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8900000025

第25章 新世纪的“水经注” (1)

——评杨钦欢总策划,何建明、程贤章主编《中国治水史诗》

黄伟林

杨钦欢先生是一位企业家,他掌舵的梅雁水电集团是一个以治水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在多年的治水事业中,他形成了许多关于水的思考。在他看来,“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治水史”。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杨钦欢先生比一般的企业家有更广阔的胸怀和战略的眼光,他认识到,“水电工程建设在对地区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同时,对当地经济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在所谓水电局开发的双赢决策中,较大的赢方是经济发达地区,而不是落后地区。特别是,征服自然的代价是昂贵的、缺乏效益和损害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基于这样的思考,他希望,“我们在用水、治水的同时,还要给子孙留下绿水”。他深知,他的这种想法,或者说,他传达这种想法的声音还不够大,“常常被市场的讨价还价声给淹没了”。于是,他期望“求助于我们的历史,弘扬华夏千百年来的治水文化”,上述引文见杨钦欢总策划、何建明、程贤章主编《中国治水史诗》的序和后记,《中国治水史诗》,作家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他策划了《中国治水史诗》这部大书。

程贤章先生是一位记者、作家,上世纪5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著有10部长篇小说、多部中短篇小说、大量散文和报告文学,被誉为广东文学界的一棵常青树,广东文学事业发展的一个标杆、广东文学工作者的一面旗帜。他被杨钦欢先生的眼光和胸怀感动,以79岁的高龄,毅然接下了主编《中国治水史诗》的任务。那一年,是2009年,5月12日,程贤章先生在汶川地震一周年纪念日,奔赴成都,考察了映秀和都江堰。从四川返回广东的途中,程贤章先生又专门到广西叩拜了秦始皇修建的灵渠。7月,在新疆“7·5”事件发生不久,程贤章先生又不顾个人安危,奔赴新疆考察了坎儿井、天池。之后,程贤章先生先后到北京、山东、上海、浙江、吉林、黑龙江、辽宁,实地考察了古运河济宁段、东营黄河出海口、钱塘江、京杭大运河、黄浦江、鸭绿江、松花江等著名江河,约见各地著名作家,讨论治水史诗的写作方案,形成了《中国治水史诗》的总体构架,组建了由众多中国著名作家组成的撰稿阵容,其中包括4位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10多位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或全委会委员、30多位各省作协主席、文学院院长,以及一批全国重要文学刊物和重要媒体的主编。

2010年5月,《中国治水史诗》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全书249万字,分为黄淮、长江、珠江、海河、松辽、西部、东南七卷,从古代公元前3世纪的都江堰、灵渠到公元21世纪三峡工程等古今著名的水利工程,从新疆的坎儿井、西藏的雅鲁藏布江到台湾的曹公治水,从东北黑龙江到海南岛南渡江,《中国治水史诗》无不囊括其间,记述了中国所有大的江河水系和部分地方水域的治水历史和水资源现状。这是一部真正意义的大书,程树榛、李存葆、蒋子龙、谭谈、张笑天、叶延滨、陈世旭、赵丽宏、张炜、何建明、刘兆林、叶兆言、徐坤、关仁山、何申、董立勃、阿成、邓刚、陈应松、冯艺、熊育群、杨克等一批在中国文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为这部大书奉献了他们的锦绣华章。

美国学者魏特夫在他那部影响甚大的著作《东方专制主义》中将中国理解为治水社会。他认为,东西方社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社会形态,东方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与治水是分不开的。由于大规模修建水利工程和有效地管理这些工程的需要,必须建立一个遍及全国至少是遍及全国人口中心的组织,“因此,控制这一组织的人总是巧妙地准备行使最高统治权力”,于是便产生了专制君主和东方专制主义。在他看来,“治水社会”可以划分为核心地区、边缘地区和次边缘地区,而中国正是这样一个“核心地区”,“治水社会”的一切本质特征在中国便得到集中而充分的体现。

虽然魏特夫这部著作曾经引起中国学术界较大规模的批评,但他的观点并不孤立。因为《万历十五年》而在中国内地产生很大影响的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一书中,就表达过与魏特夫相似的观点,他是这样表述的:

