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3400000002

第2章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

党的发起组成立后就面向全国,面向世界上有华人的地区。根据俞秀松自传所述:"陈独秀被委派负责在四个大城市(上海除外)成立我们的组织。"据俞秀松自传披露,当时只有陈独秀、俞秀松、李汉俊这3位发起组成员留在上海,尽管人数极少,但实行着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没有人可以凌驾于他人之上。陈独秀是书记,但事情必须集体讨论然后决定,由发起组决定执行。所以称陈独秀是"被委派负责四个大城市"。

要建立一个个地区的党组织、发展党员,必须对确定为地区主要负责人的同志有相对的了解,这就必须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实践中获得信息和取得联系,了解这些人物的思想、在群众心目中的威信。陈独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人物,毫无疑问具备了这个条件。他知人善任,逐个落实,并亲自到广州重建了广东早期党组织。

在北京,陈独秀对北大的人士,无论是教授还是学生都很了解。陈独秀和***是深交。但不能认为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就是各自分别建党,更不能因为***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而不必联系、甚至认为可以抛开陈独秀来谈建党,北京恰恰是陈独秀负责的重点。在中共发起组成立以后,8月底,张国焘(7月中旬到沪,住陈独秀处)由沪返京。陈独秀要他将上海的建党意见转告***,即"上海小组将担负苏、皖、浙等省的组织和发展",希望***"从速在北方发动,先组织北京小组,再向山东、山西、河南等省和天津、唐山等城市发展"。***对于这些意见"略经考虑,即无保留的表示赞成","认为上海所拟议的要点都是切实可行的,在北京可以依照着发动起来"。1920年10月北京共产党支部成立。

在长沙,陈独秀致函毛泽东,要求组织湖南长沙的共产党组织。陈独秀是怎么确定让毛泽东来开展这项工作的?五四运动期间湖南省学联的刊物《湘江评论》创刊,主编是毛泽东。毛泽东当时极其推崇陈独秀,在《陈独秀之被捕及营救》一文中称陈独秀为"思想界的明星"。《湘江评论》第二、三、四号上连载毛泽东的《民众的大联合》,在北京由陈独秀任职书记及编辑之责的《每周评论》,评论毛泽东此文"眼光很远大,议论也很痛快,确是现今的重要文字"。1920年春季陈独秀开始定居上海。是年6月,毛泽东率驱张(指驱逐湖南军阀张敬尧)请愿团到上海造访陈独秀,与陈讨论了组织湖南改造促成会的计划,并向陈介绍自己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陈独秀在对毛泽东了解的基础上,于1920年8月间致函,说明组织共产党的原委,请毛泽东在湖南发动组织党的事项。1920年11月间,毛泽东、何叔衡、彭璜、贺民范作为长沙创建党的发起人。成立后,毛泽东先推动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发展,他强调"宜注重找真同志,只宜从缓,不可急进"。他们在清水塘租赁了房屋作为中共秘密机关,慎重地在学生、工人的先进分子中发展党员。

在山东,陈独秀曾约王乐平在济南组织共产党早期组织。当时,王乐平是山东省议会议员,他把陈独秀的来函交给了正在研究马克思学说的王尽美等人,推荐王尽美、邓恩铭与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联系,筹建济南共产党组织,他本人没有参加。1920年4月,俄共远东局派出由维经斯基、马马耶夫及杨明斋等组成的俄共党员小组来华了解中国情况。该小组自北京去上海途经济南时,根据***的介绍,与邓恩铭、王尽美、王翔千等会面,商谈了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建立共产党组织的问题,为济南共产党组织的建立,起了直接的促进作用。1920年10月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其成员罗章龙与邓恩铭、王尽美取得联系,***还派陈为人去济南介绍北京的建党情况,指导济南的工作。《曙光》杂志社也透过人员、信件往来对济南社会主义学说的宣传、马克思主义传播施加影响。经过组织与思想理论方面扎实细致的努力,1921年春天,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秘密成立了,成员有邓恩铭、王尽美、王翔千等人。从此,在山东开始了有领导有组织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

