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3100000009

第9章 文化因素分组(3)

峡江地区的陶俑流行于东汉中晚期、蜀汉前期,此前、此后少见。陶俑在中原地区出现较早,秦汉时期已经非常流行,西汉传入四川(包括重庆)后迅速流行,至东汉四川地区的陶俑最为盛行,无论从数量、质量还是种类都是全国其他地区所无法相比的,同时形成了一些地域特点的俑类。除受中原影响之外,有些俑类还受域外文化因素的影响,如胡人俑、白毫相俑等。下面对峡区出土的特色陶俑分别介绍。

镇墓俑(兽)可以分三型:

A型 蹲坐式,前足直立,臀部坐地,头部无角,小耳,长舌拖地,整体形状似狗。如96丰都汇南M3:13。

B型 蹲坐式,头顶饰双角,耳部变大,吐长舌,面部长方形,近人面。如云阳故陵M9:6。

C型 站立式,执兵器,人面人身,但头部饰有动物特征,吐长舌,整体似武士俑。如巫山麦沱M47:27。

这三型镇墓俑共同的特征是伸长舌,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楚墓中的镇墓兽。楚镇墓兽形象一般是头插鹿角,口吐长舌,下有器座,和峡江地区发现的镇墓兽形状有一定的差别;时间上也存在差距,楚文化的镇墓兽至迟出现于战国早期,战国晚期逐渐消亡,秦汉时期基本不见,而四川地区的镇墓兽一般发现于东汉时期。考虑到长期以来巴蜀和楚在文化上相互影响的传统,其吐长舌的特征应该是从楚的镇墓兽中所继承,所以推测峡江以及四川地区发现的镇墓兽应是受楚文化影响并结合本地文化而产生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巴蜀地区的镇墓兽无论是形制上还是在墓葬中的意义都与楚镇墓兽有了一定的差别。仅从形象上来看,巴蜀镇墓兽更像狗,狗最传统、最基本的作用是看守,所以巴蜀镇墓兽的“镇墓”意义可能更纯粹些,而楚镇墓兽的意义要复杂得多,当然具体的差别还需要进一步的讨论,限于本书主题,此处不再详述。此处将镇墓兽归为受楚文化影响具有本地特点的文化因素。

西王母俑,西王母图像在四川、河南、山东、苏北、陕北和晋西北大量发现。她是汉代画像中最具特色的图像,近年来引起了不少学者对其研究。四川汉代西王母图像具体表现为龙虎胁侍、梯几、华盖、天门几个要素,它们组合在一起构成了西王母偶像的标志。峡江地区以巫山麦沱发现的M47:61比较典型,夹砂红陶,头带戴高巾帻,笑容可掬,袖手交与胸前,圆雕龙虎座。从其形象来看,明显具有四川特色。

庖厨俑的大量发现说明汉代四川居民在饮食上非常讲究,为今日美味的川菜找到了历史渊源,庖厨俑是其民俗的物化表现。

还有子母鸡、俳优俑等,多流行于四川地区而少见于其他地区。

胡人俑,峡江地区发现不少胡人俑,形象多为胡人吹箫,时代从东汉早期至蜀汉,尹俊霞对此有过详细的介绍。关于长江流域胡人来源途径,尹文除对“西南丝绸之路”、“甘青道”、“牂柯道”三条道路进行总结外,还对“零陵桂阳桥道”以及与中原地区的联系进行了探讨。仅就峡江地区来说,由于其特殊的交通位置,胡人俑这种文化因素要么来自西面,要么来自于东方,从目前的材料来看,胡人俑自西域沿甘青道东来可能性比较大。无论胡人来源途径如何,这些胡人俑所表现都是域外文化因素。

白毫相俑,仅在忠县涂井发现数件,多认为与早期佛教有关。有学者根据早期佛像在长江流域分布、演变的总体趋势,认为早期佛像是从长江上游顺江而下传播,罗二虎先生进一步推论长江上游的西南地区早期佛像是从“西北丝绸之路”传入的。但仅就白毫相俑来说,可能是长江中游影响到峡江地区,目前长江中游发现的白毫相俑最多,长江上游发现的比较少。从形制上来看,峡江地区发现的白毫相俑和长江中游地区的有着较大的一致性;两地白毫相俑的时代均在三国、晋,而此时峡江地区受长江中下游影响比较大,所以白毫相俑可能是早期佛教传播到长江中游与其地域文化相结合的特殊产物,然后影响到峡江地区。归为长江中游文化因素。

