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1900000019

第19章 中统头子徐恩曾之一6

四、总务科

总务科也是设科长、副科长各一名,其中科长是周伯良,1936年周伯良死后改由张祖模担任,副科长是仝道云。其中大特务陈庆斋、王国栋等也在该部门任干事。

总务科的主要职能是文书、会计、事务等工作,其中还设有一个保管股,类似于仓库保管性质的,主要保管特工人员所随身携带的武器弹药(主要以小口径手枪为主)。

五、电讯总台

电讯总台下设台长一名,分台长若干。其中台长是范本中,分台长有陈玉堂、袁更、吴世昌、王正鸿等。除一个电讯分台设立在徐恩曾家的大院里,其他分台分布在全国各地,逐渐形成一张电台情报网。

电讯总台的主要任务是与所属情报机关以及临时派出的情报小组进行联络和沟通,主要负责接收和传播情报。而电讯台发出的情报也有两个特点:1.只管收电报,但不知其内容;2.所发电报电码不同于普通电台所发的电码,难以被侦破、破译。

六、设计委员会

设计委员会的领导人是徐恩曾,其实设计委员会只是一个咨询机构。委员会里委员全部都是一些中统高级特务,其中包括张冲、顾建中、季源溥、郑伯豪、李熙元、徐兆麟、丁默邨等。

七、总督察

总督察,顾名思义,就是一个督察机构,主要负责监督考核特务人员的忠诚度和“活动动向”。如果发现某特工有不好的倾向,便立刻对此人进行控制。其中王杰夫和刘不同先后担任特工总部的总督察。

八、其他机构

特工总部还在全国各地设立了“区”和“特务室”。其中“区”设在全国范围内的主要城市,而“特务室”则设在一般省份和中小城市的铁路干线上。在“区”和“特务室”的基础上,又专门设置了“肃反专员”和“特派员”,主要负责各地区的肃反、劝降、破坏等具体工作。地方特务室下设主任、秘书各一名,按照职能部门下设总务、情报、组织、行动四个科,每个科各设科长一名。

特工总部成立后,南京瞻园便不是一个江南园林,而一下子变成了一个神秘组织,平日黑色大门紧闭,在旁边开了一扇小门供人进出。它的门口没有岗哨,但是却在周围埋伏着众多特务。当游人不慎入内,轻则被骂,重则挨打。有一年,国民党的执行委员纪亮喝完酒路过瞻园,知瞻园乃太平天国杨秀清曾经住过的官邸,便好奇地踏入瞻园。令他大感意外的是,没等他左脚踏进瞻园,便被附近蹿出一些黑脸大汉痛殴一顿。

挨了打的纪亮后来向国民党中央政要反映,没想到得到的回复是:党内重要机构,闲杂人等不得入内!听到这样的解释,纪亮发飙道:“若是重地,为何不设个牌匾警示?肯定是做了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就是这样一个看似环境幽雅的地方,里面却设有“监狱”和审讯室,是名副其实的阎王宫殿。每一次秘密押送进瞻园里的人,很少有出来的。据一中统人员回忆,深夜时常能够听到“冤魂”的嘶鸣声,简直令人不寒而栗。内设的“审讯室”,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刑具,有老虎凳、皮鞭、杠子、烙铁以及各式刀具,地面上的血迹擦也擦不干净,如同杀猪的屠场一般,令人感到无比恐惧。虽然瞻园变成了“杀人不眨眼”的恐怖地狱,但是徐恩曾却将其治理得井井有条,工作很见成效。后来他还成立了南京实验区,专门控制当地的特务活动。

“留俄学生招待所”是专门针对“留俄”的共产党、学生设立的监狱,而“自新人招待所”则是专门收容中共叛徒的。最出名的是安品街38号的“招待所”,这个招待所,“招待”手法特殊、另类,曾经有许多人物死在里面。

特工总部后来发展得越来越大,几乎整个国内“无死角”,就连那些犄角旮旯、偏僻之地,也有徐恩曾安插的特务。这些个“特务室”有大有小,有的几个人,有的则几十、上百人,而且名字也是经常更换,诸如什么特训处、绥靖团等五花八门。若干个情报组织汇成一张特务网络,而网络里的特务、奸细又被称为“细胞”!这样一个庞大的组织,数以万人,但是每一个人的底细、行为都被徐恩曾自上而下控制着。如果哪一天做错了事,马上就会遭到惩处。1932年的12月至1933年的7月,短短的几个月期间,徐恩曾的特工总部的“成效”显著,劝降、策反、暗杀中共党员数百人。尤其是上海、北平等地,共产党的地下组织受到严重破坏,甚至可以说是毁灭性的。当然中统特工总部的敌人并非只有共产党,凡是反对“蒋介石统治”的一切党派都是敌人,这些敌人包括国民党左派、地方军阀、民主人士。正是因为徐恩曾竭尽全力为主子卖命的“精神”感染了蒋介石,一度成为蒋介石眼中的红人。