武汉是李汉俊负责的地区。但由于李汉俊离党,陈独秀作为负全责的领导者,也派刘伯垂去帮助建党。据董必武在谈武汉建立党组织情形时说:"一九二○年,李汉俊这个从日本归国的学生、我的马克思主义老师,计划在上海帮助建立中国共产党,并到武汉来同我商量。我决定参加,并负责筹组党的湖北支部的基础。这个组织于一九二○年九月组成。"

此外,陈独秀为加快建党的步伐,他还函约张申府在法国组织、施存统在日本组织早期地方共产党组织。党的一大召开前,旅法党的早期组织有3个成员,即张申府、刘清扬、周恩来;旅日党的早期组织只有两个成员,即施存统、周佛海。

1920年底,粤军总司令陈炯明领军赶走统治广东的桂系军阀莫荣新,收复广州,主政广东。12月5日,他致电邀请陈独秀南来广州执掌教育工作。陈独秀去函征询***和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意见。***表示赞同。

于是,陈独秀就有了广州之行,担任广东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当时,维经斯基和别斯林、米诺尔在广州建立的社会主义者同盟直接转为共产党,实际全部是无政府主义者。陈独秀到达广州后就立刻要重组广州共产党,摆脱无政府主义者。广州共产党在1921年的报告称:"陈独秀同志一月来到广州,与他同时来的还有В同志。他们进行过非常热烈的讨论,认为必须摆脱无政府主义者,也就在这时,无政府主义者退出了党。"

"这样,上海的组织事实上成为一个总部,而各地的组织是支部了"。

11月,中共上海发起组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宣言》,规定了共产主义者的理想是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阶级。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的目标,工农必须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镇压资产阶级,建设共产主义,并"以此为收纳党员之标准"。

1921年初,除担负临时中央任务的上海发起组外,有北京(1920年10月)、武汉(1920年秋)、长沙(1920年11月)、广州(1921年初)和济南(1921年初)等5个支部相继成立。与此同时,旅日、旅法党的早期组织也相继成立。这表明,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条件日臻成熟,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被提到议事日程。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维经斯基之后,苏俄、共产国际正式派到中国的代表是荷兰人马林。而正是马林,在来华之初即促成了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7月成立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件。马林,本名亨克·亨德里克斯·斯内夫利特,1902年参加荷兰社会民主党,长期在荷兰殖民地爪哇从事革命活动,1920年以"马林"之名出席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当选国际执行委员,1921年根据列宁推荐,作为共产国际代表来华。但奇怪的是,马林从来没有提到他帮助中国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具体细节。相反,他对这件功在千秋的大事似乎都没有作出任何积极意义的评价。他的看法是:"1921年7月,各地方小组代表齐集上海,并决定建立共产党,即共产国际的支部,虽然建立一个宣传性的小组会更好一些。"显然,马林来华时并未负有帮助建立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对于在中国建立统一的共产党组织也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他到上海之初即帮助建立中国共产党并不是事先有准备、自觉的行动。

既然马林认为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组织的条件并不成熟,也并未负有这方面的任务,那么他为什么要参加中共一大的筹备工作呢?我们分析,这同另一位参加党的一大的俄国人尼克尔斯基有关。

尼克尔斯基生于1898年,原名涅伊曼斯基·符拉季米尔·阿勃拉莫维奇。1919年到1920年在远东共和国人民革命军服役,1921年加入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并参加共产党国际机关行政工作。随后不久,受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委派来中国,此外他还受托履行赤色职工国际代表的职责。根据现有资料,尼克尔斯基来华前和维经斯基有过接触,而且正是受维经斯基的派遣来华工作,他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中国共产党的统一组织。因此,马林和尼克尔斯基接头以后,就立即开始筹备召开中国共产党一大事宜。

现在史学界一致公认,马林对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起到了重要作用。包惠僧回忆说:"马林才气横溢,对马列主义的修养有相当高的水平......他对中共建党和建党初期的工作,是起了促进作用的,如果不是他来,我们党的'一大'会议可能要推迟一两年,或更多一点酝酿时间。"

1921年6月,在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人帮助下,上海共产党组织代理书记李达和李汉俊分别致函各地早期组织,通知他们派代表到上海博文女校集中,准备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