说唱俑,实为俳优俑,此处略用篇幅予以正名。

俳优俑造型奇特,表情夸张,自出土之日就以很强的观赏性引起了诸多关注。研究者首先遇到的是定名问题,成都扬子山一号墓最早发现这种陶俑,但仅残剩头部,于豪亮先生概称为陶俑头;1957年天回山三号墓又有发现,刘志远先生将其定名为击鼓俑;曾家包汉墓发掘者称其为“说书俑”;以后的报告多称“说唱俑”,目前仍以“说唱俑”名称最有影响。但随着出土材料的增多和研究的深入,一些研究者修正了自己的认识,结合文献定名为“俳优俑”,近来还出现专门讨论俳优俑名称的文章。将此种俑和古代的俳优联系起来,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由对俳优俑本身信息缺乏足够的发掘,单纯的从文献去论证文献,且古代文献记载简略,所以并没有把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架出一个合适桥梁,因此俳优俑的名称缺乏说服力,影响不大,这也是目前“说唱俑”名称依然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俳优俑,就已发表的资料来看,以成都地区发现最多。目前发现的俳优俑均出土于墓葬之中,有明确出土位置的一般定为东汉,且以东汉晚期居多,这类俑体型较大,多在40—60厘米之间,制作精细。

其形象根据执鼓与否,可以分成两类:

甲类 空手表演,此类俑充分利用手足动作、结合身体姿势作出怪样,表情滑稽,主要分布于成都以外的地区。

又可以分两型:

A型 立式,如绵阳九龙山、孔雀村出土的俳优俑。

B型 坐式,如重庆堡山汉墓出土的俳优俑。

乙类 执鼓,一般是左手执鼓,右手执槌,但也有右手执鼓,通过击鼓伴奏来进行表演,面部或堆笑或作怪样,结合身体姿势,非常滑稽。此类俑主要分布于成都地区,其他地方罕见。

分两型:

A型 立式,如郫县宋家林砖室墓出土的俳优俑。

B型 坐式,如金堂赵镇李家梁子M23出土的俳优俑。

两类俑共同特征:男性,相貌丑陋,身体臃肿,大腹便便,身体比例不协调,上身长,下身短,上身袒露,裤子欲落,手、脚乱舞,面部做出怪相,坐式俑一般蹲坐于鼓上。这些陶俑形象给我们传达的信息,就是通过滑稽嬉笑,供人娱乐。

这些特征和汉代文献所记载的“俳优”非常相似。下面对历史文献中所载的俳优特征予以总结:

《史记》卷一百一十二《平津侯主父列传》:

故虽有强国劲兵,陛下逐走兽,射蜚鸟,弘游燕之囿,淫纵恣之观,极驰骋之乐,自若也。金石丝竹之声不绝于耳,帷帐之私、俳优侏儒之笑不乏于前,而天下无宿忧。

《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

荆吴郑卫之声,韶濩武象之乐,阴淫案衍之音,鄢郢缤纷,激楚结风,俳优侏儒,狄鞮之倡,所以娱耳目而乐心意者,丽靡烂漫于前,靡曼美色于后。

《汉书》同传颜师古曰:“俳优侏儒,倡乐可狎玩者也。”

《史记》卷九十一《黥布列传》:

黥布者,六人也,姓英氏。秦时为布衣。少年,有客相之曰:“当刑而王。”及壮,坐法黥。布欣然笑曰:“人相我当刑而王,几是乎?”人有闻者,共俳笑之。

司马贞注:“谓众共以俳优辈笑之。”《汉书》同传颜师古曰:“俳谓优之亵狎者也,言相与谐谑而非笑之,非以俳优辈相目也。”众人以为黥布说大话而认为他像俳优一样可笑,据此我们可以推断俳优表演时会有很夸张的语言逗笑观众。

《汉书》卷八十七《扬雄传》:

