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9300000056

第56章 海底两万里:意外还是事故?

第二天,3月22日清晨六点,我们准备继续出发。这时,最后的几丝晨曦渐渐融入了黑夜之中,天气非常寒冷。天空中群星璀璨。在苍穹中光芒四射的就是南冰洋地区的南极星。

这时温度计指在零下12摄氏度,寒风凛冽刺骨。没有被冰封的海面上的浮冰越来越多。海面上到处都快冻结了。无数灰黑色的冰块覆盖在海面上,这说明新冰层即将形成。显然,在南极海冬季6个月的冰期内,这里是绝对无法通行的。在这个时期里,鲸鱼怎么办呢?或许,它们会在大浮冰下寻找比较适宜的海水。至于那些海豹和海象,它们习惯了在最严寒的气候条件下生活,会继续留在这一带冰封的海域。这些动物有着一种本能,它们会在冰地上打洞,并让洞口总是保持通畅,而它们正是靠这些洞口进行呼吸。当鸟类因为严寒迁徙到北方时,这些哺乳动物就成了南极大陆的唯一主人。

不久,“鹦鹉螺号”上的储水舱就装满了水,正在慢慢潜入水中。到了1000英尺的深度,潜艇就停止向下潜了,它的机轮拍打着水波,以每小时15海里的速度向北前进。傍晚时分,“鹦鹉螺号”已经航行在大浮冰无边无际的冰壳下面了。

在大浮冰下行走,“鹦鹉螺号”随时可能撞到一些沉在水中的冰峰,出于谨慎,客厅的舷窗已关闭上了。因此,我把这一天的时间都用在整理笔记上。我满脑子里都是对南极的回忆。我回想着我们曾经不费吹灰之力,而且毫无危险地,就仿佛一节浮动的车厢在铁轨上滑行一样,到达了那个无法到达的极点。现在真的踏上了归途。旅程中还会让我遇到什么样类似的惊喜呢?我想会有的,海底有着那么多层出不穷的奇观!自从命运把我们抛弃在“鹦鹉螺号”上以来,在5个半月的时间里,我们航行了14000海里。这比地球赤道一周还要长,而旅途中不知发生了多少有趣和可怕的事情,给我们的旅途增添了乐趣:在克利斯波岛森林狩猎,在托雷斯海峡搁浅,珊瑚墓地,锡兰珠母场,阿拉伯隧道,桑托林火山岛,维哥港的百万财富,亚特兰蒂斯,南极!那天晚上,所有这些回忆,一幕接一幕地在我的脑中掠过,使我的大脑得不到片刻安宁。

凌晨3点,我被一声猛烈的撞击声惊醒。我猛地从床上一跃而起,站在黑暗中侧耳倾听。这时,我突然被抛到房间中央了。很明显,“鹦鹉螺号”刚刚发生了碰撞,出现了严重的倾斜。

我扶着舱壁,沿着纵向通道来到客厅,客厅里的灯还亮着。里面的摆设都翻倒了。幸好那些玻璃柜的底座结实稳当,还好好地站在那里。潜艇右舷挂在墙上的画框垂直掉了下来,紧贴在地毯上,而左舷的那些画的下缘离舱壁仅有1英尺。“鹦鹉螺号”是靠着右舷倒下的,而且,完全不能动弹。

此时,我听到船内传来了脚步声和嘈杂的说话声。但尼摩船长没有出来。

我刚想要离开客厅,康塞尔和尼德·兰进来了。

“出了什么事?”我立刻问。

“我们正想问先生呢?”康塞尔回答。

“见鬼!”加拿大人喊道,“我知道了!‘鹦鹉螺号’触礁了。从它目前倾斜的情况看,我觉得不可能像第一次在托雷斯海峡那样能脱险。”

“但至少,”我问,“‘鹦鹉螺号’已经回到了水面上吧?”

