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0300000017

第17章 法眼宗传播发展与区域分布(5)

延寿于开宝八年(975)十二月圆寂,世寿七十二,僧腊四十二,葬于大慈山,被忠懿王钱俶谥为“智觉禅师”。宋太宗皇帝对其所住锡之寺庙赐额曰“寿宁禅院”,也尤见延寿入宋所受到的尊崇地位,这也表明延寿也与宋代政治上层有着紧密的关系。可见,延寿与吴越国主以及宋代政治上层保持友好关系为其发展和传播法眼宗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不过,宋代皇帝出于多种因素考虑,对其并未像吴越国主那样对其特别优待或给予他国师之礼的尊崇身份。

二、延寿禅师的著述及价值

永明延寿是法眼宗的第三代祖师,其著作颇丰。他“雅好诗道”,著有“诗、偈、赋、咏,凡千万言,播于海外”。他最为重要的著述有《宗镜录》一百卷,《万善同归集》三卷,《心赋》与《注心赋》各四卷,《唯心诀》一卷,《定慧相资歌》一卷,《神栖安养赋》一卷,《警世文》一卷,等等。故《智觉禅师自行录》说他的著述“共六十一本,总一百九十七卷”。总而言之,由于他的著述较多,故虚云大师称他是“中国诸祖中三位最多著述者之一”。不过,阙佚的而留存有目录的延寿著述多达四十余部,而完全保留下来的著述仅有十余部。延寿的著述与其思想有着紧密的关联,因此通过他的著述,则可以了解到他的佛教思想及其理论主张。

1.《宗镜录》的内容与思想

为了调和佛教各宗派对佛教思想理论的认识分歧,延寿将华严宗、唯识宗、天台宗等各宗僧人集中起来讨论佛教种种问题,并以“心宗”为标准而判摄和统合诸家之说,以“一心”而统合万法。按照虚云的说法,“《宗镜录》百卷,是弘阐拈花悟旨、融汇各宗理趣、摄归一心的”,“《宗镜录》以心为宗,以悟为则。所说虽有浅深,皆穷源澈底,微微细细地表出此心,辟邪辅正,使后人不致悟入歧途”。《宗镜录》一百卷,所引资料三百余种,被誉为佛学百科全书。钱俶曾为《宗镜录》作有序文曰:“总乎百卷,包尽微言。”南怀瑾先生也称其为“真正的佛学概论”。

延寿的《宗镜录》一百卷,其内容架构分为标宗章、问答章和引证章三大部分,所谓“先立正宗,以为归趣;此申问答,用去疑情;后引真诠,成其圆信”。第一,从卷一至卷六十一,是为标宗章,意在论述禅宗明心见性、以心传心之要旨,即“约今学人随见性发明之处,立心为宗”。延寿在这一部分中,从“禅教一致”的思想立场出发,广引佛教经论及华严宗、唯识宗的佛学思想论述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佛理,阐扬了“一心”思想之要义,所谓“一心之门,微妙难究,功德周备,理事圆通,知解罕穷,分别不及”,“一心妙门,唯识正理,能变所变,内外皆通,举一例诸,收无不尽”,意思是说一心之法理事圆融,具备万行,统合万法,涵摄一切,乃诸法实相,“为如来所说法之根本”。第二,从卷六十一至卷九十三,是为问答章,即以问答的形式对僧人疑问以及质疑进行了回答和解释,“并围绕心性、解脱和各种教义,广引经论进行答释”。第三,从卷九十四至卷一百,是为引证章,延寿为排除学人疑虑和增强信力,而引用了《大般若经》、《华严经》、《涅槃经》、《宝积经》、《圆觉经》、《大智度论》、《大乘起信论》等佛教经论以及诸位祖师语录、传法偈语来证实其所言不虚,并重申了禅宗的传法世系,强调了其所引经论与《宗镜录》“一心”之旨是相应的。洪修平先生认为,“全书的中心思想就是把南宗的顿悟和华严的圆修结合起来,禅教合一成为贯穿《宗镜录》的一条主线”。

