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1800000013

第13章 风雨黄昏2

那是1948年11月间,李宗仁打破蒋介石设置的重重障碍,当选为立宪后的“中华民国第一任副总统”之后。他的公馆,由南京的大方巷搬到了傅厚岗。大方巷原来是他的老搭档白崇禧的一处二等寓所,他从北平到南京来参加竞选,不愿住中央饭店而暂住在那里。大方巷道路年久失修,晴天尘土扑面,雨天积水满潴,当选为副总统后,当然不能再住在这有失体统的地方。傅厚岗李公馆是个闹中取静的好处所,这幢房子与大马路还有百十米的距离,通往李公馆的柏油小马路与大马路成“丁”字形。来往李副总统公馆的车,必须在丁字路口降速拐弯,这自然给作案者一个窥视车内人物以及下手的好机会。沈醉当年奉毛人凤之命从云南专程来到南京,主持暗杀李宗仁的工作,他派人在丁字路口开了一个旧书摊,以经营旧书刊为幌子,一方面可监视李宗仁的出入;另一方面可在决定行动时利用旧书摊旁多站几个人不引人注意的特点蒙人耳目,便于随时对李宗仁下手。

旧书摊里备有烈性炸弹和带有瞄准器的卡宾枪及带烈性毒药的子弹,汽车拐弯时,无论扔炸弹或开枪,结果车中人性命可谓万无一失。沈醉将旧书摊的事办妥后,派军统临澧特训班毕业的吴德厚主管书摊。为了防止李宗仁突然离开南京,沈醉又派人到光华门外飞机场附近一条小街上开设一家小洋杂店为掩护,如发现李宗仁到机场去,便立刻报告毛人凤,通知空军,准备用战斗机在空中将李宗仁的座机撞毁。安徽省当时驻有桂系的军队,为了防止李宗仁乘火车离开南京,沈醉又在江南铁路车站附近买了一座小木房子,派人摆了小烟摊,监视李宗仁的行动。另外,还在汤山附近通往杭州的公路旁,也派人开了家小酒店,担任监视。毛人凤还专门给沈醉这个“暗杀李宗仁工作组”拨发了两辆高速小车,准备李宗仁坐火车和汽车离开南京时,可以追到半路去进行狙击。一段时间,沈醉每天到李宗仁住宅附近勘察,随时准备下手,一方面与上司联系,等待命令。可日复一日,上司却迟迟没有下达暗杀李宗仁的命令,究竟为什么,作为杀手的沈醉不知其详,是不是因为桂系尚有相当的武装势力,或是美国对李宗仁持赞赏态度,抑或是因为立法院、监察院的舆论?反正,这件布置得十分周密的事,后来便不了了之。

李宗仁看罢这段险得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史料,心动不免大为加速,不单惊叹沈醉文中叙述暗杀活动准备的周密,更惊叹蒋介石这个巨奸大枭的险恶用心。这不禁使他想起1949年5月在广州时,广州军政长官张发奎几次劝他干掉表面下野,实际在暗地里遥控捣鬼的蒋介石,而且声言只要李宗仁首肯,他张发奎便去干,可李宗仁一再阻止张发奎,说是“明人不做暗事”,没想到老蒋此前就已经做了这种暗事,而且自家的性命险些就送在小书摊射出的毒弹下。

李宗仁取下眼镜,将那本文史资料合上,并夹进了书签。他不愿再看下去,他想歇一歇,梳理一下一时间被搅乱了的思绪。

一阵脚步声,又有人上楼。

来人是民革中央的秘书尹冰彦,李公馆的常客。有事无事的,他几乎每天都来报个到。不单来陪陪李宗仁,也来帮李做些拆信复信的文字工作和联络方面的杂务,算得上是李宗仁的半个秘书。

“冰彦,你来得正好!”李宗仁不让尹冰彦落座,便翻开那本《文史资料选集》,指着沈醉的那篇文章说,“你看过这篇文章没有?”

