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9800000004

第4章 雁门救驾(2)

窦氏止住话头,自嘲地摇头一笑,对刚刚嫁来的长孙氏说:“看我这世代沐浴皇恩的人,也在说皇上的坏话。你们可不许有这般想法,更不要在他人面前提到这种事情。”

“孩儿谨记了。”李世民与长孙氏一齐回答。

正在这时候,总管推门进来,恭恭敬敬的对窦氏说:“禀夫人,家丁已经集结完毕,可以出征勤王了。”

窦氏听了总管的报告,心头有些沉重。儿子成亲,他的父亲、大哥都不能前来,现在还要马上离开,这个皇上啊!为什么总要弄出这么多的事来?窦氏心里这般想着,一双美目深情地注视着李世民,说:“我的儿,你放心地去吧!不管怎么样,他都是皇上,是你的表姨父。无论于公于私,你都有责任去救驾勤王;无论如何,你都一定要尽力。”

李世民听着连连点头,说:“孩儿记下了,请母亲放心,就是拼死沙场,也一定将皇上救出来。”

“好,我儿忠勇可佳,只是一定要记住,遇事要多动脑筋,多想想办法,切莫呈匹夫之勇。身为李家的后代,绝不能贪生怕死,但也不要一去打仗,就说什么要拼死沙场。这是无能力、低智慧的人说的话。有能力、高智慧的人,无论是在怎样残酷的战争中,都会想方设法地保全自己,让自己好好地活下来。只有这样,最后才有机会打败敌人。”母亲说完,深情地看着儿子,好一会才向屋外走去。

长孙氏再也按捺不住,一步上前,紧紧地抱住世民哥,抱住已经属于自己的,刚刚举行过婚礼的丈夫。

“母亲,母亲真好,真好!”长孙氏哽咽着说。

李世民紧紧地抱住她,抱住这位来不及入洞房的妻子,然后毅然地松开手,极温柔地说:“母亲在外面等着。”完了拉起长孙氏的手,俩人一道走出门去。

窦氏带着世民夫妇来到后院,百余名武装起来的家丁,正站成一排等候他们。走到世民面前,窦氏恋恋不舍地望着儿子,说:“你去吧,有什么话,跟他们讲一讲,然后就带他们出发。”完了又走到长孙氏跟前,正要开口,只见玄霸、平阳、元吉三兄妹赶来,把世民围在中央:

“我要跟你去!”玄霸挡在世民的面前,拉着二哥的手,爽快地说:“我们是亲兄弟,就应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就是,勤王建功,大家都有份。我是一定要去的。”刚满十二岁的元吉,站在玄霸身边,理直气壮地说。

“二哥,就带我们去吧!有我们帮你,你一定能旗开得胜。”平阳小妹摇着世民的膀子,央求着。

窦氏见了,有几分高兴,也有几份伤心。她高兴的是儿女们手足情深,知道为国尽忠;伤心的是儿子还刚刚长大,就要离她远去,沐血沙场,甚至会丢了自己的性命。

窦氏是汉化鲜卑人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外甥女,从小智慧过人,豪气冲天,因此深得灭了北齐,最早一统整个北方的英雄武帝喜欢,被周武帝留在宫中生活。那时,周武帝虽然入邺,灭了北齐,拥有了黄河流域和长江上游地区,但由于东突厥也已经强大,严重威胁武帝的边关。为稳定边关,武帝不得以纳了自己很不喜欢的突厥公主阿史那为皇后,有时心情不好,便对阿史那大发雷霆。时年还不足八岁的窦氏见了,便非常认真地劝周武帝说:

“现在突厥的力量强大,舅舅应该对突厥皇后好一些,这样才能得到突厥的帮助,使江南、关东能够平安无事。”周武帝听了,大吃一惊,不仅善待阿史那,对窦氏更是另眼看待。周武帝死后,隋文帝杨坚逼宇文邕的儿子宇文阐禅位,窦氏听了愤然地说:“恨我是个女儿身,不能解救舅舅家的危难!”