延寿集撰《宗镜录》一方面保留了大量的佛学研究资料。从《宗镜录》“引大乘经一百二十本、诸祖语一百二十本、贤圣集六十本,都三百本之微言,总一佛乘之真训,可谓举一字而摄无边教海,立一理而收无尽真诠,一一标宗,同龙宫之遍览”来看,延寿对佛教经论资料进行了一次大总结与大统合,所谓“把诸家之说统一起来”,因而具有总结性的价值意义。故有学者指出,“延寿以禅宗命家,属法眼血脉,但其弘扬范围之广、内容之杂,为此前禅宗诸家所未有”,“为后来禅宗向佛教全体整合提供了完整的理论资料”,“为中国佛学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强固的基础,开拓了新的模式”。另一方面也阐发了佛法义理与宗门要旨,所谓“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即主张以“一心”思想来统合万法,因一心能摄无量法门,融通一切,故“以心宗之衡准平之”,这样做的效果是“不仅统一了各家对教不同的说法,而且统一了禅与教”。由此也具见延寿对推动法眼宗的发展所作出的积极努力和巨大贡献。

《宗镜录》既是佛教各家经典之汇集,又代表了延寿思想之观点倾向,是研究延寿思想乃至唐宋之际禅宗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宗镜录》成书后,吴越忠懿王为之作序,并密藏于教藏之中,元丰(1078—1085)中,魏端献王主持雕印,分施诸寺,而“四方学者,罕遇其本”。至元祐六年(1091)夏,杨杰在东都法云道场见其钱塘新本,为徐思恭等人所校勘雕印。后杨杰受法涌之请而为《宗镜录》作有序言。惠洪《禅林僧宝传》云:“因集方等秘经六十部,西天此土圣贤之语三百家,以佐三宗之义,为一百卷,号《宗镜录》,天下学者传诵焉。”可见,《宗镜录》在宋代是极为盛行的。

2.《心赋》与《注心赋》(又称《心赋注》)的思想内容

《心赋》是延寿以赋体的形式和诗化的语言方式阐发其禅学思想的重要论著,其本人或门人为这一浓缩了禅学要义的文本进行注释,形成了《注心赋》并成为《心赋》的姊妹篇,从而进一步阐释了延寿的心学思想。故有学者指出,延寿先作有《心赋》,之后本人或门人详引祖佛之说对《心赋》予以注释,遂成《心赋注》。关于《心赋》的篇幅,《智觉禅师自行录》则云:“《心赋》一道,有七千五百字。”现今所见《心赋》共四卷,虽然《心赋》文字不多,但却集中地阐发了延寿的唯心和一心思想,是延寿正面阐释其心性思想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从《心赋》的思想内容来看,它主要围绕“心性”思想而展开,并言说了“三界之门无体,六尘之境本空”,“万汇虽分,还归一总”,“唯识唯心,无二无别”等禅学思想,故钱维治在其《心赋序》中言:“新著《心赋》,撮尽元枢,乃指一心,坦然明白。”杨曾文先生也认为,“在宋代的禅宗著作中,像《心赋注》这种用较大篇幅从正面集中论述心性的著作是绝无仅有的”。《注心赋》与《心赋》相对应,也有四卷。《注心赋》则以禅宗的“明心见性”为基础,而认为“心”既是众生本身固有的清净本性,又是觉悟解脱成佛的本来或内在依据,并引用《楞伽经》、《楞严经》、《般若经》、《净名经》、《华严经》、《圆觉经》、《大智度论》《大乘起信论》等佛教经论全方位地论述了“心”为万法之本,心为法界之体,禅宗以心为宗的思想要旨。并且对《心赋》所阐述的“一心”思想以及涉及的佛学问题给予详细的解释和说明。故有学者指出,《注心赋》“对《心赋》的宗旨给予详尽的阐释,体现出禅教一致的思想特色”。比丘妙叶也曾对延寿的《心赋》与《注心赋》评云:

宋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觉禅师《心赋》,集诸经语,以自注释,乃实际理地,一味清净心地法门,贯一大载之要旨,别三乘贤圣之器根……证诸佛之心,了众生之妄,点众生之妄,即诸佛之心,实不可思议无碍解脱最胜法门也。