黄河经常有淤塞河床、引起堤防溃决泛滥,造成大量生命与财产损失的可能。这河流的水量在洪水期间和枯水期间幅度的变化又大,更使潜在的危机经常恶化。按理说来,有一个最好坐落于上游的中央集权,又有威望动员所有的资源,也能指挥有关的人众,才可以在黄河经常的威胁之下,给予应有的安全。当周王不能达成这种任务时,环境上即产生极大的压力,务使中枢权力再度出现。所以中国的团结出于自然力量的驱使。

……《孟子》一书中提到治水的有11次之多,可见其重要性。其中一段更直接指责当时人以洪水冲刷邻国的不道。我们不难从中看出洪水与黄河暨黄土地带牵连一贯的关系。孟子所说天下之“定于一”,也就是只有一统,才有安定。由此看来,地理条件和历史的发展极有关系,尤其是当我们把地理的范围放宽,历史的眼光延长时,更是如此。

黄仁宇著《中国大历史》22—23页,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1997年5月第1版。

不论是否同意他们的观点,但治水对中国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在汉语词汇中,江山成为国家的代名词。大禹治水的典故不仅让我们认识到大禹是一个治水的英雄,而且,大禹正是因为治水有功,从而结束了禅让制度,开创了中国的君主世袭制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老子的“上善若水”将最高境界的善的品性赋予了水。中国最有为的君主之一唐太宗,更是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奉为治国的座右铭。甚至“治”这个字,本义就是一条河流的名字,因此偏旁从水,后来引申为治理之义,才有政治、治国、治本、治病的含义。显而易见,在中国,从词源学上看,治国是与治水意义攸关的。

由此可见,治水对于中国意义多么重大,而承载了如此重大意义的《中国治水史诗》,它的价值自然非同寻常。

《中国治水史诗》的总策划杨钦欢和主编程贤章有一个共识,即中国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以后,尚无一部完整理想的治水书。显然,杨钦欢和程贤章在策划《中国治水史诗》的时候,是有一个明确的模范的,这就是《水经注》。郦道元的《水经注》作于公元6世纪,距今正好15个世纪。1500年过去,《中国治水史诗》出版,我们不妨看看,这部以《水经注》为模范的大书,哪些方面对《水经注》有所继承和突破。

《中国治水史诗》对《水经注》的第一个继承,是它坚持了实地考察中国江河湖泊、水利工程的原则。郦道元做《水经注》,为了获得真实的地理信息,到过许多地方考察,足迹踏遍长城以南、秦岭以东的中原大地,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和地理资料。前文已述,程贤章先生为了构思《中国治水史诗》全书大纲,以80岁的高龄,实地考察了中国西北、西南、东北、东南的河流状况,获得了对中国水资源的总体认识。同样,《中国治水史诗》的众多作者,无不对自己的撰写对象进行了实地考察。熊育群为了写雅鲁藏布江,几乎把雅鲁藏布江从头走到尾,这可能是整个《中国治水史诗》最艰难的一段行程,人迹罕至,许多地方只能步行,沿途不仅要爬山,还得涉水,除了高原反应之外,一路上还要经历泥石流、地震的威胁,由于这片广袤的区域地形复杂,生态凶险,连专业人员都很少进入,以至于熊育群一路上经历的许多地方都是无名区,他甚至发现了许多地图上找不到踪影的大湖泊,穿越了不久前才正式宣布的世界第一大峡谷,甚至是在他离开墨脱后的第四天,中国国务院才正式给这条峡谷命名为雅鲁藏布大峡谷。然而,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实地考察作为基础,《中国治水史诗》才能为我们提供关于雅鲁藏布江丰富的地理与人文信息,为我们揭开了这条神秘的大江的神秘的面纱。董生龙为了写黄河,“曾考察黄河多次,几乎走遍了整个黄河流域。其上游源头到过黄河源头第一县的玛多,在黄河沿的草原上徜徉,在吐蕃王松赞干布迎接大唐文成公主并联姻之处的柏海——今鄂陵湖、扎陵湖、星宿湖的广阔雪域行走;到过黄河中游的内蒙古河套地区及山陕交界的龙门、壶口、禹门口南下潼关;从河南省郑州北邻的北邙山,最后直走山东东营市的黄河入海口。曾参观采访过建立在青海省境内黄河大峡谷中的龙羊峡、拉西瓦、李家峡、公伯峡等大型水电站,游览过刘家峡(甘肃)、青铜峡(宁夏)、三门峡(河南)等水库风景区”。实地考察的结果是作者掌握了大量有关黄河的第一手材料,才能将黄河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的来龙去脉说得清楚明白。