嫁给李渊后,窦氏随着李渊官职的变动不断迁涉,但不管到哪里,她都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几个孩子的教育上。在她亲自精心地调教下,几个儿女都非常出色,不但一个个知书达理、好学上进,而且都深明大义、为人豁达宽仁,兄妹间的感情,也非常深厚。世民与元吉兄妹,每人相差都不到两岁,从小朝夕相处,一同习文、一同习武,相互之间,亲密无间,如今要与他们分别,世民自然很是不舍,他充满感情地望着他们,说:

“你们还小,等到了我这样的年纪,才可以出征打仗。”

“对,你们二哥说的对。”窦氏走来接过世民的话说:“你们不要担搁你们的二哥了,就是他答应带你们去,你们父亲也不答应,我也不答应!”

“为什么?”李玄霸吃惊地望着母亲:“你不是一直要我练好武艺为国效力吗?”

“那要等你过了志学之年。我的儿,听话,待你长大,为国效力的机会有的是。”

玄霸听了垂下头来。窦氏的目光,移到爱女平阳身上,平阳见了,缓缓地松开拉着世民二哥的手。

李世民深情地看看母亲,又看看自己的弟妹,最后把目光留在长孙氏的脸上。从屋里出来以后,长孙氏一直站在母亲的身边看着听着世民兄妹的对话,这时看到世民投来恋恋不舍的目光,终于忍禁不住,一颗晶滢的泪珠,夺眶而出。

“世民哥,世民哥……”她仿佛在呼唤世民,又仿佛在喃喃自语。

就在这时候,只听得“哇”的一声哭喊,刚松开手的平阳小妹一把紧紧地抱住了世民:

“二哥,二哥……”平阳小妹大声地呼喊着。玄霸和元吉,再也忍不住了,俩人都伸开双臂,喊着抱着他们的二哥。一时间,兄妹四人抱成一团,窦氏强忍住泪水,深情地凝视着自己的儿女,好一会才轻声地说:

“大家松开手,别再担搁你们二哥了。”

兄妹三人松开手,世民迈开脚步,朝一直站在长孙氏身旁的长孙无忌点点头,回头向排列整齐的家丁走去。他刚走出一步,就听到长孙无忌的呼唤:

“世民哥。”

世民听了,赶忙停住脚步,回过头来看着长孙无忌。世民与长孙同年,世民是599年12月22日,无忌是599年12月28日,比世民小6天,因此唤他大哥。世民听了,回过头来。

“我要与你同去!”无忌坚定地说。

世民询问地望着窦氏。

“我要与他同去。”无忌上前一步,跪在窦氏面前说:“请夫人成全。”

“可是,你舅父不在,又是去……你还是留下来,以后有的是报国的机会。”窦氏思考着说。

“我舅父交待了,妹妹成婚后,我就跟着世民,干一番事业。再说,我已过了志学之年。”

“既然如此,你去吧。”窦氏轻轻地叹了口气,答应下来。在玄霸、元吉、平阳三兄妹羡慕地目光下,无忌高兴地走到世民身边。

正是“树树秋声,山山寒色”的日子,在从南向北通往雁门的官道上,行走着一支支赶去勤王的部队。李世民率领着家丁,也夹杂其中。这些部队,多则上千人,少则几十人。有达官显贵的家丁,也有衙门差人,远看似乎有些热闹,走近了才发觉,他们大都无精打采的。李世民带领着家丁,连连赶过几只队伍,正与又一支队伍擦肩往前赶时,那队伍的领头人,一个粗壮的青年人唤他:“兄弟,也是去勤王么?”

李世民朝他看看,微笑着点点头。隋炀帝困守雁门,内史侍郎萧瑀拟好诏书以后,就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发往各地。其中之一,便是将求救的诏书捆在木板上,放进南流的汾水中,使沿水的郡县见了募兵前来救援。李渊与李建成父子,正是从太原赶往运城的途中见了这木板上求救的诏书,这才勒马返回,不能参加世民的婚礼。这官道上的一支支部队,都是赶去勤王的。

“兄弟,这么急急往前赶什么?”青年人又问。

李世民听出他话中有话,由不得拉住马,与他并排而行,问道:

“你不愿意去?”