妙叶也认为《心赋》和《注心赋》中所论的心地法门则是佛教禅学修行中的最为殊胜的悟道法门,它贯通佛法之要旨,是入道之要经、悟宗之真诀。虚云和尚也指出,“《心赋》与《注心赋》是讲明性见性的”。可见,《心赋》与《注心赋》均为言说禅宗“明心见性”要旨之作,这对于研究延寿的禅宗心性思想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

3.《万善同归集》的思想内容

延寿的《万善同归集》分为上、中、下三卷。全文五万余言,引用佛教经论、诸宗祖师大德论述七十余种,意在阐明“万善所归,皆宗实相”的要旨。雍正皇帝也称:“观此万言之头头是道,可知万善之法法随根。”意思是说《万善同归集》言说佛法时有理有据、合乎情理,而所修万善之法皆有根源,皆归之于一心。而且书名以“万善同归”命名,则进一步说明了修持各种善行都是百川汇海、殊途同归、圆融无碍的,故虚云和尚说:“《万善同归集》是讲法法圆融的。”

首先,《万善同归集》阐述了“一心”与“万善”的关系。《万善同归集》云:“万法皆心,任之是佛。驱驰万行,岂不虚劳?今明心虽即佛,久翳尘劳,故以万行增修,令其莹彻。但说万行由心,不说不修为是,又万法即心,修何阂心?”意思是说虽然万法不离一心,心即是佛、一心具足万行,但是本心也会受尘劳之熏染而增生烦恼和尘垢,故需要以修持的方法除去尘垢而使之复归清净本来。尽管说万行由心,但并非要否定掉修行,正因为万法即心,故修行万法也即是修心,二者同修皆无碍于心性之本来面目。可见,万法与一心即是非矛盾关系,相反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涵摄的关系,即万善同归于一心,一切万法皆以心为本,一心是万善的根本,故《万善同归集》云:“一切理事,以心为本”,“万行之源,以心为本”,而“未有一法能越心源”。

其次,《万善同归集》提倡万善之法,调和了“禅”与“净”的关系。《万善同归集》云:“诸佛法门,亦不一向。皆有自力、他力,自相、共相,十玄门之该摄、六相义之融通。……若自力充备,即不假缘;若自力未堪,须凭他势。”意思是说佛法修持法门的选择并非简单划一,而是依赖于个人的根基和条件而定,因此禅教能够合行,禅净可以双修。《万善同归集》又云:“若约上上圆根,大机淳熟,无诸遮障,顿了顿修,若妄念不生,何须助道?……若论福业遍行门中,万行庄严,不舍一法,皆能助道,显大菩提,具足十种受持,亦无所阂。”意即禅宗顿教之法是适宜于上等根器之人修持的,但是其他之善法也是方便助道之法,不舍一法,广修万善则可助成菩提,而有利于佛法修持。这也为禅净、禅教方法的结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支持。因此,延寿《万善同归集》在以禅宗以心为根本的基础之上,强调了修习净土之法的重要,故《万善同归集》云:“唯心佛土者,了心方生。”又云:“听闻读诵,利益弘深。称念佛名,往生净土。”

总之,《万善同归集》重点阐述了禅宗与净土宗的修行法门,主张禅净双修,认为净土法门为易行道,说明念佛也是有助于修禅的,所以其要旨主要是在调和禅净教之关系并融合禅净两派,故其所阐述的思想与延寿一贯提倡“禅教合一”和“禅净合流”的思想有极大的关联。而且,延寿的这一“万善同归”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故有学者指出,“这种万善同归的菩萨行思想对心行结合的强调,奠定了宋以后佛教修行实践的基本格局”。

