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0000638

第五十三章 议亲议功

庆国京都三年前一场宫乱,宫里的主子们死了一大批,宫里的关系反而却变得简单起来,整体气氛也变得肃淡而直接许多。皇后死了,陛下看样子没有重新立后的念头,太后死了,再也没有一个老太婆坐在高高的地位盯着那些妃子。淑贵妃很漠然地接受了亲生儿子死亡的结果,只是在冷清的宫中吃斋礼天,陛下没有把她打入冷宫,已经算是格外仁慈开恩。

如今的皇宫,说话最有力量的女人,自然是三皇子的生母宜贵嫔,以及大皇子的生母,宁妃,这二位娘娘在宫变中都是被伤害的一方,在战斗里结下了流血的情谊,相协着处理宫中的事宜,倒算是和谐无比。

至于最能影响后宫气氛的传位一事,在眼下也不可能惹出什么大的问题。虽然陛下还没有另立太子,但明眼人都知道,将来最有可能接掌庆国江山的皇子,自然是三皇子李承平。

虽然这位三皇子年纪尚幼,只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但是唯一能够威胁到他地位的两位“兄长”,大皇子人所皆知,对于皇位没有丝毫窥探之心,而且他身上一半东夷城女奴的血脉,也让他在继位这件事情上,有天然的困难。

还有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自然就是范闲。但是小范大人毕竟只是一个私生子,而且他是三皇子的先生,最关键的是,看这么些年来的动静,小范大人对那把椅子根本没有丝毫兴趣。

当然,至于在大臣和宫里娘娘们的眼中,范闲究竟有没有兴趣,这还是一个值得好生揣摩的问题。但至少在眼下,三皇子的道路是光明的,身旁的助力是实在的,整个庆国rì后的轨迹是清晰的,所以皇宫里的气氛是良好的,团结的小会天天在召开,每个人的jīng气神都透着股奋发向上的味道。

…………范闲一路兼程,回到京都的时候已是天暮,待进入深宫之后,整个天都黑了起来。他坐在御书房内,摸了摸在轻轻响鼓的肚子,忍不住皱了皱眉头,心想先前应该去新风馆整点儿接堂包子再进宫的。

这只是一个很美妙的想法,他身负陛下重任,既然是回京禀报差事,哪里敢在宫外逗留。正暗自恼火之时,忽然瞧着两个小太监端着个食盒走进了御书房。

陛下这时候不知在何处宫中用晚膳,即使内廷通知他范闲回了京,这一时也赶不过来。范闲怔怔地看着食盒里的物事,笑了笑,说道:“知道我没吃饭?”

姚太监一般随侍在陛下的身旁,今rì留在御书房外当值的太监头子,也是范闲的老熟人,正是那位在宫变事中立下大功的戴公公。

戴公公眉开眼笑看着范闲,说道:“小公爷心急国事,想必是误了饭点,先拣些点心垫垫,陛下这时候在后宫用膳,便是想赏您一碗鱼子儿饭,也怕来不及不是。”

范闲也不客气,对着食盒里的东西开始发动攻势。身为一名臣子,当皇帝陛下不在的时候,就已经坐进了御书房中,这本来就是杀头的罪过,在御书房里不请旨而用餐,更是大不敬的事情。只不过他早就得了特旨,所以坐的安稳,吃的放心。

戴公公在一旁笑着心想,小范大人终究不是一般臣子啊,旋即想到最近在天下传的沸沸扬扬之事,戴公公的心头又是一热,小范大人替庆国立下不世之功业,也不知道陛下究竟会怎样赏他,之所以这位太监头子会热的烫将起来,全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前程一大半在陛下手里,还有一小半则是完全和小范大人联系在了一起。

他这生在宫里一直顺风顺水,直到范闲出现之后,他才开始倒霉,开始复起,因为在京都叛乱事中,他出了大力,所以如今已经成了副首领太监,身份地位比当初在淑贵妃宫中时,更要尊贵无比。