《中国治水史诗》对《水经注》的第二个继承,是它超越了单纯的技术视角,建构了水文地理的历史、人文视角。现代以来,我国曾出现过郑肇经的《中国水利史》、冀朝鼎的《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姚汉源先生的《中国水利史纲要》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室编校的《再续行水金鉴》,然而,这些著作基本没有脱出以水利工程和技术为主的框架,缺少了能够与更多读者沟通的人文内容。相比之下,《水经注》内容丰富,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山川胜景、历史沿革、风俗习惯、人物掌故、神话故事,被认为是一部中国6世纪的地理百科全书。侯仁之先生称之为“赋予地理描写以时间的深度,又给予许多历史事件以具体的空间的真实感。”在这一点上,《中国治水史诗》紧随其后,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从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揭示中国水文地理状况,阐发治水历史与治水现实的意义。何建明的《百年梦想——中国几代伟人与三峡工程》从1919年三峡水闸构想写起,一直写到1997年重庆直辖市的设立,既写到了孙中山的《建国方略》,也写到了美国水利专家的《萨凡奇计划》。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李鹏几代国家领导人都对三峡战略倾注了心血,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钱昌照、张光斗、林一山等更是对三峡地质水利用尽了心思。读完作者长达6万字的华章,人们可以对这一世纪工程的来龙去脉和它所涉及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元问题有一个综合的了解。

《中国治水史诗》对《水经注》的第三个继承,是它采用了文学的表述方式。《水经注》研究已经成了一门学问,即“郦学”。1500年来,郦学形成三大学派,分别是考据学派、词章学派和地理学派。其中,词章学派就是因为《水经注》文字优美,张岱曾经评论:“古人记山水,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时则袁中郎”,可见《水经注》具有很高的文学审美价值。《中国治水史诗》由众多中国著名作家撰稿,文学性自然是这部大书的一个重要诉求。看叶兆言《水上的文章》写秦淮河:

不妨想象一下,河水不流,又会怎么样。壤非壤不高,水非水不流。流水不腐,秦淮河要是不流动,早就不复存在。正是因为有了秦淮河,我们才可能在它的淤泥里,重温历史,抚摸过去。这些年来,人们都在抱怨秦淮河水太臭,污染是原因,水流得不畅更是原因。流水是江南繁华的根本,流水落花春去也,看似无情,却是有情。是流水成全了锦绣春色,江南众多的河道,犹如人躯体上的毛细血管,有了流水,江南也就有了生命,就有了无穷无尽的活力。

再看叶兆言笔下的南京:

南京又被称为吴头楚尾,或许长江天堑的缘故,江南的最初碰撞,应该是东和西之间的较量,而南京的秦淮河,恰巧就是这么一个衔接点。追溯到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时代,卧薪尝胆的越国胜利了,接管吴国的地盘,为了与更强大的楚国对抗,把秦淮河畔的冶城扩建成越城。冶城和越城就是南京城的雏形。很快,强大的楚国灭了越,越城改名为金陵邑。关于金陵二字有很多说法,最流行的是楚王觉得此地有“王者”之气,必须要改造它,于是在周围埋了一些金,以图镇住王气。到了秦始皇南巡,风水先生认定金陵的王气仍然存在,为保子孙永世为帝,秦始皇下令凿断了此地的龙脉,并改金陵为秣陵。这一改,再次体现出汉字的趣味,金木水火土,金乃五行之首,太贵,秣是牲口的饲料,差不多就是最贱的了。