4.关于《四料拣》的思想内容

《四料拣》又称“《四料简》”,它所讨论的中心问题是禅净的关系以及修行的功德。《四料拣》以诗偈的形式,表达了对禅、净二门的修学方法之态度: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阿弥,何愁不开悟。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一般认为《四料拣》的中心思想是主张禅净合流、禅净双修。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其并非主张禅净双修、禅净融合,而是“方便抑扬”——以方便力抑禅扬净。事实上,禅与净二法均是证入佛法真实境域的方便法门,二者本无高下之分,禅、净是无二的,如《首楞严经》云:“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即是说禅净本是一法,而非二法,即不二之法。之所以有二,既为分别所致,也是方便之说。虚云和尚也言:“念佛人心净佛土净,即见自性弥陀,这净土与禅是不二的。”作为身为法眼宗第三代祖师的永明延寿主张“禅净合流”,其作《四料拣》的用意自然不是为了抑禅扬净,而是为了指示学人选择修学法门要依据自身根器择善法而从。《乐邦文类》卷三云:“遂上智者禅院作二阄:一曰一心禅定阄,二曰诵经万善庄严净土阄。冥心自期曰:傥于此二途,有一功行必成者,须七返拈着为证。遂精祷佛祖,信手拈之,乃至七度,并得诵经万善生净土阄。由此一意,专修净业。”虚云和尚也认为,“永明禅师上智者岩,作禅净二阄,冥心精祷得净阄,乃至七度,若禅是不好的,他决不作此阄;若净是他本心所好的,则他必不至拈至七度乃决。且永明禅师出身禅宗,是法眼宗第三代,哪里会自抑己宗、说禅不好的道理?”不过,延寿的七度抓阄行为本身亦表明了他面对是选择弘扬禅法或是净土之法的问题时则处于思想两难的境地,这也说明了净土法门与禅宗法门同等重要,既不可厚此薄彼也不可厚彼薄此,但是净土法门简单易行更容易淹没禅门修行方法,故作为禅师的延寿内心世界是十分复杂的,其抉择也就充满了矛盾,而一般净土信众又如何能知其心意,且从其提倡“唯心净土”之法中残留着的“唯心”之禅思想痕迹,也可窥见其仍有坚守禅宗心学根底的思想本意。《四料拣》是研究延寿禅净思想重要的文献,故有学者指出,“延寿当时威望很高,俨然佛教领袖。他这个四料简,是禅净合流的标志,也是禅净合流的号角,登高一呼,天下翕从”。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禅净合流”实质上是学人在修学上兼顾禅宗法门和净土法门的必然性选择,无论是禅净合流还是禅净合一,并非意味二者合二为一而成一个东西,禅净二法皆是道法,在直契道心本体上是同质、同体的,就此意义而言乃是禅净不二,而非是禅归净土或净土归禅之单向度思想误读。

总而言之,延寿的著述丰富,思想深邃,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延寿的著述是研究中国佛教和禅宗重要的参考资料,也是研究法眼宗必不可少的思想材料。

三、延寿禅师的传承与贡献

1.延寿系下子弟传承及对法眼宗的发展

从“师居永明道场十五载,度弟子一千七百人”和“开宝七年入天台山度戒,约万余人”两条资料来看,延寿门徒可谓不计其数。但是《景德传灯录》却在延寿禅师法嗣中仅录有杭州富阳子蒙禅师和杭州朝明院津禅师二人,《景德传灯录》作者道元还注明二人无机缘语句不录,故从中很难了解到二人之行历和思想,而且更难获悉二人之后的传承法脉。不过,延寿广收学徒,普度众生的实践行动在客观上推动了法眼宗在江南的发展。

又据《景德传灯录》记载,杭州开化寺传法大师行明曾与延寿有披剃意义上的师徒关系,不过行明受记却是在天台德韶处,故《景德传灯录》不录行明为延寿法嗣是有一定原因的。据载:

同类推荐
  • 六祖坛经笺注

    六祖坛经笺注

    《六祖坛经笺注》是为佛教、特别是禅宗极为重要的经典《坛经》进行注释解说的著作,也是《坛经》“笺注”著作中的集大成者,全书搜集资料丰富,注释严谨,以“字字考其来历,句句求其证据”的标准,详细解释阐述《坛经》本义,使《坛经》奥义清晰可读。
  •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人生之所以滋生烦恼、苦痛,只因人之本心远去,心为俗世尘埃所染,身为名利之欲所苦,拿得起却放不下,让自己成为一只“负重的骆驼”,艰难前行,不知何时会被“最后一根稻草”压下。听从佛陀的劝诫,清扫心灵的尘埃,也就远离了烦恼苦痛的人生,修得了欢喜圆满的人生。
  • 做才是得到

