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0001350

第七卷朝天子 第六十章 席中假孟浪

庆国以孝治天下,所以当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从国库里搬了那么多银子替死去的太后修建陵墓时,当时的舒胡二位学士也只是表面上表示了一下担忧,而范闲更是懒得理会这件事情。

今日孙敬修是替自己的老母亲做寿,所以比起他自己来说要紧要的多,也正是借着这椿事情,他才有胆子去请范闲。只是当小范大人真的携着晨郡主的手踏入府前正门时,孙敬修依然难抑地激动起来。

他这几个月过的风雨飘摇,似乎一瞬间内,所有的官员衙门都开始盯着他,让他如芒刺在背,不得安生。思来想去,他终究还是想到范闲的头上,只是孙府与范家其实并没有太深的关系,他也不知道究竟成不成。

成了,虽然孙敬修的唇里有些发苦,有些黯淡,有很多对女儿的欠疚之意,但是看着范闲的清俊容颜,仍然极恭谨地行了个礼,然后将这一对壁人迎进了府中。

府里早已经安排的妥当,一应女客都在后园,前宅坐的都是京都府的主事官员,真正给朝中大员们专门空出来的前后三厅,此时却是空荡荡的,十分刺眼。

范闲随着孙敬修往内里行去,看着那些空无一人的长桌,忍不住笑了笑。林婉儿在他耳旁轻声说了几句什么,便在嬷嬷们的陪伴下,在孙府女眷的小意服侍下,往后园而去。

往西厢一转,范闲跟着孙敬修进了书房,他此时已经知道,靖王爷和柳国公已经到了,两位尊贵的老人家,此时正在和孙大人的母亲说着闲话,年纪辈份到了这个份儿上,也没有太多的讲究。

书房里十分安静,范闲看着孙敬修,笑着说道:“孙大人,你可着实不是个聪明人。”

还没到开席的时候,孙敬修怕怠慢了小范大人,所以亲自陪着他入了书房,此时下人们的茶还没有端来,对方却已经极平静极直接地说出这句话,孙敬修不由心头一震,半晌讷讷不知如何言语。

“我有些好奇。”范闲看着他,和声说道:“你往年向来是不搞这些揣摩圣心的手段的,为何今年却反其道而行之,偏生要借我的势头,看一下官场里的动静?大人并不是一个念栈权贵之人,实在是令我有些意外。”

孙敬修沉默半晌后,十分诚恳地揖手而拜,说道:“敬修自问做这京都府尹还算讲究,还请大人垂怜。”

范闲轻轻地敲着桌子,似乎是在思忖其间的分寸,他也没有料到,孙敬修会如此直接地提出要求,只是他也喜欢比较直接的谈判,片刻后微微点了点头,说道:“宫里我替你去说说。”

“贺大人那边?”孙敬修大喜过望,但脸上还能保持着平静,微颤着声音问道。

范闲微垂眼帘,说道:“他是都察院左都御史,我可管不着他。”

孙敬修心头微震。

范闲抬起头来,微笑说道:“不过他也只是在门下中书行走,如果胡大学士不点头,他拿你这个京都府尹能有什么法子?”

书房里的对话很简短便结束了。范闲没有让孙敬修当着自己的面,吐露什么肝脑涂地的肉麻言辞,彼此心知肚明,范闲既然肯帮孙敬修这样大一个忙,孙敬修这条命也只有卖给范闲——京都府尹不是闲职,而孙敬修一眼往官场上望去,竟也只能看到范闲一个人的后脑勺,他是别无选择。

就在范闲和孙敬修闲聊的空子,孙府的管事仆人们目瞪口呆地看着,府外络绎不绝行来的官轿,看着那些在朝堂上有名有姓的大人们,满脸含笑,十分温和地前来拜寿……他们不禁在心里想着,先前这些大人跑哪儿去了?

有下人往书房里通知了一声,孙敬修不由苦笑了起来,他知道这些大人们的态度之所以转变的如此迅速,全部是因为小范大人亲自到来,而且还请了靖王爷和柳国公二位当开山斧。

范闲看出了此人心中的那抹苦涩,笑着说道:“官场之上的事情便是这般无耻,你在京都府里熬了这么久,也该习惯些才是,不然总生这种闷气,又能多熬几年?”

