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6500000001

第1章 序

薛天纬

蒋志教授长期以来潜心研究“李白与地域文化”这个课题,收获颇丰,其所积累的成果汇为《李白与地域文化》一书,即将付梓,嘱我为序。我深深感激蒋志先生的信任,论年资与学术,我都得尊他为长,因而不敢推辞,乃写下自己拜读书稿后的点滴感想与心得以复命。

蒋志先生是李白故里江油人,20世纪80年代初,他就开始研究“李白与江油”的课题,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此基础上,他一方面追寻李白生平游踪,将研究目光扩大到荆楚、吴越、中原、齐鲁、西域,全面考察了李白与地域文化的关系,得出“中华多元文化孕育了李白”的结论;另一方面,又对“李白文化及其现代价值” 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探讨与阐释。在此之前,已有学者从地域着眼,发表过《李白与长江》、《李白与黄河》等具有很高水平的研究论文,但就体系之完整而言,蒋志先生的著作在专论“李白与地域文化”方面仍是第一部。这是从总体上评说蒋志先生这部著作填补空白的创新意义和学术价值。然而,要真正认识这部著作内在的学术价值,还须特别关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若干要点。下面,仅就个人体会,谈几个具体问题。

对于李白故里诗作、故里生活以及故里山川、故里文化的研究,无疑是这部著作最富特色的内容构成,蒋志先生在这方面的研究是具有权威性的。比如,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写到的戴天山和杜甫《不见》诗写到的匡山,到底是什么关系?回答这个问题,似只有李白故里人士才有发言权。早先曾有江油的研究者发表文章,说戴天山即大匡山,又名大康山。我自己以前是信从并引用过这种说法的。但蒋志先生指出,“戴天山、大匡山是同一山脉的两座山头”,“匡山只不过是戴天山前一座小山”,并对两座山的自然形势和人文景观、包括李白“匡山读书处”做了精确描述。现在我当然就得信从蒋志先生的说法了,因为他写道:“笔者从小生活在匡山之麓,多次游匡山,曾专程考察戴天山,二者位置已经弄清。”那么,你不信从他还能信从谁呢?本书第一编对李白出蜀前的事迹和作品做了全面、深入研究,我想,今后当人们说到李白在故里的经历和创作时,是无论如何绕不开蒋志先生的成果的。

与故里研究紧密相关而且备受关注的,是李白的出生地问题。由于史料的限制以及对仅存史料的不同解读,研究界关于李白出生地有多种说法,其中最重要的是碎叶与蜀中两说。当前,“碎叶说”虽然占据“主流”,但“蜀中说”从未沉寂,我想借此机会说说自己的看法。“碎叶说”所据史料及推论过程是:李白于至德二载(757)所作《为宋中丞自荐表》云:“前翰林供奉李白,年五十有七。”由此可以推定其生年为长安元年(701);李阳冰《草堂集序》说李白之家“神龙之始,逃归于蜀”,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说“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于碎叶……神龙初,潜还广汉”,神龙跨了三个年头,“神龙之始”或“神龙初”必指神龙元年(705),这一年李白已五岁,则李白出生地宜为其家归蜀前的居住地碎叶。以上史料形成了一个“证据链”,第一环是《为宋中丞自荐表》,第二环是并列的《草堂集序》和《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史料的真实性和推理的逻辑过程都无懈可击,因此,“碎叶说”成为主流看法是有充分理由的。然而,同样是《草堂集序》和《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又都是先记李白之家“逃归于蜀”或“潜还广汉”,接着才说到李白的降生,就叙事顺序而言,李白是生于其家归蜀之后;另一条史料,即李白的友人魏颢在《李翰林集序》中径言李白“身既生蜀,则江山英秀”。所以,说李白出生于蜀中也是持之有故、言之有据的。应该说,正是原始史料本身造成了“碎叶说”与“蜀中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无法解释更无法消弭的,除非有新的(然而很难指望的)史料发现。所以,关于李白的出生地实应二说并存。安旗主编《李白全集编年注释》所附由我执笔的《简谱》,即谓“其出生地无确考,略有二说:一说生于西域(纬按,指碎叶)……一说生于蜀。”但这并不妨碍人们从二说中取其一说,当年,裴斐先生就力主李白生于“蜀中说”,他很看重王琦“神龙之年号乃神功之讹”的推想,在《李白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的“前言”中,明谓李白“其父于唐武后神功元年(697)迁蜀定居”。蒋志先生也主张“蜀中说”,为了证成此说,他做了多方面的论证:首先是全面梳理了关于李白出生地的各种说法,一一予以仔细的分析辨证,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他征引了岑仲勉《唐史余渖》的一项考证成果,即苏颋《唐璿碑》中“神功初征拜辅国大将军、同中书门下三品”所谓“神功”即“神龙”之讹,以此来支持王琦的推想;他从史书中发现,从703年到706年,西域的形势是“安西道绝”,从而断定李白之父不可能在此期间带着一大家人从“绝道”归蜀;他还在宋代地理书中检出“与李白基本上是同时代的于邵,在李白死后8年,在李白故里为李白立碑”一事,碑文虽然不传,但可间接获知其中有“白生于此县”的记载,这无疑给“蜀中说”增添了一个筹码。因此,我们可以说,对于李白生于蜀中这一说法,蒋志先生的考证用力最勤、学术贡献也最大。