    做才是得到

    现在,许多人常抱怨生活太苦,想尽各种方法寻求解脱之道。实际上,就算有人告诉了你苦的真相,以及改变逆境、离苦得乐的究竟智慧和方法,但你不相信,就是不去做,最后还是只有在人生中高一脚、低一脚地跋涉,从一种苦陷到别一种苦中,对快乐只有望洋兴叹。本书开示我们:唯有敬畏因果、感恩无常,依靠佛法的殊胜加持,方能挣脱逆境,不怕苦、不怕死,享受人间各种福报利益。如此,人生不同年龄段的所谓“难关”,也只不过是通往解脱的阶梯而已。
  •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放下:舍得之间,自在欢喜

    每一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生活,茫茫的未来无可预知,压力不断增大,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却日复一日地减小。失落、孤独、痛苦、困惑都在日复一日地加深,多少人整日里抱怨重重,又有多少人消极厌世,原本纯净的心灵被蒙上一层又一层厚厚的灰尘。在这里,让禅用清透明晰的故事告诉人们处世的智慧,帮助人们祛除心灵上的尘垢,放下心灵的枷锁,回归宁静的自在世界。
  • 圣经的故事

    圣经的故事

    《圣经》是人类历史上一部独一无二的书。它由不同时代的人用不同的语言写成,却极其贯通;它遭到无数的怀疑甚至诋毁,但最终它作为圣经经典的位置却丝毫没有动摇;它不是单纯的文学书、哲学书或历史书,但它是很多文学作品的源泉,哲学家不断地引用和讨论,它对犹太古史的详尽记载也远远超过其他民族的古史书。《圣经》是人类的伟大遗产。
热门推荐
  • 绝色世子逆天妻

    绝色世子逆天妻

    她是现代NO1的顶级杀手,腹黑邪恶。她是南云国面如恶鬼的丑女,废物怯弱。当她成为她,素手一扬,血丝妖冶,天下为之色变。废物?天才级的全系召唤师,无底洞般精神力,神兽送上门成了她的小弟。怯弱?嚣张冷酷,人若犯我,万倍奉还。恶鬼?当胎记褪去,那无限的风华,不知灼伤了多少人的眼。他是凤亲王府的废物世子,邪魅妖娆,对她纠缠不休,笑道:“然然,求负责!”【喜欢本文可以支持最妖精男主的《纨绔邪医狂妃》还有最忠犬男主的《狂医邪妃之魔帝太精分》】
  •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论人生·修养

    蔡元培是我国现代教育制度的缔造者,一生主张教育救国,他认为,唯有思想文化的革命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社会的变革。他对中国社会的弊端有透彻的认识,在国内大力提倡民主、自由与人权思想,致力于改良社会风气,尤其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及相应的世界观、人生观、美学教育。
  • 你不可不知的人性全集

    你不可不知的人性全集

    了解了人性,你就能读懂他人,而读懂了他人,你就能掌控自己的工作、生活,掌控周围的人和事,掌控一切。纵观古今中外,能够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的大人物一般都有自己独到的控人之策,制人之道。《你不可不知的人性全集》就是一本了解人性、洞悉人性,从而掌控人性的必备手册。在书中,我们首先带您认识真实的人性,分析人性中的美好与弱点;接下来讲述每个人都应该掌控的人性透视术,帮助您洞悉人性,趋利避害;然后告诉大家人性丛林中必知的生存规则,只有按规则行事才能游刃有余,自在行走;最后通过实战指导,告诉大家如何在求人办事、人脉、职场、生活中了解对手,掌控对方,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格萨尔王传

    格萨尔王传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美眷难囚:娘子不安分(大结局)
  • 万千美男:陌上初薰

    万千美男:陌上初薰

    东豫王一笑惊艳天下,太子连玥阴狠狡猾,七皇子连陌风流倜傥。她的一生,注定要与这三个男人纠缠不清。应是庄周梦蝶,梦醒,却发现自己来到古代,成为大将军期望最高的儿子,可卿本佳人。穿越的最高理想是什么?当然是左拥右抱,永享艳福!一群美男在身后狂追,她只需回眸一笑,石榴裙下拜倒无数英雄好汉。
  • 皇裔巨星