成也王气,败也王气。金陵帝王州,秦淮佳丽地,南京的繁华不是胜利带来的,恰恰相反,它的欣欣向荣是因为失败。失败的江南有着太多的不堪记忆,只要想想“南下”和“北伐”这两个不同的词组,就知道南人和北人内心深处的强弱。南方要想打回北方去,风萧萧兮易水寒,不知道要费多大的力气,要闻鸡起舞,要卧薪尝胆,要悬梁刺股;而北方要想打来南方,却如严冬的寒流一样,想杀过来,立刻势不可挡,转眼就是百万雄师过大江。

当年的项羽何等英雄,率了八千子弟渡江,所向披靡,到最后四面楚歌,仓皇别姬。历史证明,谁能在中原称雄,谁就可以控制中华。逐鹿中原的潜台词,是角逐对大一统中国的最终控制权。说到底,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中心,如果说真存在着什么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那么处在中心位置的,从来就是黄河流域。谁占有了中原,谁就可以君临天下,雄视江南。黄河既是我们的母亲,也是我们的爹。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事实上,在南方和北方的对峙中,南方根本就不是对手,一直处在失败的境地,企图卷土重来,多数是书生之见,不过是纸上谈兵,说着玩玩而已。

品读这样的文字,的确能深深感受到词章之美。作者以浓郁的人文情调点染江苏的水文地理,哲思的内蕴、历史的神秘、情致的深婉、词章的流利,铺陈的恰恰是一篇“水样的文章”。

同类推荐
  • 人生因爱而完满

    人生因爱而完满

    当人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匆匆前行时,这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真爱故事就是一处处心灵停泊的港湾,让人们在轻松阅读的同时再一次体会人世间温情洋溢的至情至爱!《人生因爱而完满》选取了许多感人肺腑的小故事,集合了古今中外那些纯真、美好的情感,设置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乌鸦知反哺,百善孝为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多一份爱心,多一份温暖”等十个章节,有“把笑脸带回家”的父爱;有“梦里依稀慈母泪”的母爱;有“爱到地老天荒”的爱情;有“打弹珠的朋友”的友情……书中立体丰满的人物、真切感人的故事情节、发人深省的寓意,为真爱做了全面而生动的诠释。
  • 我读:读书,让我们不再孤单

    我读:读书,让我们不再孤单

    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带领读者领略好书的神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作者、写作背景、内容分析等角度,多侧面呈现一本书的精妙!主讲人梁文道品味独到,是广为人知的“说书人”,他兴趣广泛、涉猎颇广,每一本书都经过自己的揣摩、消化吸收,最后形成了真实而中肯的评论,沉稳客观地把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点与你私享,让你领略读书的美好,在独处时亦不会孤寂,获得心灵的慰藉。他讲评的书非常庞杂:小说、哲学、散文、回忆录、心理读本……收罗有《我与地坛》《生死疲劳》《我们时代的写作》《中国在梁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士人风骨》《洗脑术》《身体密码》《植物看得见你》等,每本好书都潜藏一个新的天地,等着你一同踏上探险之旅。
  • 格上寻真

    格上寻真

    在艺术上他孜孜以求,力求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五言诗古朴自然,清畅空灵,不加雕饰。而主攻方向是长短句,讲究押韵、对仗、平仄,有大体一致的格式,呈现出一种格律美;追求明显的节奏、段落、行数、音节,有一定规律,呈现出一种整齐美;或者句式长短不一,间隔有序,错落有致,呈现出一种参差美。这种长短句比词自由,近似元人小令。修辞上注意词性组合、搭配,读起来朗朗上口,通俗明快,白话、俚语信手拈来,时有警句。
  • 中统特务实录

    中统特务实录

    “中统”,是国民党的主要特务机构之一。本书系统讲述中统组织的历史沿革、遍布全国的情报网,介绍其核心人物,描述它对民主运动的残酷镇压,对中共组织的破坏、渗透活动。揭露其反共、反人民的罪恶本质。采用全新的历史叙述风格。
  • 我和这个世界不一样

    我和这个世界不一样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真诚的文字记录了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对教授过自己的老师怀念与感恩,对曾经同学、朋友及共同度美好时光的回忆;对一些社会问题提出的看法并给予包容和理解;对他乡之游的所见所感等等,让我们看到了95后的独特思维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拷问,从而了解他眼中世界的样子。如果你是一个90后的少年,你会从中间看到自己,如果你已不再年少,这些文字也会让你停下来,找回属于曾经的回忆。
热门推荐
  • 好兵帅克

