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1900000028

第28章 中统头子徐恩曾之一15

15.抗日期间继续反共

用“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形容两面三刀的徐恩曾是再合适不过了,这个人不仅阴险毒辣,而且擅长见风使舵。

“七七事变”发生后,全国上下纷纷参与到抗日大潮中去。因为抗日,共产党和国民党准备再度联手,重拳出击。不过蒋介石“消极抵抗”的做法一直没有本质上的改变,他明着抗日,暗中则寄希望于日本人在各个战线上拖垮共产党。蒋介石的心思,像徐恩曾这样聪明的下属怎么可能领悟不了呢?

与戴笠不同,戴笠虽然是间谍之王,但此人还是有自己的原则。比如抗日,戴笠在“抗日”里扮演急先锋的角色。戴笠极其反感日本人,他带领军统在抗日战线上做了不少好事,暗杀日本人、锄奸等等。曾经,在一次抗日动员会上,有个记者问戴笠:“中国靠什么来打仗?”戴笠说:“我们中国有两个不亡的道理,一个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一个是哀兵必胜。否则,猪吃饱了等人家过年,是绝对等不到自由平等的。”但是徐恩曾就不同了,他是个完全意义上的亡国者,他对抗日不感兴趣,唯一感兴趣的就是按照主子原先给他设计好的程序继续对付共产党。尤其是1939年以后,中统局表面成立了一个“日伪调查科”,但只负责摘录、整理日伪公告,抗日八年,未曾破获过一个日伪间谍案。徐恩曾还曾对自己的属下说:“抗日不是咱们的事,咱们的主要任务还是对付共产党!”在他的影响下,中统仍然把共产党当成主要敌人。所以抗日战争时期,中统特务中,做汉奸的人要远远超过军统。尤其是中统大特务丁默邨和李士群,后来竟然都成了汪伪76号特务的重要成员。“八一三事件”之后,徐恩曾不但消极抗日,还加强了对陕甘宁边区的破坏。

徐恩曾为什么这样做呢?仔细分析,原因有三:

第一,徐恩曾骨子里仇恨共产党!

徐恩曾对共产党的仇恨,应该是从龙潭三杰开始的。钱壮飞、胡底和李克农,曾经都是徐恩曾最信任的人,尤其是钱壮飞,作为徐恩曾的贴身机要秘书,两人可以说朝夕相伴。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徐恩曾之于钱壮飞就如同蒋介石之于陈立夫一样重要。徐恩曾不仅信任钱壮飞,而且还把“正元实业社”的大权都交给了他。私底下,徐恩曾更是离不开这个帮手,甚至连“翻青楼女子的牌儿”这样私密的个人事情,都交给钱壮飞处理。然而,令他失望的是,他最信任的人竟然出卖了他,而且害得他差点为此掉了脑袋。如果不是“半路杀出个顾顺章”,徐恩曾恐怕早就人头落地了。因为钱壮飞,徐恩曾的把柄一直被他的对手拿捏着。在国民党内部,他的政敌多次警告他:如果越过雷池半步,我就把“钱壮飞之事”转告给蒋介石。可见钱壮飞是徐恩曾心中永远的痛,想必他也曾经在深夜的某个时刻低吟:你是我心中永远的痛……正因为龙潭三杰,徐恩曾认为:共产党是天底下最坏的!所以他开始不停地报复报复再报复,造谣造谣再造谣……当他得知蒋介石也极其讨厌共产党时,他认定,于情于理自己都应该铲除共产党,而且是必须铲除共产党。

第二,共产党正在与日本人开战,应该趁机下手!说白了,徐恩曾就是“乘人之危、落井下石”,是典型的小人做法。“七七事变”后不久,徐恩曾便找陈立夫聊天,屡屡试探陈立夫的口风。徐恩曾说:“现在我党积极抗日,情报战线有所疏忽!而共产党似乎想要借日本人的兵力消耗我党,如此一来,就给了他们发展壮大的机会。我们是不是应该加大行动力度,压一压他们的嚣张气焰?”虽然陈立夫也坚持“一致抗日”,但他对共产党也没有什么好印象!但是国共合作已是大势所趋,所以他也不好表态。最后,他含糊其词地告诉徐恩曾:“抗日也要进行,情报工作也不能放松!现在一致抗日,抗日是主线,搜集情报是虚线!你自己看着办吧!”言外之意,陈立夫放权给他,让他自己决定。徐恩曾想,既然领导都同意了,为什么不加强力量继续打击共产党呢?于是他下令,派高级特务范振中、刘桂、田崑生等人去陕甘宁边区。因为陕甘宁边区是共产党的革命根据地,如果在那里打开缺口,共产党就岌岌可危了!