“我们也不知道。”康塞尔回答说。

“这很容易搞清楚。”我回答说。

我看了一下压力表,不由得大吃一惊,压力表显示的深度是360米。

“这可该怎么办?”我喊道。

“应该问问尼摩船长。”康塞尔说。

“但到哪里找他呢?”尼德·兰问。

“跟我来。”我对我的两个同伴说。

我们离开了客厅,来到图书室里,但里面一个人也没有。在中央扶梯上,船员工作室里,也没有看到尼摩船长。我猜尼摩船长应该是在驾驶舱里操作。那最好还是等他出来。于是,我们三个人只好回到了客厅。

在客厅里,我默默地忍受着加拿大人对我的指责。这可是他发泄的大好机会。我没有回他,而是让他尽情发泄他的坏情绪。

我们就这样在客厅里度过了20分钟,同时尽力捕捉着“鹦鹉螺号”内发出的最轻微的声响。这时,尼摩船长走了进来。他好像没有看到我们,他那平常喜怒不形于色的面孔此刻也流露出了几分不安。船长默默地观察了罗盘和压力表,然后指着地球平面球形图上的一点--代表南极海的那部分。

我不想打断尼摩船长的思路。只是,几分钟后,当他向我转过身时,我才用他曾在托雷斯海峡时用过的一句话来反问他:

“是个小插曲吗,艇长?”

“不是,先生,”他回答,“这回是一次意外事故。”

“严重吗?”

“可能。”

“马上就有危险吗?”

“不。”

“‘鹦鹉螺号’触礁了吗?”

“是的。”

“这次触礁是怎么造成的……”

“是由于大自然的任性造成的,并非人为的。我们在操作的过程中没有犯任何错误。然而,我们无法阻止平衡规律发生作用。我们可以无视人类的法规,而不能违抗自然的法则。”

尼摩船长选择在这个时候发表这一通哲学性言论,真是离奇。总之,他的回答我没有听出个所以然来。

“先生,我是否可以知道,”我问他,“导致这次事故的原因是什么?”

“由于一块巨大的冰块,也就是一座冰山,完全翻转了过来。”他回答我说,“冰山底部因水温比较高而融化,或是不断受到撞击而磨损以后,它们的重心就会往上移。这样,它们就会一整块地翻过来,翻了个筋斗。这种情况恰好给我们遇到了。这些冰块中的一块翻倒时,撞到了浮在水中的‘鹦鹉螺号’。然后,这块冰从船身旁滑下去,以无法抗拒的力量把潜艇翻顶起来,推到密度比较小的水层里,‘鹦鹉螺号’就侧躺在这些冰块上。”

“可是我们不能通过排空储水舱,减轻‘鹦鹉螺号’的负荷使艇身重新恢复平衡而脱离险境吗?”

“我们现在正在试着这个办法,先生。您可以听到水泵工作的声音。看看压力表的指针,它表明‘鹦鹉螺号’正在上浮,不过冰块也跟着上浮。要等到有一个障碍物阻挡住冰块上浮,我们的处境才会好转。”

的确,“鹦鹉螺号”一直在向右倾斜。可能只有当冰块自个儿停下来时,潜艇才能重新恢复平衡。但那个时候,谁知道我们会不会撞到上层的大浮冰,被可怕地挤夹在两块冰块之间呢?

我考虑着我们眼前的情况能产生的所有后果。而尼摩船长不停地看着压力表。“鹦鹉螺号”受到冰山撞击以来,已经向上浮了大约150英尺,但它依旧与垂直线保持着同样的角度。

突然,我们感觉到船身轻微地震动了一下。显然,“鹦鹉螺号”恢复了一点平衡。客厅里悬挂的物品很明显地回到了正常的位置上。板壁慢慢地直立起来。这时,我们当中谁也没有说话,我们都心情激动,密切地观察着,感觉着潜艇在恢复平衡。10分钟后,我们脚下的地板终于恢复了水平状态。

“我们终于站直了!”我喊道。

“是的。”尼摩船长边说着边朝客厅门口走去。

“但我们会浮到水面上吗?”我问他。

“那当然,”他回答,“现在储水舱还没排空,一旦排空了,我们就会浮出海面的。”

船长出去了。一会儿,我就感觉到他下了命令,停止“鹦鹉螺号”上浮。

的确,再往上浮,“鹦鹉螺号”就可能撞到上层大浮冰的下部,还是让它待在水里好。

“我们侥幸脱险了!”于是康塞尔说道。

“不错,刚才我们很可能会被这些冰块压扁的,或至少卡在冰山里。这样一来,由于缺少新鲜空气,那就……不错!我们是侥幸脱险了!”