    皇裔巨星

    睁开双眼时,便是那张狰狞阴狠的娇柔俏脸和一声阴寒刺骨的咆哮,“唐潇潇,你为什么还不肯去死?!——只要你死了,我就是唐家真正的大小姐!唐家的一切财富都是我的!我会是真正的豪门骄女,我会是真正的唐家继承人!”一朝重生,睁开眼眸,已经物是人非,她已经成了那个集千万般宠爱于一身的豪门小公主,成了那个本应该惨死在阴谋和凶杀中的唐氏财团唯一继承人……而这场阴谋的罪魁祸首,居然是继母带来的拖油瓶妹妹!如此尚且不够,那个贱人——唐柔居然再次施手谋害!侥幸逃脱,她的眼底满是冰冷和傲岸,便不再是当年那个被逼得走投无路的小经纪人,也不会再是那个刁蛮任性的豪门纨绔女,——她只是她,为了成为众多豪门贵族中女王般存在的她!已经成为王牌经纪人、金牌导演乃至国际巨星的她,站在众豪门之巅,意气风发,指点江山,只是这一次,——谁会站在我身边,与我并肩放眼这一世的权势荣华?——————————————————————————本文简介:她是本世纪世界娱乐史上的十大传奇之一!她是本世纪最为杰出的女性,更是无数人道主义者尊重爱戴的女王陛下!明明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却在不经意间,以一个男人的身份,走上了那个陌生却璀璨的舞台,在非议和掌声中,踩过荆棘,踏上了第一偶像、娱乐之王的巅峰!剪断三千青丝,我愿化作男儿身,不管一路布满荆棘,踏上了至高偶像、娱乐之王的巅峰,给予每一个仰望我的人以幸福,给予每一个信仰我的人以温暖。
  • 侦破秘密(走进科学)

    侦破秘密(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穿越之亲妈后妈

    穿越之亲妈后妈

    穿越!这种事情也能发生在我的身上!宗雯醒来看着一身狼狈的自己,感叹不已。不受宠!好吧,反正我也不需要,只要有机会就泡美男去,谁管他是不是护国大将军。弃妃!唉。没想到我宗雯也有成为弃妃的时候,还是个被送人的。算了算了,弃妃我无所谓,只当是多一重身份罢了!儿子!这下好了,连分娩的痛苦都省了,两个儿子已经很多了,我应该不需要再生了!抱着这样的心态,穿越者宗雯开始在古代的生活。降继子,收毒蛇;闯皇宫,揍皇上;继子桀骜,亲子腹黑,还有一个调皮捣蛋干儿子;将军冷酷,皇帝霸道,王爷如花,公子如玉,绝色管家是小受,邪魅男子是材狼,美男一个接一个,就是比不过咱俊美无双,粉嫩清纯的好儿子!谁想伤害他们,我就与谁誓不两立!不过,貌似三个儿子都不是什么软脚虾。齐子尧语录:“老,老妈?你很有自知之明,你确实很老。不过,妈妈可是妓院老鸨的称呼,你想不开要堕落青楼吗?”顾雪松语录:“喂,女人,有没有兴趣陪本少爷逛青楼,我可以考虑给你工钱,当然也可以为你创造和我爹单独见面的机会。”喻紫箫语录:“你,调戏良家少男!我不管,赔钱,不赔就拉你见官!”各位亲们,玄天的新小说出炉了!本文走的是幽默温情路线。女主有些迷糊,有些可爱,但精明的时候也很精明。可惜,就是被男主和两个儿子压迫。在这部小说中,女主的两个正太儿子可是很强大的!本文先主既讲亲情,又讲爱情。就看女主怎样抢回儿子,怎样带着儿子大闹宁国吧!喜欢的亲们多多投票,多多收藏!推荐自己的新文:《冷女御夫》《五岁儿子是相公》《一个儿子七位夫》朋友的文:《结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