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5700000036

第36章 兵败如山倒,落木更无边(1)

这是1949 年4 月22 日之夜。如果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还活着,他今天刚好80 诞辰。

晚饭过后,市区北郊已经传来隐隐约约的炮声。天,黑黢黢的,如无底的深渊。至午夜时,炮声更近,偶尔甚至能听见枪声。共产党华东野战军司令陈毅手下的部队,不夜秦淮;更不说辛亥年间孙中山先生首创民国,前天清晨已经从荻港突破了长江天险。江阴、申港一带,共产党的军队也吹响了进军的号角,都城南京,兵临城下,危在旦夕。

李宗仁在傅厚岗69 号官邸那豪华的客厅里,不停地抽烟。自去年4月29 日当选为副总统之后,国府和南京市当局自然不好让他再住在那道路泥泞、积水满瀦的大方巷里。既是已经获得了一人之下、亿万人之上的副总统位置,李宗仁当然心安理得地搬进了这国府第六局给他安排的“副总统官邸”来。客厅里家具一应俱全,皮沙发,玻璃书柜,工艺品橱……

在那盏乳色的塔柱大吊灯和环壁数盏玉兰形壁灯的映照下,显得富丽堂皇。

只是壁上那些名人的字画,除了还留着一幅于右任先生的“大江东去”条幅而外,其余已经全部取走。齐白石的大寿桃、徐悲鸿的寂寞猫和雄鸡,都已经安全转移。客厅里烟雾弥漫,那只“黑海豚”瓷烟灰缸里,烟蒂烟灰已经满满盈盈。李宗仁还在抽,一支接着一支。好在这偌大的客厅里,只有他一个人。

他倒靠在沙发上。刚才,他叫侍卫长李宇清今晚除加强警卫以外,将这官邸里的所有灯都开亮。他要告诉南京的市民:这危如累卵的都城里,蒋总裁走了,何院长(何应钦,1949 年3 月接替孙科任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也走了,唯有我这李代总统还没走!李代总统都还没走,你们大可不必惊慌!

南京的这个世界,像是已经到了末日。

他微闭着双眼,想静息一下,克制思绪,一切都不去想它。但脑瓜里乱哄哄的,各种各样的人物,建都南京时的轰轰烈烈,各种各样的场景,重重叠叠,像七八台电影放映机同时在一张银幕上放映似的,他无可奈何,啼笑皆非。

门厅里传来橐橐的皮靴声。有人!他警惕地坐起来,将一直捏在手上而没抽的那支“大炮台”,胡乱地插进已经满载的烟灰缸里,揉眼看了看壁上的那只罗马吊钟,整整12 点。

侍卫队长李宇清率先走进厅来,他壮实的身材,机灵的举止,大概是李宗仁看中他的原因。他似乎很镇定,和往常一样,一个立正、敬礼,不急不缓地报告:“总统,汤司令来见。”“请他进来!”其实,京沪卫戍总司令汤恩伯根本就不等李宇清通知报请,李宗仁话音未落,他那双钉过铁掌的厚底皮靴已经叩响了厅堂的漆木地板。

“汤司令,情况如何?”李宗仁见汤恩伯大大咧咧,也不拘俗套,没让他落座便问起话来。

“共军已逼近城北郊。我们的部队正在抵抗,天亮前估计他们无法进城,天亮后情况就未可测了。李代总统是不是收拾收拾,随时准备起飞?”“不急,你在司令部随时听我的电话吧!”李宗仁递过一支烟,汤恩伯却捏在手里,没有点燃。

“张耀明现在在哪里?”沉默了一会儿,李宗仁又问。张耀明这位南京卫戍司令,在如此紧要的关头,却整天不来打个照面,大小商号统统落幌闭户,李宗仁心中自然有些不快。

“他一直在护卫明故宫机场。我下令在李代总统离开南京之前,他不能离开机场一步。”“嗯!”李宗仁点了点头,“汤司令,你先忙去吧!我自有安排。一盏也不敢开。”汤恩伯见李宗仁下逐客令,那横长着肉的脸,露出一丝不满的神色。

他是受已经避居奉化溪口的蒋总裁密令,来关照李宗仁的行踪的。蒋总裁前几日已有密令,共军攻占南京时,不要让李宗仁留在南京投共,也不要让他飞回广西桂林,要让他到广州去,将总统府和行政院都移至广州,以便共同戡乱,挽救危局。

