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5900000001

第1章 序

叶 君

林徽因(1904~1955),福建闽县人,出生于浙江杭州,建筑学家、作家。

林徽因出身官宦世家。祖父林孝恂进士出身,历官金华、孝丰等地;父亲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擅诗文,工书法,曾出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林徽因5岁时由大姑母林泽民授课发蒙,8岁移居上海入新式小学就读,13岁随家迁居北京,就读于英国教会女校培华女中。

1920年,林徽因随父游历欧洲,在伦敦受到作为女建筑师的房东的影响,对建筑学发生兴趣,立志作为攻读方向。其间,她结识父亲的忘年交诗人徐志摩,对新诗亦产生浓厚兴趣。翌年回国,继续中学学业。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启超长子梁思成一同赴美攻读建筑学。当时,因宾州大学建筑系不接受女生,她只好就读于美术学院,同时选修建筑系课程,力图实现自己的志愿。1927年夏,从美术学院毕业后,林徽因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设计,翌年春,同梁思成结婚。8月,夫妻一同回国,受聘于东北大学建筑系。

作为建筑学家,即便在国破家亡的时代,林徽因协同梁思成在1930~1945年间,曾到过15省、200余县,考察测绘了200多处古建筑。河北赵州石拱桥、山西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等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国人和世界的认识,从此加以保护。抗战爆发,同当时的众多知识分子一样,林徽因夫妇辗转流徙于云南、四川等地,贫病交加。

北平解放后,林徽因被聘为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1949年9月到1950年6月,她与几位同事一起,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1950年被任命为北京计画委员会委员,对首都城建总体规划提出了富有远见的规划。次年,担任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委员会委员,承担为碑座设计纹饰和花圈浮雕图案的任务。新中国成立后,林徽因迸发出旺盛的精力和热情,出色地完成了所承担的设计和教学任务,还与梁思成一道撰写了多篇建筑学论文。但是,1954年,一向多病的林徽因身体极度衰弱,《中国建筑史》课程几乎大半躺在床上讲授。辗转病榻数月,最终于1955年4月1日逝世,享年51岁。

作为作家,林徽因于1931年4月以“徽因”的笔名,在《诗刊》第2期上发表第一首诗《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作为其文学创作的开始。此后,她在从事建筑学研究之余,大量发表诗歌,兼及散文、小说、戏剧和文学评论。早在1930年代就被胡适誉为“一代才女”。

俊秀的外表,一口流利的英语,显赫的世家身世,学有专长,加之良好的文学素养,当然,还有与多位民国绅士的浪漫爱情,或不逾伦理阈限的情感“纠葛”,很大程度上,让林徽因成了今天仍活在人们口头上的一个传奇,成了优雅、知性女人的范本。特别是在一切变得如此粗鄙、市侩的当下,了解一下林徽因,似乎成了感受民国女子风范的一种方式,让今天的那些略有些小资的女人、男人们生出一点淡淡的嫉妒,感叹上天何以如此垂青这个民国女子,不吝给她美貌,更不吝给她智慧。

几位因惊人才华而成为传奇的民国女子,往往因家世、自身所受后天教养,还有所处时代的差异,自然分成几种不同类型。显赫的官宦世家身世,加上留学欧美的后天教养,以及五四时代的熏染,自然决定了林徽因、谢冰心作为优雅、知性女性的样板。无论民国还是后世以至今天,人们总是喜欢将她们进行比较。有趣的是,坊间亦流传着林、谢间因才华相妒而互生醋意的传说。客观地说,当年谢冰心文名远在林徽因之上,然而,知识界似乎更看重林徽因作为学者,对于民族国家所作的贡献,而对她尤其称许。这亦凸显一个时代对于人的认知和价值取向。1942年,傅斯年在致朱家骅信中就盛赞林徽因为“今之女学士,才学至少在谢冰心辈之上”。