“要是完蛋才好呢!”尼德·兰嘀咕着。

我没说话,我不想跟加拿大人进行无谓的争论。再说,这时舷窗打开了,外面的光线从没有遮挡的舷窗透射进来。

正如我说过的一样,我们正在水中,但在距“鹦鹉螺号”左右两侧10多米的地方,分别矗立着一道道让人头晕目眩的冰墙。上方和下方也一样是冰墙。在上方,大浮冰的下层就像一块大天花板一样延伸着。在下方,倾覆了的冰块,一点一点地向下滑,卡在两侧的冰墙上。“鹦鹉螺号”被困在一条宽20米左右、充满着死水的真正的冰隧道里。因此,它只有向前走,或者往后退,然后再往下潜几百米,就很容易在大浮冰下找到一条自由的通道脱身。

客厅的顶灯熄灭了,然而,客厅里却还非常明亮。这是因为冰壁强大的反光作用把舷灯的光线强烈地反射进来。我简直无法形容电灯光在这些任意雕琢的大冰块上产生的视觉效果。冰块的每个角度,每条棱,每个面,根据冰上不同的纹路特性,折射出五彩缤纷的光芒。那真像一座炫目的宝石矿,尤其像一座交织着蓝色光芒和翡翠绿色光芒的蓝宝石矿。在这些眼睛不能正视其光芒的火红钻石般的强光中间,弥漫着一种无限柔和的乳白色色调。探照灯的亮度因此提高了100倍,就像一座透过一流的灯塔凸形镜片的灯一样。

“这多美啊!这多美啊!”康塞尔直称赞。

“是的!”我说,“真是令人赞叹的景象,是不是啊,尼德?”

“哎!见鬼!是的,”尼德·兰答道,“无比的美丽!我对不得不承认这一点感到恼火。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美的景象。但为了这美景我们可能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如果还要我把这景象全部描述出来的话,我想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上帝禁止人类的眼睛看到的东西。”

尼德说得对。这的确太美了。突然,康塞尔一声惊叫,我转过身去。

“怎么了?”我问。

“先生快闭上眼睛吧!先生千万别看!”

康塞尔边说边迅速用手遮住了眼睛。

“你怎么了,小伙子?”

“我眼花了,看不见了。”

我不由自主地把眼光射向玻璃窗,可我也受不了那吞噬了舷窗的强烈光线。

我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鹦鹉螺号”刚刚加快马力全速前进,倾刻,冰壁上静态的光亮点霎时间变成了道道闪光。成千上万道钻石闪耀的点交织在一起。“鹦鹉螺号”在螺旋桨动力的推动下,就好像在光芒的熔炉中前进。

于是,客厅的舷窗的防护板重新关上了。我们把手挡在受到强光刺激的眼睛上。当光线强烈地射在眼睛上时,我们的眼里便都是游离在视网膜前的高度集中的光线。我们纷乱的视觉障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终于,我们可以把手放下来。

“我的天哪,我简直不敢相信。”康塞尔说。

“我呢,我现在还没相信呢!”加拿大人回应着。

“当我们重返地面时,”康塞尔补充说,“已经饱览了这么多的自然奇观,真不知道会怎么看待贫乏的大陆和那些人造的小景观!不!人类居住的世界已经没有什么值得我们注目了!”