“早看过了。”尹秘书凑近看了看那篇已经熟悉的文章,坦率地说,“为了不使你精神波动,一直没跟你谈这事。你怎么也翻到了?”

“哈哈!”李宗仁听尹秘书这一说,反而把刚才那点激动情绪压住了,“这有什么,大丈夫临事不惊,事后不怒嘛!”

“德公的度量我当然知道,不过……”尹冰彦有些犹豫。

“你说嘛,事都过了18年了,还有什么值得犹豫的。”

“沈醉这个人,还活着。”

“你认识他?”

“好几次在会议和宴席上接触过。方圆脸,壮壮实实的,看上去很有活力,记忆也好。”

“那太好了,太好了!”李宗仁重又合上书,将尹冰彦让坐在对面的沙发上,又亲自给他沏了杯茶,才说,“请你想办法把他请到我这来吃顿便饭,叙叙,好吗?”

“沈醉现在是‘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的专员,身上总还有一份职务,要请他,我得先跟中央统战部和全国政协联系一下,让他也放心些。”

“那好,托你办成这事,我很想认识一下这位沈先生。”

在侧厅学画画的胡友松,一直学得入了迷,李宗仁带回那么多徐悲鸿、齐白石、黄宾虹的真迹,她看了又看,爱不释手。闲暇时,甚至将这些大师的画作挂在墙上,自己也展纸临摹起来。胡友松没进过专门的美术学校,上中专时也没有图画课,兴许是有些天赋,她的临摹水平不错。今天一大早吃过早餐,她便在侧厅里临徐悲鸿送给李宗仁的《寂寞猫》。画面上那只懒洋洋,孤零零的猫的神态,胡友松临摹得很有些谱了。隐约听得陈贵上楼,也知道尹秘书到来,但她却专心专意在学画,没有去寒暄理会。刚才听见李宗仁和尹冰彦谈又要请人吃饭,她才匆匆搁下笔,走了出来。

“德公,您又要请人吃饭啊!”她礼貌地站在厅门边,不知这句话当外人的面问丈夫,合不合适。

“是的,我要请一位叫沈醉的人。怎么,你有什么意见?”李宗仁直言相告。

“德公,您请谁我都没有意见,只是现在这时候,外面闹嚷嚷的,红卫兵到处破‘四旧’,到处抓人,批斗人。前几天,你想请章士钊先生吃饭,他不是来函劝你暂莫‘置酒高会’吗?”胡友松毕竟在北京长大,而且知道一有运动时北京是咋个样子,她怕李宗仁为请客吃饭的事,惹出麻烦来。

“不,不!我不是大宴宾客。这次,我就请沈醉先生一人,还有尹秘书作陪。”李宗仁不是不听妻子的话,他是有些不理解,为什么用自己的钱请客吃饭,也是一种“四旧”,也要受到社会的约束?

胡友松见李宗仁话语坚定,又有尹秘书在场,当然不好再劝。

尹冰彦毕竟还是有些面子的人物,中央统战部和全国政协那里,他出面说了说,便获准了。于是他亲自给沈醉挂了电话,约定了到西总布胡同李公馆面叙的时间。李宗仁提前通知了厨子,做一桌南京菜。因为沈醉筹划暗杀李宗仁的活动,是在南京进行的。吃南京菜,说南京事,气氛会更融洽些。

在交待尹冰彦联系邀沈醉来做客之后,李宗仁重又把沈醉的那篇文章从头到尾看一遍。对他过去一直蒙在鼓里的军统内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此外,从沈文的字里行间,他看出沈醉这个人记忆力很好,文字表达也很清楚。他估算了一下,1948年沈醉在南京准备下手暗杀他时,不过30来岁,如今也还不到60,大概仍旧是个虎虎有生的汉子。

三天之后的一个下午,沈醉果然像钟一样准时跨进了这西总布胡同李公馆的大门,李宗仁从尹冰彦口里也多少知道了些沈醉的性格,于是提前到楼下那间大客厅里来,静候这位险些被他结果了性命的新朋友。

“李先生,我是来向您请罪的!”沈醉跨入客厅之后,不用尹冰彦介绍,便毕恭毕敬地站在李宗仁面前,深深地鞠了个90度的躬,歉意三分地说,“18年前,先生的性命差点丧在我手里呀!”