戴公公偶尔会满怀后怕的想到,如果自己一直在淑贵妃宫里当值,如今只怕已经成了冷宫里的一员,甚至是早已经死了。想到此节,他不禁用眼角的余光往后瞥了瞥,如今跟着自己的这个小太监,当初也是御书房里的红人,只可惜后来在东宫里服侍主子,虽然没有犯什么事儿,但地位却已经是一落千丈。

范闲放下了筷子,和戴公公温和地说了几句话,这才将目光缓缓地转向了他的后方,看着那个愈发沉稳,然而脸上的青chūn痘依然清晰无比的年轻太监,平静说道:“你居然还没有死,有些出乎本官意料。”

洪竹满脸恭谨,向范闲行了一礼,回话道:“回小公爷的话,奴才得蒙圣恩,年前才从冷宫里出来。”

“rì后记得服侍陛下用心些。”范闲不咸不淡地说了一句话,便住了嘴。

戴公公瞧出他的情绪有些不高,随意奉承了两句,便领着洪竹离开了御书房,心里想着,宫里一直有传闻说这位小洪公公与小范大人不对眼,当年就是小范大人把这小家伙踢到了东宫,今rì看来,果然如此。

他的心里不禁冷笑了三声,暗想洪竹此人,当年即便有洪老公公照看着,依然敌不过小公爷从宫外伸过来的手,如今洪老公公已然身亡,洪竹在宫里的位置可就尴尬的厉害了。

戴公公却完全没有注意到,在自己离开御书房的时候,范闲和洪竹对视一眼,眼中颇有互相关切之sè,然后轻轻地,不易为人察觉地点了点头。

御书房内一片安静,范闲沉默地梳理着脑中的思绪,洪竹从冷宫里出来是理所当然之事,这小子一直很讨宫里贵人们的欢喜,叛乱一事中,明面上洪竹根本毫不知情,起用本就是理所当然,当然,在这件事情里,范闲也是绕了许多弯,给洪竹出了些气力。

至于三年间的彼此纠葛,范闲已经不再去想了,至少这位小太监帮过自己太多,从情份上讲,总是自己欠对方,而不是对方欠自己。

正这般想着,御书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隐隐有灯火从玻璃窗的那头,照亮了黑夜,往着这边飘了过来。

范闲赶紧收回伸懒腰的双臂,站了起来迎接陛下。

御书房的门被推开,一身明黄单衣的庆国皇帝陛下大步走入,微显清瘦的面颊上一片平静,只有两鬓里的白发透露着他的真实年龄与这些年耗损太多的心神。

一众服侍的太监没有入门,姚太监极为聪慧地后方将御书房的门紧紧地关上,整个御书房内就只剩下皇帝与范闲二人。

皇帝很自在地坐到了软榻上,双手揉着膝盖,眼睛看着范闲,忽然哈哈笑了起来。

范闲被这串笑声弄的一头雾水,有些尴尬地站在原地。

皇帝摇了摇头,说道:“你很好。”

既然是很好,为什么要摇头?范闲苦笑了一声,将身旁由院里准备好的密奏匣子取了出来,放到了软榻之中的矮几上。

皇帝打开匣子,认真地看了起来。这匣子里面全部是此次南庆与东夷城谈判的初步结果,以及监察院分析的东夷城底线,以及东夷城方面贡上来的疆域图以及人丁财政分配的细致情况。

东夷城的事情,早已震惊整个天下,负责谈判的使团,包括范闲自己,和京都皇宫都保持着每天一次的谈判细节交流,皇帝对于谈判的细节很清楚,但毕竟两地相隔甚远,真要掌握第一手情况,还确实需要范闲回京一趟,做一次面禀。

