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6500000041

第41章 李白精神文化的核心——爱国主义(1)

爱国主义是我国人民的光荣传统,也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一个重大的、光辉的主题。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上一代又一代的诗人谱写了一篇又一篇充满爱国激情的诗篇。除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杜甫、陆游等外,李白的诗歌也表现出浓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一节 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和赞颂

故乡和祖国优美的自然环境是爱国主义感情的最初源泉。李白生长在风景如画的四川江油,这里的山山水水熏陶着李白,他从小就热爱大自然,喜欢游览山水,写下了歌颂故乡风光的诗篇。

脍炙人口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就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幽美静谧的山水画。雄奇峻险的窦圌山是川西北名山,李白留下了“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的题句。清幽俊秀的匡山是李白第一次隐居的地点,正是在这幽美的环境中李白立下了报国之志,刻苦攻读,为“济苍生”、“安社稷”储备本领。在他离开故乡时写了《别匡山》:“晓峰如画参差碧,藤影随风拂槛垂。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看云客依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家乡的秀丽河山,表达了对故土的依恋,还抒发了为祖国而献身的雄心壮志。这是李白早期作品中饱含爱祖国、爱故乡情感的优秀诗篇。李白离开故乡后曾北上剑阁,南登峨眉,蜀中的壮丽山川培育了他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二十五岁时,他胸怀“四方之志,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曾顺长江而下,泛舟于洞庭、鄱阳,流连于吴越山水,攀登过庐山、黄山、九华山、泰山、衡山、嵩山、华山、太行山……长江南北,大河上下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范传正说李白“偶乘扁舟,一日千里,或遇胜景,终年不移,长江远山,一泉一石,无往而不自得也”。可见李白对祖国山水的热爱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他把这种深厚的感情注入笔端,写出了大量的描绘和歌颂祖国瑰丽河山的诗篇。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李白描写了她一泻千里的磅礴气势,“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公无渡河》)“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读到这些动人心魄的诗句,使人们深深感受到黄河具有百折不回,敢于冲决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长江是哺育我们民族的另一条大江,李白着重描绘了她的雄伟、壮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他还写了长江的威力:“惊波一起三山动”,“涛似连山喷雪来”(《横江词》)。李白对于辽阔的祖国大地上不同的风貌,以不同风格的诗篇生动逼真地再现出她们的壮美。他最喜欢用雄健奔放的诗句表现雄险奇秀的高山峻岭,他写了“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登峨眉山》)的峨眉山,“屏风九叠云锦张”,“翠影红霞映朝日”(《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的庐山,“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的黄山,“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游泰山》)的泰山,“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望九华山赠青阳韦仲堪》)的九华山,“石作莲花云作台”(《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的华山。至于奇险壮丽的蜀道,他写得更是那样的淋漓尽致,气势磅礴,就仿佛置身于“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另外,他不仅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关山月》)这类粗犷奔放的诗句描绘北方的边塞风光,还以清新佳丽的诗句给我们展现了南方的绮丽景色。随着他的诗句我们可以欣赏“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送友人寻越中水》)的越中山水,“人行明镜中,鸟渡屏风里”(《清溪行》)的清溪,“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别储邕之剡中》)的剡溪,“青天扫画屏”,“山花拂面香”(《秋浦歌》)的秋浦,“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的洞庭湖。上述众多的诗歌无不洋溢着李白对祖国山川的热爱、颂扬之情。当然,描绘和歌颂祖国河山的诗歌不自李白始,但从数量之繁多,意境之壮阔,风格之雄健,确是超越前人的。他的上述诗歌具有极大的艺术魅力,使祖国山河更增色彩。我们在读他这类诗时对祖国山河热爱的感情就会油然而生。