孙敬修点头受教。

……

……

正厅里只开了三桌,一应女眷都在后园自由周到的安排,范闲只是随着婉儿去陪那位孙老夫人说了几句闲话,便退了回来。

上席中间的主位暂且空着,靖王爷自然毫不客气地坐在了最尊贵的位置上,柳国公则是坐在了斜斜相对的二号位置上,二位长辈也是认识了一辈子的人物,虽然坐的有些远,说起话来倒是声音极大,闲聊变成了吵架一般。

靖王爷一如往常般满口污言秽语,一句话便要带几个XXX,弄得厅内三张桌上的官员都有些不自在。偏生柳国公当年也是从军里退下来的人物,对这一套惯是熟悉,

孙敬修此时正在招待其余的官员,范闲坐在靖王爷和柳国公中间,陪着笑,陪着聊,陪着吃喝,倒也自在。靖王爷与范府乃是世交,交情自然不提,而柳国公则是柳氏的亲生父亲,从面上算着,倒是范闲的外祖父,范闲自然也是恭谨无二。

陪着柳国公说了说澹州那边的事情,柳氏如今过的极好,这位当外祖父的当然也是放心无比,加上有范闲照看着,国公巷里的儿孙们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而与靖王爷聊天,则有些头痛,因为这位老王爷三句话不提,便要隐隐扯到医馆之类的事情上。范闲在心里暗叹一声,也不知道弘成和若若之间到底有没有可能。

说到世子李弘成,年节过后,他身为定州大将军,总不可能老在京都里与大学士打架,有些无奈地倖倖返西,却在澹泊医馆的外面留了一队亲队,****盯着动静。皇帝陛下知道他胡闹,也是好生生气,却也没什么法子。

……

……

客人们渐渐来齐了,三位尚书,二位正卿,七八个侍郎,整个庆国朝堂上的重要大臣们,竟然是来了一大半。以京都府尹的面子,自然是收拢不了这么多重要的大人物,但是范闲的面子却有这种杀伤力。

只是随时时间的流逝,范闲倒有些头痛起来。这些尚书侍郎们过来见礼,他自然要起身见礼,接受一下体帖的问侯。三桌人见下来,也有些累了,然而这还没算完,外院里还有那么多官员,竟是轮流着进来向他请安,根本不肯放过这个难得的与小范大人见面的机会。

一轮下来,整个厅里飘荡着马屁之声,范闲硬是被拍的脸色数变,被数十位官员奉承着,滋味也是大不好受。

酒过三巡,又有一位大臣开始提及范闲在东夷城立下的不世之功,所有人望着他的眼光都变得炽热起来,此时已经没有几个人会在意大学士贺宗纬,毕竟这位小公爷乃是陛下的亲生儿子,并且这些年替南庆立下了这么多功劳,真真是红的发紫的角色,宰执之辈又能如何?便是裂土封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范闲有些头痛,心想这些官员到底是来给孙府老太君祝寿,还是专程来给自己拍马屁?不过说到底他也理解,如果不是专程来拍自己马屁,这些官员何必前来?

靖王爷明显对于东夷城的事情也极感兴趣,将他拉到身旁细细地问了些机密之事,只是条约谈好至少还要大半年时间,范闲也无法明说什么,只是拣不重要的一些事情,偷偷地告诉了这位老花农。

品秩不高的官员,可以不在乎拍马屁的模样,但是那些坐在正厅中的尚书大人,侍郎高官们,却还是要摆出一副平静的模样,只是偶尔将目光往范闲的脸上扫视一下。

范闲却是视若无睹,他知道这些人在等着自己发飙,然后准备看一下到底如何处理后面的事情。

……

……

日头渐移,外面的闹酒之声也停歇了下来,靖王爷与柳国公吃了几杯酒后觉得头有些沉,身子有些乏,也懒得看接下来的事情,觅了个由头便告辞而去。

孙敬修毕恭毕敬地将两位贵人送出大门,才折还回正厅,微微思忖片刻后,吩咐下人守在正厅之外,注意着动静。

他迈步而入,与厅内三桌上的大人们告着罪,呵呵笑着说着闲话,又推辞了会儿,才真正地坐回了首桌的主位之上。

此时正厅内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都下意识里停箸放杯,看着面前的各色菜肴,用脸上端宁的笑容,表现着自己的官家气派胸襟,等待着接下来的事情。

