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9500000002

第2章 序(2)

1987年的山在记忆中很苍莽,那时候深深地记着翠华湖和冰洞风洞。上中学,男孩女孩一大帮骑车去,感觉路挺远的,有上坡,男孩子就拉住女孩子车把的中央,助一臂之力。必有一人单手骑车,另一只手提着单卡录音机,一路放歌。热热闹闹钻完风洞冰洞,就在湖边坐很久,嬉笑打闹后总是沉默,那个年龄不知道山究竟有多么磅礴,但已经知道烦恼知道前途的未知,在湖边坐坐,看着水波,翠华山还是真正安慰过那个年龄的我们。1987年的湖边曾经坐过一对少男少女,学校里有人起哄他们的关系。少男很担心,在湖边悄悄对少女说怎么办。其实他们根本没有发生任何,少女觉得奇怪,说,什么都没有担心什么,自己难道要被别人左右。我还是我,你还是你。这话现在想来很幼稚,但湖边的对话,还是动人的。也许少男是借机试探,但少女觉得同龄的男孩就是轻飘。一切都随着翠华湖的湖水荡漾着走了。那时候的翠华山是一个骑车距离可以承受的美丽的山,暑假经常呼嘯而去呼嘯而回,中学的远游很多人就是这样。 ; 、 ;

毕业后有一大段的时间没有去过了,忙很多。那时候每个人都忙,现在回忆,几乎想不起来都干了什么。直到2000年的夏季,一天,我穿着短短的白裙。黄昏,那时候爱情在怀,我们突然想着上翠华山,这个主意让我开心。我想起我的学生时光,踏上有少时记忆的地方,是表达感情的一种冲动。我们大概是翠华山庄试营业的第一批客人,那天晚上,总之,只住了我们两个。学生时期,翠华山记着我们的青春和惆怅,那么,这时候,记着我们最浓的一刻,我当时不知道,这些最浓的,是留着后来那些岁月慢慢发散的,什么都不会消失,我担心的那些。翠华山对于我,几乎如同不说话的长辈,看着我,让我一次次逐渐明白。

翠华山随着道路的建设,随着交通工具的改变,离我们越来越近了。2000年后,我就开始频繁地上山了,翠华山相对于,别的山来,充满温和,温和中的险峻和震动更让它的温和充满玄机。它就是守在城市边缘的一座深邃的花园,是停在我心里

14

的一个可靠的宽容的地方。

自那以后,我大约去过几十次了吧,我爬遍了能够爬的每一条路,小时候当做目的地的翠华湖,现在成了起点。

山崩的奇观触手可摸,每一次仍旧让人发愣,臆想远古的那自然发力的一瞬,似乎轰鸣声还能捕捉。杜鹃花开的季节,我们带着一只狗,启明星亮了就出发,奔赴秦岭高山草甸的遥远吸引。登山是可以上瘾的,新鲜的空气、鸟鸣、可以喝的泉水、松软的泥土、蒸发汗水的身体的快意,高处的风光,这一切,构成酶,情绪一次次反应,就难以戒除。

至今我仍多次想起一次初夏的翳芳湲,说是去看九天瀑布,在路途中被大片的令人屏息的蓝色蝴蝶冲击,那种情景令人迷惑。一个大的情场似的,绊住你的脚,闻着花香听着水流,花朵和流水都被飞旋的蝴蝶阻隔了,那次我没有再走,就在中间,站在飞蝶中,留了一张影,我的蓝色牛仔裤也变亮了。

这些年中,慢慢地顺应内心成了我的信条。就有了更多理直气壮的时间来登山,甚至我偶或会在翠华山上住三五天,我日渐熟悉的农家会让人捎干菜给我,这些,让翠华山逐渐成为饱满的日子中的东西,令人舒适。

在其间,在翠华湖夜钓,上太乙观星看圆月,躺在大石上等流星,等等诸多的行为越来越自然,不再挣扎在社会普遍价值中定义它的酸腐和丧志,美好的终究是美好的,美好的都是原始心意的,什么都不要怀疑,它起着平衡和安慰的作用。