又颇似俳优淳于髡、优孟之徒,非法度所存,贤人君子诗赋之正也,于是辍不复为。

淳于髡、优孟被《史记》列入《滑稽列传》,以语言滑稽著称。

《说文解字》:“优,饶也……一曰倡也。”段玉裁也说:“以其音乐之言谓之倡,亦谓之优,其实一物也。”汉代倡和优概念基本相同,常用倡来代替优,所以文献常将“俳优”称为“俳倡”。

《汉书》卷六十八《霍光传》:

大行在前殿,发乐府乐器,引内昌邑乐人,击鼓歌吹作俳倡。

师古曰:“俳优,谐戏也,倡乐人也。”

《汉书》卷五十一《子皋传》:

皋不通经术,诙笑类俳倡,为赋颂,好嫚戏,以故得黩媟默贵幸,比东方朔、郭舍人等,而不得比严助等得尊官。

俳倡,李奇曰:“诙嘲也。”颜师古曰:“俳,杂戏也;倡,乐人也;嫚戏,嫚,亵污也;媟,狎也;黩,垢浊也。”

《汉书》卷五十三《景十三王传》:

后去数置酒,令倡俳裸戏坐中以为乐。相强劾系倡,阑入殿门,奏状。事下考案,倡辞,本为王教修靡夫人望卿弟都歌舞。

以上为汉代史书对于俳优的记载,从这几条文献结合后人的注释,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条特征:

(1)俳优通过丑谑、滑稽的表演,以供观众笑乐。

(2)俳优有时“击鼓歌吹”。

(3)俳优也表演“裸戏”。

(4)俳优很有可能都是男性,因为以上材料提到的俳优均是男性。常以“俳优自居”者或被认为似俳优者都是男性,如陈暄,这也从侧面仅有男性作俳优。

(5)俳优和侏儒经常相连共同出现于文献之中,所以俳优的群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侏儒人士。王国维先生认为:“古之优人,其始皆以侏儒为之。”汉代的俳优的组成仍然会沿袭这一传统。后人甚至认为俳优即为侏儒,以下几篇文献可证:

《史记》卷二十四《乐书》:

今夫新乐,进俯退俯,奸声以淫,溺而不止,及优侏儒,獶杂子女,不知父子。

王肃注:“俳优,短人也。”

《乐府诗集》卷五十六《俳歌辞》:

一曰《侏儒导》,自古有之,盖倡优戏也。《说文》曰:俳,戏也。

其言下之意认为俳优就是侏儒,或是侏儒在俳优这个群体中很有影响,以致时人将《俳歌辞》等同于《侏儒导》。

但并不是所有俳优都是侏儒,先秦时期已经有正常人来从事俳优这个职业。如“俳优淳于髡、优孟”不再是侏儒,淳于髡长虽“不满七尺”但怎么也不能算是侏儒;而优孟“长八尺”,汉代的一尺相当于今天的23.1厘米,优孟的身高在汉代应该算高大了。

通过对历史文献中俳优的解读,我们发现汉代俳优的特征和上文陶俑的形象特征基本吻合,执鼓、袒露、滑稽都可以在以上陶俑中找到,笔者认为这批陶俑就是古代俳优的形象,而且很有可能是俳优中的侏儒。

东汉蔡邕曾作《短人赋》,对侏儒的刻画得非常形象:

侏儒短人,僬侥之后。出自外域,戎狄别种。去俗归义,慕化企踵。遂在中国,形貌有部。名之侏儒,生则象父。唯有晏子,在齐辨勇。匡景拒崔,加刃不恐。其余尫公,劣厥偻窭。啧啧怒语,与人相距。蒙昧嗜酒,喜索罚举。醉则扬声,骂詈恣口。众人恐忌,难与并侣。是以陈赋,引譬比偶。皆得形象,诚如所语。其词曰:

雄荆鸡兮鹜鹈,鹘鸠兮鹑鹑。冠戴胜兮啄木儿,观短人兮形若斯。蛰地蝗兮芦蝍蛆,茧中蛹兮蠢蠕,视短人兮形若斯。木门阃兮梁上柱,弊凿头兮断柯斧。鞞鼓兮补履獛,脱椎枘兮薤杵,视短人兮形如许。

蔡邕此处所描写的侏儒,显然非普通的侏儒了,很有可能是有表演技能的俳优了,所提到的“劣厥偻窭”、“蛰地蝗兮芦蝍蛆,茧中蛹兮蠢蠕”正是俳优俑的形象,俳优俑确实像大腹的蝗虫、肥胖的蚕蛹一样臃肿。