本书第二编是以平实的叙事性评说为基本表达方式,然而学术探索仍然贯穿其中。比如,在“李白与楚文化”章之“李白与孟浩然”一节中,从二人初识直至浩然辞世,详细考证了李白与孟浩然交游的全过程,对李白的名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孟浩然》以及《游溧阳北湖亭瓦屋山怀古赠孟浩然》(或作《游溧阳北湖亭瓦屋山怀古赠同旅》)、《淮南对雪赠孟浩然》(或作《淮海对雪赠傅霭》)、《春日归山寄孟浩然》等诗篇的作时、作地和写作背景都有精到而富有创见的考述。对李白为什么特别崇敬孟浩然,也作了详尽的分析。这既是李白研究的收获,也是孟浩然研究的收获。在“李白与吴越文化”章中涉及吴筠是否曾荐举李白入朝的问题,与郁贤皓先生展开商榷,认为吴筠“《登北固山望海》显然是开元盛世所作。开元中漫游吴越,与李白交往的事,不能轻易否定”。这是很有见解的。在“李白与西域文化”章讨论西域音乐对李白的影响,涉及了词的起源问题,说“西域乐曲形式多样,节奏较快,传统的五言、七言诗难以适应,故而打破五言、七言句法,写出便于歌唱的长短句,这就是词”,进而论曰:“《菩萨蛮》就是从西域传入的乐曲。李白善于从西域文化和民间文化中吸取营养,完全可能依曲调填写《菩萨蛮》。其词意境宏大,情感深沉,达到了高浑纯熟的艺术境界,故被尊为“百代词曲之祖”。这一看法,对于判断《菩萨蛮》是否为李白所作具有积极意义。

蒋志先生不但以严肃的态度治学,而且内心富有朝气,观察事物的眼光也很有时代性。这在本书第三编有生动体现。当他讲到全球化浪潮中李白文化的价值时,视野相当开阔;当他对李白文化传播中出现的诸如李白是“古惑仔”之类消极现象加以批判时,笔锋十分犀利;当他从旅游角度讲到李白文化的开发时,甚至不乏经济头脑和经营意识。结合李白文化的旅游开发,他还对近些年出现的关于李白故里的品牌之争发表了中肯而公允的意见,呼吁“秦安、江油、安陆,还有李白第二次安家的兖州,李白的流放地夜郎(今贵州桐梓),终老之地马鞍山……一切有李白文化遗迹的地方都可以联合起来,共同打造‘李白文化之旅’”。我完全赞同蒋志先生的立场和意见,我想,大家都来响应蒋志先生的呼吁,他的这部著作就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而且会显示出指导现实的应用价值。这一定是蒋志先生所期盼的!

是为序。

2011年3月30日于京东八里桥寓所

同类推荐
  • 弟子规·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幼学琼林

    弟子规·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幼学琼林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著。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详述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养成忠厚仁爱道德风尚的经典教材。《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一部古训集、民间谚语集。其内容汇集了为人处世的各类谚语,很有哲理性,释道儒各方面的思想均有体现。《声律启蒙》按韵分部,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虚实应对。从单字到双字、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最初名叫《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
  • 风筝

    风筝

    金开诚编著的《风筝》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风筝相关知识。《风筝》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山西民间小戏

    山西民间小戏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中华成语故事(贞)

    中华成语故事(贞)

    本书力求达到一册在手,纵览成语故事全貌的目的。注重可读性、知识性和完整性,对每条成语分为出处、词义和故事三部分。排列顺序按汉语拼音音序的先后,可以方便读者查阅。它既可以使你加深对成语含义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以从中学习历史知识,提高文化素质。
  • 重阳节

    重阳节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重阳节》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书在深人挖掘和整理中华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人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