张爱玲亦出身显赫,只是,到底晚出十多年,家道早已没落,官宦世家的精神作派早已荡然无存,堕落的父亲,加之刚刚开头就煞尾,并已打了折扣的西洋教育,还有战争催逼,让张爱玲成了这一类型衍生的另类。她分明感到一个时代快要终结,成名要趁早的焦虑,自然让她失去了那份从容。无论家道还是时代,她总是看到末尾的情形。因而,优雅与知性,在她身上似乎都有,但似乎又都不是。而且,那种“不是”是一种源自骨子里的“不是”。石评梅与黄庐隐相类似,两人甚笃的交谊,我想,毫无疑问建立于父亲作为小官吏的家世、缺失留洋经历,但在国内共同感受五四高潮期的时代氛围,这让她们将其思考和忧患,表达得比较直白。然而,不幸的人生遭际,却又让她们难有大的人生格局,难以掩抑的文学才华为她们宣泄人生悲苦提供了方便,她们有新女性的忧思,但更多的是感伤。而生在谢、林、石、黄之后,张爱玲之前的萧红,却是另一类型。苦难的遭际,加之想接受新式教育而不得,让她对人生有了别样观照,出之于文字,自然是另一番风貌。她以超卓的才华肆意写出人生黑暗与荒寒。

林徽因的创作涉及层面较广,但诗名最著。很多人自然将其视为新月派诗人中的一员。其早年诗歌可以明显看出徐志摩的影子,有很浓郁的“新月”味道。清丽、流畅,诗形整饬,想象新奇,典型如《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但也有对现实的关注和对都市别样生存图景的呈现,如《年关年关》。前者是对美好优雅的赞叹;后者是对苦难知性的皱眉。然而,作为诗人的林徽因,应该引以为骄傲的,毫无疑问是写出了《病中杂诗九首》。这九首诗分别写于1944年的李庄、1946年的昆明、1947年的北京,1948年5月集中刊载于《文学杂志》第2卷第12期。很显然,这批诗歌是作为作家的林徽因的后期创作。辗转流徙的生活让她明显对苦难有了更其深刻的体认,而中年心态更让她脱尽了前期诗歌的清丽与流畅。这些诗里已经完全看不到“新月”的痕迹。虽然,有些诗句的想象仍是那么新奇,但是,却打上了深刻的思辨色彩,表达上不时可以看到现代主义手法的运用;但又不像此期“九叶诗人”们那样明显。这自然是诗人林徽因完全成熟的标志。在我看来,《恶劣的心绪》、《一天》、《忧郁》是这批诗作里的尤为超卓者,足堪玩味。

林徽因的两篇悼念徐志摩的散文情感浓烈,在充分呈现一个活泼、生动的徐志摩的同时,亦深刻表达了自己对亡友深刻的知解。知性的介入,让两篇文字情感真挚,却并没有一般悼亡文字的矫饰与滥情。《窗子以外》却是格外俏皮、深隽。俏皮的是对世相的描述,深隽源于作者对世相所传达出的理解或婉讽。这是一篇将感性和知性结合得非常巧妙的散文佳作。感性和知性的结合,确乎是林徽因的擅长。这也体现在她那些漂亮的关于做建筑学考察的游记中,如《山西通信》等篇什。而那些谈建筑的科普文字更可以作为精美的散文来读。很多人认为林徽因甚至将文学才华用于建筑学论文写作,让严谨的学术论文不再枯燥,相反灵秀生动,富有人文情怀。