“鞞鼓兮补履獛”还指明侏儒经常踏鼓表演。鞞是一种鼓名,鞞舞一种伴随鼓声跳的舞。此处的“鞞鞨鼓”应该是指用脚去踏鼓伴奏,为了体现滑稽效果,以至于鞋子都踏破了,所以需要“补履朴”。踏鼓表演是汉代常见的表演方式。傅毅《舞赋》中的“蹑节鼓陈,舒意自广”就是描写踏鼓而舞的。还有“七盘舞”就是在舞场中置七鼓,供伎人踏舞。王粲《七释》曰:

七盘陈于广庭,畴人严其齐俟。揄皓袖以振策,竦并足而轩跱。邪睨鼓下,伉音赴节,安翘足以徐击,顿身而倾折。

画像中经常能看到踏鼓而舞的形象,如彭县出土的两件画像砖上有伎人踏鼓而舞。

流行的踏鼓舞被俳优表演所吸收,而乙类B型俑正是这种表演的再现,所以以往所认为俳优俑脚下所踩的圆榻或者圆盘,实际上就是圆鼓。但是俳优的踏鼓姿势远没有舞者那么轻盈、优雅了,多是蹲坐于鼓上,表现丑陋、粗俗,其目的还是逗笑观众。

综合以上各特征,笔者认为这种陶俑的形象就是汉代俳优中的侏儒。此类俑以成都平原地区为中心,分布于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汉代巴蜀文化圈的区域内。因此峡江地区所出的俳优俑虽然与成都地区有所区别,但还是属于汉代巴蜀文化因素。

12.瓯,仅发现几件。

质地有陶、瓷两种,施釉,侈口,弧腹,平底,圈足,近碗形,时代为东汉至蜀汉。如98丰都汇南M25:43,可能来自长江下游地区。

二 铜器

1.镜。

峡江地区发现较多,种类有蟠魑纹镜、星云连弧纹镜、昭明镜等,皆为汉晋时期中原地区常见类型,归为中原文化因素。

2.铜格铁剑。

扁茎折肩,剑身铁制,剑格铜质,如98麦沱M49:11。此类剑属于典型的汉式剑,来源于东周扁茎折肩铁剑,受到秦铜剑的影响,洛阳烧沟发现多件。

3.釜,根据釜耳的位置可以分两型。

A型 肩腹部多有对称双耳,如赤溪M2:2,敞口,斜折肩,肩上有对称双耳,耳上装饰辫索纹,腹部近直,圜底。

B型 耳立于口沿上,如重庆水泥厂东汉崖墓的Ⅱ式铜釜,敞口,鼓腹,平底,底下有四小足,口沿部有立耳一对。

A型 釜常见于晚期巴蜀文化,汉晋袭之;B型釜常见于西南夷地区,石寨山和赫章可乐遗址都有出土。

4.摇钱树。

峡江地区发现数十株,树座以陶质为主,树干为铜质,树枝上挂有钱币、鸟兽、人物等形象,最早为东汉中期,最晚至六朝早期。

摇钱树是西南地区特有明器,流行于东汉至三国前期,分布地域大致以成都平原为中心、西南地区对外交流的三条主干线上,东线为成都-彭山-乐山-昭通-昆明-大理-保山-印度、缅甸;西线为成都-双流-新津-芦山-雅安-西昌,在昆明与东线相接;北线为成都-新都-广汉-城固-西安。吴桂兵根据秭归、忠县等地出土的摇钱树又加上一条江水道,以成都平原为中心顺江而下。四条线路的中心是成都平原,成都平原发现的摇钱树最多,峡江地区的摇钱树应是从成都平原传播而来。

同类推荐
  • 战争岁月(1930-1939 中国历史大事详解)

    战争岁月(1930-1939 中国历史大事详解)

    本书详细讲述了从北洋军阀掌权到抗日战争初期这一段时间内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 一寸河山一寸血2

    一寸河山一寸血2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2册,主要讲述了1933年到1937年,日军由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的历史。
  • 大元王朝3