皇帝缓缓地放下手中的宗卷,站起身来,走到了御书房的一面墙上,拉开墙上挂着的帘子。

帘下是一大张全天下的地图,上面将各郡路描的清清楚楚,甚至是东面南面的海岸线,也画的极为细致。这块地图,不仅包括了庆国的疆域,也包括了北齐和东夷城的国土。

范闲第一次真正进入御书房议事时,和那些尚书大学士们坐在一处,便曾经见过这张地图,知道庆国君臣对于拓边的无上热情。只不过当时皇帝的身边还有三位皇子,如今却已经不见了两个。

皇帝稳定的手掌在地图上移动着,御书房内的光线虽然明亮,但毕竟不是手术室里的无影灯。他那只手掌移到地图上的何处,何处便是一片yīn暗,就像是黑sè的箭头,蕴含着无数的威权,代表着数十万的军队,杀意十足。

那只手掌落到了东夷城及四边诸侯国的上方,轻轻地拍了拍。皇帝未曾转过头来,平静说道:“不费一兵一卒,朕便拥有此地,范闲,你说朕该如何赏你?”

“谈判还未结束,剑庐内部还有纷争,那些诸侯国的王公只怕还要反水,最关键的是驻兵一事,不知道将来会不会引起东夷城的反弹。”

范闲笑着应道,他能看出来,虽然皇帝此时一脸平静,但内心深处的喜悦却是掩之不住,这位一心想一统天下,建立万代朽功业的帝王,花了数十年的时间,终于清除了苦荷和四顾剑这两大对手,迈上了万里征程的第一步,那种愉悦是怎样也伪装不了的。

“四顾剑怎么样了?”皇帝转过身来,笑了笑,没有继续提赏赐的问题,转而问了一个他最关心的事情。

“全身瘫痪,三个月内必死无疑。”范闲答的极快,没有一点拖泥带水。

皇帝沉思片刻后轻声叹道:“都要死了,只不过朕还真是佩服这个痴剑,挨了流云世叔一记散手,又被朕击了一拳,居然还能活这么久,此人的肉身力量,果然是我们几人中最强大的一个。”

这话自然是把五竹排除在外。

范闲眼珠微动,轻声说道:“也幸亏四顾剑没有死,只有他才能压制住剑庐里那些强者,如果不是他点了头,这次谈判只怕不可能成功。”

皇帝笑了笑,没有说什么,他对于自己的这个儿子也一直有些看不明白,这句话是在为四顾剑说好话?为一位将死的大宗师说好话,有何意义?

范闲想了想后,又说道:“依臣看来,此次谈判,只怕要谈到明年,到那时四顾剑早已经死了,不过他既然定下了调子,传诸四野,想必剑庐里的弟子们不敢违逆。”

“王十三郎会接任剑庐的主人吗?”皇帝忽然开口问道,对于这位帝王而言,范闲与王十三郎的私交如何,他根本不在意,他在意的是,rì后要真正的控制住东夷城的疆土,剑庐的主人,必须是一个可以控制的人。

而那个叫做王十三郎的剑庐幼徒,与南庆之间的纠葛极深,不论他的能力如何,首先是一个能够控制的人。

范闲的心头一紧,头脑快速地转动着,说道:“开庐仪式被延后了一个月,没有人说什么。但是四顾剑究竟准备把剑庐交给谁,臣还没有打听出来。”

“不用打听。”皇帝的脸sè沉了下来,“若东夷城真心归顺,剑庐的主人,必须由朕任命,不论四顾剑选了谁,朕不点头印玺,便是不成。”

范闲嘴唇微微发苦,他本来担心的是四顾剑强行挑明影子的身份,让他成为剑庐的第二代主人,如今看来应该担心的却是别的问题,陛下这个做法,很有些像当年册封喇嘛头目的做派。

不过细细想来也对,即便庆国rì后往东夷城派驻官员,派驻军队,可是在东夷城居民的心中,真正主事的还是剑庐子弟,这一点在两国间的协议里也应该写明,庆国在五十年内,不会对东夷城的格局做大的改动。

如果庆国连名义上的任免权都没有,东夷城也算什么归顺?