7.排挤对手

徐恩曾看似文质彬彬,实则心胸狭窄、手段卑劣。刚刚进入中统,便遇到了他的第一个对手叶秀峰。

张道藩离开党务调查科之后,叶秀峰便取代了张,负责党务调查科。其实叶秀峰能够进党务调查科也是陈立夫推荐的,因为他们是美国匹兹堡大学的同学。与陈立夫不同的是,叶秀峰曾经在中学当过教员,而教书先生往往都十分清高,叶秀峰这个人也是如此。

虽然叶秀峰与陈立夫是老同学,但私交一般。两个人的交流更像是“君子”间的交流,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现象是不存在的。陈立夫称叶秀峰其名,叶秀峰也是如此。在叶秀峰的眼里,既然是同学,当以同学相待,无高低辈分、职位之称,是平起平坐的关系。不过后来,陈立夫上调至国民党中央党部干秘书长,成了叶秀峰的上司,此时两人的矛盾也就产生了。虽是同学关系,但也有上下级之分。因为生活中的交往并不多,陈立夫与叶秀峰的关系只有一种:上下级!既然是上下级的关系,那么两人见面,叶秀峰向陈立夫打个招呼,说几句恭维的话是无可厚非的,毕竟职位不同嘛,人家陈立夫是领导啊!

但是叶秀峰可不这么认为,他可不是那种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主儿。时间一长,陈立夫觉得叶秀峰作为下级,连点规矩都不懂,于是会上点名说了叶秀峰几句。没想到这几句把叶秀峰惹火了,于是他跟陈立夫闹起了别扭。首先,叶秀峰上班经常迟到早退,工作热情大减,后来干脆假装抱恙,到杭州一风景秀丽的地方疗养。此时叶秀峰认为,党务调查科虽然是个科室,但处理的事情非常多,如果没有一定的能力和魄力,根本挑不起担子。叶秀峰没有辞职,反而跟陈立夫玩起了拉锯战。但是朝里可以一日无臣,不可以一日无君啊!叶秀峰沉得住气,陈立夫可沉不住气了!他认为应该及时挑选一个人来救救场。

觊觎已久的徐恩曾早早瞄上了这个位置。他想:无线电弄得再好也不算出息,但是搞调查就不一样,起码可以走走仕途。当陈立夫犯难的时候,徐恩曾竟然突然间冒了出来,他请陈立夫去茶楼喝茶。

“恭喜你啊立夫,秘书长可是令人羡慕的职位啊,许多人想混还混不上去呢!以后等你发达了,我也能跟你沾沾光!”徐恩曾一脸献媚,狂赞陈立夫不止。

“别提了……烂摊子还等着我收拾呢!”陈立夫发着牢骚。

“怎么了?是不是叶秀峰的事?”徐恩曾旁敲侧击,试探着问陈立夫。

陈立夫挠了挠头,叹气。

徐恩曾替陈立夫说话:“这个叶秀峰真不识抬举,脾气再大也不能消极怠工啊?明显是冲人不冲事嘛!”言外之意,徐恩曾想听听陈立夫的想法,并且借此机会毛遂自荐,同时也能起到挤兑叶秀峰的作用。

其实陈立夫早就知道徐恩曾有这种想法了。但是他却说:“你不行,你是学无线电的,对这一行根本不懂啊!”

没想到徐恩曾早就准备好了,他憋了半天终于憋出一句:“叶秀峰还是学矿的呢?”

陈立夫没有一口回绝,而是说:“你还是等等吧,我考虑考虑再说!”徐恩曾觉得此事靠谱了,于是又说了一通拍马屁的好话。

几天后,考虑成熟的陈立夫把党务调查科的职位交给了徐恩曾。听到此事,叶秀峰还不以为然,他在杭州某凉亭里,喝着雨前龙井,欣赏着美景。

“叶先生,陈立夫让徐恩曾顶替你的位置,难道你还有心情喝茶水?”一起喝茶的朋友问道。

叶秀峰不紧不慢掀了掀盖碗杯说:“急什么?你觉得徐恩曾有这么大的本事吗?一个搞无线电的白皮书生,搞不出什么名堂,迟早陈立夫还得请我回去!”

“难道你不准备一下?万一这个徐恩曾有水平呢?”

“不要小瞧一个人,但是也不要高估一个人!徐是个什么水平,我一眼既知!陈立夫看准的不是他的真实本事,而是那副溜须拍马的嘴脸!再者说,科长一职我还没辞,徐恩曾顶多就是个兼任,有什么可担心的?”

与叶秀峰的冷静不同,徐恩曾则正在苦想办法彻底赶走叶秀峰。他先是找自己的人放风传话,让自己的秘书张国栋去看望叶,后来又伺机试探虚实。张国栋回来报告说,叶秀峰整日游山玩水,似乎对政治毫不关心。得到此消息,徐恩曾大悦,于是他马上致电陈立夫,将了叶秀峰一军。陈立夫大怒,于是上报总部,直接将叶秀峰赶出党务调查科!