这确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大事。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国内外7个共产主义小组派出的12位代表。他们是:李达(上海)、张国焘、刘仁静(北京)、毛泽东、何叔衡(长沙)、董必武、陈潭秋(武汉)、王尽美、邓恩铭(济南)、陈公博(广州)、周佛海(日本)等。会议原定由陈独秀主持,但他因广州公务繁忙不能抽身,特指派包惠僧与会。与会的还有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科尔斯基。

这是一次年轻人的会议。最年长的何叔衡不过45岁,最年轻的刘仁静只有19岁。15位与会者的平均年龄28岁,正巧是毛泽东的年龄。以后改变整个中国面貌的中国共产党,最初就是由这样一些年轻人成立起来的。他们或西装革履,或身着长袍,是一色的知识分子。

代表们以"北大暑期旅行团"的名义住在上海法租界的博文女校,会址设在不远处李汉俊的哥哥、同盟会元老李书城家里,门牌是贝勒路树德里三号。7月23日正式开会。大家推举张国焘主持会议,毛泽东和周佛海做记录。会议正式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并通过了党纲,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关于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会议确定要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

一天,会场发现有可疑的来访者。马林斗争经验老到,意识到法租界侦探已在侦查这次会议,提议代表们立即疏散。李达后来回忆说:"假如没有马林的机警,我们就会被一网打尽。"

代表们决定转移会场,在李达夫人王会悟的提议下,会议在嘉兴南湖的一只租来的游船上继续举行。中国共产党一大在完成各项议程后圆满结束。

那天晚上毛泽东很迟才回到旅店。他对同住的好友萧子升预见道:"假如我们努力奋斗,再过三五十年,共产党就有可能统治中国。"这种预言在当时简直是空口说白话,萧子升当时也没有多深印象。可仅仅是28年之后,预言变成了现实。

同类推荐
  •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对领导干部与媒体打交道的各个方面作了全面的阐述,既包括宏观层面的基本知识,又包括微观层面的具体方法,可以帮助领导干部从思想意识和具体技巧上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水平。涉及的主要内容有:媒体新时代的到来;领导干部与“无冕之王”;让自己的媒体形象亮起来;领导口才与演讲艺术;关注基于民意的舆情;运用媒体作宣传;直面虚假负面报道;接受采访的技巧;做成功的新闻发言人;突发事件中的媒体管理:学会运用和引导网络;自觉接受媒体监督等。书中精心穿插了许多资料链接,这些资料或知识,或案例,或图表,方便阅读时从不同角度加深对正文的理解。在每章的最后还附上了……
  •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研究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研究

    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气质是邓小平重要的品质之一。邓小平是运用批判性思维的典范。他之所以能取得非凡的成就,正在于他用批判性思维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批判性思维在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邓小平理论的创立与发展是在批判性思维中实现的,可以说没有批判性思维,就不可能有邓小平理论。因此,对邓小平的批判性思维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 群众利益无小事

    群众利益无小事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仅要把握方向做好大事,对于每一件小事,我们也必须认真对待、高度落实。本书通过生动的案例阐释了公务员工作的基本态度、基本原则等,并提供了一些详细的调查、沟通等工作技巧,帮助公务员提升提高工作效率和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 大名师范志

    大名师范志

    大名七师党组织建立后,以扩大“读书会”名义吸收更多学生参加革命活动,组织他们阅读《新青年》、《向导》等进步书刊,宣传革命思想,抨击黑暗势力,在社会上颇有影响。至1927年1月,大名七师党组织在校内又发展10多人,其中有解蕴山、裴志耕、曾则西等。此时,赵纪彬、刘大风和李大山三人到北京,经李素若、刘伯庄联系,找到了中共北方区委、汇报了大名七师党组织的工作,并提出去武汉学习的要求。
  • 李大钊与早期中国共产党

    李大钊与早期中国共产党

    从现代政治学、现代政党文明的视角。全方位、体地展示和解读李大钊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前后的思想发展及其政治实践,剖析李大利政党观总结其建党理念,揭示李大钊在矢志于中华民旌解放事业的道路上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耐接,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路。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帮助孩子成长的30个创造发明故事