“这一点,臣回东夷之后,便向对方言明。”范闲没有再多考虑,很直接地应了下来。

“只要剑庐低了头,其余的什么小国商行,根本不用考虑。”皇帝眯着眼睛说道:“四顾剑如果够聪明,临死前就不会再搞出些什么,如果他真是个白痴,朕自然会给他一个深刻的教训。”

天子一怒,天下流血,庆帝所说的教训,自然是悍然出兵,强行以武力将东夷城征服。

范闲没有接这个话题,直接问道:“剑庐如果定了,城主府怎么办?”

“城主府里的人不是被四顾剑杀死了?”皇帝站在地图旁边,忽然深深地看了范闲一眼,“其实不止朕奇怪,满朝文武在大喜之余,都觉得有些惊骇,安之,四顾剑这老东西,对你是格外青眼有加,想不到他真能抑了狂xìng,答应你这要求。”

在出使东夷城之前,范闲和皇帝在宫中就争执许久,因为在皇帝看来,四顾剑此人即便死了,也不可能容许自己一剑守护多年的东夷城,一兵不出,一箭不发,就这样降了南庆。范闲却是坚持自己的意见,用了很长时间才说服庆帝让自己试一下。

问题是,居然一试成功!这个事实让庆国满朝文武惊喜莫名,让皇帝也大觉喜外,甚至隐隐有些不安,因为他的这个私生子实在给了天下太多的惊喜。

皇帝老子的目光里有怀疑,有猜疑,范闲却像感觉不到什么,苦笑着直接说道:“臣不敢居功,若不是我大庆国力强盛,四顾剑自忖死后,东夷城只有降或破两条道路,也断不会向我大庆低头服软。”

这话倒也确实,任何外交谈判,其实都是根植于实力的基础之上。如今天下大势初显,北齐或许有和南庆抗衡多年之力,而东夷城以商立疆,根本全不牢固,如浮萍在水,如淡云在天,只要劲风拂来,便是个萍乱云散的境地。

在南庆强大的国力军力压迫下,东夷城没有太多的选择。范闲此次的成功,其实应该是庆国皇帝陛下的成功,因为他的统治下,是一个格外强大的帝国。

范闲忽然深吸一口气,说道:“您也知道,母亲当年是从东夷城出来的,四顾剑对我总有几分香火之情。”

他知道这事儿瞒不过皇帝,也不想去瞒,干脆这样直接地说了出来。果不其然,皇帝陛下明显很清楚,当年叶轻眉在东夷城的过往,听到这句话后,只是微微笑了笑,说道:“果然如此。四顾剑他对你有什么要求。”

范闲抬起对来,认真说道:“他希望大庆治下的东夷城,还是如今的东夷城。”

“朕允了。”皇帝很斩钉截铁地挥了挥手,不待范闲再说什么,直接说道:“朕要的东夷城,便是如今的东夷城,如今变成江南那副模样,朕要他做甚?”

范闲心中无比震惊,自己最担心的问题,四顾剑最担心的问题,原来在陛下的心中根本不是问题,皇帝老子要的就是现在的东夷城,这个和海外进行大宗留易,有着淡淡商人自治味道的东夷城。

一念及此,范闲不禁对皇帝老子生出了无穷的佩服之意,只有眼光极其深远的帝王,才能容忍这样的局面,只怕陛下的心志眼光,比自己想像的更要宽广一些……紧接着,皇帝又与范闲讨论一下纳东夷入版图的细节,以及可能出现的大问题,及相关的应对措施。此时夜渐渐深了,御书房里的灯火却是一直那般明亮。

天底下的版图,就在这父子二人的参详之中渐渐变了模样。

许久之后,皇帝揉了揉有些疲惫的双眼,回过头去,再一次注视那方地图,天下的版图已经变了,但这面地图还没有变。皇帝轻声说道:“明天又要做新图了。”

“恭喜陛下。”范闲微笑说道。

皇帝此时终于笑了起来,手掌忽然重重地拍在了地图的上方,那一大片涂成青sè的异国疆土,明黄sè的衣衫上似乎都携带了一股无法阻挡的坚毅味道。

“天下就还剩下这一块。”

范闲的心脏猛地一缩。

…………皇帝第二次提起先前的那个问题:“安之,你说朕该如何赏你?”

