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9800000016

第16章 连克两郡(1)

3

李渊送走刘文静,一颗心还是悬着,正坐立不安时,李世民与大哥李建成,三弟李元吉,还有平阳小妹与柴绍一家等到来。李渊见了,一颗悬着的心,顿时落下,他一一细看高大挺拔的建成、元吉,突然冲口问道:

“玄霸呢?”

“哇”的一声,平阳小妹哭出声来。

建成三兄弟,也都眼含泪水,悲伤万份。

“玄霸……”李渊眼瞪着李世民。

“他被官府捉了,待我们去救时,已处死。”李世民说完,抱住父亲,痛哭起来。

一时,建成、元吉、平阳小妹都大声悲哭。就在这时候,刘文静带了突厥将领康鞘利,来见李渊。

待刘文静禀明情况以后,李渊转悲为喜,让世民去安置建成、元吉平阳小妹他们,让刘文静安置到突厥士兵,自己则召来裴寂等人,共商举兵大计。众人到齐,李渊示意,刘文静首先起身,将与突厥的交往,与大家言明,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说:

“如今我们虽然控制了太原及附近地区,处境却不容乐观:北面突厥,虽暂时合好,但在刘武周的鼓动下,仍有南侵的可能;就近的太原辽山令高斌廉,西河郡高德儒均愚忠隋帝,与我抗衡。从全国来看,现有相当势力的,首先是隋王朝的三大势力:一是隋炀帝在江都的御林军,人虽不多,都是骁勇善战之士;二是炀帝镇守在东都洛阳的皇子,兵强马壮,有大将士王世充统领,战斗力很强,只可惜只能全力对付不断进攻的李密;三是炀帝镇守长安的另一王子杨侑,刚满13岁,软弱无能,但拱卫京师的名将屈突通,却是有勇有谋,加之其兵多将广,不可小视。除去隋朝的三大势力,就是三股最强的义军。第一要数李密,手下猛将如云,有三十万之众,其人也相当能干,不断对洛阳发起进攻,一心只想占了洛阳城;其二要算河北的窦建德,号称十万之众;这第三就是江淮的杜伏威,号称八万之众。在这诸多的力量中,从眼前兵力而言,我们似乎并不比哪一路强,因此,要击败群雄,需全体一心,谨遵唐国公之命,方可取得最后胜利。”

刘文静一口气说到这儿,对文臣武将巡视一番,然后期待地望着李渊,等他训示。

李渊少时便神勇过人,曾经带着十二个兄弟击败草贼毋端儿三万之众,待稍长,更怀济世之略,有经论天下之心。他与人相处,不论贵贱,一双慧眼,最能识人。对天下大事,他了如指掌,蓄谋反隋,早有打算。事到如今,早已是胸有成竹的李渊,为让大家了解实情,不浮不躁,认真地打好每一战,这才让刘文静首先发言,让大家再次熟悉一下眼前的情况,认识到面临强敌,凡事不可轻举。此时,李渊见刘文静望着自己,所有的文臣武将也都望着自己,不由微微一笑,说:

“适才晋阳令所言,句句属实,我们的处境,确实不容乐观,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可以击败一切的敌人,取得最后的胜利。所谓知己知彼,我们已是做到了这取胜的第一步。现如今,是要对形势有个具体分析,决定我们今后的每一步行动。这事,还请诸位认真考虑。三天之后,我们再来此聚集商议,谁拿出好的计谋,必当重赏,加官晋升。”

李渊说到此,环视文臣武将,目光炯炯灼人,提高声音说:

“现在,我宣布两项决定:一是成立大将军府,由本国公掌大将军印。二是明日在大殿前召开誓师大会,由长史裴寂宣布隋炀帝的罪状,各位将军各率其部,务必准时到会,不得有片刻迟误。”

“遵命!”

