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1800000022

第22章 风雨黄昏11

李宗仁病了,感冒引起肺炎,发烧超过39度。治感冒和退烧的药已经吃过两天,仍不见效,他半闭着眼睛躺在床上,脸色带着一种异样的红晕。胡友松已经两次向他提出,要挂电话到医院请救护车来,或是用自家的车送他到医院去,他都拒绝了。他以为再吃些药,或许还能顶得过去。

李宗仁身体素质一向很好。自幼在桂林西乡随父母从事农事劳动,日晒雨淋,初受磨炼,考入桂林陆军小学后,在学校又受过良好的体育训练。他的单、双杠和马术都很高明,生性既沉着又勇敢,被学校里的人称为“李猛子”。后来几十年军旅生活,或行军打仗,爬山涉水,或指挥作战,劳力劳心,他都能应付自如。年轻时虽受过几次伤,因为体质好,随便用些药物治疗,也就康复了。至于年轻时就染上的胃病,时患时好,患时吃几剂中药汤,抑制一下作罢。1949年时,胃病复发,病情虽严重,但在香港也不是不可治疗,只因兵败如山倒,局面已不可收拾,只好借胃病治心病,一去了之。到美国后,他的胃病已在哥伦比亚大学附设的长老会医院作过很成功的手术,以后一直没有复发过。只是随着年事益高,患了老年性气管炎,发展到肺气肿,治疗总无法断根。回国后,时有感冒和气管炎发作,但他每每不肯去住医院。就像前段时间住进301医院“疗养”,那么好的条件,他也待不住,硬要回来。

胡友松每隔一小时给他探一次体温,不仅不降,反而缓缓上升。

“德公,还是到医院去吧。您这病,要输液才能好的。”胡友松看李宗仁烧得难受,再一次劝他。

“再吃一次药看看,你晓得我最讨厌住医院。”

李宗仁口气依旧很硬。

一段时间以来,陈贵这个生活秘书,很少来过问李宗仁生活的事了。他每天只是在他那办公室兼卧室里“上班”,看报或是与服务员聊天。李宗仁和胡友松,好在还可以互相关照,互相体贴。

胡友松到院子里摘来一束鲜花。红的玫瑰,白的茉莉,还有几支秋海棠,用一个高脚瓷花瓶养着,放在李宗仁床头的柜子上。兴许是勤杂工漫不经心,花枝显得瘦弱,花朵也不丰腴,但毕竟是鲜花,是鲜花就有芬芳,就有生命。

胡友松是有经验的护士,她懂得病人发烧的时候,应当适当地让他多喝些温开水。可李宗仁每每摇头,不想喝。

“您吃些水果,好吗?苹果,梨,还是葡萄?”胡友松为丈夫的身体状况着急。

“我只想吃些不放糖也不放盐的大米粥,或者玉米粥。”

“我这就去叫厨子做。”胡友松即刻下了楼。

李宗仁迷迷糊糊像是睡着了。他眼前走马灯似的出现熟悉的人物;黄绍竑、刘裴、邵力子、黄琪翔、王光美……他看见他们各个的脸色都十分严峻,不像他刚从国外归来时那么欢愉,轻松,面带微笑。天,还是这片天;地,还是这块地。人还是这些人,为什么前后两年时间,却判若两人?迷糊中,李宗仁没能去寻找解释的答案,却被一阵难耐的胸闷所憋醒。

胡友松刚从楼下上来,无可奈何地对李宗仁说:“厨子找不见,问勤杂工,说是上街去了,不知是买菜,还是干什么。我想自己去做,可厨房的储藏室锁着,只好等她回来了。”

“罢了,罢了!别再麻烦她。”李宗仁有些吃力地说,“我就照你的意思,喝些白开水吧!”