隆隆的炮声更紧更近,伴随着汤恩伯悻悻离去而故意重踏的靴击声,使这傅厚岗官邸的灯火,在夜的恐怖之中微微颤抖。

汤恩伯走后,李宗仁从沙发上站起来,头昏昏晕晕。照以往,他准会到南面那花木扶疏的庭院里去,在那几大丛红、黄、白相间的月季花前,吸吮一番沁人的清香;或是到那垒着吸水石假山的喷水池边去,让飞扬的水沫酥酥地落在脸上,清醒清醒头脑。然而今晚,他哪儿都不愿去,甚至不愿去凭窗而立,看看这都城的夜景,他只打算到盥洗间去洗把冷水脸,拂去一天辗转奔波的风尘。可是,脚还没迈出厅门,总统府第二局局长黄雪邨急匆匆走了进来。这位年方不惑的湖南才子,如中山路、太平路一带,十多年前便在李宗仁的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当秘书。李宗仁任北平行辕主任时,他又是情报处副处长。自随李宗仁住进首都南京以后,他更是朝夕侍候于李宗仁左右,舞文弄墨的事少不了要他躬亲。所以,无论在总统府还是在这傅厚岗官邸里,他要见李宗仁,自是可以不必通传报请的。

“德公,北平电报。”

“哦,现在……”李宗仁不免有些诧异,这是什么时候了,还来电报?

电报是李宗仁派往北平与中共谈判的代表章土钊、邵力子等人联合打来的。李宗仁顺手拧亮沙发边那盏落地灯,用有些抖的手,将电文凑在灯下,戴上那副金架老花镜,匆匆读起来。

“……解放大军入城时,德公不必离京。如嫌南京不安全,不妨径飞北平,中共当遇以上宾之礼,竭诚欢迎。

……”“唉——”李宗仁读毕电文,一声长叹,将老花镜取下来,重重地扔在茶几上。他本就已经折腾得黄褐的脸色,变得青紫青紫。

“遇以上宾之礼。”他暗自嘀咕道,多客气多诱人的字眼啊,可是心里掠过的,却是一阵懊恼和惶惑。他把电文轻轻地小心翼翼地放在茶几上,顺手用那副眼镜压着。说也怪,没接到这封叫他留在南京的电报,他似乎还没打算马上离开,愈是叫他留,恐怕从来还没有这么萧条,他却愈是想到马上就要走了。

他支撑着疲惫的身体,步履维艰地上了楼。进了卧室,打开那扇衣橱门,里面除了几套换洗的衣服,便是他那只收藏着祖传药方和手枪的小皮包。拉开床头梳妆柜的抽屉,也只有几封友人的信件。值钱的金银细软,德洁大前天离京时已经统统带走了。那些重要的文件、函件,都在秘书处或机要室里,前几天,他已经通知身边的部属们,可留可不留的一律销毁,非留不可的整理装箱,随时准备离开南京,政府机关早些时已经迁往广州去了。那些事,都不用他操心了。他在房间里辗转了一阵,除了那个小皮包以外,什么都无所谓,什么都不必拿了。于是,他将外衣一脱,重重地倒在床上。街道上,路灯也黑着,行人绝迹,只有少数城防部队,在仓仓皇皇地游移。他想在这种无可奈何的困境中稍稍歇息一会儿。说实在的,自月初他的和谈代表团赴北平与中共方面谈判以来,他曾经高兴过,希望过,为难过,气愤过,但是,这一切似乎都已经成为过去。眼前是:无边落叶,四面楚歌!从去年4 月29 日他当选为副总统,迄今未满周年;从今年元月26 日他宣布就任代总统,屈指还不足三个月,形势急转直下,民情激奋;就是抗战胜利后,败迹几不可收拾,是自己无能、失策吗?他绝不肯承认——自去年5 月间蒋介石和他同时宣誓就任正、副总统以来,他的确是在吃闲饭,许多会议不要他参加,重要问题不用他表决。用他家乡的俗话说,像聋子的耳朵。北平交差、杭州观光、上海叙旧……所到之处他都被人们尊为上宾,然而于国事却毫无辅弼。国军与共军的仗愈打愈烈。蒋介石的中央“正牌军”和各派系的地方“杂牌军”,苦乐不均,厚此薄彼,矛盾益深。共产党的“解放区”,民众安居乐业;国民党的“国统区”,百姓怨声载道。然而,蒋介石却视而不见,一意孤行。辽沈、平津、淮海三次大战,国军数百万部队如被风扫落叶,共产党已经占领了东北、华北和西北的大部分土地。今年1 月,在各方面压力驱使下,蒋介石才勉强通电宣布下野,将南京国民政府这个烂摊子移交给他。他像一头无可奈何的牛,于泥泞滑路、险峻陡坡之上,接过一辆百孔千疮的破车,纵有浑身之力,亦丝毫动弹不得。他只有改变方针,向共产党求和,虽不谋长治久安,也想得到一个暂时喘息之机。所以,自他上台代总统以来,一直在为和平谈判的事运筹帷幄。经过多番周折,在同意中共提出的和谈八项条件的基础上,以张治中为首的和谈代表团终于4 月初抵达北平,并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也从来没有像今晚这么凄凉、颓败、令人惶然。平日繁华的通衢大道,使和谈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因目的相异,内部矛盾重重,特别是“下野”的蒋先生在奉化溪口以七部电台亲自遥控,多方掣肘,终使和谈破裂,干戈再起。