先是孙敬修很诚恳地表达了谢意,如何云云。然后他也住了嘴,坐在范闲的身旁,极为沉稳。

范闲眼帘微垂,缓缓入下手中的筷子,象牙筷搁在青瓷箸枕上,发着轻轻的叮当响声。

所有官员们的心中都被这声音敲了一下。

一片有些令人难受的沉默,整个正厅安静一片,与院间的热闹,后园的丝竹声比较起来,更是幽静到了极点。

“孙大人官声如何,本官就不赘言了。”范闲抬起头来,轻启薄唇,缓缓说道:“陛下在私下也是多有言辞嘉勉的。”

席上诸位官员听着这话,觉得好生讽刺,如果陛下真的很喜欢这个京都府尹,贺大人怎么可能会放出那个风声?只是……小公爷说私下?唉,人家父子二人私底下说了什么,有谁会知道?难道席上这些人还敢当着陛下的面去问些什么?

“诸位大人同朝为官,谁都有个不顺之时,还望互相帮衬帮衬。”范闲的这句话说的极没有水准,首先是把孙敬修的窘境摆了出面,在锋头上便落了下风,而且连帮衬这种行商的言语都摆了出来,吃相未免显得难看了一些。

只不过水准这种东西,总是要看角色的。皇帝陛下就算写首白狗身上肿的打油诗,词臣们也要大肆歌颂。所以当范闲这般说后,席上所有的大员们都在捋须点头,深以为小范大人此言大是简约而不简单,十分有理。

范闲转头,看着右手边那位官员,说道:“魏尚书以为如何?”

如今的户部尚书魏东行,也是在户部打磨了许久的奸滑官员,往些年里往范府与范尚书议事,不知道与范闲见了多少面。但他如今能够接任范建的职位,倒不仅仅是在户部里的绩效,更准确地说,是因为他向皇帝陛下那边倒的彻底,一心一意按照陛下的意愿,把户部从范家独立王国的泥沼里拉出来。

魏尚书当然知道这两年里的举止行为已经得罪了小范大人,但是他的背后直接便是皇帝陛下,所以也并不怎么太过担心。这两年里,范闲也没有对他表示过任何不满,似乎也是了解他的苦衷,正是因为如此,今日孙府请客,他知晓了范闲到来,在思忖许久之后,也还是来了。

他没有料到,小范大人竟然真地会选择因为京都府的事情发难,而且第一个就挑的自己。他的心头微微一震,知道小范大人不喜自己,不然对方也不至于在这席上挑户部第一个开刀。

淡淡的寒意涌上心头,只是魏尚书也别无它法,微微思忖片刻后,和声笑道:“小公爷所说有理,户部行事依旨意庆律,绝不会胡乱行事。”

席上都是有些在官场里沉浮久了的老油条,当然知道范闲拣魏尚书出来单独相问是个什么章程,只是事不关己,当然要高高挂起。只是没有想到魏尚书淡淡话语里,竟是把范闲顶了回去,哪怕一个模糊的示好承诺都没有。

官员们一方面佩服魏尚书的胆量,一方面也有些担心接下来的事情,纷纷沉默不语,另两位尚书大人则是举起了筷子,小声地示意身旁的几位大人慢慢进食。

“我是一个很平和的人。”范闲脸上的笑容愈发清美起来,盯着魏东行的双眼,和声说道:“若有旨意下来,自然是依旨意而行,可若没有旨意,本官倒是要看看,那些小人到最后会落个什么下场。”

监察院与朝政之事是两套关系,井水不犯河水,范闲这段话已经有些犯忌讳。而小人二字,无疑将魏尚书的脸面削了个通通透透,他的脸色顿时冰冷起来,望着范闲说道:“不知道小公爷此言何意?”

