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美和欧洲,有相当一部分人每逢13号且当天又是星期五的时候,行为举止就会很奇怪。他们在这一天从不乘飞机、办聚会、应聘、结婚、甚至是启动一个新项目,有的人甚至连班都不去上。在美国,大概有8%的人对这个日子感到恐惧,这种现象被称作黑色星期五恐惧症。
现在国内有不少人经常戏言“黑色星期五”大概就来源于此吧。而且在想一下,比如在北京国贸附近的大型写字楼里,即没有4层也没有13层,4是咱们中国人的禁忌,而13是西方人的禁忌,所以很多涉外的场所都是没有13这个数字的。
二、颜色
在颜色方面,西方许多国家都各有不同。但是,他们都把黑色作为葬礼的表示。此外,在法国,他们禁用黑桃,认为黑桃是死人的象征;在美国人看来,用红色代表愤怒最贴切不过了,而深色则表示很嫉妒,对于我们觉得那忧郁的蓝色,他们倒也意味忧虑,不过,在黄色我们大概想到的是秀色可餐的食物,而在他们看来象征的是一种怯懦、胆小,这确实有点意思。这一点,英国人和美国人达成了共识,英国人也忌讳黄色。如此想来,真是各国有各国的“特色”,在颜色方面,我们要学习的还不少。
三、花卉
在紧张快节奏的今天,鲜花不仅美丽富有魅力,还能使人感受到蓬勃的生机和精神上的愉悦。但是,越是看似平常普通的事情,在不同的国度生活就越容易忽略这些细节。因为,在不同的国度里对某些花的含义在理解上有很大不同。
我们都知道百合花,它带着一些孤傲与高贵,并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这样一种花,在英国这个有用鲜花送礼习惯的国家,被看作是厄运的预兆或死亡的象征,没想到吧。除此之外还有禁忌呢,在英国送花忌送双数,因为双数的花会招来厄运。也忌讳送白色的花,给医院的病人送花忌送白色或红白相间的花。所以,去英国的同学切记不能这样搭配花来送人。
不同于英国,在法国人眼里,忌黄色花朵、忌摆菊花、牡丹花及纸花。而在国际场合上,忌用菊花、杜鹃花、石竹花,黄色的花献给客人,已成为惯例。
四、动物
在我国分被认为代表吉祥、喜庆、长寿的大象、孔雀、仙鹤等动物图案在一些西方国家也被列于忌用之列,在英国大象被分别视为蠢笨;在英国和法国孔雀被视为祸鸟、淫鸟甚至连孔雀开屏也被视为自我吹嘘;而仙鹤在法国被视为蠢汉的代称。西方人尤其忌讳用黑猫,认为黑猫是不祥之物;澳大利亚还禁用兔,因为兔是当地一害。
撒豆迎春
每年2月3日,日本人家家都要绕着房子撒豆子,一面撒一面高声喊:“好运进来,妖魔走开。”每一个人按照岁数多少撒多少豆子。
这个风俗的起源已无从稽考,不过在许多文化里,都认为豆子有不可思议的神力,可能由于豆子外形有些像人的肾脏和睾丸,象征更新和生育力。日本人把这个节日叫做撒豆之夜,庆祝冬天过去,春天来临,各寺庙和神社也都庆祝这个节日。
感恩节
美国的感恩节在每年12月第四个星期四,这一天晚餐习惯上要吃火鸡及蔓越橘甜酱和南瓜馅饼。这个风俗始于1621年,那年刚从英国移民到美洲定居的清教徒举行宴会,邀请住在附近帮助他们定居下来的印第安人,一起来庆祝丰收。
年,林肯总统宣布这个传统节日为全国假期。如今,这一天,要举行盛大的游行,教堂举行特别的感恩节礼拜。加拿大人也庆祝这个节日。
现在,在大部分国家和地区,这一节日已深入人心。
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贴符则据说是为了避邪。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有端午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等等。
一直到今天,端午节在中国人民中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从2008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放一天假。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蒙古人的饮食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马壮,是酿制马奶酒的季节。勤劳的蒙古族妇女将马奶收贮于皮囊中,加以搅拌,数日后便乳脂分离,发酵成酒。随着科学的发达,生活的繁荣,蒙古人酿制马奶酒的工艺日益精湛完善,不仅有简单的发酵法,还出现了酿制烈性奶酒的蒸馏法。六蒸六酿后的奶酒方为上品。马奶酒性温,有驱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被称为紫玉浆、元玉浆,是“蒙古八珍”之一。
“手扒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方法之一。做法是将肥嫩的绵羊开膛破肚,剥皮去内脏洗净,去头蹄,再将整羊卸成若干大块,放入白水中清煮,待水滚肉熟即取出,置于大盘中上桌,大家各执蒙古刀大块大块地割着吃。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名。斟酒敬客,吃手扒肉,是草原牧人表达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
总结起来,蒙古人在饮食嗜好上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注重讲究实惠,注重菜肴的鲜嫩;②口味一般口味都偏咸;③主食一般惯以牛羊肉为主食。对中国的羊肉馅包子、饺子等食品也感兴趣;④爱吃牛肉、羊肉、鸡、鸭、蛋类、鹿、兔、野羊、雉子等;也以乳制品为主要副食品;近来他们开始吃蔬菜。
小年