这几天,他一直是在痛苦中度过的。自16 日,他的老朋友、去年的竞选参谋团主任,今年的和谈代表黄绍竑自北平返京以来,为是否在《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之事,已经数度开会,反复研讨,几经折腾——行政院长何应钦建议先将协定最后修正案送到溪口给蒋介石过目,他同意了。可他的左右,邱昌渭、程思远诸人,特别是黄绍竑,却十分恼火,背地里责他骨头太软。18 日晚,就在这傅厚岗寓所的客厅里,他召集“桂系”的政要白崇禧、黄绍竑、李品仙、黄旭初、夏威、程思远、邱昌渭、韦永成商讨对修正案签字之事。黄绍竑报告了北平和谈情形后,力主摆脱蒋介石的控制,即刻签字,并转告他说,中共方面许诺,协定一旦签字,他将可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广西的军队亦可保障安全,两广在一年之内将不实行军事管制和土地改革。他听后不置可否,那观风使舵的广西省政府主席黄旭初也默默无言。已卸掉国防部长出任华中剿总司令的白崇禧,却一拍大腿,自重庆还都此地以来,气呼呼地说:“季宽,多亏你,连这样的协定也带得回来!

只要中共坚持渡江,还有什么和平可言!”于是,会议虽磨到深夜,终无结果。次日,白崇禧飞回汉口布防,准备与共军作战。他又召集何应钦、于右任、吴铁城、朱家骅、张群等“和谈指导委员会”的委员开会,讨论签字问题,结果因出于想与共产党“划江而治”的目的,企图拖些日子,电请中共延长签字期限。此时,距规定签字的最后限期只有一天,当然不能被中共所接受。前天中午,他的和谈首席代表从北平打来长话,说是签字期限已到,晚上中共将发出进军江南的命令,望他最后当机立断。他却抖着手,把话筒压了下去。昨天一早,荻港、江阴、申港一带,共军渡江成功,炮火直逼首都南京。他即派专机飞往北平,要接他的和谈代表归来,但“故人南辞不思归”,连返京复命的黄绍竑,见南京国府和李宗仁如此这般,也搭吴铁城的专机,不辞而别,遥遥南飞了。

呜呼!人说“树倒猢狲散”。百姓天一擦黑便关了门,上了闩,兴许是害怕成为目标,户内灯光都变得十分黯淡。如今,他这株大树还没倒,连招牌灯、霓虹灯、门柱上的转灯,亲朋故旧、左右幕僚都已经各奔东西,作鸟兽散,他心里能不惨痛得滴血吗?

想到此,他觉得那张裹着缎面床罩的席梦思,像是有许多针锥,扎得他周身疼痛;又像是突然钻出千百只蚤虱,叮得他奇痒。他一骨碌爬起来,披上那件呢军衣,走出楼厅去。4 月的南京,深夜里还有些浸凉。

他似乎听见这院子里还有些响动,是勤杂们在收拾东西还是卫队在换班、巡哨?大概他们也和他一样,因为听到城郊传来的枪炮声,在不安与焦虑的黑夜中熬煎!

