这滋味总有一天也得让他尝上一尝。他是蓝氏总裁,遇到这个丫头是他这一生的劫。从来游戏花丛的他心不知道什么时候竟失落在了这个丫头身上。待到回头去寻时,那人已了无踪迹。她到底是谁,竟然玩弄他蓝大少的感情如儿戏。他定要让他知道,他的感情可不是那么好玩的。人人趋之如骛的他,只有她避之无影踪。**********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竟抱着别的女人说不要她。哼,他不要娶她,她还不想嫁了呢!就当她从来没见过他这个人。话虽是这么说,可她还是很是伤心。你蓝泽宇不要我,有的是优秀的男人来爱我,你滚吧,抱着那只肚子里有了你的崽的女人有多远离我多远,最好一辈子再也不见!伤透了的心从此远离了他,也许跟一个爱她宠她的人过一辈子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吧!可到了临了她却有些迟疑了,那个温润的男人她好象也是蛮喜欢的,脑子一热,好象不该说的话也说出了口。哎呀,这个也逼他,那个也要她,她到底要跟谁啊!她还小,这个那个可不可以不要逼得这么急,给她再几年的时间好好的考虑清楚!完了,那个不要脸的直接把她打包扔到床上去了,要她跟他造出小一号的人出来才肯放了她!于是,于是,她苦难的软禁生涯从此无限凄惨地开始了!即使肚子里有了小一号,她也不肯屈服在他的淫威之下。有了小的她自己会养,不要他也是一样,一想起他对不起她的那些烂事,她就满心的不舒服。她觉得不舒服,总不会就这么地放过他,那样就太对不起她自己了。婚纱,不要啊!那个天杀的小日本也来掺合个什么劲,想侮辱她,门都没有!直接把他给绑了,拿鞭子抽!没想到人家不仅不叫痛,还嗷嗷叫得痛快!既然他有这种爱好,那她也不劳动她的贵手来奉陪了。乘了个空,跑到了船舷上。不好,那贱男人追过来了!脚下猛被人一勾,暗地里的一只手使劲把她直直地推跌到直往后退的大海里。她水性不好,这下子谁也来不及救她,看来是死定了!..........................................后景一:“小妈妈,你说我爹地长什么样子,会不会像我一样帅?!”某个可爱有型的小帅哥仰头问着她,她咋看他那双亮晶晶的眼睛越看越想起脑子里一个模糊的印象来。“闭嘴,小东东,我是你亲妈,不是小妈妈,你搞清楚没?”跟他说了无数次,他就是不肯叫她妈妈,每天每天小妈妈地叫,叫得她都以为,她是他爸爸的一个小后妈呢!不过他的爸爸在哪里,她可不知道,也不记得跟谁造出了这么小的人精!“小妈妈,小妈妈,你就是我的小妈妈!你那么小,我都怀疑我是不是你亲生的,没叫你姐姐就很不错了!”小家伙还一脸有理不满的样子。“反了,反了!”她跳脚直叫,“看我今天不收拾你!”说着假装恶狠狠地追上去。小家伙边迈动小短腿边叫道:“你要是再收拾我,我就离家出走找爸爸去!王叔叔虽然不错,可既然他没有我帅,那肯定也没有我爸爸帅,所以我还是好心点把爸爸给你找回来吧!“”她抚额长叹,谁下的种,造成这么个小人精!后景二:眼前这个帅帅的男人说她是他老婆,她是谁的老婆她自己都不知道,他不会是讹她的吧!哼,当她一时记不清就会随便默认他,他做梦去吧!什么,这个还不算完,紧跟着还有二个,天哪,不会再来了吧!我到底招惹了几个啊!.................................*************************本人的另一本完结书《蝶后》已加入半价书库,有兴趣可以去看一下。新文:《绝色妖妾》欢迎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