范闲依然未曾动怒,只是笑着说道:“没什么意思,本官只是今夜便要入宫,去问问陛下,究竟最近给了户部什么旨意,竟让户部衙门正事儿不做,天天守在京都府里呆着。”

“本官执掌监察院,却也不敢私下调查三品以上官员。”范闲的表情依然是那般温和,“本来今天是老太君七十大寿的日子,不该说这些煞风景的冷言冷语,只是我在京里也呆不了几天,马上又要去东夷。又想着京都府乃是紧要之事,所以未免急迫了些,诸位大人某要见笑。”

席上诸大臣干笑连连,哪里敢真地去笑。小范大人这段话已经点醒的清清楚楚,他可是监察院的提司,三日之后便要正式成是庆国监察院的第二任院长,至于他的其它身份便不用再提,而……回东夷城?这又是在提醒这些大臣们,今日的范闲,有足够的功劳向陛下讨要些什么东西,哪怕是一道旨意。

魏尚书心头一震,嚼出了这两句话里的意思。

范闲举起一杯酒,对着席上诸位大臣说道:“诸位大人,让京都府清静些吧。”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知道了范闲正式站了出来,在一片尴尬的沉默之后,慢慢有人举起了身前的酒杯,有些参差不齐,但基本上所有的大臣们都举起了酒杯。

魏尚书还望着身前的酒杯发呆,他确实十分为难,因为他清楚,范闲是个极为记仇之人,而且先前笑的那般温柔,只怕是心里愤怒到了极点,即便今日自己求饶退了一步,难道以后范闲就会放过自己?而且他毕竟是一朝尚书,地位体面在这里,又有皇帝陛下和贺宗纬的全力支持,如果就此让步,实在是也有些说不过去。

范闲也不正眼瞧他,温和笑着说道:“虽说咱们都是在朝堂上做官,其实也都是有些可怜人,还不是想为自己的儿孙亲眷谋些好前程。”

“陛下曾经说过,人生于世,需要有所敬畏之心。”他看着席上的诸人,温勉说道:“本官行于天地间,只对两样有敬畏之心。”

礼部尚书微微皱眉,他便是先前第一个举起酒杯的人,他和魏尚书不同,他没有得罪过范府,所以有弥补的机会。而且他的心中暗自嘲讽,魏东行竟然还不知道小范大人是怎样性情的人物,又有怎样的手段。

他知道魏尚书在想什么,监察院根本管不了三品以上的官员,只要陛下不发话,小范大人似乎根本威胁不到自己。只是他却清楚,魏尚书似乎忘记了历史——范闲还是个白身的时候,就把原任的礼部尚书郭攸之送上了死路,后来不知道弄垮了多少尚书,这是个连太子爷都敢往死路上逼的狠人,你一个区区尚书,何苦与对方当面顶撞?

一念及此,礼部尚书就着范闲的话头,笑着问道:“不知小公爷的敬畏为何?”

“我一敬陛下,二敬父母。”范闲轻轻转着手指间的小酒杯,笑着说道:“陛下说的好,没有敬畏之心,行事便会趋于孟浪……我以往行事便有些孟浪,还请诸位大人多担待。”

席间又是一阵笑声,却又是把这句话里的意思听的清清楚楚。敬畏?小公爷就是明着告诉诸人,你们的敬畏之心里,除了天地父母陛下外,不要忘了自己!孟浪?这位小公爷行事何止孟浪,简直是阴狠!

还是那句老话,很没有水准的威胁,却因为威胁的人太有力量,所以显得掷地有声。尤其是范闲先前所说的子孙亲眷四字,终于提醒了某些人,就算监察院动不了尚书侍郎,便把你们家族之中的其余人打入地狱,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这是很狂妄很嚣张很放肆的举动,奈何陛下宠信范闲,谁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魏东行的脸色渐渐黑了起来,手指头也抖了起来,他觉得小范大人太不讲理了,难道因为自己的事情,你就敢对自己的家人下手?