李渊宣布完毕,众人齐声回应,陆续散去。李渊目送众人,频频点头。

3

第二天,是一个难得的五月好天气。蓝天鲜亮,白云轻流,和熙的阳光洒满大地,远山近树,葱葱郁郁。太阳刚过东面龙山的顶峰,各位将领,已率领部队,汇集在大殿前面。李渊内心激动,面色肃然,他一直在专注于一个个将军带着一队队士兵前来汇聚。

这可是我李渊的部队,我李渊竟然能有了这么多属于自己的部队!李渊一直在心里重复着这一句话,呆呆地望着已经到齐了的八万将士。自从杀了王威和高君雅之后,这八万将士就完完全全是他李渊的了。他们只听从李渊一个人的命令,李渊就是他们的最高、也是最终的指挥。作为数代军事集团的后裔,李渊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以前,他的父亲,他的祖父,虽然也率领着千军万马,指挥他们,命令他们冲锋、向前、杀敌。可是,他们指挥的,都是皇帝的军队,最高、最终的指挥者,还是皇帝,他们不过是替皇帝指挥。唉,可怜的祖父、父亲,尽管威振八方,威风凛凛,若是要让军队前进,皇上却要军队后退,结果,便只能执行皇上的命令。可是现在,李渊一切都可以为所欲为,还可以命令他的军队,向皇帝发起攻击!这,是多么大快人心的事啊!李渊想到这里,不由得笑出声来。

裴寂知道李渊为什么会笑,便趁他高兴时对他朝下面集结的部队指了指,那意思分明在说:人到齐了,该开会了!

李渊从沉思中清醒过来,对裴寂说:“你宣读举事檄文吧!”

裴寂拿起檄文,走上高台的中央,清了清嗓门,大声地宣读起来。他称兵勇们为“义士”,论事说理都讲得颇有说服力,最后说道:“……隋炀帝长避扬州,不理朝政,致使朝政荒芜,天下大乱,百姓受苦。为此,特举义兵,前往长安,尊隋炀帝为太上皇,另立王子杨侑为帝。”

裴寂声音抑扬顿挫,把举事檄文读得有声有色。读毕群情激动,雀跃欢呼。

李渊见目的达到,高兴万分,第二天召来文臣武将,共聚晋阳宫殿,研讨进兵之策。李世民颇有心机,上次听了刘文静的一番话,回府后召来长孙顺德、侯君集等细细商议,已经有了明确的打算,于是第一个站起来,说:

“儿臣以为,举兵起事,征战千里,需先巩固后方。如今外患突厥得以暂时稳定,内患高、王伏诛,但仍有辽山、西河两郡令拒不从命,理应先除之,方可挥师长安。”

对于此次举兵,李渊思之日久,早有胜算在心,听了世民之言,引导说:“我儿言之有理,我们举兵首攻的目标应是长安。如今,李密与王世充在洛阳打得激烈,我们正好趁虚进攻长安,要进兵长安,西河是必经之地,必须尽快攻下,方可挥师长安。至于辽山,不在南下途中,可暂弃之不理,到时自然可得。”

李世民听了,细细一想,突然心中一亮,大声说:“父亲所言极是,儿臣愿领本部兵马,前去拿下西河郡,为我军南进长安开路。”

李渊听了,说:“西河郡太守原来的萧瑀,最近被调回长安。接任的太守高德儒,是大隋的名将,久战沙场,精通兵法,非等闲之辈。炀帝将其安置在太原往长安的必经之路上,就说明他对我李渊早生疑心。如今以你一人之力,要敌高德儒,恐难取胜。我让你大哥与你同去,不知你意下如何?”