    在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的日子里,这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终于最后完稿了。跨越了三度寒暑、数易其稿的历程,当画上本书最后一个句号时,我们的心情是难以言说的,既有一些欣慰,更有许多遗憾。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实在还有太多不满意的地方,比如有些应当深入探究的问题没有来得及深入研究,有些章节风格上难以完全统一。但是,这本书的问世,毕竟是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理论的一次努力,同时也为以后的探索和研究提供了一种参考。 这本书是集体创作的成果,是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设计、分工写作、统一定稿的产物。
  • 藩王的宠妃

    藩王的宠妃

    孟轻尘,万里挑一训练有素的女将军,将被送往漠北当细作。她拥有最缜密的心思,最干净利落的身手,最冷酷狠辣的嗜血双眸,以和亲的身份被送往藩外。当冷酷狠辣的女将突然遭遇不测还魂幼稚小孩之身...他捡到了她,在风沙几乎要将她掩埋的大漠,她居然安静地睡着了。婴儿般干净纯真的睡颜,白皙美丽的脸庞,这个中原人模样的孩子,就是他们说的“格桑”?他俯身亲吻了她,没想到却将她吵醒,她睁开澄澈的双眸静静地望着他,冷静得透着一丝清寒。“这个孩子,属于本王。”他暗哑低沉的嗓音像巍峨的大山一样不容置疑,充满威严。格桑——可汗的苍鹰从雪山之巅叼回的预言,沉睡在大漠的灵魂,神圣纯净的婴孩之身,这个孩子,是王的伴侣。于是,禽兽撞上白眼狼,血腥腹黑的生活开始了...【精彩片段之天然呆酷将军】“你没有想要说的话?”他眉目俊逸,幽眸深邃,循循善诱。“你对我有养育之恩?”她微微蹙眉,脸色沉静而认真。“你不是个孩子了,还想继续被称作王的客人?”他敦厚的嗓音低柔悦耳,可幽深如潭的眼底却似有火苗在蹿动。“莫非你想让我喊你父亲?”将军十分纳闷,他为何隐隐有发怒之势?【精彩片段之发育的将军】“我好像中毒了......”腹部绞痛,她脸色煞白。“不会有事。”他英俊的脸上神色古怪。“我...下身流血了.....”将军皱眉,此毒竟中得她丝毫未曾察觉。“不会有事。”“我......”“我说不会有事!”他终于愠怒地低声训斥,脸色诡异地微红。将军十分纳闷,中毒的是她,他为何发怒了?------------------关于本文--------------------------1)作者最近十分十分地控帅大叔!~男女主年龄差距为14。2)养育系~男主抚养女主长大3)强攻强受系~强悍男主对决强悍女主,嗯...4)乱鸦出品,质量保证!藩王V读者群(群号7275322)满员,时而空缺藩王V读者群2(群号221248737)新群敲门砖是你的会员名,非诚勿扰哦。
  • 90后最喜爱的名言警句

    90后最喜爱的名言警句

    名言警句是人类智慧宝库里的一份珍贵财富,是古今中外先哲们和无数有志之士的厚积薄发,是人类知识的积累,是民族智慧的提炼,所以它跨越国界,世代相传,给人启迪,发人深思,成为人生旅途中的良师益友。《90后最喜爱的名言警句》是一本具有“麻辣”效果的好书,精选多位青春作家的睿智思想和时代惊语,青春活力与叛逆的回归。
  • 爱由自己做主:非若凡尘

    爱由自己做主:非若凡尘

    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是什么?人人的答案都不一样,但只要当事人觉得幸福,那就是幸福。就像爱情,到底什么样的才是最适合自己,只有本人知道。爱由自己做主,容不得别人半点参与。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也不稀罕。这就是她对爱的奉养。敢爱敢恨,外表柔弱,内心坚强,这才是真正的她。为了爱情,双双殉情,带着记忆投胎,却不想自己的爱人竟然是亲哥哥,这让她何去何从?经受苦楚煎熬二十载,一次的偶然喝下忘情水,得展翅火凤。穿越时代,回到前世的她,是否能再次得到她的爱情?
  • 洪荒之万蛮道祖

    洪荒之万蛮道祖

    凌煌来到异界,却是进入了一个名为“弑天大陆”的远古洪荒。修神通,创阵法,悟禁制,晓阴阳……与天庭罗仙大战。和远古大神成友。开世界,弘道法,号“万蛮道祖”,成第一代大蛮王!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生命之树

    生命之树

    威廉·巴特勒·叶芝是爱尔兰著名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也是英语世界中最伟大的现代诗人之一,歌德堡诗歌奖、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叶芝一生创作丰富,深受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的影响。《生命之树》这本散文集反映了他受到雪莱诗歌、布莱克浪漫主义、爱尔兰民间神秘主义等多方面的影响,是叶芝文学思想与艺术思想的结晶。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