历史上很多功高震主,不得好死的例子。而这些例子们倒霉的时候,往往就是因为这句话,因为他们的功劳太大,已经领过的封赏太多,以致于赏无可赏,总不可能让龙椅上的那位分一半椅子给那些例子们坐,所以例子们无一例外地都往死翘翘的路上奔。

偶尔也有例子跳将出来造反成功,不过那毕竟是少数。

听到这句问话,范闲却没有一点儿心惊胆跳的感觉,只是苦着脸,陷入了沉思之中。因为他此次的功劳并不大,按照先前自叙所言,东夷城的归顺,归根结底还是庆国国力强盛的缘故,他只不过是个引子,是个借口,是四顾剑用来说服自己的借口。

至于功高震主?免了吧,皇帝老子的自信自恋是千古以来第一人,他这生从来不担心哪个臣子哪个儿子能够跑到自己的前面去。一位强大的帝王,对于龙椅下的人们,会有足够强大的宽容。

但范闲确实拥有例子们的第三个苦恼,那就是赏无可赏的问题,他如今已经是一等公,坐拥内库监察院两大宝库,手中的权柄足足占了天下三分之一,再让皇帝老子赏自己一些什么?真如使团那些人暗中猜想的封王?

但是又不能不讨赏,全天下人都看着京都,如果范闲立下首功,却没有一个拿得出手来的赏赐,只怕臣子们都会对陛下感到心寒。

许久之后,范闲忽然苦涩地笑了起来,望着地图旁的皇帝,挠了挠头,自嘲说道:“要不然……就把东夷城封给微臣?”

这当然是玩笑话,天大的玩笑话,封王顶多也是个澹泊闲王,真要把东夷城分出去,那就是裂土封王侯!

皇帝也笑了起来,只是他的笑容并不像范闲想像的那般有趣,反而透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取笑味道:“看来,四顾剑还真如大东山上所说,一心想你去当那个城主。”

范闲心头一寒,苦笑应道:“反正那个城主也不管事儿。”

“换个吧。”皇帝根本懒得接他的话头,坐了下来,拿了杯温茶慢慢啜着,直接说道。

范闲站在皇帝的身前,头疼了半天,试探着说道:“可是东夷城总要派个人去管,要不……让亲王去当城主?”

如今的庆国,只有大皇子一位亲王,他本身有东夷血脉,身份尊贵,而且如果要收服东夷军民之心,大皇子去做东夷城的城主,那确实是极妙的一着棋。

“此事……rì后再论。”皇帝的眉头皱了起来,明显对于范闲的这个提议有些动心,但更多的是……不放心。

“我是不入门下中书的。”范闲忽然咕哝了一句,“和那些老头子天天呆在一处,闷得死个人。”

皇帝笑了起来,开口说道:“贺大人如今不也是在门下中书?他也是位年轻人。”

这话只是说说,皇帝当然不会让范闲舍了监察院的权柄,进入门下中书,破了自己对庆国将来的安排。只是听到皇帝这句话,范闲的眼前马上浮现出澹泊医馆外,那个天天守着若若的可恶大臣的脸,冷笑一声说道:“陛下若真想赏臣什么,臣想请陛下赏两道旨意。”

关于指婚一事,范闲和皇帝已经打了大半年的冷战,此时范闲一开口,皇帝便知道他想说什么,心道你小子居然敢挟功求恩?脸sè便难看起来。

“一道旨意给若若,一道旨意给柔嘉。”范闲低声说道:“请皇上允她们自行择婿。”

皇帝冷冷地看着他,半晌后忽然开口说道:“柔嘉之事,朕准了你!但你妹妹的婚事,朕不准!”