可所有人都知道,范闲敢,小范大人虽然当年有个诗仙的名头,但从来都是走的阴森鬼路,惯不讲理。

魏东行最终缓缓地举起了酒杯,一饮而尽,不知酒水滋味。

范闲点了点头,再次举起酒杯,说了最后一句话:“大家吃好,喝好。”

……

……

不知道那些留下来的大臣们,尤其是那位被范闲赤裸裸威胁不屑的户部尚书,有没有心情吃好喝好,反正范闲的心情不错。他提前离开了孙府,也没有和林婉儿一道回家,而是坐着黑色的马车,向着北城的方向驶去。

“去太学。”他对沐风儿吩咐道:“胡大学士今日不当值,在太学里讲课。”

沐风儿应了一声,也没有去思考大人为什么要急着去见胡大学士。

范闲在马车里揉了揉有些发紧的眉心,其实在孙府里的举动并不合适,只是他必须要摆出这种态度来。而这种态度肯定会马上传遍京都,所以他必须赶在最前头,去处理后续的事宜。

他晚上就要入宫,而在入宫之前,他必须去见见胡大学士,如果能够说服这位首领大学士,那在陛下面前打擂台,他也会更有几分底气。

……

……

(时间少,状态差,写的稍有些糙,真是很抱歉……)(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同类推荐
  • 话说三国

    话说三国

    话说三国此书只是更通俗化的表现出刘备的一生。更形象的表达出刘备的管理技巧。大家都知道刘备虽说是汉室宗亲,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市井小民而已。那么为什么一个市井小民最终会成就一番大事业呢?又是如何管理自己的下属。并且让这些下属死心踏地的为他效命。
  • 天变

    天变

    光和六年,天下大旱,各处都有人吃人的事,所不同的只是谁吃谁。各地也总是黄沙满天,行路的旅人都戏称都快忘了天以前什么颜色了。
  • 三国之蜀汉儒将

    三国之蜀汉儒将

    主角设定:穿越前为矿大篮球队皇牌球员,自幼练习太极拳,剑,枪。后经过锻炼,基本与与魏延,张辽同级,略逊于巅峰关羽,张飞,赵云;高于马岱,文聘。大局观比较擅长,但不至于算无遗策,更多是有神来之笔,奇思妙想。文采:身为穿越者,语文不太差。本文适度YY,不太过火。自己争霸雄心万丈太累,当诸葛亮劳心劳力也太累。与其如此,还不如当个儒将,没事就喝喝酒,写写诗。打仗?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阴,迟早叫你喝我的洗脚水。曹操:“原来如此!此天亡我也,非战之罪。”关羽:“有你在,我岂敢称武圣!”张飞:“好酒量!”刘备:“我一生识人无数,却看不透你,幸好我们不是敌人。”孙权:“没想到我江东是败在你的手里。”
  • 医统江山

    医统江山

    前世过劳而死的医生转世大康第一奸臣之家,附身在聋哑十六年的白痴少年身上,究竟是他的幸运还是不幸,上辈子太累,这辈子只想娇妻美眷,儿孙绕膝,舒舒服服地做一个蒙混度日的富二代,却不曾想家道中落,九品芝麻官如何凭借医术权术,玩弄江湖庙堂,且看我医手遮天,一统山河!章鱼威信公众号Stonesquid欢迎加入
  • 一寸河山一寸血4

    一寸河山一寸血4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4册,主要讲述了1938年到1941年,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历史。
热门推荐
  • 非议古人

    非议古人

    柏杨先生说,中国的历史最久,中国的历史书册最多,可是中国人对历史也最懵懂!“非议”古人讲述的不再是遥远的和模糊的古人,而是真实的和接近现代人语言环境中的人生。古人身上不为入重视的一面或者不容忽视的特点,是我们发现和再现古人真实履历的一种尝试,同时也就探索历史与人生的一个入口。
  • 灵异夜馆