这样的话竟然出自一个生性冷淡的佛拉芒人之口,说明了我们的狂热到了何等程度。不过我们这位加拿大朋友仍不时对此泼一盆冷水。

“人类居住的世界!”加拿大人摇摇头说,“放心吧,康塞尔朋友,我们是回不到人类居住的世界啰。”

此时是早上5点钟。这时,在“鹦鹉螺号”的前部又发生了撞击。

我明白它的冲角刚刚撞到了一块冰块上。这回应该是操作不当导致的吧,因为在这条被冰块堵塞的海底“隧道”里航行并不容易。我于是想,尼摩船长是在改变航线,或绕过障碍物,或顺着弯弯曲曲的“隧道”曲折前进。总之,前进的道路是不会完全被堵住的。然而,出乎我的意料,“鹦鹉螺号”明显地在往后退。

“我们往回走了?”康塞尔问。

“是的,”我回答道,“看来‘隧道’的这头应该没有出口。”

“那怎么办?”

“那么,”我说,“很简单。我们沿原路返回,从南边的出口出去。就这样。”

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想表明我心里其实很镇定。然而,“鹦鹉螺号”加快了倒退速度,螺旋桨在倒转着,载着我们飞一般地后退。

“这会耽搁很多时间的。”尼德说。

“无论怎样,迟几个小时还是早几个小时,只要能出去就行了。”

“是啊,”尼德·兰重复说,“只要可以出去就行了。”

我在客厅和图书室之间来回地踱着步子。而我的伙伴们,坐在那里,沉默不语。没过一会儿,我扑倒在沙发上,随便拿起一本书,眼睛机械地浏览起来。

一刻钟后,康塞尔来到我的身旁,说:

“先生读的书很有趣吗?”

“太有趣了。”我回答说。

“我相信。先生正在读的是自己写的书呢。”

“我自己写的书?”

没错,我手里拿的是自己的著作《海底世界》,我却一点儿也没意识到这点。我合上书本,又踱起步来。这时,尼德和康塞尔站起来想退出去。

“留下来吧,我的朋友,”我挽留他们说,“在走出这条死胡同之前,让我们待在一起吧。”

“如果先生愿意的话。”康塞尔回答说。

可是几个小时过去了。在这其间,我不停地观察着挂在客厅墙壁上的仪器。压力表显示“鹦鹉螺号”还在300米深度的水层里航行,罗盘总是指向南,“鹦鹉螺号”还在向南航行。记速器记录的速度是每小时20海里,在这么狭小的空间里航行,这个速度实在是太快了。而且尼摩船长也知道他并不能太着急,可是在目前这种形势,几分钟就像几个世纪。

上午8点25分,发生了第二次撞击。这回是在潜艇后部。我的脸色瞬间惨白,我的同伴走到我身旁。我抓住康塞尔的手,我们用眼光互相交流,这比用言语来表达我们的想法更直接。

这时,尼摩船长走进客厅,我朝他走过去。

“南面的道路也被堵住了?”我问。

“是的,先生。冰山倒下来时把所有的出路都堵住了。”

“我们被困住了?”

“是的。”

同类推荐
  • 故事经典

    故事经典

    《微型小说·故事经典》精选了近百年来中外著名作家创作的经典故事微型小说。正如契诃夫说:“故事越单纯,那就越逼真,越诚恳,因而也就越好。”这些名篇佳作在情感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成就,具有很强的阅读性和欣赏性,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拥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些作品不仅能使我们感受到名家的丰富情感、高雅兴趣和创作魅力,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欣赏、学习和研究世界微型小说的范本,非常具有收藏价值。
  • 重点怀疑对象

    重点怀疑对象

    杨袭,女,1976年出生于黄河口,08年始在《大家》《作品》《黄河文学》《飞天》《山东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小说。
  • 信仰

    信仰

    繁华的上海滩,拉车的、卖肉的、送报的、卖艺的……谁能想到他们身怀绝技,受过特殊训练?谁又能知道他们怀着一种伟大而崇高的信仰?一个个扑朔迷离的事件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我”的特工生涯又是怎样的凶险离奇?在这龙潭虎穴般的十里洋场,在这条隐蔽的战线,我们的英雄演绎了一幕幕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绝世传奇!
  • 紫色密码