小年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民俗专家说,在古代,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像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相反,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为腊月二十四;而鄱阳湖等沿湖的居民,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五,“无论是哪天过小年,人们辞旧迎新的愿望却是一致的”。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
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据说这一天,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说坏话。“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祭灶节实际是中国古代世俗社会秩序的一种反映,表现普通人对皇帝及其基层官员的恐惧,以及对基层官员贿赂的风气,所谓“瞒上不瞒下”,只要把和自己最近的官员贿赂好,皇帝不会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即使小有触犯法律也可以逃避惩罚。
做糖瓜、祭灶是这一天的主要活动,从此后就进入准备过年的阶段,人们精神上开始放松。
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元宵节)、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日,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这近二十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的起源,据说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清明节从2008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节与寒食节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清明节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被,还是与自然共处的人体,都在此时换去冬天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实现由阴到阳的转化。
清明前后流传着很多传统的风俗活动。如寒食赐火,清明扫墓,踏青郊游,打马球,放风筝,荡秋千,斗鸡,拔河等。这些活动随着岁月的赓续交替,社会的嬗递变化,有的习俗已被淘汰,有的仍遗留至今并赋予了新的内容。
中国各民族饮食文化习俗
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占新疆总人口的3/5,大部分聚居在天山以南、伊犁等北疆各地也有散居。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家庭、婚姻、饮食等诸方面均受到宗教的影响。因此。具有信奉伊斯兰教民族所共有的饮食禁忌,禁食猪肉、驴肉、骡肉、狗肉、动物血及自死的牲畜。维吾尔族人讲究卫生,尤其注意饮水清洁。吃饭时,不能随便拨弄盘中食物,也不能随便到灶台前面。盛饭或与人交谈时禁忌吐痰,吃剩的残骨要放在自己面前的桌布上,不可乱扔。
维吾尔族饮食很有特色,一种用白面或玉米面在特别的火坑中烤制而成。形似面饼被称为“馕”的食品是维吾尔族家常主食之一。在维族村镇上,家家户户都修有馕坑,维族人吃馕是有讲究的,都是用手掰开后再食用,不允许拿着整个馕咬食。烤羊肉串是维吾尔族的传统食品,烤出的肉味鲜、香辣,很有特色。抓饭、拉面也是维族人喜爱的食品。他们所吃的副食品有牛、羊、鸡肉和各种蔬菜,但不吃素菜,做菜必须加肉。
维吾尔族同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一样,特别重视三大宗教节日。尤其视“古尔邦节”为大年,庆祝活动极为隆重,沐浴礼拜,宰牛杀羊馈赠亲友,接待客人。节日的筵席上,主要有手抓饭、馓子、手抓羊肉、各式糕点、瓜果等。维族人喜食水果,这与新疆盛产葡萄、哈密瓜、杏、苹果等果品有关,可以说瓜果是维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
回族
回族在我国人口较多、分布较广,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主,在甘肃、陕西、贵州、青海、云南、北京、天津等省、市、自治区也有大小不等的回族聚居区。回族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中叶,由阿拉伯和波斯的穆斯林商人传入我国,在西北地区的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乌孜别克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中广泛流传,信徒很多,回族各方面习俗均受伊斯兰教的影响,从结婚、婴儿出生、死亡均由阿訇主持。阿訇是波斯文的音译,是对伊斯兰教的学者或教师的尊称,在中国是伊斯兰教宗教职业者的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