    灵异夜馆

    “住过那家宾馆的人都要死!谁也躲不过!”这个恐怖的传言源自高校区附近的一片废弃荒地,它与四周高楼林立的景象格格不入,诡异的是每到晚上荒地就会赫然耸立起一座宾馆,而更加离奇的是凡是住过这家宾馆的人都意外身亡……四个大学生因为朋友的死共同踏上了这条探秘之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凤睨天下

    凤睨天下

    十年前,听家一百三十七口惨遭灭门,只剩年幼的她跪在坟前,指天发誓,生只为报仇雪恨。十年后她携恨归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每个王朝的灭亡几乎都与女人有关。上古的夏商周三代不例外,北狄国帝王也不列外,她要让北帝身败名裂,遗臭万年!当马蹄声踏过北狄国的每一寸土地,广陵散响起,兵临城下,朝堂颠覆,望着跪在脚下的满朝百官,冷冷一笑,早知如何,何必当初。随着北帝灭亡,各国暗潮汹涌,阴谋才刚刚开始,天下注定要变了! 当她拿下那铜面具,倾倒世人,他们是四国的君王,却视她为心尖上的人,为了她血染江山又如何?!为了她弃负江山又如何?!
  • 血缚

    血缚

    一朝跌入血域,一再丢我入血池,喂喂喂~!血王是吧,其实,血液也挺美味的,是吧?为了生存,作为人类女子的我开始了饮血,你想让我死?!我告诉你,在折磨到你喊救命之前,我一定会好好珍惜生命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情在大清

    情在大清

    他是胤禛,是四爷,是雍正。她是清婉,是白灵,是一只鹿化作的女婴。进宫之后,她合了德妃的眼缘,被送到了他的身边,自此朝夕相伴。可是,他有他的娇妻美妾,有他的宏图抱负,这一场爱,终究是不够长。那一夜主动邀宠,那一夜极尽缠绵,之后,或许再无瓜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儿童增高补钙食谱

    儿童增高补钙食谱

    《吃出聪明智慧丛书》针对不同年龄婴幼儿生理特点,系统地介绍了成长发育期婴幼儿食谱的制作方法和营养搭配知识,科学地解决了婴幼儿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等营养进食的问题。
  • 月斜天涯

    月斜天涯

    生若为人,最悲哀之事,便是出生于帝王之家。那些帝王之家的子嗣人,当朝代更迭之时应该如何自处?她本是一个弱不禁风的小女孩,不了解自己的身世,身边没有任何亲人,成长的唯一意义就是被当做工具。十几年后行动开始,当执子之手只是一场阴谋的序幕,身为帝王子嗣的他,自以为行事谨慎,却在情关上折了腰,险些丢了性命……
  • 元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元朝十五帝

    元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元朝十五帝

    纵观蒙元历史,就是血淋淋的征服与统治的历史。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在50多年的时间里, 以总数不到40万人的军队,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一一蒙古帝国。本书以元朝十五位帝王为主线,从不同的角度再现了成吉思汗家族的兴衰荣辱。文中既有小故事的穿插, 又再现了历史原貌,极具知识性,是一部完整的元朝历史。
  • 百年诞辰忆萧红

    百年诞辰忆萧红

    《百年诞辰忆萧红》的编选,吸收了《怀念萧红》与《萧萧落红》两书的重要文章,在篇目的排序上分“身世”、“婚变”、“纪念”三辑,同时,还首次将怀念,悼念萧红的诗词选人回忆录中。在涉及萧红、萧军、端木婚变回忆录的选择上,保留各种不同说法,立此存照。
  • 倾国红颜:大燕女皇

    倾国红颜:大燕女皇

    而她跟着他历经千险,昂然而去……,也是朕手中所向无敌的利刃,他却翻脸无情:“殷玉瑶。朕,“朕,已不再需要你……”当初,他是心比天高的亡国王子,已不再需要你……她震惊,冲破道道屏障,助他登临帝位。如今,当她含笑举樽,她心碎,知道朕为什么选你吗?因为你够聪明,够大胆,是朕精心打造的挡箭牌,她惨笑着撕碎凤冠,而如今天下归心,四海承平,逃亡之中不惜利用她这个水乡落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