    紫色密码

    已改编成电视剧《对手》,赵文瑄、冯远征、黄维德、邬倩倩主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方设立了“紫色密码”情报中心,由山本武夫少将亲率。为尽快破译”紫色密码”,中国军方集中了全国密码研究专家,联合组建“军事委员会密电技术研究室”,军统更是从美国高薪请来了美国海军密码之父钱德勒,组建第二梯队。于是,一场鲜为人知的中日两军间的密码大战就此展开。山本武夫派王牌间谍清田惠子潜入重庆,在内奸“豌豆尖”的配合下,从事反破译活动,并调来妹妹清田芳子色诱钱德勒,以窃取秘密情报;中共地下党员林平为了将文为均从香港获得的有关日军“紫码”三号新式密码机结构图带回,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 欧也妮·葛朗台

    欧也妮·葛朗台

    《欧也妮·葛朗台》生动再现了十九世纪法国的外省生活,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特别是刻画了一个狡诈吝啬的暴发户形象葛朗台老头,揭露了当时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
热门推荐
  • 亡命之徒前传

    亡命之徒前传

    本书从臭名昭著的第二次车臣战争开始。讲述一帮亡命徒在世界各地作战的故事。从籍籍无名到恶名昭著的故事。另:本书续集《我的佣兵生涯》已完本,新书《极限保卫》正持续更新中。希望喜欢本书的朋友能够前往观看。如果觉得不错请不要吝啬收藏与票票。谢谢。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元曲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元曲三百首》介绍了元曲的整体风貌,并同唐诗宋词进行了横向比较,使读者对中国诗歌的多元成就有所会心,且获得文学知识与情操素养的全面享受。《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元曲三百首》内容丰富,每首元曲后都有注释、语译、赏析三方面内容。
  • 营销的真理

    营销的真理

    一个真正从事营销活动的人是一个实践家而非幻想家。许多人有想法,但没有几个人能立刻将想法变为切实的行动,那是因为绝大多数的人没有真正地理解和认识营销,另外还因为人们对真正从事营销活动有一种恐慌,本书可以令你改变这一切。营销是充满了欢乐和痛苦的集合体,但正是这种多姿多彩诱惑着世界上许许多多的人愿意为之“献身”。
  • 小故事大道理(全集)

    小故事大道理(全集)

    一书在手,尽览人生哲理;触类旁通,领悟成功真谛。一滴水,可以折身太阳的光辉;一本书,可以滋养无数的心灵。本书共收录近1000则小故事,它们涵盖了幸福人生的所有诠释,有习惯养成、职业生涯、财富金钱、潜能激励、爱情婚姻、交际处世、心灵境界等47辑32类。这些精辟的小故事背后,都隐藏着无穷的思想和智慧。如果把一盏灯放进全黑的房间,黑暗会瞬间消失,房间顿时有了光明。这时,如果增加十盏、百盏或千盏明灯,房间就会变得越来越亮。愿书中的这些哲理故事能成为点亮你人生的灯,在它的照耀下,我们可以把不快的忧伤变为沉醉的美酒,把午夜的黑暗化为黎明的曙光,使原本没有意义的人生之旅变得格外轻松、欢快、达观。
  • 超人之前传

    超人之前传

    1989年10月,美国堪萨斯州斯莫维尔小镇,此时小镇上洋溢着一片欢快的气氛,人们纷纷为了庆祝秋季的丰收而举行着收获祭。叮咚清脆的门铃声忽然响起,花店的店门被缓缓的推开……
  • 重生之小民有田

    重生之小民有田

    他的人生打拼,从红莲湾这个边远村庄开始……这是一个年轻人成长奋斗的故事,升斗小民,充满传奇色彩。名叫高有田
  • 星辰之极

    星辰之极

    我是一只不能修炼的混沌兽,我被赐名混战。我在俗世的名字叫李耳,我给自己起了个号,叫老子。我有一个伙伴是青牛妖,他在俗世的名字叫庄周。我在地球上有很多仰慕者,西施是其中之一。我出了地球也有许多仰慕者,天之娇女什么的,数不胜数。我是混蛋,也是救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