第三,根据蒋介石的旨意行事!不管什么时候,蒋介石都认为共产党才是最大的威胁,即便是国共合作期间,蒋介石也没少提防共产党。“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虽然答应了抗日,共产党也暂时取得了合法地位,但是蒋介石却施了一计,把杨虎城和张学良囚禁起来,借机成立了一个“天水行营”,主任蒋鼎文。刚刚形成的三足鼎立的局面,就这样被蒋介石轻而易举地化解了,可见蒋介石的深谋远虑,既可以撤掉两个不听话的属下,又可以跟共产党针锋相对。当然,毕竟国共合作已经成形,蒋介石不敢盲目翻脸,于是他转换思路,由“清剿”改为封锁。而此时,曾经的陕甘宁边区主席张国焘竟然偷偷密会天水行营主任蒋鼎文,似乎想要借机谋求发展!张国焘就在那个时期,脱离了共产党,叛变了革命。作为蒋介石的下属,徐恩曾当然要替主子分忧解难,他深知,抗战以前,共产党的任何机密国民党大都一清二楚,在中统档案室,甚至还保存着共产党历届会议的会议记录。但抗战后,中共中央从上海转移到了延安,距离南京数千里之遥,中统特务很难下手,唯一的办法就是增派特务人员去陕甘宁边区。于是他在抗战后,依照蒋介石的思路,在陕甘宁边区做起了特务工作。

不过真正的幕后黑手还是蒋介石,“九一八”事变之后,蒋介石曾经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也就是说,在他的统治道路上,最大的敌人是共产党而不是日本人。于是蒋介石在顾维钧就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时说:“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未有国不能统一而能取胜于外者。故今日对外,无论用军事方式解决,或用外交方式解决,皆非先求国内统一不能为功。盖主战固须先求国内之统一,即主和亦非求国内之统一决不能言和。是以不能战故不能言和,而不统一更不能言和与言战也。吾国当此内忧外患之来,军事与外交当局所恃者,唯有耿耿一片爱国之赤忱,竭其愚忠,尽其职责,至于成败利钝,非所逆睹;毁誉荣辱,更非所计。必须政府与国民信任之专,共同一致,为国后盾,不求急功于一时,而策成效于来兹。”(选自《蒋介石传》)但是后来随着“抗日统一战线”的呼声越来越高,他才慢慢放下“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以另外一种形式继续对抗共产党。此时,中统局成立了“日伪情报科”,这个名字仅仅是一个幌子,中统局的主要对手还是共产党。

“日伪情报科”成立后不久,国民党的五届五中全会竟然通过了一项方案,这个方案就是蒋介石蓄谋已久的《限制异党活动办法》。而此后,国民党又陆陆续续通过了《异党问题处置办法》、《沦陷区防范共党活动办法》等一系列方案。得知蒋介石推出这一方案,毛泽东亦是震怒,他说:“此方案完全是针对共产党的,这样的做法不但不利于抗日,不利于团结,更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但是蒋介石如此回应毛泽东:“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搞割据,况且大战在即,显然共产党的队伍素质较低,目无军纪,游而不击,不听指挥,甚至开始向外扩张,壮大力量,企图推翻国民党!”蒋介石一本正经,脸不红心不跳,淡定自若地表达着自己的想法。

与此同时,为了响应蒋介石的“溶共、限共、防共、反共”的政策,徐恩曾也开始积极执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于是国民党内掀起了全面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反共高潮。尤其在1939年的4月至1940年的3月份,逮捕杀害共产党数千人。其中1939年4月,国民党军委别动总队第五纵队在山东残杀、逮捕了八路军200余人;1939年6月,河北省民军总指挥张荫梧的部队袭击了河北深县八路军后方机关,杀死八路军400余人;1939年11月,河南确山新四军留守处200余名伤病员和家属被国民党特务杀害;同年12月,阎锡山也响应蒋介石的反共大旗,制造了著名的“晋西事变”,阎军孙楚部暗结日伪军,进攻决死队第三纵队,杀害共产党领导的军队600余人,绑架千人。同月,蒋介石命令胡宗南向陕甘宁边区发动进攻,先后占领淳化、正宁、宁县等五座县城。1940年3月,国民党第九十七军朱怀冰部,进攻太行山区,袭击八路军总部。