“别这么说,我要不愿意去,怎么会走在这官道上。只是,你不要太相信皇上的话。”

“什么话?”

“勤王军官,每人连升三级,勤王士卒,每人赏银十两。我敢打赌,皇上的承诺不会兑现。”

“我不是为了升官,更不是为了赏银。”李世民笑了笑,然后又严肃地说:“不过皇上的话,我认为会兑现。”

“兄弟,你太天真了,到时你跟云定兴打完这一仗,如果不死,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李世民看看他,又看看身旁的长孙无忌,轻声问道:“你说呢?”

长孙无忌认真地摇摇头,说:“我不清楚。”

世民听了,一挥马鞭,往前奔去。长孙无忌不甘落后,紧随其后。奔了一会,世民见家丁们都远远地拉在后面,这才放慢了脚步,对无忌说:“云定兴是什么人?你在京城听说吗?”

“云定兴是个深受隋炀帝宠信的人,听说他原任大隋左御卫府左御卫将军,因征杨玄感有功,擢升为右屯卫将军。”无忌说。

世民听了,回头看看气喘噓噓跟上来的家丁,说:“翻过前面这座山,就到雁门关了,我们都加把劲,赶紧去救皇上!”

家丁们听了,一个个撒开褪跟着小跑起来。不一会,世民带着家丁来到雁门关东南的练兵校场。只见这儿已经到了几十处地方来的队伍,有来得久些的,已经在操练,有刚来的,在一旁休息。李世民让无忌领了家丁在校场边等着,自己去领军的将军云定兴。刚走去两步,正好见一个军官模样的人过来,李世民赶忙上前一步到他面前,双手一揖说:

“请问将军,不知云将军现在何处?”

那军模样的人听了,停下来打量着李世民,只见他一张娃娃脸上露出了成人的老练,一双清亮的眼睛里透出智慧和威严的光芒。

“你是谁,找云将军有何事?”

“我叫李世民,是河东抚慰使李渊的儿子,现带了家丁前来勤王,所以要找云将军。”

“哦,你是唐公的公子。我,就是云定兴。”

“世民参拜云将军。”

“真是将门虎子,还这么小年纪……”云定兴说到这里,冲着李世民点点头:“走,到大帐中说话。”

李世民跟着云定兴走进大帐,坐下后云定兴问他:“公子这回带了多少人来?”

“就只有一百多家丁。”

“是你的父亲让你来的?”

李世民点点头,将自己的婚事,及大哥来报信,父亲让他勤王的事说了一遍。云定兴听了,说:“唐公真是大忠诚,如此关键之时,能不顾自家,一门心事勤王,真让人敬佩。本将军在来雁门关前,也是身负皇命,正赶往河北去剿杀悍匪历山飞,途经滹沱河时,得竹敕数封,知雁门军情火急,这才立马率部赶来勤王。承蒙陛下赏识,封我为勤王领兵大将军,令所有前来勤王的援兵,皆由我统一指挥。公子既然来了,就在我帐前做个参军。”

李世民高兴地点点头。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名人之九

    中国历史名人之九

    清代文学与发展的标志主要表现了在小说领域上。《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等作品,对封建社会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无愧为传统的文言小说和通俗小说的集大成者,而其作者蒲松龄、吴敬梓、曹雪芹也是本卷所要重点评介的人物。
  • 千古一帝李世民

    千古一帝李世民

    少年得志,一生征战南北;中年封王,尽显王者风范;千古第一帝的背后,究竟隐藏了怎样的秘密……他,杀兄囚弟,血溅三尺,终成玄武门事变。后人评说,他是明君,励精图治;后人评说,他是暴君,荒淫愚昧。他,被人称为千古第一帝——李世民。
  • 站在珠峰之巅:大气物理学家叶笃正