范闲状作大怒,心里却是一片平静,他知道皇帝老子在这件事情上始终不肯松口,因为对方就是要借这件事情,将自己完全压下去,除非自己松了口,凭父子之情,君臣之意去恳求对方,对方断不会就此作罢。

这是赌气,又不仅仅是赌气,皇帝要的是完全掌握范闲,让范闲在自己面前完全低头。因为皇帝一直很清晰地感觉到,自己这个儿子和别的儿子不一样,有太多他母亲的痕迹。

死去的儿子们表面上对自己无比恭敬,暗底下却是想着一些猪狗不如的事儿。而安之则是从骨子里透出一丝不肯老实的味道。虽然皇帝欣赏范闲的“赤诚”,但却要将这种赤诚打成“赤忠”

“此事不需再说。”皇帝冷着脸盯着范闲,忽然想到一件事情,微微笑道:“就柔嘉的一道旨意,便要酬你今rì之功,确实也有些说不过去。不过……朕记得,你如今还只是监察院的提司?”

范闲心头一动,知道戏肉来了,脸上却是一片迷惘。

“陈萍萍那老狗反正也不管事。你就直接继了院长一职,也让那老家伙好好休息下。”皇帝微微嘲讽地看着他,说道:“二十出头,朕让你出任监察院院长一职,可算是高恩厚道,你还不赶紧谢恩?”

范闲确实还只是监察院提司,但这么多年了,在陈萍萍的刻意培养与放权之下,他早已经掌握了整个监察院,和院长有什么区别?皇帝此时居然就用这样一个理所当然地晋阶,便打发了他在东夷城立下的功劳,堵住了他破婚的念头,实在是有些寡恩。

范闲唇角抽动两下,似乎恼火地想要出言不敬,但终究还是压下情绪,胡乱地行了个礼,谢恩,辞宫而去。皇帝在御书房内笑着,也不以这儿子的无礼为忤。

…………当夜范闲便回了自家府中,并没有紧接着去做第二件事情,因为通过御书房内的对话,他的心情已经轻松了起来。至少那位看似无所不能的皇帝陛下,并不能掌握整个天下的细微动静,并且在脾气xìng格的斗争中,又让他赢了一场。

坐在床边,双脚泡在滚烫的热水里,稍解乏困。林婉儿满脸倦容,倚靠在他的肩膀上,说道:“回来也不知道说一声,家里一点儿准备都没有,下人们都睡了,你又不肯把他们唤起来。”

“略歇几天,我还要去东夷城主持。”范闲轻轻握着妻子的手,笑着说道:“忙的没办法。”

“你也不知道你这名儿是谁取的。”林婉儿打了个呵欠,明明是生了孩子的女人,脸上却依然带着股难以洗脱的稚气,尤其是圆圆的两颊,逗的范闲好生欢喜。

他轻轻捏捏妻子的脸蛋儿,笑着说道:“除了那位,谁会取这么没品的名字。”

“你今儿兴致怎么这么高?”林婉儿忽然哎哟一声。

范闲得意说道:“今儿求了个好官,明儿大人我就出城进园赶人去!”

同类推荐
  • 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

    这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焚书坑儒》千百年来,各代学者对秦始皇焚书坑儒事件议论纷纷,各执一词。《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焚书坑儒》将各代学者的不同观点汇总起来详加介绍,可视为一种学术上的总结。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焚书坑儒》对秦始皇焚书坑儒一事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述,对一些学者的相同观点和相反观点兼收并蓄。不同学者手中掌握的材料,有的重复,有的有出入,有的截然相反,但都言之有据,值得重视。
  • 姜瓖与大同兵变

    姜瓖与大同兵变

    姜瓖(?—1650),陕西榆林人。本是明朝大同镇的总兵官,在公元1644 年历史发生巨变的关键之年,他先投降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军,后又投降入关的清朝统治者,攻杀农民军。
  • 另眼看三国