小说,在林徽因似是偶一为之。目前所见仅三篇:《窘》、《九十九度中》、《模影零篇》,分别发表于1931年、1934年、1935年。读者稍加留意,便可感受到林徽因那独特的小说观念,以及她那不愿重复自己的新锐态度。小说形式的多变,还是基于卓著才情的底子。仅此,让人不得不感叹,林徽因的确是才女。《窘》的精彩处在于对人物之间淡淡暧昧情感的精微体察,叙述的不过是家长里短──自然是绅士、淑女间的家长里短,讲故事的方式稍稍有些旧,似乎是中国传统小说讲故事的样式,但骨子里却别有风味。《九十九度中》就完全不一样,是林徽因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之一。在这篇小说里,作者将对日常生活的精微体察,以一种极具现代感的形式表现出来,传达出她对人生和小说本身的一份独到看法和理解。如果说《窘》还是中国传统小说那种线性叙述的话,那么,《九十九度中》则完全体现了西洋小说的观念,截取了日常生活的一个断面,将暑天北平一天的形形色色呈现在读者面前。而作者隐匿在琐屑的日常呈现背后,不动声色地表达着她对笔底人物、世相的理解,或狡黠,或犀利,或温和。在刘西渭看来,《九十九度中》“没有组织,却有组织;没有条理,却有条理;没有故事,却有故事,而且那样多的故事;没有技巧,却处处透露匠心”,实在是中的之论。他还透露,当年一个国立大学文学院的教授,向其坦承“完全不懂这不到一万五千字的东西|。其实,即便今天,如果对林徽因的不羁才情没有一点心理准备,也还是很容易读不懂。《模影零篇》是一组记人的文字,是介于散文、小说之间的间性文本,可以看出林徽因在文字上越发成熟、洗练。所记述的人物生动、鲜活,且基于人物性格特点,文字亦相应有所变化,有的俏皮,有的冲淡,有的平实。总之,她总有一种将感性和知性进行适度调和的天赋。只有一出手,文字便有了林徽因那注册商标式的印记。

如果说,林徽因在建筑学上的成就,靠的是一点点诚实的努力达至的话,那么,文学创作上的林氏风格,却多半出于才情和天赋。上天给她美貌,给她显赫的家世,给她诚实努力的品性,给她超卓的智慧,给她良好的教育,给她高洁的人格……一切似乎太过完美,上天也有些嫉妒,也给她病痛,给她困顿。不然,无论作为建筑学家还是作家,林徽因会有更为卓越的贡献。

本书还收录了林徽因与朋友间的书信数通。管中窥豹,亦可看出民国知识分子在乱世爱国、爱人的态度。那种诗意的文人风度,几成绝响。今人如果能够平静一下浮躁的心,读读1942年4月18日傅斯年致时任教育部长朱家骅,请求他为梁思成兄弟拨款救济的信,我想无法不心生感动。而林徽因致傅斯年的信,则可让人读到当时知识分子对于民族国家那份深沉热爱,以及即便在乱世那份从容的归属感。了解傅斯年、朱家骅与困厄中的梁氏兄弟的这段交往,不得不让人感叹民国知识分子那份诗意的人际关系。对比当下,不胜欷歔──那个时代确乎距离今天太遥远。

阅读,某种意义上成了对才情、诗意、知性的触摸。对于有心的读者,这自然是享受,但毫无疑问也有唏嘘,也有感叹。

2012.6.5 哈尔滨

同类推荐
  • 朱自清大全集(超值金版)

    朱自清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着优中选精的原则,斟酌再三,将朱自清最脍炙人口的散文、游记、杂论、诗歌、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作品精选出来,集结成《朱自清大全集》,鉴于朱自清的散文成就最大,本书的遴选也比较侧重于其散文作品。
  • 我的现实 我的主义

    我的现实 我的主义

    本书选取了当代著名作家阎连科与评论家、翻译家的多次有关文学问题的对话,追寻土地、介入现实、谈论语言、评论世界文学,在观点交锋和激情碰撞中,勾绘出一幅文学图景。这是一本写作宣言,一次生命剖析,一场从土地出发的文学之旅:阎连科畅谈自己三十年写作历程,细数笔下故事与人物的诞生,纵论世界文学名家。第一次提出了“神实主义”创作观念,为我们理解中国文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 诗学第四辑

    诗学第四辑

    一种诗歌观念的形成和固化,除需要有勇气的开拓者之外,一群人甚至几代人的坚守与倡扬更是不可或缺。如此这般,曾经的"先锋话语"亦或"不经之谈",...
  • 点灯的权利