    站在珠峰之巅:大气物理学家叶笃正

    通过它我看到了一个年过五千岁的中华民族站在珠峰之顶,面带慈祥的微笑,遥望着远方。
  • 中国古代帝师传

    中国古代帝师传

    “古之学者必有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在《师说》里的着名论断。随着《师说》在中学语文课本里的历年讲授,这一论断也一代一代地深入人心。韩愈说得很清楚:“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的师是指启蒙教育,知识传授方面的老师。
  • 司马昭定三国

    司马昭定三国

    司马昭随父司马懿抗蜀,多有军识。继而逐步取代曹魏家族,专揽国政,后分兵三路伐蜀,成立晋朝,成了司马家族一个新的传奇人物。本书采用通俗历史的写法,梳理司马昭的一生经历。重点表现了司马昭为官为政的智慧:如何平衡与父亲司马懿的关系,如何协调处理司马家族内部的矛盾,如何对抗曹魏家族并逐步取而代之。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爱的创可贴

    爱的创可贴

    这世上,谁没受过爱情的伤?可总有这么一个人,跟别人不一样,可以让你的伤痊愈,让你感受到,幸福就在身边!谁是你“爱的创可贴”?谁会给你受伤的心灵带来不一样的、暖暖的慰藉?
  • 庶香门第

    庶香门第

    苦读数年,终成硕士。一朝穿越,竟变庶女。前世名校优生,今生名门弱女。敛光华,藏锋芒,保生活,求清静,怎料这书香门第亦是纷争无数麻烦不断。姨娘暗害,嫡姐设计,身败名裂……反击,是一定滴!态度必须是温和滴!手段绝对是狠戾滴!她以温和的手段狠狠反击了一把,接下来就是……嫁人?嫁给谁?能不能自选?这是个严峻的问题。*******************************
  • 陌上花开

    陌上花开

    乐府诗词“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感情强烈外露,形式朴素自然,长于叙事。在《陌上花开》中,安意如以诗为线索,以史为素材,以独特的感性文字,将古意盎然的乐府诗词完美解码,复原了那些哀乐缠绵的故事、丰神俊逸的人物、婉曲难测的情怀。回到汉魏、两晋、六朝、盛唐、五代。去观望彼时的风月无限。
  • 新编大众家常菜

    新编大众家常菜

    本书共分为家常菜和特色菜两大部分。家常菜对于厨艺初学者来说,可以从中学习简单的菜色,让自己逐步变成烹饪高手。对于已经可以熟练做菜的人来说,则可以从中学习新的菜色,为自己的厨艺秀锦上添花。
  • 倾城儍妃:王爷,别逼姐扔鞋

    倾城儍妃:王爷,别逼姐扔鞋

    听老师话的好孩子穿越了,可是她穿越成了一个婴儿不成,还成了一个庶出之女。没有人爱,没有疼的,乖乖,这里还有那么高深的武功,她怎么可能会错过呢?结果武功、医术都还成。可是却遇到了他们......
  • 弗洛伊德7:精神分析导论

    弗洛伊德7:精神分析导论

    本卷收录《精神分析导论》一部作品,内容由弗洛伊德1915~1917年两个冬季在维也纳大学讲授精神分析的讲稿组成。全书包括失误动作、梦和神经症等三篇,共分28讲。前两篇内容假定听众没有精神分析的基础知识,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失误动作的分析和对正常人的梦的探索,为听众奠定学习有关神经症问题的基础。第三篇神经症通论是弗洛伊德讲解精神分析的核心,他通过对各种神经症的全面分析,深入地阐述了这个十分困难的新课题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该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听众领会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精神分析导论》可以公正地被认为是弗洛伊德的观点大全和精神分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状况。
  • 人性的弱点

    人性的弱点

    美国“成人教育之父”戴尔·卡耐基所著的《人性的弱点》,汇集了卡耐基的思想精华和最激动人心的内容,是作者最成功的励志经典,书的唯一目的就是帮助解决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如何在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与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响他人;如何击败人类的生存之敌——忧虑,以创造一种幸福美好的人生。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