    帮助孩子成长的30个创造发明故事

    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性格爱好的形成过程。锤炼性格,培养爱好”是“帮助孩子成长系列”丛书的要旨,本书也禀承情商、智商并举的思路,从古今中外无数历险探谜中,精心翻译编写了30则故事,为方便读者阅读和讲述,特加注了拼音并配彩图。发明创造是人类利用自然规律,制造出前所未有的生产生活用具,改变人类生活方式,造福社会的壮举。《发明创造故事》再现了人类发明创造的艰辛,彰显了发明家们勤于思考,善于动手,百折不挠的创新精神,告诉我们生活并非本来如此,社会是不断进步的,而这得益于无数发明者的智慧和奉献。
  • 湘行散记

    湘行散记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散文作品中的精品,有种民间活泼泼的味道。1934年,沈从文返回故里,眼见满目疮夷,美丽乡村变成一片凋零景象,悲从中来,一路写下这些文字,抒发他“无言的哀戚”。书中,作者细织密缝出他的童年、他的往事、以及远行中船头水边的见闻。其间散落数十封才子沈从文与张兆和的往来情书。该书文笔自然淳朴,有如行云流水,迷人的“湘西世界”,质朴的风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 梅花引

    梅花引

    漠北的雪夜,神医飞奕遇上了曾经是杀手的刁洛。梅花吐蕊,十里香雪,他们是静在咫尺的陌人……
  • 猪八戒的幸福生活

    猪八戒的幸福生活

    猪八戒不满公家待遇,毅然辞职返回人间跟高小姐再续前缘,可造物弄人,高小姐已香消玉损,无奈,猪八戒为了自己的终身大事不得不走进了“非诚勿扰”……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呆子王妃

    呆子王妃

    ◆白芯蕊:白府嫡长女,皇上亲封的芯蕊郡主。却是个天生呆滞,无才无德,被人随意践踏的花痴小姐。因太过迷恋俊美的未婚夫,花痴郡主央求父亲倒贴昂贵嫁妆下嫁于他。因此成为整个上流社会的笑柄,世人皆嘲笑她不要脸。不料大婚之日,未婚夫搂着她的亲庶妹。扣下她所有陪嫁,扔给她一纸休书。且对她一阵奚落,扬言打算迎娶庶妹为王妃。承受不住致命打击的她当场邸悬梁自溢。推荐果冻的其他文:【萌妃不下堂】【第一庶女】◆OhMyGod!冰冷腹黑的她被手下出卖害死,还穿越到一个人人鄙夷的花痴郡主身上?能不能不要这么搞笑?可惜,此她非彼她!睁开眼来,女子脱胎换骨、眼带讥诮。身上懦弱早已不见,眼底的光芒令人心惊!◆一场琼华宴,曾经被人瞧不起的呆郡主咸鱼翻身,将那些曾经看不起她的人狠狠踩在脚下。她再也不是以前的懦弱傻子,而是化茧成蝶的风云郡主。◆◆◆◆◆【精彩片断】“男人休妻,天经地义,本王的王妃只能是芯柔这样艳冠群芳、才华出众的女子,凭你这等无才无德的呆子,也配得上本王?如果你愿意做小,本王可以考虑收回休书。”男子一脸自信,眼里是浓浓的鄙夷和不屑,一副白芯蕊舍不得他这良人的模样。话音刚落,女子乌黑的清瞳里闪过一丝讥笑,讥讽道:“配不上,我绝对配不上你,你靖王我高攀不起。不过,我来不是求你收回休书,而是要与你和离,并取回我白家所有陪嫁!”才说完,面前一脸俊美的男子顿时一脸惨白。“和离”与“休妻”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被休的女子便是下堂妻,从此抬不起头,和离却能正大光明的重择夫家,或许还有好日子过。本故事纯属虚构,禁止模仿。感谢石头亲亲为我做的封面。感谢亲们的支持,推荐果冻的其他文:【萌妃不下堂】【第一庶女】【呆子王妃】【废后训夫】【殿下的囚宠】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冷少追爱:宝贝休想逃

    冷少追爱:宝贝休想逃

    她一觉醒来发现身边有位传说中的商界风云人物,她羞恼“我已经有未婚夫,你别缠着我”。他邪魅扯唇“没关系我会变成你的未婚夫”。再次重遇他要她负责任,她火冒三丈,“姑奶奶我要结婚了,负什么责任?”他眼中闪烁着霸.道“我不允许你结婚……除非你嫁的人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