    另眼看三国

    本书包括三国时期的政治婚姻、“三让徐州”是怎么回事、话说白帝城托孤、关于“空城计”等,从新颖和现代的视角研究了名著中的诸多典故。
  • 决定人类历史的100个瞬间

    决定人类历史的100个瞬间

    历史是一个片段,又是一个整体。历史承载着太多的记忆,凝聚着无尽的力量。诗人雪莱说:“历史,是刻在时间记忆石壁上的一首回旋曲。”不同的旋律,不同的感受。无能者看到的是安慰,聪明人看到的是智慧。本书挑选历史上的关键瞬间,带你去触摸历史的脉动,去感知历史的走向。
  • 西南史地与民族:以宋代为中心的考察

    西南史地与民族:以宋代为中心的考察

    刘复生编著的《西南史地与民族》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中国的西南地区(这里主要指司马迁笔下的“西南夷”地区),居住着全国种类最多的少数民族。从历史上看,除了云、贵、川、渝四省市外,与之山水相连的西藏、桂西、湘西、鄂西等地亦皆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彼此间的交往和流动密切。这就是说,治西南民族史,其范围应该以史实为根据,不应受云、贵、川、渝四省市的行政区划的限制。一部西南古代地方史,几乎任何时候都与“民族”分不开,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一部中国西南地方史就是一部地区民族与民族关系的发展演变史。
热门推荐
  • 第一宫女

    第一宫女

    她曾是县令千金,却在童年突遭家变,从此落入苦海。为了爹一展笑颜,为了亲人不再受苦受穷受人欺,毅然偷偷入宫做了一名卑微的宫女,期盼有一天,能与皇上不期而遇,希望日子从此掀开新的一页。极尽的宠爱,极尽的占有,繁华的遮盖下又是怎样的心痛?人的心能经几次蹂躏?人的爱能经几次折磨?人的情是否有极限?爱过痛过迷恋过寂寞过,然后是什么?谁来告诉她这个皇上亲赐的“第一宫女”?
  • 宝宝开始走路了

    宝宝开始走路了

    吉娜·福特是英国最受欢迎的育儿专家,30多年来亲手照看过300多名新生宝宝,有丰富的育儿经验,是英国上流社会及许多知名人士抢着预约的育儿顾问。多年以来,吉娜被认为是最受全球欢迎的“超级保姆”,她的工作地点遍及世界各地。她曾被英国时尚杂志《Hapers&Queen》评为全英十大著名产科护理员之一。
  • 恶魔首席霸道爱

    恶魔首席霸道爱

    迫不得已,她改名换姓,却迎来了他的强力出击。他害的她被赶出家门,害的她学业无成。每每闭上眼睛,她的眼前就会出现那噩梦一样的七天。因为爱她,他愿意付出一切,甚至自己的生命。因为爱她,所以监视她的行动,不让她遇到危险。要不到的答案,她选择不要。
  • 暴君的粉嫩娘亲

    暴君的粉嫩娘亲

    可恶!穿过来就被逼顶包恶名昭著的色公主。稍稍和某只男人牵下玉手,你就横眉怒瞪暴跳如雷。哼,也不自我检讨下,敢吼我我就直接翘宫出走。原本小日子就过得辛苦,还要日以继夜变着花样儿驱赶你身边那些讨人嫌的莺莺燕燕,暗地遭多少白眼多少恨你知道不,我这么辛苦容易么我?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看清看透不看破

    看清看透不看破

    在生活中,对待一些事情太过于较真,无异于庸人自扰。常言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只有看清看透却不看破地做人,才是解放心灵的哲学之道;在生活甲,投机取巧得不偿失;锋芒太露容易招人嫉恨。唯有舍小利时便舍得,该不争时便不争,才能做人有人缘,做事有机缘,“糊里糊涂” 地笑到最后。
  • 魔临异世