李世民听了,立刻点头说:“有大哥与我前去,儿臣十分高兴。”

“如此甚好,合你兄弟二人之力,上下同心,方可一举拿下西河郡。”

李渊说罢,目光罩住李建成。李建成见了,上前一步说:

“儿臣谨遵父命,愿与二弟一道前去拿下西河郡。只是儿臣担心属下军士,刚刚召集起来,匆匆上阵,需有严格军令,方可进兵。为此,儿臣已草拟出军法,还请父亲过目。”

李渊接过李建成草拟的军令,看后十分高兴,说:“就以此宣告上下,使三军遵此军令,不得有违。”

“感谢父亲,有了这军令,孩儿更有了拿下西河郡的信心。”

“不仅要有信心,而是要一举拿下西河郡,此役关系重大,不可有半点马虎。”李渊说着,环视俩兄弟。

建成与世民齐声回答:“儿臣一定不负父亲所望。”

“你兄弟俩,特别是世民,都太年轻,没打过大仗。只是,父亲也刚刚掌握兵权,手下并无得力的将军。更主要的是……”李渊放低声音说:“此役关系重大,需带走我三分之二的军队,除你兄弟俩,我还能信谁?所以,我把这天大的战事交给你们,你们一定要齐心协力,遇事多与将军们商议,谨慎行事。”

“儿臣谨遵父命。”李世民说:“儿臣愿立下军令状,此次不能取西河,愿受军法处置。”

李渊听了,微笑点头,让人拿过纸笔,让世民与建成立下了军令状,然后唤太原令温大,说:

“建成虽长一些,世民还太年轻。此次征战,还请你与他们一同前往,参谋军事。使他们有不明之事时,能得太原令指教,到时建功立业归来,我一定重赏于你。”

温大听了,双手一揖谢恩说:“大公子,二公子超人聪慧,谋略过人,温大得大将军之令随军前去,一定尽力扶佐,建功立业,还请大将军放心。”

李渊点点头,下达命令:

“李元吉留守太原,李世民和李建成与太原令温大,兵发西河!各位将领,努力向前,听从军令,不得有误!”

命令下达后,李渊自己统领中军,随后接应。

3

出兵这天,春意盎然。沿途青山碧水,淡冶而笑,四野芳发,幽香扑鼻。白云悠悠于蓝天,山鹰展翅在云下。天高地辽阔,风静人马喧。在太行山与吕梁山中间广袤的平原上,李家的左、右大军,正离了太原,往南急行。

打虎需要亲兄弟,李世民与李建成,并马而行。这是大业十三年五月,公元589年出生的大哥李建成,刚满28岁;公元599年出生的李世民刚18岁。他们为了要夺取父亲的表哥、他们的表叔隋炀帝的天下,各自领兵三万,向长安进发。李世民得天独厚,早就得父亲嘱咐“潜结英杰”,此时,身边早有了侯君集、段志玄、殷开山、长孙无忌、刘弘基、长孙顺德等一干文臣武将。相比之下,李建成也没有逊色半分。因为李渊在吩咐李世民“潜结英杰”的同时,也吩咐在洛阳的李建成要“密交豪友”,因此,李建成身边也很有一些能人,如咨议参军王圭,薛万彻等,都是一等一的文臣武将。兄弟俩面带自信的笑容,走在部队的最前面,身后,便是几十个亲近的心腹,再后面是一群绝对听命于他们的将领和六万渴望打出一个新天下来的军队。他们尽管还未经过严格训练,大都刚召集不久,却行走得整整齐齐,一个个浑身是劲。

天快黑时,部队来到一座城镇前,李建成看看前面逶迤的城墙,又看看身后疲惫的士兵,对李世民说:

“二弟,我们就在此安营扎寨,休息一晚,明日再往前去。”

李世民点点头,对身后大喊:“停止前进,安营扎寨!”

言毕翻身下马,见一个士兵背着沉重的背袋,李世民上前一步去给他接住放下。李建成见了,点一点头,朝前走去。几个士兵正在安锅下灶,准备饭菜。离他们不远,有一块绿绿的菜地,甚是诱人,一个士兵正呆呆地看着,李建成走近他身边,说:

“你们可不许去取百姓的菜,万万不可骚扰百姓,待拿下西河,我再犒劳你们。”