胡友松眼眶都有些湿润了,她赶紧把丈夫扶起来,将那杯早已准备好了的温开水,让他喝了几口。

肺病患者,是不是普遍都是下午比上午难过些,不得而知。李宗仁的情况是,只要气管炎发作,则是晚上比白天难过;若是引起肺炎,下午比上午难过。下午3点多钟时,胡友松从体温表上发现,李宗仁腋下的体温,已经超过了39.5度。对于一个76岁的老人来说,肺炎发烧达到了这样的程度,已经该亮起警告的红灯了。凭护士的经验,胡友松决不管丈夫同意与否,立即得把他送进医院,否则,难免有意外。

胡友松给北京医院挂了电话,救护车20分钟之后便开到了西总布胡同。李宗仁只好依了夫人之意,被人搀扶着上了那辆忽闪着蓝灯的白色救护车。

探体温、听诊、X光胸透、验血……一阵折腾之后,只能是住进特护病房输液。胡友松一直守护在李宗仁身边,帮着护士做这做那,到傍晚时,她也累得支持不住了。

“胡同志,你晚间也在这休息吧!看样子,我们也得给你注射些生理盐水了。”医生看胡友松脸色不好,加上这特护病房的外套间,正好有一张床。

“如果李先生的病情需要我留下,我责无旁贷。”胡友松也不愿住在医院里,只好婉辞推脱,“若是病情稳定了,我还是打算回家关照一下,再说,我连洗漱的用品也没带来。”葡萄糖盐水、青霉素、链霉素、氨基比林的混合液缓缓输入李宗仁的静脉血管。李宗仁安详地躺在病床上,脸上那不正常的红晕,渐渐消失。

“天行有常。”夜的时光对于谁都一样长,可各自对于夜的收获和享受则大不一样。李宗仁躺在医院里,抑闷的胸口随着药液的输入,渐渐感到轻松,高烧缓缓退下,情绪慢慢恢复正常。

胡友松却一夜辗转反侧不能入眠。晚上8点以后,见李宗仁病情渐渐好转,医生给她开了些药,让她回家休息。照说,劳累了一天,已经困不可支,倒下去竟在迷糊中听见有人在沉吟。这声音不知从哪里发出来,像在隔壁院子,细听又不像。她开亮过几次灯,想找一找声源之所在,结果一无所获,她心里反而有些害怕起来。她后悔自己多心要回来关照屋里,在医院里守着丈夫多好,尽管那里有护士特别护理,用不着自己操劳,可守着丈夫,心里也是一种安慰啊!

天,总算亮了,秋天的后半夜特别长。

胡友松洗漱之后,准备下楼去告诉陈贵,让他马上备车,送她到医院去,并通知厨子,她和李宗仁今天都不回来吃饭。

“丁零……”胡友松刚走到楼梯转角处,楼上小厅里便响起一串电话铃声。这么早就有电话?谁?胡友松转身上楼。电话里竟然是丈夫的声音:“若梅,你早啊!我的烧已经完全退了,感觉也好多了。我决定今天上午出院,你叫陈贵派车来接我!

“您怎么不在医院里再输些液,巩固一下,我今天来陪您。”

“你知道我不愿待在医院里,不愿……”

中午过后,李宗仁果然又回到了西总布胡同的家。这个发烧近40度患急性肺炎的老人,从入院到出院,居然还不到24小时。医生苦口婆心劝过他,至少要在医院里住三天,可他听不进,年轻时养成的坚强果断的军人性格,老来虽然多有改变,但有时却又那么“禀性难移”。

也许是病情应了性格,抑或是体质还能战胜病魔,李宗仁回家后一连服了几天药,身体渐渐恢复了正常。

他依旧每天读那三份报纸,看文史资料,有时也听听音乐,和妻子在楼上小厅里默默地跳跳舞。他总想把精神振作一下,却如同给扎了眼的车胎打气,老振奋不起来。收音机里不断地播放那几个“革命样板戏”,他虽然听腻了,有时也任它唱着,用以表现这个家庭的“革命化”。楼下的大客厅里,挂着一幅大大的毛主席接见他时与他握手的黑白相片,茶几上放着精装的《毛泽东选集》和好几本以毛主席接见红卫兵为主体内容的《人民画报》。

李宗仁每天最关心信件,几乎每到邮递员快来的时候,他就有一种不安的情绪。今天有些什么亲朋好友来信?有些什么新消息?尽管自那天胡友松出去看大字报发觉“梅花党”的谣传以后,他好长一段时间没让妻子出去看大字报了,反正是谣言胡诌,看不如不看,免了心头不悦。不过话虽这么说,心里却又总关心着文化大革命的进展和动态。人,既然是社会的一分子,就不可能离开社会环境而生存。