李宗仁迎上去和沈醉握了手,让过座,说:“不要客气,事情已经过去了就让它永远成为过去。再说,这件事本身并不是你的主意,你不过是执行上司的命令罢了。我们今天能在北京见面,而且成了一家人,这是好不容易的事。你我都没想到吧?”

沈醉见李宗仁一副长者风度,宽厚、通融,原以为会被李宗仁嗔怪的顾虑冰释云散,坐定下来,从容地呷了口刚沏好的茶,便和李宗仁叙谈起来。

“听说李先生刚从北戴河度蜜月回京不久。新夫人可在家?”

“回来十多天了。若梅她在楼上学画画呢!这几天,她学画入迷了。”

“琴棋书画嘛,李夫人一定是位才女。”

“听说你这几年学习得很好,进步很快。”

“都是共产党教育的结果。像我这样双手沾满人民鲜血的军统特务,若不是共产党宽宏,早就命归西天了。”

“是啊,毛主席、周总理,真是一代伟人,过去我们国民党里,就没有这样的伟人,所以,注定是失败的。”

……

话,谈得很投机。

进餐时,宾主只浅浅地呷些酒,都没有开怀畅饮。沈醉见桌上咸水鸭、凉豆腐这些南京菜,禁不住问道:“李先生喜欢南京菜?”

李宗仁笑着说:“这菜是为你做的呀,应该说,我们俩第一次见面是在南京。那时,我虽然不认识你,可你却是很认识我的呀!”

“惭愧,惭愧!”沈醉没饮多少酒,脸却红了。

“不要说那些客气话,来了就好!喜不喜欢吃南京菜都要吃些。不容易呀。那时我在南京,算得是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副总统。可我那时若请你吃饭,你一定不会去。如今我是个平民百姓了,请你你居然就来了,就说明你还是看得起我的哟!”

“是我失礼!李先生回国都一年多了,我应该早来请罪。”

胡友松进餐时一直坐在李宗仁身边,除了不得已的寒暄,她什么也没说。

同类推荐
  • 嫁女

    嫁女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剪刀

    剪刀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有时岁月徒有虚名

    有时岁月徒有虚名

    杀猪的老四,喂牲口的槐叔,牲口房的香气弥漫的童年时光,那些暧昧然而温馨的夜晚,那些甜蜜而又苦涩的游戏,像一幅画,明亮的调子,恍惚的阴影,淹死的瞎朴子,老去的槐叔,消失的猪圈和牲口房,每一天都在缓慢变化的芳村……
  • 地软

    地软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麦子

    麦子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热门推荐
  • 骤风

    骤风

    甫跃辉, 1984年生,云南保山施甸县人,复旦大学首届文学写作专业小说方向研究生毕业,师从作家王安忆。在《人民文学》《大家》《花城》《中国作家》《青年文学》《上海文学》《长城》等文学期刊发表中国短篇小说。获得2009年度“中环”杯《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倾城锋芒

    倾城锋芒

    她是暗夜邪殿的黑暗圣女,亦是生命之塔的光明女神,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皆在她一念之间!前生,她活得太孤独,没有亲人,没有朋友!今世,她本来有一个温暖的家,却在她五岁生辰那天,整个家族惨遭杀害!一千七百五十九条生命就那样消逝在她的眼前!她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姐姐被一群人强暴,直至死去!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父亲与仇人同归于尽!她,洛倾城,以血起誓,定要那些人血债血偿!以千倍的痛还之!十年后的她,会踏上怎样的复仇之路,又会绽放出怎样的绝世风华?闯大陆,上九洲,以一己之力挑战大势宗派,火烧帝都,展现惊人实力,从此声名四起,风云变幻!推荐自己的新文:《重生之豪门弃女》:重生后的她意外拥有了光源空间,金钱、权利、帅哥神马都不是问题。赌石寻宝,称霸校园,炼药救人,她在政、商两界如鱼得水,叱咤黑白两道,上古修真世家皆在她的权威下低头哈腰!
  • 逐妖媚影