士兵听了,嘿嘿地笑起来,说:“我只是看看,绝不敢违抗军令。”李建成听了,点头离去。

就在当晚,天气突然变化,风起雷鸣,倾刻间,大雨滂沱。建成与世民正在营帐中讨论进兵之事,听到雷声忙出营帐。冒着大雨,他们四处查询,指挥军士,将住在低洼处的人移往高处。世民见一士兵咳嗽不已,忙令人将他扶进自己的营帐里休息。其他士兵见了,都感动不已。

第二日,部队到了西河城下,安营扎寨后,李建成与李世民来不及披甲,就匆匆前去勘察地形,并发出命令:虽围住西河,却不许伤及百姓!他们决定甘冒着极大的军事风险,也要让百姓能自由进出。为此,西河百姓,争相传颂,说李家兄弟的部队懂得体恤百姓。城中有一个叫段清玉的官员听说后,便主动与李世民联系。因为对隋炀帝的劳民、御民,他早已反感之极。李世民见了段清玉,一番交谈之后,大喜。令他作内应,明日俟机打开城门。

第二天,大举攻城。李世民与李建成兄弟俩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士兵们受了鼓励,争先恐后向前。几十名义军抬一架云梯,几十架云梯齐刷刷地向城墙靠去。城内百姓,早在段清玉的带领下,作内应偷开城门。一时间,李家的军队,蜂涌而入。高德儒见后,大惊失色,下命士兵去杀百姓。士兵犹豫不决时,李家军已蜂涌而来,混战之中,高德儒为手下人杀死。

这一战,出奇地顺利。兵到城下-当日,不等李渊接应部队到,李建成、李世民就已拿下西河郡。李渊兵至,高兴地笑出眼泪,手执建成、世民,说:

“我儿皆能人也,以此用兵,天下横行可也。”随即下令开仓赈饥,招募士兵。

通往长安的关卡既已打通,李渊决定整休部队,封赏有功之臣。就在郡守的大院内,第二天,李渊对群臣大加封赏:

任裴寂为长史,刘文静为军司马;封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统领左军;封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统领右军;又任命唐俭、温大雅为记室,令温大雅和弟弟温大有共掌机密;武士彟为铠曹(武士彟此前是个木头商人,为后来中国史上唯一女皇武则天的父亲),刘政会及武城崔善为、太原张道源为户曹,晋阳长姜蕃为司功参军,太谷长殷开山为府掾;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琮及鹰扬郎将王长谐、姜宝谊、阳屯为左右统军、副统军;其余文武人员,根据才能皆有授任。于是人人欢喜,军心大振。

夺取皇位的初战告捷,令李渊对自己的两个儿子充满信心,为了对他们大加鼓励,更为了他们能很好的,不受约束的发展壮大,李渊不仅置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俩地位在诸将之上,还准许他们各置官属,为建立他们各自的小皇朝,发展他们各自的势力,各显身手。因为在这个时候,李渊除了自己的儿子,还不敢相信任何人。

40、

大将军府内,今日聚集了许多人。西河已经拿下,李渊召集群臣,商议进兵关中之事。李世民与李建成就此事已作过多次探讨,并着人探清了霍邑的情况,待李渊的话落,李建成便示意二弟李世民起身发表他们的看法:

“西进关中,首先要拿下霍邑。为此,我们已派人探明霍邑情况,感到要取霍邑取,也不是什么难事。在霍邑的西北,有个贾胡堡,可以说是霍邑的门户,倘若居兵坚守,与霍邑互为倚角,霍邑必难攻破。可惜的是,霍邑守将宋老生,却并不使人把守这里。我们只要迅速占据贾胡堡,可以说是已进了霍邑的大门,然后进攻霍邑,兵到可下也。”

李渊听了,并不啃声,把目光转向众臣,只见众臣交头接耳,一派赞叹,独有刘文静一人,微笑不语。此时李渊,身旁文人还有一些,军事人才,却没有才能出众的,战略、战术的谋划,除了儿子,就是自己。李渊颇有自知之明,自己很了解自己,战略谋划,他是一流的,包括他的两个儿子在内,无人能及。只是具体到战术,考虑起来似乎很费力气,因此他用眼睛看着刘文静,希望他能说说自己的看法。刘文静不作正面回答,反问李渊:

“此次出兵,不知大将军可有担心?”