这天,李宗仁收到的信件最少,除几份报纸外,只孤零零的一封落款“本市内详”的平信。信封是用牛皮纸自己做的,不甚规整。大凡收到这样的信,李宗仁总是迫不及待地要先看,那些信封上字迹很熟悉的,他倒放在后面慢慢去读。

李宗仁拆信十分认真,从不随手撕口,而是先在强光下照一照,把信纸抖过一端,然后才用剪刀将信封口剪开,取出信文来。

这封没有具体落款的“内详”信,除了一张油印的红卫兵编的《造反》小报之外,其余一无所有。这张《造反》小报,只有一条消息:北京市市长彭真被绑架。小报详细地描述了彭真市长深夜被绑架的全过程,写得详细具体,读后令人十分吃惊。

李宗仁回国两年多来,在中央和北京的领导人中,除了周总理之外,就是和彭真市长接触多些。他觉得彭真为人坦诚大度,有魄力,对毛主席忠心耿耿,是共产党的好官,怎么突然间变成了对抗中央和毛主席的人了呢?

“什么‘水泼不进,针插不入的独立王国,’简直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李宗仁读罢那张油印的《造反》报,十分气愤地对胡友松说:“我真不懂,光天化日之下,一个国家的高级命官,堂堂的首都市长,居然可以随便遭人绑架!什么人干绑架的事?在美国,只有那些歹徒、大盗。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难道有‘合法绑架’的事?”

“现在,社会上乱极了。”胡友松见丈夫气得脸都红了,苍白无力而又不可不为地解释道,“有语录说,天下大乱到天下大治。”

“什么大乱大治的,总得有个法,一切得依法办事才好,不然,连彭市长这样的高官都没有安全感了,还怎么大治得起来呢!”

“红卫兵可不讲那么多法。这不是《造反》报吗?红卫兵的信条,就是‘造反有理’!”

李宗仁没有再说下去,他知道妻子虽然年轻,但许多问题与他是有同感的。他沉着脸跌坐在沙发上,随后拿起一本《人民画报》,见封面上有神采奕奕的毛主席在向人们招手的照片,心说:毛主席呀,这文化大革命究竟要搞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

李宗仁无心再看那几本翻来覆去细读过的画报,顺手把它放回原处,然后对妻子说:“若梅,你陪我到院子里走走,好吗?”

“好,我也正想去散散步。”

同类推荐
  • 天上的眼睛

    天上的眼睛

    弋舟,1972年生,青年新锐作家。有长中短篇小说200余万字,见于《作家》《花城》《人民文学》《天涯》《青年文学》《上海文学》《大家》《中国作家》《山花》等文学刊物。著有长篇小说若干。
  • 我在回忆里等你

    我在回忆里等你

    他有穷困的童年,没有为爱痴狂的勇气,她有最灿烂的笑容,没有对残酷现实的感同身受。所以他和她,有最伤感的幸福,只期待在回忆的尽头相遇。从他成为她家养子的那一天起,他只会亦步亦趋,不会有哪怕一步的逾矩,却为了她,瞒天过海,偷尝爱神无意间洒落的丝丝甘甜,就算饮鸩止渴,也甘之若饴。而在那最最甜蜜的往昔啊,他却没有说过一句“我爱你”……他和她在一起,有一种孤零零的温暖,好像在失落的世界里相依为命,只有彼此,不可替代。而她却在最爱的时候离开,一去七年。时光不可倒流,所以最动人的誓言不是“我爱你”,而是“在一起”。
  • 乱世红颜小凤仙

    乱世红颜小凤仙

    那一些生与死,并与蔡擦出爱情的火花。她体验过人生的富贵荣华,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感受过社会的冷漠无言,感慨过孤苦可怜,却只能为救国救民而放弃幸福。在她经历了美好的爱情后,惆与怅,愤与怒却依旧挥之不去。书中的小凤仙从一个满洲贵族后裔,小凤仙认识了民国名将蔡锷,经历了家道的没落和残酷命运。小凤仙是一个历史的符号,经历过坎坷的命运
  • 影子的范围