16.中统力量的瓦解

一系列的反共事件也在刺激着徐恩曾,他有些坐不住了。说句不太好听的话,他开始眼红了。作为中统局的头头,他既没有胡宗南、阎锡山的兵权,也没有“军统”那样的特殊权力,他只能按照既定的方式层层渗透,东边点把火,西边放声枪。而此时徐恩曾觉得,既然“攘外”不重要,那就更加应该“安内”了。但是他考虑到共产党的根据地搬至千里之遥的延安,而“中统”的力量在西北、西南地区是比较薄弱的,他只能调整“棋局”,将原来上海、汉口、江苏、天津、北平等地的特务(尤其是暴露过身份的)撤出一部分,补充到西南、西北战线上。

与此同时,他还将中统进行了一定的扩充和整编,着手对上海地区的特务机构进行改革。叶秀峰曾经的下属们做梦也没有想到,在郁闷了许多年后,竟然神奇地得到了徐恩曾的重用。其中徐兆麟被任命为上海区区长,陈宝骅被任命为上海特派员。徐恩曾最相信一样东西:电台。信息战离不开电台,所以他增派了一批玩电台的高手补充力量,加强特务的战斗力。这些通讯员分布在上海不同的角落,逐渐将上海布控成一张电台网络。中统的各个通讯员在保密期间都各自为单位,从不横向联系,这也是徐恩曾建立中统特务帝国的一大特色。但是化整为零也有化整为零的风险,由于这些特务常年奢靡成性,早已不是特务训练班时候的特务了。为了一点银子,冒着生命去干活儿,他们觉得有些不值。于是他们开始四处寻找“兼职”,想办法赚些外快。找来找去,这些特务找到了三个门路:第一个门路,重新加入帮派,跟着帮派老大混,比如黄金荣、杜月笙和张啸林。

第二个门路,跟着日本人混当汉奸,当然这个活儿也不容易干,日本人一向比较残忍,而且擅长过河拆桥。第三个门路,加入汪伪政府76号。起初徐恩曾还十分自信,他认为依照过去的经验和人脉,想要在上海滩做出点成绩并不太难。然而机关算尽的徐恩曾没有想到,连李士群、丁默邨这样的大特务都纷纷转投汪精卫门下,其中周佛海担任汪伪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财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兼特务委员会主任委员,丁默邨和李士群则担任“特工总部”正副主任。这些人不但了解中统,甚至和徐恩曾私交甚密。在他们的招揽下,小鬼们纷纷前来投靠,大批中统特务投奔汪伪76号,其中:原上海特工总部行动大队长苏成德成为汪伪76号的第四厅厅长,原中统局财政部的马啸天成为日伪政治保卫部政治警察署署长,原上海平绥路特务室主任胡均鹤、上海特区区长张瑞京、上海调统室主任邓达谧先后投奔汪伪76号,随着越来越多的中统特务改换门庭,中统在上海的力量基本瓦解,所谓的对日伪的情报活动反而成为替日伪效力的工具。

同类推荐
  • 我给总统当御医

    我给总统当御医

    李计留先生——一位中非友谊使者,获得总统嘉奖颁发“骑士勋章”的中国援非医疗队员——声名远播的非洲总统“御医”,在当代中国援非医疗史上颇具传奇和冒险色彩:他以精湛绝妙的中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先后“迷倒了”三任总统,对他赞不绝口;他和总统的关系极其微妙,有时亲密无间,有时伴君如伴虎,曾跟随总统到处出访,一享尊贵,有幸列席联合国大会,亦亲眼目睹了总统的婚姻和爱情复杂关系的内幕……
  • 心灵甘泉·草叶集