$第二节 满腔热情报效祖国

李白的青少年时期正值“开元盛世”,当时的唐帝国是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头等强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各方面都呈现一派繁荣兴盛的气象。李白在这样的时代长大成人,满怀幻梦,以在盛世大展雄才,为祖国建立不朽勋业。在他的诗歌中热情地赞颂和推崇那些对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作出过杰出贡献的伟大人物,如管仲、屈原、刘邦、张良、诸葛亮、李世民等。他常以管、亮自比,希望能像他们那样“济苍生”、“安社稷”。他的志向是“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使天人晏安,草木繁殖,六宫斥其珠玉,百姓乐其耕织”(《大猎赋》),“耒耜就役,农无游手之夫,抒轴和鸣,机罕颦哦之女”(《任城县厅壁记》),“人和时康……元元淡然”(《明堂赋》),总之,他希望国家富强,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这显然是出于爱国爱民之心的进步的政治理想。李白正是这样,他怀着爱国之情尽自己最大努力来争取进步的政治理想的实现。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他只能把实现理想的希望寄托在皇帝身上,争取成为辅佐皇帝的宰相,有了职权才能施展“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为此他投书献诗,“遍干诸侯”,求仙学道,任侠仗义,这些活动大都服从于一个目标:博得声誉,取得皇帝的赏识与重用。经过长期的努力终于在天宝初年被玄宗征召,他为找到了报效祖国的机会而欢喜若狂(见《南陵别儿童入京》),但冷酷的现实使他大失所望。当时以唐玄宗为首的统治集团日益沉溺在淫乐之中,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对内加强压榨人民,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对外轻启边衅,民族矛盾趋于激化。统治阶级内部也展开了激烈的争权夺利的斗争。奸相李林甫、宦官高力士、贵戚杨国忠等把持朝政,打击、排挤、陷害正直有为的朝臣,政治越来越昏暗,大唐帝国在表面繁荣的背后酝酿着严重的社会危机。李白进步的政治理想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性。玄宗只不过把李白当成增添宫廷乐趣的御用文人,不可能委以军国重任,让其施展抱负。李白亲眼看到了最高统治集团种种黑暗腐败的情形,深深为祖国的命运担忧。这时期他写了《君子有所思行》:“紫阁连终南,青冥天倪色。凭崖望咸阳,宫阙罗北极。万井惊画出,九衢如弦直。渭水银河清,横天流不息。朝野盛文物,衣冠何翕赩?厩马散连山,军容威绝域。伊皋运元化,卫霍输筋力。歌钟乐未休,荣去老还逼。圆光过满缺,太阳移天昃。不散东海金,何争西辉匿?无作牛山悲,恻怆泪沾臆。”在《古风》第四十六也写了与此相似的内容。诗的前半段热情地歌颂了唐帝国的繁荣富强、巍峨的宫殿、繁荣的京城、发达的文化、强大的军事力量,能安邦定国的文臣武将……李白多么希望祖国能继续繁荣昌盛下去,可是由于统治者沉溺于享乐之中,政治日益昏暗,国势盛极而衰,关心祖国命运的李白怎么不悲伤!如果李白把个人的功名利禄看得比祖国的命运更为重要,他必然会安于御用文人的地位,并进而巴结和攀附权贵,以青云直上,长享富贵。但李白并没有这样做,他不愿同那些祸国殃民的黑暗腐朽势力同流合污,终于被排挤出宫。李白受到了这次沉重的打击,痛感报国无门,“大不满现实,遂为游仙醉”。他的确写过一些寻仙求道,纵酒挟妓的诗,表现了人生若梦、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不过,可贵的是他并没有迷惘于求仙,沉溺于酒色之中,“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抱负并未放弃,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并未泯灭,他总是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他离京漫游祖国各地时写了不少关心祖国命运,急切地希望为国效力的诗篇。他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进酒》),“东山高卧起来时,欲济苍生应未晚”(《梁园吟》),“何当赤车使,再往召相如”(《赠崔侍御》)。在《赠何七判官昌浩》中写道:“有时忽惆怅,匡坐至夜分。平明空啸咤,思欲解世纷。心随长风去,吹散万里云。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不然拂剑起,沙漠收奇勋。老死阡陌间,因为扬清芬?夫子今管乐,英才冠三军。终于同出处,岂将沮溺群。”他不愿做独善其身的儒生、隐士,渴望为国建功立业。正是这种“沙漠收奇勋”的想法,促使他北上幽燕,深入虎穴,探安禄山之虚实,“十月到幽州,戈铤若罗星。君王弃北海,扫地借长鲸。呼吸走百川,燕然可摧倾。心知不得语,却欲栖蓬瀛。弯弧惧天狼,挟矢不敢张。揽涕黄金台,呼天哭昭王”(《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他看到了安禄山飞扬跋扈,反叛迹象已很明显,他以诗人的敏感预见危机即将爆发,因而忧心如焚。在《远别离》中借舜与二妃生离死别之苦,暗讽玄宗将内外大权交杨国忠、安禄山等人,必然引起亡国大祸,“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兮鬼啸雨。我纵言之将何补?皇穹恐不照余之忠诚。雷凭凭兮欲怒吼,尧舜当之亦禅禹。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诗里表露了对国难即将到来的忧虑和忠言无处可诉的悲愤心情。

同类推荐
  • 土眼洋事之华洋众生

    土眼洋事之华洋众生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谜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谜

    人们把世界最美的状态称为诗境,把心中最美的意念称为诗意,把文字中最精妙的语言称为诗句,把最动人的画面和最能激发人的想象的言外之意称为诗情。人生最激情澎湃的一刻,是诗;人心最美丽的邂逅,是诗。
  • 大国智慧

    大国智慧

    千百年来,日本、美国、中国、印度、德国、俄罗斯、法国这七个思想大国,在历史兴衰和发展方面具有典型的意义。本书将阐述其思想的历史,探寻其智慧的精髓,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埃及卢克索神庙法老像的底座镌有一句话:“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到过那里的人,没有不被这句话所震撼的。我们无法确定明天会发生什么,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智慧预测明天,自信地去表达、去实现我们的强国之梦。
  • 中国文化性格