二十年来和翠华山就是这样,山在那,似乎还是原来的山,而我已经离第一次登山的我很远很远了。二十年是一个人近乎四分之一的人生,是一座大山的一瞬,在山的一瞬里有我绵长的经历。

那么,再一个二十年后,再来说这些。

15

一些别人的故事

中午在沙发上准备吨一会儿,随手翻电视。结果看了三个段落,三个都是人物访谈,于是没头有尾看完。

第一段世界残奥会短跑冠军,中国一个不到20岁的小

姑娘。她的右腿只有半截,带着奇怪的国外赞助的半截假肢,那假肢看起来很骄傲,接触地面充满弹力,那么她完好的左腿要和这个机械腿达成配合,需要多长的时间。在那段适应的时间里,她无数次摔跤。妈妈心疼地说,人家女孩子包里都是化妆品,可以爱美,我姑娘包里都是创可贴。我感动的是这个女孩子说起话来一脸沉静,那种稳当和宁静的感觉真是不可想象她的残疾。她奔跑的姿势让我着迷,力度悠扬,腰身和摆动都是那么力度悠扬。看着,听她那么沉静的说话,你会逐渐惭愧。惭愧自己如此健全,却那么容易伤脑筋。一个人懊'丧自己的鞋子不够名牌,他踢着地,懊丧地出门,出门却碰见一个人,那个人没有双腿,那个人艰难移动,却卖力地微笑。我记住了女孩子的脸,却没有记住这女孩子的名字。

第二段跟拍桑兰的生活。这个著名的体操运动员,我知

道她的高位截瘫,却没有想到她的生活有多么大的具体的麻烦,也没有想到她有着那么大的热情和开心,我看不出来一点难过,看见的都是接受。她热爱美热爱生活的样子和热情,仍然让我无限惭愧。她吃饭必须在手上绑上勺子,仍旧有点费力,她吃得那么香,给

16

予食物最好的赞美。她想尽办法解决困难,这些困难对于我们都是轻而易举。我再次惭愧不已,桑兰的笑容很甜美,歌声纯净。她拼命做着公益的活动,忍受着身体随时的叛乱。而她说,总是慢慢总结,好得多啦。第三段访谈《新周刊》的孙冕。这个老爷子永远认为自

己的年龄要减去24岁。他坐在那,感染我的是他星星点点显露的白色发楂和楂茬,而他的脸和五官,真是年轻得光彩,这有点不匹配,但或许这就叫做美少年。他前卫、松弛、爱哭、敏感、冒险、沉浸。《新周刊》引领了11年的新话语,杂志就是他的影子。他讲话时晃悠着二郎腿,他穿舒适的了恤,他说话语速语调都很松散,高兴时哈哈大笑。我喜欢这样的人,举重若轻,时时翻新。确实是很难老的。

后者是个健康人,是个健康人中的达人。不辜负上天给予自己的,不管是什么样子什么高低,和命运同一个方向用力,就会温暖自己和别人。我是一个记性不好的人,起码在这个中午,我被三个段落依次感动。‘午睡于是不深,迷糊中觉到在这间房子里闲躺呼吸是如此美好,差点都要熟视无睹了,这是健康人的弊病,但终究是可以惭愧的。

17

玉米玫瑰

^那天和嫁去台湾的女友在…X上唏墟。说起生活的困顿,我在山北她在水南,唉声活生生在线上去着。突然提起我的一位表姐,她说:羡慕她的爽朗。我说,就是,想想她在世上的情况,是不是不如我们幸运很多。结果我们被头脑捆住,很少能够获得简洁有力的心态。