    点灯的权利

    《点灯的权利》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包括《牢固确立人命关天的政治伦理》、《切勿“与民为仇”》、《猜不透的电影审查》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国色重庆

    国色重庆

    你是一个到处散落和播种神话的城市,巴山夜雨下的每一个传说,都可以令世人绝唱千载;巫山神女的艳羡与爱怨,只是其中一个关于人性与爱情如何得以充分张扬的美丽传说而已。你是一个可以怎么夸张都不为过的城市,长江和嘉陵江在你的脚下永不停歇地奔腾,铸造出你刚强的灵性和独特的气质。大山架构的骨骼和江水连结的血脉,支撑的是一个天地人和又充满鲜活生命的世界。而这自然容貌只是这个鲜活生命的部分躯体的展现。
热门推荐
  • 总裁妈咪很风流

    总裁妈咪很风流

    匈牙利的夜晚,灯火辉煌。深蓝色的多瑙河蜿蜒曲折,流淌至天与地交汇的尽头。它缓缓地流淌,映倒着这座已有百年的城市,静静地倾听这座城市的所有心事。匈牙利,在夏末秋初的傍晚是最美丽的,透出一种静谧的天生丽质。河畔的一座精致别墅中,此时却激情四射!夜幕笼罩的卧房里狼藉一片,白色的大床上,纠缠不清!床上的女子风情万种,鲜艳的红唇在那个金发碧眼的匈牙……
  • 豪门男神追妻难

    豪门男神追妻难

    她,为了成全他的学业,宁愿忍痛割爱,失去本应得到的爱情;他,勤学奋斗,为的就是有一天让她看到她失去的,不仅仅是他;五年后再次相遇,她已不是她,而他还是他,他带着怨恨,她带着迷茫。五年前的事,五年之间的空白,当一切事情都浮出水面时……片段一她黑着脸看着他:“把照片撕了!”他玩着手中的照片,淡然的道:“这照片我收下当珍藏了,以后拿出来可以用来教育我的孩子。”“……”当她再遇上他,这一切才刚刚开始。(冤家路窄,前缘再续)喜欢这本书的亲可加书友QQ群:7380056
  • 末世重生之进化者

    末世重生之进化者

    前世被友情所背叛,重生后的熊梓玲决定不再相信友情,想要再见一面家人的熊梓玲重生了,没有想过去复仇,只要这一世不再和那个杀死她的人为友就好。但有什么和前世是不同的,得知真相的同时,熊梓玲也得知了前世的自己是因何而死。比起前世的绝望,这一世,总还是有点希望的。
  • 伊犁马

    伊犁马

    该书收有作者的《白房子》《马镫革》《诱惑》《伊犁马》和《大顺店》等短篇小说。除《大顺店》写一名惨遭过日军蹂躏的“慰安妇”茴香扭曲畸形的人生经历外,作品大多写一名边防战士复员前后的生活、工作环境和情感变化以及对生活的深沉思考。这本书收录的,是作者的一些重要的中篇小说。例如《白房子》,例如《雕像》,例如《大顺店》,它们在发表时都产生过大的影响,现在在网络上依然有着很高的点击率。评论家朋友们认为,这几个中篇都是代表中国转型时期中篇小说最高成就的作品。
  • 青春

    青春

    你不知道,我们这几个孩子都是被青春折磨长大的?各自带着伤口,一边笑着,一边哭着,追逐那个叫明天的东西。和孤儿没两样的凌依依,坚强;家财万贯的廖可,桀骜不驯;看似花心的小米,其实挺单纯;李可儿,李锋兄妹的计划很可怕;性格羸弱的班主任陆远舟,取舍难定。乃至恒霆,胡锐,阴暗的卫十一,暗算的戴玲,和神秘的研一。各有惨黯的青春,在这漩涡里挣扎,希望裂梦成锦。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铠甲猛士