    中国文化性格

    本书选取了燕赵、三秦、三晋、齐鲁、吴越、荆楚、巴蜀、滇云、岭南、青藏、闽南等十一个文化生态群体,撷取了各地的民俗民情、地方风物、饮食、建筑、文化名人等历史沿革,力图在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区域文化上,构建一个清晰的文化性格脉络。同一般的人文文化书相比,本书内容广泛,不仅停留在对风俗人情的简单介绍上,而且是从“文化性格”上重新审视中国文化,对中华文明的一个深入思考。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千金小姐倒追日记

    千金小姐倒追日记

    (别名:《调戏妖孽美男》)千金小姐姜敏儿童鞋离家出走在韩国当了个廉价洗碗工,路遇醉酒美男还见色心起地拖回家上下其手。这娃实在胆大包天,为了靠近那人各种的没原则矫情装逼易推倒……偏偏还没人看得出来她是在——倒追!好吧,姜敏儿同志郑重声明:喂!美男童鞋,两年前在中国,可是你把我拖进酒店的!姑娘我可先给了你钱了……你好歹先把义务给尽了啊!!
  • 不当王妃

    不当王妃

    *(VIP半价,一次性阅读此书,只需要大约250点。)*--------------------------------------她,江湖上的女侠言舞烟(不过好象没什么名气),可是风翼国言家九小姐言君玉,云昊国玉公主,当然还是二十一世纪穿越者(这个不是重点啦),在这异世界活了17年,为了体验生活什么都做过,包括丫鬟、乞丐、媒婆...人生得意啊!恩.....还差点做了王妃(当然还有向后跑的新娘),呜.....还有别人的替身(长得像又不是她的错),“你的一生各方面可以说是得意,不过,唯有情关难走......记住,不要强求!”是吗?她才不信!要她做替身,她宁愿不当王妃!他,宫怀圣可是雷奥国皇上的亲弟弟,人人敬畏、英明的逍遥王,言舞烟却在成亲当日让他成为弃夫,要不是她长的象他死去的心爱女子,他才不会娶她!他发誓一定要报复她...故事就这么的开始了......
  • 膳食革命

    膳食革命

    最经典的民族传统膳食,最实用的营养美食大全。食药同源,膳药同功,看似简单的买菜做饭,其实蕴含着养生的奥秘,掌握膳食和就餐的十大平衡,真正做到身土不二,寓医于食。阅读本书,赶紧让你的家庭来一场膳食革命吧。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弃妇翻身计:BOSS走着瞧

    弃妇翻身计:BOSS走着瞧

    面对对面挑衅的男人,他邪肆一笑:“如果你不嫌弃她是被人穿过的破衣裳,尽管拿去!”契约......私生子......绯闻......前女友......一场猫与老鼠的游戏开始上演,然而这背后竟然还有更大的阴谋。这一切,让她的心悴然成灰!几年后,她涅盘重生,修炼成一名惊世名媛。她踩着光环回来,呼风唤雨。小心了,那些曾经侮辱、欺凌她的人,她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 重生变萌妹纸

    重生变萌妹纸

    这就是一个肥黑丑不谙世事的丑小鸭重生回到五岁变萌妹纸的故事!纳尼!这什么?重生福利随身空间?空间里有各式各样的丹药、灵泉等,还有个百科小精灵!林萌萌表示这外挂太牛逼了!
  • 月斜天涯

    月斜天涯

    生若为人,最悲哀之事,便是出生于帝王之家。那些帝王之家的子嗣人,当朝代更迭之时应该如何自处?她本是一个弱不禁风的小女孩,不了解自己的身世,身边没有任何亲人,成长的唯一意义就是被当做工具。十几年后行动开始,当执子之手只是一场阴谋的序幕,身为帝王子嗣的他,自以为行事谨慎,却在情关上折了腰,险些丢了性命……
  •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人生之所以滋生烦恼、苦痛,只因人之本心远去,心为俗世尘埃所染,身为名利之欲所苦,拿得起却放不下,让自己成为一只“负重的骆驼”,艰难前行,不知何时会被“最后一根稻草”压下。听从佛陀的劝诫,清扫心灵的尘埃,也就远离了烦恼苦痛的人生,修得了欢喜圆满的人生。
  •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理财课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理财课

    学会最好的理财黄金法则,人生三十而立,30岁是人生的一道关口,是人生的分水岭。你生活的状态和质量如何,取决于30岁前你对财富的认识,以及在理财的各个方面所做的选择和努力。30岁前的理财思维和理财蓝图,决定了30岁后你生活的基调。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理财要趁早行动。本书立足于30岁这一特定的人生年龄段,精心讲授了33堂最重要、最前沿的理财课,提供了最有效的理财技巧,揭示了最实用的理财策略,指明了最便捷的理财途径,让你成功跳过理财误区,快速成为理财高手,在30岁后真正实现财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