表姐是我大舅的二女儿。大舅是个人物,虽然如今奔80了,1.8米的个头200的体重如同黑塔,腿不太好,走路偶尔趔趄,终于有了温和的脾气,每天的大事也就是吃肉以及喝点酒。一个家底太薄,负担太重,一辈子东奔西走争取全家温饱的汉子终于有了温和的老年模样,没有疲惫,每天仍是有机会就哈哈大聊,聊国家大事到针砭门前是非,我发觉他仍旧保持着一种先进的思维,可以说比我们在城里浸淫着的多数人要先进。我不知道他的来源在哪里,就是那台我淘汰的破电视,可见人的思维和明理程度有时候是天生的,理解力不是建立在了解多少知识,而是碰触时的反应。大舅12岁丧父,即綴学和外婆挑起全家的重担,他只上过一年级小学,我永远记得我上学时他来西安,拿着我的《当代》《收获》,看得入迷,那种小说的意境在于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二舅病榻10年,大舅在困难时期想尽各种办法给弟弟治病补充营养,终于好了。三舅后来癌症,去世后大舅养着三舅的女儿,成人后给她买了一院房,招了女婿给她过日子。自己的儿女们结婚离家,大舅母又有病,折腾到他一个人的时候,老了,仍旧家宅空空,一贫如洗。大舅仍旧是黑塔,仍旧哈哈地找肉吃。全家后来只

18

供我母亲读完了书,所以母亲以及我都是感恩的,大舅这些年的生活费,以及院子里新盖的楼,当朱红的大门安上了,我母亲也就大大安心了。

表姐就是我大舅的二女儿,只有她遗传了大舅的乘风破浪。先生说我5岁时的照片像极了表姐,粗壮健美。表姐一贯粗壮健美,结果岁月之后,我长成了营养不良的豆苗,她长成了一棵茁壮的玉米。我看她种种行为作派,称她为玉米玫瑰。虽然她根本和平常意义上的漂亮一点也沾不上边,但她的爽朗和聪明,她天生的在任何环境都不怯的大方,她天生的大姐大的气质,让我觉得她很有魅力,她的大脸庞小眼睛厚嘴唇,她庞大的腰身,一切都显得那么有特点那么生动,让我有一点点着迷。我在她面前,总觉得气弱,你觉得那个生命蓬勃有力,你觉得自己真是无病呻吟。她的生活一点都不宽裕,本可以在家乡一显身手,我记得上学时回去和她上回街,半个街的人都和她打招呼,那种阵势,真有点女蛊惑仔的味道,弄得我都很兴奋。没有人敢欺负她,可是后来因为驻军一个男孩和地方一个男孩对她的争抢,弄得她一阵烦躁。就躲去河南玩了一场,就自己把自己嫁到黄河边了。找了一个非常老实无言的人。我后来觉得这很合理,现她这样性格的人最终应该找这样的男人,这样才能最终平衡。男人当她宝,看她的眼色。他们养了一个壮实的小子。前几年又回来抱养了一个女孩,已经4岁多了,开口就是亮嗓嗓的豫剧。两个孩子据说是从小的医药费总共没有超过20块钱,人家是怎么养的。

和老公两人就是在周围打些零工,日子过着,紧巴巴的,但她仍旧是那个样,在村里组织妇女队,一个外乡人统领着土生土长的一群。

想起有一年冬天,她说给我拿几床新被子,他们那产棉花。我在门口等她,她从车站打出租来。车停在我面前,一个庞大的穿着红花棉袄的哈哈笑着的人下来,车猛然晃了一下,底盘高了。她在司机的帮忙下左右肩各扛起一个硕大的棉花包,脸红红的,动作坚决有力,我根本插不上手。司机笑了,我也笑了。那红红的笑脸,在我的记忆中一直那么生动。

开春了准备开车去她的黄河边啾瞅。我在他X上说。

那边的朋友是个敏感有素养的人,她的生活因此有些受伤。生活是不是要有些钝感力,但那样了,也就不是自己了。玉 米玫瑰都那么绽放,人的生活人在做什么真不是多重要的,世界上的形态和状态越看得多,越觉心态和每刻的心情是重要的。 ‘、