    好兵帅克

    作者通过主人公帅克这个普通士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应征入伍到开赴前线的经历,深刻揭露了奥匈帝国统治者的凶恶专横及其军队的腐败堕落。对于帝国主义军队对人民的奸淫抢劫,官兵之间欺上压下的荒唐关系,他们对俘虏的禽兽般的凶残,以及各级军官的愚蠢、贪婪,小说都作了淋漓尽致的描写。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星星索

    星星索

    黄蓓佳2010年最新倾心力作“五个八岁”长篇儿童小说系列中的第三部。1967年,八岁男孩小米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爸爸被关进牛棚,妈妈又生了一个小妹妹,弟弟圈圈调皮捣蛋,全家的生活变得更加混乱和忙碌。小米的八岁充满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周围充满了紧张慌乱的气氛;他的一位老师被逼疯了;爱养鸽子的曹叔叔的脚被枪打伤了;爸爸被迫去导演一场革命晚会;在“文攻武斗”中小米还差点被打瞎了一只眼睛。一个偶然的机会,小米认识了神秘的“猫眼叔叔”,猫眼叔叔是印尼华侨,会吹悠扬婉转的印尼民歌《星星索》,能讲生动的童话故事,会弹一手漂亮的钢琴,能写动听的交响乐,他帮小米推开了一扇了解广阔世界的窗子
  • 红军长征西征在宁夏

    红军长征西征在宁夏

    70多年前,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六盘山在宁夏,红军到达陕北后西征的主要地区也在宁夏。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红军长征和西征,在现代战争史上都是里程碑式的历史事件;尤其是西征,更是促成了“西安事变”的爆发。红军长征与西征的过程中,在宁夏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这就是时下所说的“红色文化”或“红色文化资源”。宁夏的红色文化,除了红军长征、西征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外,留下的文化遗产,应包括四大部分。
  • 草原斗士

    草原斗士

    战争并非人间才有,动物界也充满了斗争与厮杀。在《草原斗士》中,看狼族斗士如何集群狩猎,看“短跑健将”猎豹如何短距离捕捉猎物,看与狮争锋的斑鬣狗如何对抗狮群……《草原斗士》生动揭示动物界鲜为人知的战斗场景,告诉小读者一个真实的大自然,并以高清晰图片从多个角度展现所选动物的风采,努力为孩子们奉献一道视觉上的美味大餐。
  • 这个王妃很米虫

    这个王妃很米虫

    什么!这样就穿越了?她要在这里寻找自己的命定姻缘?谁是她的真命天子?她只想混吃混喝当只米虫耶麻烦却一堆堆地找上门没关系看她运用现代的知识找个美男王爷迈向通往米虫的康庄大道!
  • 巨星老公

    巨星老公

    真想不到,就在前一刻钟,她嫁人了。夏氏集团的二小姐,夏念柔,她竟然嫁人了!可是,事实就是如此!X城最大,装饰最奢侈豪华的酒店,所以名人爱就餐的酒店,正是她举行婚礼的地点。粉色的玫瑰,铺满了整座酒店的大堂,米兰地毯,一直通到楼梯口,中间金黄的小小喷水池,布满了彩带。所以X城的知名人士,达官显贵相聚在这里。闪烁的灯光,高声的喝彩,汇聚成一幅壮观的场面。所有的一……
  • 三十八岁时的爱情

    三十八岁时的爱情

    性情才女以中年的眼睛看人世冷暖,宇宙星辰,特别阐释、思索中年的情与爱,乐与愁,三十八岁的爱情多一份深沉和凝重,多了一份淡定和恬淡,且看她细细道来。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百转千回:爱妃,别走!

    百转千回:爱妃,别走!

    “我认识你,但是却从来没有爱过你!”沈洛儿决绝的说着,眼底有着一抹深深的淡漠。安景臣冷笑不语,只是定定的盯着她的眸子,良久才无力的说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原来一切都是假的,你对我的爱已经不复存在,可是我爱你,你无权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