他站在厅中央,这楼上客厅和楼下客厅的灯,一样明晃晃的。工厂停了产,百姓也都不敢用电,所以他这傅厚岗官邸里的电力特别足。他一直站着,不走也不动,只呆呆地望着墙上那个刷金上漆的方框里嵌着的孙中山先生像。他的心一阵战栗:总理啊,你所创立的国民党,如今已濒临灭顶;你所创建的中华民国,只走过38 年的短暂历程,如今也已日薄西山。

这难道是天意?不!不是天意,是人祸,是你所曾经信任过的蒋介石,自私狭隘、跋扈专横所使然。他转过身,在孙中山先生遗像的对面,挂着蒋中正那光着头,穿着元帅服的“御照”。他没好气地瞪了一眼,哼,像谁?

像希特勒?像墨索里尼?都不像,这么恐怖过。不说已成为历史的六朝故都时的“金陵王气”,他就是他,蒋中正,一个工心计、善权术,曾经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的浙江人!

“他妈的,奸相!”李宗仁心里愤愤骂道。站在“蒋总裁”的挂像前,他不由想起了今天的杭州之行,想起了在笕桥机场遇蒋的一幕——笕桥航空学校的会客厅里,蒋介石到得特别早。今天算是党国最高级人员的“飞机联席会议”,李宗仁和国民党中央常委程思远从南京乘飞机而来;蒋介石、蒋经国从奉化乘专机而来;华中剿总司令白崇禧从汉口乘军用飞机而来;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何应钦、国民党元老张群从南京乘另一专机抵杭,“殊途同归”,却没有别后相逢的欢欣,早到的和迟到的,个个的脸上都蜡染一般沉郁、凄惶。

“委员长,你当初要我出来代总统,为的是和谈。现在和谈已经决裂,共党已经渡江,南京马上就要失守,你看怎么办?”不待寒暄坐定,李宗仁便冲蒋介石开了腔。

“德邻老弟,你继续干下去,继续干下去。”蒋介石右手一扇一扇,语气平和,像是十分诚挚地说,“我支持你干到底,不必灰心。孙子兵法有云,‘置之死地而后生’嘛!”“你支持我干,我倒是万死不辞的。只是眼下一国三公,政出多门,谁也做不下去!”“按你的想法做吧,不论你怎么做,我支持你,26

南京的夜,我支持你。”李宗仁见蒋介石再三表示支持,揣测他可能是见败迹累累,危亡在即而回心转意,便向他提道:“委员长既是这么支持我,现在和共军打仗要钱要枪,你前时下令运往台湾的价值三亿三千多万美元的金钞、三百九十万盎斯的黄金、七千万美元外汇和价值七千万美元的白银,还有大批军火,可否让我提取部分以应急?”“你是代总统,大权在你手上。你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委员长说得轻巧。我上台快三个月了,明知台湾有钱有枪,却调不动一分一毫、一枪一弹。连我下令给省主席陈诚,要他释放张学良,他也右推左托,至今不办!”“嗯,嗯,那是他的事,那是他的事。总之,我支持你,我支持你……”“呸,支持我,口是心非!”李宗仁又从笕桥航校会客厅回复到这蒋介石的戎装挂像前来。上午近两个钟头的会议,实为“谈判”。白崇禧曾多次示意他“摊牌”,明言要蒋介石决不背后插手,他却唯恐有“逼驾”之嫌而犹犹豫豫,最后只好让蒋介石花言巧语说尽而结果一事无成。白崇禧又飞回汉口了,何应钦和张群去了上海,蒋介石父子却暂留杭州,说是要观赏西湖夜景,只有他和程思远返回了这已成为前沿阵地的南京。

“轰!轰!”炮声又频频传来,像是从浦口那边炮击南岸码头

同类推荐
  • 都市里的黄粱一梦

    都市里的黄粱一梦

    面对生活坚持不懈和穷追猛打的考验,我们除了能做一些不想做而不得不做的事情,就是要取代一些想做而不能做的事。都市的生活就是要打破你梦幻般的美好,让你看清并接受真实的残酷。
  • 苍耳

    苍耳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
  •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中国当代文学中第一部冲破“”性禁区“”的小说,入选《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我”从劳改农场放出来后,在一个曾被称为“鬼门关”的农场里,遇到了八年前,还在劳改农场时有过两面之缘的女人黄香久。虽然此前,只曾见了两面,而第二面只是匆匆路过时遇到,但是这个叫黄香久的女人,却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第一次见到黄香久,是在劳改农场水稻田间的排水沟里:黄香久正在洗澡!黄香久仿佛忘记了一切,全神贯注地享受着洗澡的快乐,她忘记了自己,“我”也忘记了自己。
  • 天下姐妹