在一片茁壮的玉米地里,阳光明媚,土地清香,真是很向往。

20

空手把锄头

最近要写几段字纪念一下踢踏舞的事,一直也没有找到时间和落脚的感觉。

请信佛的朋友去吃素斋,看见禅宗几句话: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过,人流水不流。

一句“空手把锄头”,突然让我有了落脚的踏实感。

背景是有几个舞蹈擅长的朋友跳踢踏,想参加首届陕西省业余舞蹈比赛,因为踢踏舞需要人数多一些,就开始多方联络,联络上我们一帮共16个人组成队伍,其中有我这样学着踢过几下,毫无舞蹈基础的人。音乐用的是日本电影《座头士》的片尾曲,被老师改编为主题农家乐的踢踏舞。于是我们在几周内,慌里慌张地练习、调整、退缩和坚持。终于在元旦放假期间姹紫嫣红地登台,群魔乱舞了一通,居然进入青年组的决赛,第二天参加决赛,居然又得了铜奖。这总算是交待了我们的耐心#,把一件看似可疑的事情做完整了,有了较好的效果。#

我们这支队伍从20出头到40出头的年龄,这让我想起李察基尔的电影《谈谈情跳跳舞》,总之是一种良好的抒发。

同类推荐
  • 解密北京大案

    解密北京大案

    从《名幻杂志》为一鹤同志做责编大概有十个年头了罢。这其间,一鹤的法制纪实作品名声越来越大。最近的一个例子是他关于某演艺圈名人案件的报导,文坛中太多起承转合,波诡云橘了。而一鹤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来,由一个青涩的山东汉子,引起湖北与广东两家大刊编辑的争抢,成长为深具洞察力的法坛卫士。以致他不得不承诺为放弃的一家另写两篇稿子才算平息。人类灵魂工程师,自有其独特的理想与追求
  • 回眸中的感悟

    回眸中的感悟

    本书坦诚地回忆了作者的追求和梦想、情趣和爱好、事业和奋斗。写下对故乡的眷恋,对工作的热情,对幸福的追求,对真理的探索,对梦想的执着,对家庭的责任,对子孙的关怀,对父母的奉养,对岗位的感悟,对人生的思考等。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共收录了1901年至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诗精品7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供学习、欣赏、借鉴的散文诗经典之作。该书1996年1月初版,此次为修订后再版。
  • 女囚档案

    女囚档案

    想要作品好看,足够的文字功夫也是必不可少的。尽管生活远比虚构的故事精彩,但具体到某个案例中,能够把案件故事讲述得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并且讲出点社会意义或者人性特点,这就犹如戴着镣铐跳舞,还要舞出精彩来。深入的采访、独特的角度、深厚的文字功底,是一个纪实作家必备的素质。来自真实的震撼,加上理性的法律思考和人文关怀,正是丁一鹤这套图书的突出特点。本书解密中国女囚鲜为人知的隐秘生活。
  • 看到你知道什么是美丽

    看到你知道什么是美丽

    汤一介先生抽到的是;“仁者寿”。如果差50分,陈祖芬在她写的小说里要成立爱与快乐研究所,也招来。王蒙夫人瑞芳抽到的是:“你坐上了爱情幸运号”。他会对北大有关人士讲,提供了寻找优雅、寻找纯真的机会。那天席间轮到抽签游戏了,少年班招生时,简称L&J。陈祖芬抽到的是:“这也好那也好,要注意这个人,因为你是青春宝”。张颐武教授说,这部小说是她的原形毕露,是这个时代,一定以为是又一个少年作家新鲜出炉。,如果不是看到她的名字。孔庆东教授说,季羡林先生抽到的是:“看见你知道什么是美丽”
热门推荐
  • 张居正(第三卷):金缕曲

    张居正(第三卷):金缕曲

    四卷本长篇小说《张居正》,以清醒的历史理性、热烈而灵动的现实主义笔触,有声有色地再现了与“万历新政”相联系的一段广阔繁复的历史场景,塑造了张居正这一复杂的封建社会改革家的形象,并展示出其悲剧命运的必然性。作者因其丰赡的文史修养、恢弘均衡的艺术架构能力、对特定历史底蕴的富于当代性的揭示。
  • 便衣警察