“我就担心李密。”李渊脱口而出。

刘文静击掌言道:“大将军所虑正是,微臣也有此担心。而今李密,已有几十万人,虽然还没有攻破洛阳,但洛阳周围的城市都被他占领。他不仅获取了隋王朝大批良马、刀械装备,还拥有洛阳周围的几个大粮仓。可谓兵精粮足,士气正旺。李密非等闲之辈,从来就颇有野心。我若西取霍邑,李密来袭,如之奈何?到时侯,我军必然腹背受敌,战事必定艰危。就目前的情况看,我军只可趁乱发展,倘若有大损失的战事,万万不可去也。”李渊听了,大为高兴,捋着胡髻点点头:

“好个趁乱发展,说的好!”他把目光从刘文静身上慢慢滑过,投向李世民兄弟,语重心长地说:“要发展,不可赔了夫人又折兵。”说罢,再将目光转向刘文静:“说下去!”

“臣认为,要取霍邑,需先抚李密。”刘文静说。

李渊听了,低下头去,沉思着。好一会,抬起头来,只见李世民兄弟俩茅塞顿开的样子,这才满意地一笑,问李世民兄弟俩说:

同类推荐
  • 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雄才大略的统帅

    雄才大略的统帅

    《军史辉煌丛书》是1997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编写的,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当年即获好评。十年前,作者在编写这套丛书时,举国上下正在迎接党的十五大的召开;而今,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迎来她80岁的生日,大江南北又在为党的十七大的召开和2008年奥运会的举行紧张地忙碌着。十年,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会发生不少改变,对于一支强大的军队,其变化更是巨大和深远的。岁月匆匆,但这套丛书,其巧妙的构思、丰富的史料、动人的故事和鲜活的语言,却不因时光的流逝而逊色,特别对21世纪的年轻人仍有积极的教育作用。
  • 你因灵魂被爱:张爱玲传

    你因灵魂被爱:张爱玲传

    胡兰成、桑弧与赖雅,谁是张爱玲一生挚爱? 闫红以史料结合张爱玲小说、信件,将张爱玲与母亲、父亲、姑姑、弟弟的纠结亲情,与炎樱、苏青、傅雷、柯灵、夏志清、宋淇、邝文美、庄信正等人的复杂友情,与亦舒、三毛、水晶等粉丝的往来渊源,特别是与桑弧、胡兰成、赖雅、佛朗士几段情缘的来龙去脉一一道来。闫红眼毒心静,笔下有理也有情,腾挪自如地刻画民国女子的缠绵情事之余,也大刀阔斧地书写了时代边缘的落叶长风。与其说她用文字去写张爱玲,不如说她用文字去演张爱玲。
  • 为自由而战:南非国父曼德拉

    为自由而战:南非国父曼德拉

    是领袖还是战士?单枪匹马拯救一个国家!是圣人还是枭雄?用微笑让全世界都爱他!曼德拉作为全世界政坛最知名的文化符号,他何以让所有大国领袖都对他推崇备至?人人都爱曼德拉,他的出生背景和童年生活相比常人又有哪些不同?作为全世界的精神偶像,他是否也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强人?在完美而耀眼的圣人光环下,他的个人生活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缺憾?一切的一切,这本书都将为您解答!
  • 司马昭定三国

    司马昭定三国

    司马昭随父司马懿抗蜀,多有军识。继而逐步取代曹魏家族,专揽国政,后分兵三路伐蜀,成立晋朝,成了司马家族一个新的传奇人物。本书采用通俗历史的写法,梳理司马昭的一生经历。重点表现了司马昭为官为政的智慧:如何平衡与父亲司马懿的关系,如何协调处理司马家族内部的矛盾,如何对抗曹魏家族并逐步取而代之。
热门推荐
  • 你的魅力来自口才