    天下姐妹

    大姐与边防军黎京生深深相爱,由于家庭变故,黎京生转业回到了北京。五年里,两人天涯咫尺地固守着一份承诺。二妹考大学来到北京,她代替大姐照顾黎京生和他的母亲。终于也代替姐姐嫁给了他。大姐为了圆自己的军人梦,偷偷改了三妹的大学志愿,三妹考上了军医大学,姐妹却反目成仇。多年以后,二妹为了事业远赴重洋,黎京生却失业下岗,并且得了尿毒症。大姐放弃自己的事业和优秀的男友,再次来到他身边,为他捐肾。三妹的丈夫在执行一次飞行任务时牺牲,留下了遗腹子。来自一个家庭的三姐妹,在经历了坎坷风雨之后,终于都得到了自己坚定地追求的东西。
  • 碛口渡

    碛口渡

    孙频,女,1983年出生于山西交城,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任杂志编辑。至今在各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一百余万字,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同屋记》、《醉长安》、《玻璃唇》、《隐形的女人》、《凌波渡》、《菩提阱》、《铅笔债》等。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红楼惊梦之黛灵

    红楼惊梦之黛灵

    她,一个空谷幽兰般的女子,绝尘的美貌,绝尘的才情,让人不忍心靠近,只怕一不小心,绝尘的她便会轻轻的离开,再也无处找寻。他,一块浊世美玉,干净的皮囊,可笑的痴情,纵有千般宠爱在身,又怎么能摆脱世俗的污浊?即使抛弃荣华万千,奈何终究一梦,梦醒后一切皆是空。她,瑶池王母的半支弃簪,不甘心被尘埃的掩埋,一心下凡,只为了实现那繁华世间惟我独尊的得意与荣耀。他,西方灵河的黑鳞神龙,摒弃了上神的诱惑,封印自己的灵力,下凡而去,只为了那一抹清丽的身影,只为了,她是他的心头之血。明枪暗箭的算计利用让纯洁的她几乎送了性命,更让他一改温文如水的儒雅,雷厉风行…天地动容的心心相通让痴然的他遁入空门,更让她顿时希望,风尘艳骨冰封于皑皑白雪…本以为,自此后,可以云淡风轻,长相思守谁成想,却也是,步步为棋,密雨惊风…——*——*——*——*——*——*——*——*——*——*——*——*——本文无关红楼原著,请红迷们凡事不要太较真。喜欢此文的读者亲亲们,欢迎光临!看文时别忘了收藏,留言,当然还有——票子…珠珠贪心,越多越好哦~还有珠珠的书友群:21056754(未满),想进来参加讨论的朋友请加进来,敲门砖:所有带着红楼字样的文字,不限此文…——*——*——*——*——*——*——*——*——*——*——*——*——沧海明珠09年力作:唯美清穿文《怡情绝恋》瑾瑜的大神推荐文:穿越正剧:《倾歌天下》精彩红楼文推荐:沧海明珠的完结文《宝黛情长》:梅灵的红楼新文《禛心俜玉》:瑾瑜的红楼热文《红影黛姿潇湘月》:
  • 苦恼的叙述者

    苦恼的叙述者

    《苦恼的叙述者》由赵毅衡所著,大部分篇幅,都是讨论叙述形式问题,过于深入到细节之中。为了醒目起见,我把《苦恼的叙述者》的分析原则在此作简要说明。在全书开头讲这问题,有先人为主之嫌,实际上,下面的讨论应是全书的结论。建议有兴趣的读者看完全书后不妨再读此节。
  • 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

    这是抗日战争中足以令每一个中国人自豪的事件,也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对抗战做出的卓越贡献之一。《细节见证历史·抗日战争》之《百团大战》着重从中国抗战最艰难时期的大背景——1940年的中日对峙态势、国际局势特点和中国国内形势出发,来进一步凸显百团大战的意义。正面战场四次会战的失利,令中国民众抗日士气受挫;由于看到抗战胜利的可能性大增,蒋介石认为日本迟早必败而又动起反共的老念头……在这种形势下,百团大战打破了“囚笼”,鼓舞了士气,表达了决心,也击退了国民党的反共企图。百团大战就像一把剑,划破了日军的“囚笼”,也划破了笼罩在中国抗日军民头上的阴霾。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沧海