同类推荐
  •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

    以中国人的视角完整反映南京大屠杀始末。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攻破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进城的日军,以其占领者的优越感,在随后的几个星期里,残暴地屠杀了已经放下武器的中国守城官兵和普通市民达30余万人,在中国人心头和中华民族史上留下了一段永远难以愈合的伤痛……作者饱蘸国人的血泪,文笔大气磅礴,以详尽的事实和一手资料以及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震撼着读者,以犀利的拷问促使今天的读者深刻反思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深入思考其历史教训现实意义。
  • 写作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写作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讲述写作技巧:取材、立意、构思、布局、语言、修改、文面、记叙文的基本知识和写作技巧。
  • 搬光阴

    搬光阴

    这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感触的用心写作的人。他的诗歌简洁朴素,用词谨慎、节制,不夸饰,不故作惊人之语,这让我猜测他的性情。如果说“人诗合一”的状况果真存在,他的文字就是他的经历,就是他的人生感受。
  • 世界最好的杂文

    世界最好的杂文

    本书从世界各国浩如烟海的杂文作品中精选出70余篇经典之作,代表着杂文创作的最高成就,通过它们,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同时,在体例编排上,通过“作者简介”、“佳作赏析”等栏目多角度解析名作,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让读者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理性思考,进而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写作水平、审美水准和人生品位,为自己的人生开辟一片广阔的天地。
  • 沙与沫(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沙与沫(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同时,这些作品几乎都是用阿拉伯文写成的。他的创作方向开始转向了散文与散文诗,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巨人”的卡里·纪伯伦,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叛逆的灵魂》,在他的带领和指导下,形成了阿拉伯第一个文学流派——叙美派。,纪伯伦的创作以小说为主。青年时代,长篇小说《折断的翅膀》和散文诗集《先驱者》、《沙与沫》、《先知》等,上世纪20年代起,是黎巴嫩的文坛骄子、引领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
热门推荐
  • 罗伯特议事规则操作指南

    罗伯特议事规则操作指南

    《罗伯特议事规则》是美国民间流传150余年的会议组织指导手册,被称为“美国民间的议事宪法”,它被广泛运用在政府机构、企业组织、民间团体的议事活动之中。本书既忠实于原著,对罗伯特议事的原则。规则、操作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又结合中国的国情,对《罗伯特议事规则》的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补充。本书结构合理,层次清楚,每节内容后,配有结合实际的各种练习,是一本操作性强的会议组织指导手册。对中国各种组织如何组织好会议、提高会议效率,将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 变形记(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

    变形记(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

    奥地利卡夫卡编著的《变形记》,卡夫卡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开山祖师,《变形记》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如果你想了解现代主义文学,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反复阅读《时光文库·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变形记》开始。《时光文库·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变形记》中卡夫卡描述了小职员格里高尔·萨姆沙突然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的荒诞情节,借以揭示人与人之间--包括伦常之间——表面上亲亲热热,内心里却极为孤独和陌生的实质,生动而深刻地再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在荒诞的、不合逻辑的世界里描绘,人类生活的一切活动及其逼真的细节,这正是著名小说家卡夫卡的天赋之所在。
  • 重林巨蜥

    重林巨蜥

    这是一个蜥蜴成长为巨龙的冒险故事,也是一部玄幻和科技文明的战争史。让我们以一头巨龙的视角,来体验这种宇宙星空的恢弘的战争。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变猫记

    变猫记

    反被变成一只黑猫。为使自己回复人身,田歌跟踪杏月儿来到大漠,在黑店春颜客栈里,大盗田歌意图窃取杏月儿的“七灵珠”,各路英豪各怀鬼胎,斗智斗勇,阴谋诡计尽显峥嵘
  • 高仿神婆

    高仿神婆

    谁说现在帅哥不好找,找到了也是别家的?她颜妃就顺手捡了两个绝色帅哥窝在家里,随时待命,等着被自己吃干抹净。谁说女人胸大无脑,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她颜妃就是凭着这大胸、小脑,逢凶化吉,坑、蒙、拐、骗信手拈来。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

    《圣经的智慧》以讲述圣经故事的形式将《圣经》中最具智慧的经典故事和箴言精选提炼出来,并用智慧的语言全新诠释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经典作品的精髓, 它是一本让你阅读方便且完全避免了宗教色彩的启迪人生的智慧书。
  • 骑马与砍杀之战争之风

    骑马与砍杀之战争之风

    新书《带着骷髅军团闯末世》已火热连载200多章!一个大二学生穿越到经典游戏《骑马与砍杀》中的争霸路程。一个库吉特人张思勉从小兵到将军的路程。
  • 写作技法大全

    写作技法大全

    《写作技法大全(超值金版)》除了常用文种外,还增加了其他实用写作书中很少出现过而当今又极需要的文种,如加强了经济文体的介绍。未来的世纪是科技与经济主宰人类的时代,经济生活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实用写作的经济化趋势已经逐渐成为国际性潮流。鉴于此,本书增加了有关股份制企业文书的介绍和外贸文书的介绍等,以适应当代经济生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