    铠甲猛士

    五个男孩的血统里都有一种神秘基因,所以他们的体温和体内气压也和正常人有所差别。在光影石的作用下他们会得到中国自古流传的神奇战斗铠甲并成为代表光明力量的炎龙侠、黑犀侠、风鹰侠、雪獒侠及地虎侠。与黑暗势力黑帝及其爪牙进行坚决斗争。恶方势力为破坏社会幸福安定,用大量污染物研制出一个个异能兽,制造环境污染与社会混乱,光影战士们几经努力,终于成功理解“结”之终极奥义,合体帝皇铠甲,彻底击败黑暗方。
  • 傲世玄灵师

    傲世玄灵师

    她本是古老世家的嫡出小姐,却因一个奇异的手镯成了孤儿,成长于渺无人烟的幽深崖底。身为万年不遇的废材,她是如何得奇书,收神兽,一步一个脚印走出那片与世隔绝的崖底?她本是傲世九重天的女神,一场大战,肉体湮灭,灵魂轮回,一朝转世,掀起风云无限。她有一个诡异的游魂朋友,一双慧眼识珠玉。她有一个极端的剑灵丫头,仰着娇俏可人的小脸对她说:“主人,我是真正的杀戮之剑,鲜血才能提升我的品质。”她有一只强大的本命玄兽,霸气天成的他一腔柔情为她绽放,霜,我们生命共享,灵魂相契,生生世世都得在一起。她位高权重的师父说:“生命比面子更重要。”她还有一个亦敌亦友的朋友,那个风华绝代的美男。滟滟紫衣,幽幽紫眸,敛尽世间芳华。身为神殿最年轻的大祭司,他高贵优雅若春风。他说:“这是我的选择,与她无关,不论什么结果,我都接受。”身怀世人禁忌的光明元素,她不得不韬光养晦,身怀世人觊觎的至尊玄器,她不得不谨小慎微,即便步步为营,也有那无耻的世家家主对她巧取豪夺,“如此强大的玄兽,你不配拥有。”即便小心谨慎,也能遭遇那阴险狠毒的美貌圣女,“敢抢我的男人,我要让你生不如死!”即便天赋卓绝,遇上那心胸狭窄的丹药宗师,也得遭受诬蔑。“就是你个小偷,偷了本大师的上古神丹。还说自己炼的,你以为上古神丹是路边的烂白菜?”阴谋诡谲,征途险恶,且看何人陪她直捣黄龙。世事如棋,波涛暗涌,且看她如何一步步踏上巅峰。面对强大得不可战胜的神祗,她傲气扬眉,有仇报仇,有恩报恩,本姑娘定要傲世这九重天!
  • 如何掌控你的工作 如何掌控你的情绪

    如何掌控你的工作 如何掌控你的情绪

    全文事理结合,彻底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揭示其背后隐藏的内在原因。释放忧郁、焦虑,排解烦恼、苦闷,剖析了人们工作、情绪、生活失衡的种种现象,游刃有余于工作和生活之间,同时提供了一系列掌控工作、情绪、生活的高效方案,从工作中找到快乐,告诉大家如何改变现状,本书从当代人的生活状况出发,在生活中获得幸福,为广大读者提高工作效率、调控思想情绪、优化生活秩序指明了便捷的通道
  • 穿越为婢:腹黑王爷淡定妃

    穿越为婢:腹黑王爷淡定妃

    你说穿越就穿越吧,刚来就被人用明晃晃的利剑抵着脖子是个神马意思?苏紫月双眼瞟着剑尖,她不是瞎子,这不是道具不是木头也不是塑料,是货真价实的只要面前这个黑衣蒙面男子稍微手一抖就能要她小命的利剑!她想哭,她哀嚎:我这是招谁惹谁了,还要以奴婢之身来报答人家的不杀之恩?为毛一到古代就要享受如此不平等待遇?委屈,她忍了!被人那个啥了,她再忍了!被人下了毒药,好吧,她还能忍!什么?嫁给他,是可忍孰不可忍,姐不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