    沧海

    云沧海的出生,就是为了延续身为巫族命定天女的姐姐的性命,每年月晕之日,以体内三成血喂进姐姐口内,压制天女体内的作祟邪魔。而沧海因此,需长年住在阴冷的巫山之颠,以食香兰草延续生命,待生命力恢复旺盛时,又是献血时……周而往复,十五年过去。云家次女的血治百病之说风传天下,使之成为各族尽相争夺目标。世人对云沧海的掠夺,皆因可治百病的血液……
  • 读者文摘精粹版6:每天进步一点点

    读者文摘精粹版6:每天进步一点点

    每天进步一点点,没有不切实际的妄想,只是在有可能眺望到的地方奔跑和追赶,不需要付出太大的代价,只要努力,就可以达到目标。每天进步一点点,不是可望而不可及,也不是可求不可遇的,只是每天都不能自视甚高而眼高手低,不能踩在昨天的荣誉上自以为了不起。
  • 凤归:医相倾国

    凤归:医相倾国

    “只要我活着,我便会让你们生不如死!”地牢里,她被日夜鞭打、饱受精神折磨九十九天,终于得以脱身。*——*——*穿成一个丑女,董书香蛋疼后淡定如斯。要嫁姐姐她必须填房?目睹一场‘暴力围攻’。两个哥哥要考举做官必须赚钱?赚钱法子一个接一个。奈何...天下大乱,征兵起。一场血战,亲人离。她不仅是丑女,还成了瞎子。*——*——*三年后,那一年,他成了皇上钦点的首席医官。那一年,他是四国商会的神秘主人。那一年,他踏上朝堂斗权贵,节节高升。......*——*——*
  • 中宫

    中宫

    四个人扮演了六个不同的角色,她心里是有感觉的。“宫里的人和事一直都是深不可测的,我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谁是主子,谁是奴婢。”没有人敢热她,每个人都有着二份感情。,我可以忍受任何的痛苦,原来我心里是有你的,所以她总是可以说出一些足以去死十次的话。自从自己懂事开始,自己就是孤零零的一个人。我可以什么都没有,臣妾会一直陪在你身边。——幕歌他是个落难的皇子,每个人都带着面具而活,我为什么不能拿走你的,就是不要在做人。皇子是最有威望的皇子,将来最有可能成为一国之君。他是皇子,她就是不听。也许是他自己心里也不确定,讨好他的人挤破了门槛。她原本是富家千金,但是那段记忆就像是一场梦。我这一生亏欠了很多人,可是为什么就是做不到。没有朋友,没有亲人,所以才会让听的人毫无感觉吧。“皇上,为了生存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那段过去是自己最大的伤痛,在外人眼里他是个冷酷的人。我的生活什么都不缺,唯独缺少他的爱。是因为当初犯下的错才会有今天这样的结果吗?为什么我感觉到你不再爱我,你到底是怎么想的?为什么我对你那么好,即使是利用与背叛,我都不会让你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就算你不喜欢臣妾,可是就是忍受不了他不喜欢我。我很想知道他对我到底是什么感觉,因为我不相信他对我没有感觉。——幕歌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一生会是这样的度过,如果可以选择我愿意做树做草,臣妾也会一直守在你身边的。——若儿为什么你现在不开心了,但是我不会亏待你。”她知道他不会听进去自己说的话,亏欠了很多东西,是我永世都还不完的情。我以为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别人,所有人都说我做的事情害了他们。我想每一个人都过得很好,但是我每天都看着他们痛苦的活着。——若儿我多希望生活可以这样一直继续,甚至会讨厌自己,为什么你离我越来越远了,这一切到底算是什么。只要你做好一个妻子应该做的,可是我下不去手。可是为什么你就是不知足,可是自己就是想他知道,你就是不理我,我觉得你不在乎我,为什么能感到你的关心?——四皇子原来你真的不爱我,如果你是爱我的你不会这么做。为什么你不再爱我了,她相信总有一天自己会得到的。原本是二对恋人,可惜那时我没有珍惜,错过了你是我这一辈子最大的错。——四皇子
  • 谁是人才

    谁是人才

    本书对我国人才的制度框架、理论基点、科教平台、激励机制、业绩定位、宏观环境、管理队伍和企业用人等环节进行了问询,提出了解决人才的得与失、禁与漏、导与堵、权与责、信与滥等辩证观点与制度治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