    影子的范围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掩盖真相

    掩盖真相

    ,本来是一件极其平常的事件。那上面有他大量的隐私痕迹,丢了一部手机,包括他与情人的短信及与下属的见不得人的交易。然而马市长丢了手机却没那么简单。专案组意外发现一部小姐日记,傲慢市长紧张起来,他担心自己的手机被破译,提供了一些重要线索。偷窃市长手机的黄毛遭追杀……丢失的手机成为一个难破的迷局。有人使用一种软件可破译手机内容。他指使亲信秘密寻找手机下落
热门推荐
  • 消渴醉妃

    消渴醉妃

    新婚之夜,激情难续,血染婚床,新娘割断了新郎的动脉,新娘自杀……甄橡楠的姑姑,冷眼的扫过了侄子的遗像“他不会死的,我会利用千年的时间,让橡楠复活……”千年大宋,她是消渴罪妃,他是暴戾王爷“本王的婚事岂能变成丧事!不行也要带着气儿拜了堂!这不就是她想要的吗?”“贱人,别死了,我们之间还有很多事要做呢……”银发狂医,藐视威武王爷,谁破坏了千年复活计划,千年爱浮生,春华一场梦。几度轮回解情缘,爱恨两相生。
  • 捕获钻石老公:帝少独爱小萌妻

    捕获钻石老公:帝少独爱小萌妻

    出门要带脑,在家要防盗。方雨晴为义气替姐妹报仇,不怕死的找上大总裁沈凌轩。自以为计划天衣无缝,开过房拍了照还当快递去派件。不雅照的流泻彻底激怒了可怕的男人,你想玩就陪你玩。大灰狼和灰姑娘过招,那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沈凌轩:“用爱杀死你是最好的武器。”方雨晴:“可以爱死我,杀我就免了。”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女尊之妖怪的白月光

    女尊之妖怪的白月光

    (完结文)一个现代米虫,一朝穿越到架空的女尊王朝,是意外,还是互相牵绊的命运……一男:青梅竹马,“可儿,无论怎样,我都会等你。”二男:忠诚护主,“小王爷,我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你别想赶我走。”三男:拥有让女人自惭形愧的容貌,无视女尊男卑观念“如此有趣的可人儿,我怎么可能会放过呢?”四男:暗黑装酷的狐狸男,“师弟都跟了你,我只能将就将就了”五男:被当做女孩子养大,死缠烂打,“可儿,你要负责!”六男:几生几世的寻找,终于天随人愿“如今寻得你,我便不会再离你半步”
  • 妞,今后爷宠你

    妞,今后爷宠你

    “你这个小贱货,才多大就学会勾引人了是吧?连自己亲妹妹的男朋友也抢,你还要不要脸啊?从小到大,语涵处处都想着你,凡事都让着你,妹妹让姐姐,你还好意思吗?我们家语涵生性软弱,被欺负了也不会说,只会一个人默默地承受。天底下那么多男人,你找哪个不好,偏偏要抢自己妹妹的男朋友?莫非你的良心早就被狗吃了……”一阵刺耳的谩骂声从漪澜苑的夏家别墅中传来。管家张伯早已熟悉了这样的场景,只得默默地叹口气……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倾本佳人:夫君太冷酷

    倾本佳人:夫君太冷酷

    落难才女,薄情官人,一见彼此误终生,不见彼此终生误。她曾说:大官人放心,一入楚宅,妾自本分,不慕荣华,不慕君心。可后来,妻妾倾轧,她只能以虚情,谋他真爱,以他滔天财势,复她心中血仇。而他明知她无心无情,却还是将一腔信任,倾情相付。最后,当他用匕首抵着她的颈,哭诉:“庭深与绾心不能生相守,那便死同心,绝不受生离之苦!”最后,当她流出血泪,浸湿他的衣,他终究是划破手指,用血写就一封休书。绝对宅斗,斗的凶猛,谋生谋情,不输宫斗。绝对情深,步步为营,此情至深,深不可解。
  • 读者报·旧闻(3月)

    读者报·旧闻(3月)

    稗官野史;国家地理;国学;环球档案;旧案新读;旧知录;历史见证;历史内幕;人物;煮酒论史
  • 老陈说鄱阳事

    老陈说鄱阳事

    本书是江西省鄱阳县电视台开播的《老陈说鄱阳事》一档节目的文学结集。在书中作者较完整系统地回顾了鄱阳历史的悠久和鄱阳文化的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