    逐妖媚影

    神明:自古人与妖相恋就是不合情理的事情,若是人与妖相恋既是违背天规!妖怪:为何不合情理?人有心,妖有心,神明亦有心,有心就会情动!妖魔:哈哈,站在凡人的头顶,主宰世间“真理”的大人物们总是会说这些无关紧要的话。鬼冥娘娘,你可以罚我永远近亲不了任何人、妖怪,但是你永远不能阻止我的感情。困世咒让我接受百世的孤独和痛苦,解除身上的枷锁的钥匙一直都在……
  • 黑街男友:帝景十四煞

    黑街男友:帝景十四煞

    花若QQ:702161707,加Q,聊文.十四个故事会全部写完,不加VIP,请多支持.老四--叶觉响,帝景集团的军师,有一颗极其聪明的脑袋,却被一个糊涂的小警察给打败!老十二--南非耀,电脑天才,设计各种程序和机关,却被另一个比他更厉害的女生杀掉了他在魔兽世界里的大神.老九--热情的演说家,能说会道,亦是帝景集团的财神爷(管财务的),却被一个刚毕业的酷酷职场女生所吸引.老七--以追踪调查见长的陆雁回偏偏在绑架一个小丫头的事上阴沟里翻了船,此后,那个被他误绑的丫头和他开始了一场漫长的大斗争.老二--不喜欢束缚的自由人,自诩为浪子的老二,终于下定决心要娶酷酷的大律师了,于是他天天听到大律师说"在24小时内你将收到我的律师函--"老十--赛车冠军,情陷个漂亮善良的女孩.花若自认为他是写的最好的故事.老十三---野蛮女孩总是欺负老实的老十三,轻松文.
  • 做事,把握好投机的尺度与务实的分寸

    做事,把握好投机的尺度与务实的分寸

    最佳的做事方法:在务实之中巧妙适当地投一点儿机,在投机之中坚持务实的原则,把两者完美有效地结合。才是正确聪明的做事之道。傻做事不如巧做事——把握好做事投机的尺度; 有思路才有出路一把握好成大事投机的尺度; 烧香拜佛巧磕头——把握好求人投机的尺度;关系就是最大的投机——把握好人情投机的尺度; 做事做局做圈套——把握好设局与破局的投机尺度; 实干而不傻干——把握好实干的分寸;拼搏而不拼命——把握好苦干的分寸; 顽强而不顽固——把握好坚持的分寸; 谨慎而不寡断——把握好做事谨慎的分寸;注重细节又能把握全局——把握好注重细节的分寸。
  • 花妖

    花妖

    花妖,花沾染了天地间的灵气而生成。修炼三百年方可成人形,气质高贵,往往化成绝世美女。百花园,是一个有很多花妖的地方。由于这个地方风水好土壤好,非常适合花妖的修炼,久而久之就成了很多花妖聚居的地方。
  • 青少年必知的100个文学知识

    青少年必知的100个文学知识

    流畅的笔触生动地将世界文学知识汇总成为100个小小节点,阅读中感悟文学,体悟经典。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哈佛大学的第一堂理财课

    哈佛大学的第一堂理财课

    《哈佛大学的第一堂理财课 》一书中深入阐释了哈佛大学第一堂经济学课的两个重要概念:“花钱要区分投资行为与消费行为”,“每月先储蓄30%的工资,剩下的再进行消费”。然后引领读者了解当下最热门的理财投资品种:房产、黄金、股票、基金、债券、外汇。最后给出切实的忠告,避免盲目投资。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哈佛大学的第一堂理财课 》是一本实用的理财投资书,有助于读者了解理财投资,掌握实用的理财投资技巧,并引导读者树立正确的理财投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