    便衣警察

    这是一个年轻警察成长的故事,也是一曲美好爱情的颂歌。故事发生在粉碎“四人帮”之前的一九七六年。经群众举报,南州市公安局逮捕了一个名叫徐邦呈的台湾特务。当时没有弄清楚特务潜入南州市来的目的,在军代表甘副局长的诱供下,徐邦呈谎称他要在边境接应一支敌人的小分队入境,目的是破坏大陆的批林批孔运动……
  • 世事

    世事

    苏教授、戴芬、小刁,苏教授与戴芬是老夫老妻,他们是这个家庭的主角,小刁以保姆的身份也居于这个家庭之中。三个人相聚于一个家庭之中,苏教授心猿意马,戴芬与小刁有竞争,好戏于是开始……
  • 回想那风

    回想那风

    真应该回想那风了,可以滋养疲倦的心灵和饥渴的细胞。沉浸回想好比酿一坛酒,回想是人的反刍。一般来说,风穿过的门窗,门对着的山,我们不得不面对今天和明天的多彩而喧嚣的浅薄。昨天总是丰厚的,拾回昨天的芳香或追溯别的什么,是一杯没有污染的情水,比如,人的生命是哪一囝风卷来的完美而又脆弱的种子?如果没有回想,是排除了行尸走肉的生命的象征,这个世界还会灵智闪烁吗?我们这代人不能把所有的树木都砍尽了,不能把所有的清水都污染了,我回想故我在,我们的子孙后代正源源不断地哭着、喊着生出来。回想,窗含着的水。门关上了。咀嚼昨天。窗打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恶魔首席的甜蜜爱情

    恶魔首席的甜蜜爱情

    高贵出身的她,在命运的捉弄下遇到了他,是真是假,是爱是恨,在命运捉弄了千百遍之后,美丽的婚纱穿上,她的泪流下,是那么的幸福。
  • 国学新声(第三辑)

    国学新声(第三辑)

    本书是山西大学文学院国学研究所主编的关于国学研究的专业性研究,收集了这一年来国学诸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是一本关于国学研究、学术动态、学人风范等方面风貌的集中展示,体现了国学研究的新动态,新思想、新发现,是一本集学术、文化、传承于一体的著作。
  • 同一首歌

    同一首歌

    ,小小说的前景充满了光耀。内容丰富,在迅速崛起的新媒体业态中,风格多样,这一点的未来景况也许我们谁也无法想象出来。总之,由100个当代小小说作家一人一册的单行本组成,《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的出版就显得别有意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这套书阵容强大,小小说已开始在“手机阅读”的洪潮中担当着极为重要的“源头活水”,不愧为一个以“打造文体、推崇作家、推出精品”为宗旨的小小说系统工程
  • 重生之农家有女

    重生之农家有女

    正所谓,因果报应,今生种什么因,来生结什么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唐锦前几天还跟闺蜜说起,今生她有现在的父母疼爱,估计一辈子也不会吃苦受累。可是转眼,她怎么也没想到,一次意外的死亡竟然造就了她的重生。再次重活的她不是什么相府千金,也不什么高贵的公主和娘娘。她成了一个普通而贫穷的农家女,而且灵魂还寄居在一个十岁孩子的身上。种田,下地,洗衣,煮饭,这让曾经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她,叫苦不迭。只可惜,命是捡的,仍她如何呜呼哀哉,又岂有用?然,懦弱的福妞儿一朝醒来,性情大变。面对憨厚老实的爹娘,冲动善良的长兄,她该如何面对眼下的环境?是挣扎反抗这可不思议的命运,还是用自己的双手还有那无穷的智慧来改变眼前的一切呢?
  • 如果当时不放手

    如果当时不放手

    落跑新郎归来,青梅竹马出现,巫方园的世界一下变得热闹起来。陈年往事被翻出,新欢绯闻曝头条,她立刻成为了记者们追逐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