    魔临异世

    这是个黑和白的世界。它忽然又动了。这一次,宇宙深处……无极生太极,它的使命又是什么?,这是个进化的世界!一颗拳头大小由黑白双色组成的晶体傲然的静立在浩瀚的星空中,没有耀眼夺目的光彩,亦没有勾人心弦的震撼。它是那么的平凡,而又那么的不平凡。一颗由一个世界的能量进化成的晶体能够平凡吗?这一天,太极分阴阳。这是万物进化的本质
  • 重生-豪门千金

    重生-豪门千金

    【纯属无聊时候的练笔之作,亲们想看就当打发下时间就好。】高贵的气质,优雅的谈吐,与生俱来的气势,这才是,标准的豪门大小姐!可她!胆小,懦弱,无能!一副遮住了半张脸的厚厚的黑框眼镜常年相伴,饶是身材不错,却也不会穿衣打扮,一副村姑的模样。让人难以想象,这样的女人,竟是生在豪门的大小姐!他娶她,不过是因为她的身份。她嫁他,也只是因为爷爷要求。然而,在订婚的前夕,她,突然昏厥,是预谋,还是其他!?再次醒来,镜片后的眼眸里,一丝凌厉闪过,当初的柔弱女,早已灵魂易主!前世没有天赋,今生拥有异能!前世没有亲情,今生拥有亲人!只是,这身边其他的人,似乎都不怎么好相与!既然你们,轻她,贱她,贬她,还都看不起她?那么她就,残你,害你,伤你,再狠狠折磨你!珍珠蒙尘那是暂时,只等蜕变之后、大放风华。摘去眼镜,换了装扮,一分淡雅,两分清新,三分慵懒,四分邪魅,十分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这才是她▁▁颜玖姬﹏﹏简介神马的,那都是浮云。文文涉及,重生,豪门,校园,黑帮,女强,最后再加一点异能。另、本故事纯属虚构,禁止模仿。◇◆非常好看的文文◆◇【重生一妖娆尤物】若竹【重生一王牌贵公子】花小三【重生一王牌经纪人】木简荨【重生一首席女管家】凤陌焰【至尊武神】(火龙汐)【灵杀】(强大的魔法文)【妖华无限】(都市异能)【豪门宠媳】(都市宠文)
  • 九天揽月

    九天揽月

    欧阳自远,一个普通家庭出生的普通孩子,靠着自己的坚韧不拔和刻苦努力,一步步走上中国科学的尖端,成为了中国探月工程的首席科学家,被誉为“嫦娥之父”。欧阳先生在书中用朴实的语言追忆几十年的点点滴滴,讲述探月的梦想是如何走进自己的人生,而自己又肩负着祖国怎样的飞天梦。欧阳先生在探索宇宙奥秘的同时,也在探索人生的意义,他期待中国探月的成功,但更期待国人真正了解“月亮文化”,感受到月亮后面的人文情怀。通过欧阳先生的自述,我们不但能够了解中国探月历程的发展与变迁,更能感受到一位老科学家为梦想执着一生的高尚情怀。
  • 第3选择:解决所有难题的关键思维

    第3选择:解决所有难题的关键思维

    在《第3选择:解决所有难题的关键思维》中柯维将“第3选择”进行了多领域的解读,无论是政治家、企业家、各级学校和医院组织的管理者、职场人士、所有步入婚姻的人以及青少年,都能从本书中获益。无论在职场、战场、会议室还是厨房,都同样适用。
  • 女人,决定婚姻的成败

    女人,决定婚姻的成败

    俗语说,幸福的婚姻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在幸福和谐的婚姻里,有一些共同的法则是有迹可循的,有一些成功经验是值得借鉴的。聪明人和笨人的区别之处在于,前者是善于借鉴和学习的,而后者一定要自己吃亏受挫后才能醒悟。本书要为你提供的正是这样的一些成功法则。借助这些法则,我们可以少走许多弯路,朝着幸福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