    你的魅力来自口才

    魅力的呈现,智慧的闪光。交际的纽带,沟通的桥梁。本书从社交口才、职场交流、谈判语言、商道交际、恋爱与婚姻、演讲能力的培养、好口才应注意的事项等诸多方面予以剖析,给读者实用的指导和策略性的应用。本书还插入了百余幅生动的插图,以提高读者的理解能力。
  • 等你来

    等你来

    有的人见上一面就会误了终生,比如宋佳和管羽风。宋佳是典型的狮子座女生,哪怕爱到骨子里,也要保持傲气,你若不来,我可以等,但绝不会送上门去。偏偏让她遇上喜欢欲擒故纵的管羽风,历尽艰难最终还是没能在一起。虽说亲情难舍占了很大原因,但终究还是败给了自己骄傲的性情。虽然讲的主要是管羽风的故事,但里面的配角,不管是孙小鱼还是沈南,或者唐茜,他们心里都有一句潜台词,那就是“我在等你来”。可是这句话,自始至终,谁也不曾说出口。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金觚奇案

    金觚奇案

    龙城是S省的省会,虽说比不上京津和沿海大城市的规模,但作为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古城,也有它深沉浑厚的一面。在悠久岁月中形成的文化堆积和历史印记,构成了它的辉煌和骄傲。如今在现代经济模式中,龙城经济实在没有自己的现代特色,它所依赖的只是一种最原始的生产方式,即是对大自然赋于它的资源的疯狂发掘和初始利用。因此,只要你在龙城市郊区走一走,你就会发现用最简单,最原始的劳作方式进行生产的星罗棋布的小煤矿、炼焦厂、小铁炉等比比皆是,数不胜数。 在红火得不能再红火的资源发掘的热浪中,一种被国外经济学家视为顺报率最高的行业——古玩收藏,也在这里悄然兴起,并很快被这里的人们接受,以至很快发展为全国首屈一指的大市场。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灵纹仙劫

    灵纹仙劫

    修真之路,逆天行道;仙凡天劫,九死一生;一缕仙缘,得道成仙;道法万千,殊途同归。一场上仙间的斗法,破坏了一个原本安宁的村庄、导致了一个幸福家庭的破灭;一本传家之宝——算命神书,蕴含着诅咒之力、血脉之力,而世代却视其如珍宝、如命根,其中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灭村之仇、毁家之恨,如何能报?神秘的混沌天河、盘古开天的秘密、银汉一族由来……
  • 我,是一个过路人

    我,是一个过路人

    因为成熟,所以,只是真的永远不变的恐怕只有永远在改变。莞尔一笑,生命中的每一段驿站里,路过,所以,一段经历,爱过……,注定要成为你的过去。都说无怨无悔的爱恋,一个故事,都说相许终生的誓言,一次永恒,我相信,都说亲爱的永远,总有一些身影,都说不变的含笑的带泪的眼,是偶然的经过,是必然的结果。因为年轻,都说永远年轻的脸,忧伤和快乐才显得那么的深刻与不堪一击。不为来过。才不能让过去的年轻亵渎生命存在的意义
  • 木自成双

    木自成双

    这,终究只是属于一个女人的故事,男人只是成长路上的风景:她女生男相,随遇而安擅长接受现实;他眉清目秀,温吞如玉却擅长纠结。两人成婚却相互并不纠缠,他心有他人又如何?她亦得到自己想要的闲适生活和一方碧水蓝天!本来注定各安天涯的两份爱,可是日子久了,她的心里有了他……
  • 乌龙出阁

    乌龙出阁

    啥?说我爹不疼娘不爱?没关系!咱规划未来自谋出路,立志当个抢手的小妾!啥?说我右脸天仙左脸刀疤?没关系!咱还是努力争当醉乡楼的花魁!啥啥?!说我未“婚”先“娘”?更没关系!孩子他爹不讨厌,孩子他舅不嫌弃,“娘”就“娘”吧!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