    心灵甘泉·草叶集

    本书是长满美国大地的芳草,永远生气蓬勃并散发着诱人的芳香。它是惠特曼一生创作的总汇,也是美国诗歌史上一座灿烂的里程碑,开创了美国民族诗歌的新时代。读它,会引导我们对环境、历史、生命进行思索和咏叹,并指引我们的民主不断向前。
  • 普吕多姆诗选·卡尔杜齐诗选·吉檀迦利

    普吕多姆诗选·卡尔杜齐诗选·吉檀迦利

    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更令人在各种不同的思想境界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启迪,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这套丛书所承载的,从而领会人生的真谛。题材广泛、手法各异,令人在尽情享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
  • 绝美谋杀:以色列摩萨德(绝密行动)

    绝美谋杀:以色列摩萨德(绝密行动)

    从追杀慕尼黑惨案的“黑九月”恐怖分子,到哈马斯高官遇刺的“迪拜门”,凡落入它视线的目标都在劫难逃;从光天化日搬运他国战斗机图纸,到瞒天过海将导弹快艇偷渡重洋,凡被它列入计划的上天入地也要收入囊中;虽毁誉参半,但仍以超强的执行力和一流的情报搜集能力令世人刮目相看。揭秘世界上最神秘、最有效率的情报组织。
  • 川藏

    川藏

    《川藏》作者在故事发生的地方写这篇东西,就在寺院的客房中间。四周静寂无声。抬眼就可以看见大殿的屋脊上站着永不疲倦的铜鹿,它们站在那里守护法轮。在我和这些闪闪发光的东西之间,是一片开满黄色小花的草地。
热门推荐
  • 无价弃妃

    无价弃妃

    她是老大之女,从出生开始,就注定满手染血,一生都过着刀尖舔血的日子。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定会让你后悔终生!一朝穿越,成为被打入‘冷宫’的世子妃,上官灵珠,因为知道南宫离会另娶妾侍,为了吓唬南宫离自杀,谁知道弄假成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人生·点滴卷(读者精品)

    人生·点滴卷(读者精品)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魔鬼的私宠天后

    魔鬼的私宠天后

    “没想到,你竟是如此的美味,哼!”一道阴冷邪魅仿佛来自地狱的声音,重重的砸在女人的心头,痛彻心扉。这一刻,慕婉晴已经麻木了,深深吸了吸气,然后冷漠地说道:“你到底是谁?为何要如此残忍的掠夺我的清白?如果只是为了毁掉我,那么你的目的已经达到了,现在可以放我走了吧?”想不到她的第一次,竟然是被一个根本看不清样子的陌生男人夺走,悲哀,真是悲哀啊!“让我放过你,不是不可……
  • 面具人生

    面具人生

    去经历,书中描述的是一个心怀登上舞台成为主持人梦想的穷困乡村少年,真挚的热爱着舞台,热爱着主持事业,为了他心目中不变的理想,去改变的未来!,承受了重重生活现实的考验和磨难,从善良单纯到戴上舞台面具的演变过程,而后却因为一场意外的情感波澜,陷入了是是非非的纠葛之中,复苏了美好的人性,卸下了舞台面具,回到了真实的自我,书中将生活的多面与复杂,人性的虚伪与善良,社会的现实与矛盾刻画的淋漓尽致,在这部小说中,你看到的不仅仅只是故事,而是你正在经历的生活本身!生活就像舞台,有太多值得我们去思考,去面对,一路艰辛不堪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囧境突围:轻松化解尴尬的66个急智锦囊

    囧境突围:轻松化解尴尬的66个急智锦囊

    在两个相互看着不顺眼,凡事对着干的上司之间受夹板气,无论听从哪一个都落得里外不是人;原本以为能商量出解决办法的会议却演变成了互相指责、推卸责任的口水战;求人办事请人吃饭,结账时才发现没带钱包;应邀到好友家做客,却失手把他最心爱的纪念品弄坏打碎……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王作中,我们时常会遇到类似的突发状况,人生处处充满意外,也处处充满尴尬的陷阱。没有人喜欢尴尬,谁都期望自己在事情突发的一瞬间就能做出最妥当的处理,但面对突发状况,能真正冷静对待、妥善处理的又有几人?陷于尴尬境地的我们,要如何为自己的过失、他人的旁观窃笑“埋单”?如何运用智慧和应变能力化解尴尬于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