    大元王朝3

    本书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详细解读了元朝的历史,使成吉思汗、忽必烈、元顺帝、耶律楚材等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今人的面前;将蒙古军西征、丘处机与成吉思汗以及蒙元历史上的各种历史事件娓娓道来。对于今人正确认识元朝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大明龙兴

    大明龙兴

    他,被起义军追杀的亡将之子,机缘巧合之下竟然获得《武穆遗书》,凭借此兵法,他以五十亲卫开始崛起于中华西北边陲,结义杨昭武,姜玉伯,破山贼,驱鞑靼,平内乱,受封西北招讨使领甘州五卫总督,北出塞外,千里奇袭蒙古联军,大败建州女真精锐,三十封侯,威震关中,受皇命,南驱张献忠,东逼李自成,驰骋中原大地……起义的浪潮一波又一波冲击在华夏大地,辽东虎狼之地的建奴,跃马扬鞭直逼京师,朝中内部各种势力为争夺处益,勾心斗角相互陷害,那些拥兵自重的地方总兵,更是骄横跋扈视朝律如儿戏,加上疑心慎重的皇帝,站在风口浪尖上的他,面对这一切,又会有什么样的决断……
  • 大汉王朝4

    大汉王朝4

    本书为《大汉王朝》第四卷,以通俗的笔触和富于细节化的阐述,呈现历史最鲜活的一面。
热门推荐
  • 小故事大道理全书

    小故事大道理全书

    经典小故事,人生大道理。做人做事的学问,修身养性的智慧,听1小时的大道理,不如看1分钟的小故事。也许一次回眸,就诠释了生命的决绝与伟大;也许一个微笑,就证明了感动与真诚的存在;也许一抹阳光,就彰显着生活与自由的精彩。“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那些博大精深的内涵往往孕育在最简单、最常见的事物中。真正有智慧的人能从小细节中看到大景观。从小事件上总结出真智董,从小故事里悟出深道理。
  • 迷糊生子:驯服凶猛坏夫君

    迷糊生子:驯服凶猛坏夫君

    她被陷害致死,重生后,身边多了个搞笑宝宝与一个妖艳男子。于是她甩坏男,训小三,杀父仇。一场缠绵,一场交易,她为他生子,他却从来没有现身。她报复,迷乱美男群,他却突然出现,抢儿子,败情敌,最后邪恶冰冷地抬起她下巴:你的嘴唇真美,味道不错……她勃然大怒:恶魔放手!我身边随便一个美男比你强!他双瞳冷然:好啊,那来试试看,谁更强!
  • 洪荒吞天鼠

    洪荒吞天鼠

    当一只吞天鼠觉醒时,这个洪荒将天崩地裂。当三千大道结合,鸿蒙又将如何异变?吞噬血脉,吞噬法则大道,成就万古不朽的逍遥至道!某日圣人大战,黄小妖道:“鸿钧,让他们打吧,洪荒破了,不是还有我的宇宙嘛!”
  • 中国父母培养孩子易犯的600个错误

    中国父母培养孩子易犯的600个错误

    本书列举了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经常易犯的约600个错误,既分析了错误产生的原因,又提出了解决错误的方案。一书在手,父母必能茅塞顿开。这是一本可以伴随父母一生的书,天下的父母们可能每天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实践着书中的内容——用自己的心灵和行动;这也是一本影响孩子未来的书,它将伴随孩子一天天地成长。当孩子长大成人,我们不苛求获得丰厚的回报,只希望他在回忆儿时的经历时能发自内心地说:“假如有来生的话,我希望下辈子还做你们的孩子。”
  • 宫斗那些事儿:废妃

    宫斗那些事儿:废妃

    那日,她头戴凤冠,身披火红凤袍,弃于冷宫的废妃,物件却皆用皇后的品级!然帝王诏书未到,夜深时,她突然吊死在宫门前……入宫时,她三千宠爱聚一身;死时,却是家毁子亡,成罪妃之身。一朝载恨魂归,她死而复生!誓要报她失子之恨,复他弃爱、灭族之仇,用帝王的血泪,祭奠她悲惨一生的荣宠……
  • 擎天圣皇

    擎天圣皇

    少年偶得机缘,一鸣惊人!风卷残云,破除一切!妖魔鬼怪,为之颤抖!承天之命,统治诸天!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别让生命太为难

    别让生命太为难

    哲学脱离人生,将成玄虚,人生脱离哲学,将无定位。培养智慧,发现真理,验证价值,这就是哲学的用处。小故事中有大道理,平凡事物中蕴藏有深刻的哲理。用哲学的眼光看世界,用哲学的思维悟人生,这就是本书文章的特色。爱智慧,爱哲学,爱生活,从这里开始吧。
  • 十岁皇妃好嚣张

    十岁皇妃好嚣张

    北越最神秘的皇子娶妃,娶的竟然是个十岁左右的女娃娃???好吧,再小也是会长大的,可偏偏这个小皇子妃过往皆忘,身份诡异。失去记忆却熟知各国政事,精通医术药典?这些都可以看做是她天生奇才,可她从何得知皇室种种秘辛?当容貌天真,心思深沉的她,遇上冰冷寡言,喜怒难测的他…一场交易的开始,一段恩怨的再续;她嫁他,无关情爱;他娶她,仅作权宜。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世上有一种巧合,叫缘分。片段一“一命换一命,把你孩子的命给我,我就帮你救她。”粉雕玉琢的女娃娃在椅子上晃悠这自己的双腿,极其悠哉的说道。“你夫君暂无子嗣。”君成翊皱着眉回答。“没关系,可以预定我生的那个。”娃娃一本正经的说道。【君成翊】一袭正统的青衫掩不住他特有的邪魅,穿过人群,他快速上前将呆愣的女娃抱起,霸道的宣示他的所有权:“一日为妃,终身是妻。”【君墨轩】寂寥的身影孤独而立,玉笛横在唇边,反复吹奏,直到被磨破的唇,鲜血淋漓:“你说不恨,是不是因为不爱?”【段千夜】尘埃落定时,你唤我千夜,是的,我是千夜,却也不再是记忆里那个千夜,因为,多了一颗会痛的心。【宁川】清湖之上,一叶扁舟,白衣飘飘,琴声袅袅。漫天飞红中,他停下抚琴的手,温和低笑,眸色动人,薄唇微启:“丫头,我想你了。”【逆风】他一身红衣妖娆,眉眼邪魅,举手间满是随意,声音里却带着凝重跟肃杀:“得不到的,就宁可毁掉,这是你教我的。”【慕容尘】记忆里意气风发的护国将军,竟落得如此落魄潦倒:“这样眼睁睁看着你消失,一次就足以痛彻心扉,若可以重来…”【残音】对着她不可置信的眼,他勾起嘴角,一双桃花眼里满是苦涩:“留着这颗心若是不可以爱你,那我要它何用?”当记忆重卷,有人坦然面对,淡笑处之,也有人,沉沦往事,作茧自缚。而她,终于肯相信,原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命中注定。幼皇妃读者群号码:177837119包养专区:【残音】由亲侃风吹了包养【逆风】由亲小杜子敏包养【宁川】由亲94510包养【落忧】由亲月落影心包养【段千夜】由亲叶小素兮包养【君成翊】由亲梦寒儿包养【君墨轩】由亲错过机会包养【慕容尘】由亲喏尐奈包养另外:落落宝贝的宠物【貂儿】由亲ryy雪包养咳咳,还有,某夜在某年某月某天,被小晴宝贝带回家了~喵~
  • 大亨的女人

    大亨的女人

    一场家族斗争,她家破人亡,他将她父亲的产业纳入麾下。他春风得意,她流离失所。她被迫嫁给五十岁脑满肠肥的暴发户做续弦,婚礼上,她咽尽苦涩,强颜欢笑,他静执酒杯,冷眼旁观。“我死后,把孩子交给他。”寒冷的冬夜,她坚难产下他们的孩子,撒手西去,他正拥着他的新任未婚妻。她死了,却葬在别的男人身边。这个城市人人都知道,钟离岳恨伊千夏入骨,可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又常常会想起那张娇俏的容颜。有个声音在唤他,“钟哥哥……”他知道,她从没有离去,至少在他的心里。年轻的家庭教师,有着最最朴素的容颜,可是她的一举一动,却又隐隐熟悉,当她就要带着她的亲生儿子远走高飞时,他突然出现在机场,“伊千夏,你还要走吗!”**************亲们,妻子的外遇出版本《爱是无法预料的伤》当当亚马逊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