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9100000017

第17章 苦水倒不尽青春好烦恼(1)

很早以前,英国的著名历史学家H·G·威尔斯曾这样告诫过我们这个世界:“人类历史越来越成为教育与灾难之间的比赛。”我们都知道英国是个素有传统绝对化的经验主义的国家。而一位著名历史学家能在这样一个传统的国度向全世界发出如此告诫,足以让我们听后升起振聋发聩之感。

灾难是什么?灾难就像1976年唐山大地震,人们在睡梦中没有来得及弄明白是怎么回事时,二十几万人就已经命归西天;灾难就是像1999年发生在烟台的“大舜”号船被一阵狂澜掀至海底,二百几十号人顷刻间死于非命。

灾难是什么?灾难就像希特勒发动的二次世界大战,几千万人不得不把阳光与爱情抛之脑后,去投身战争与死亡;灾难就是像“文革”那场浩劫,无数善良的人被推到了审判台并且处以死刑……

灾难有自然的与人为的两种。20世纪后,人类面临的灾难越来越多。

威尔斯把教育同灾难联在一起,并宣称它们之间在进行残酷的比赛,听起来有些耸人听闻,可是当我们回首看看今天我们正在进行的那一套教育方式与方法时,就会发现原来我们真的在教育问题上正不断地制造着与天灾人祸一样可恶的无数越来越严重的灾难!

可以置那些青春生命于死地的最直接和最严重的受灾者便是我们的高三学生。

曾经,很喜欢在中午的阳光下,坐在学校的草坪上与学友海阔天宽地神聊,高兴了,就去荡一荡操场角落的秋千。而现在,我早已习惯在曾是快乐闲逸的时光里,与同学们互相考着数不清的公式、定理和单词,而那秋千的影子,也不知何时在我心里生了锈,因为我是高三生。

曾经,常常在抽屉里藏一本厚厚的小说趁父母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地翻看,也常常在晴朗的黄昏,邀伙伴去打乒乓球。而现在,我的案头和书架上,五花八门的参考书堆积如山,而我可怜的球拍早已尸骨无存,因为我是高三生。

曾经,每每迫不及待地回复远方一个飞鸿,也热衷于为了博取“寿星”的一笑,在朋友生日之际跑遍一间间精品店,去挑选合意的礼物。而现在,面对青鸟带来的问候,我的信笺一再空白,我的心底一直“sorry”,也只能一次次用“生日快乐”的敷衍,代替往年带给友人的那一声惊喜的喊叫,不能再像从前一样心中念念的是“友谊万岁”,此时心中脑中全是满满的语数外史政,因为我是高三生。

曾经,爱在窗外淅淅沥沥飘着小雨的夜晚,让我的小屋里回旋起几缕柔柔的旋律,而我在音乐与细雨的感染下涂抹几行空灵的文字,也曾爱策划出一个个诸如“去看海”、“去听音乐会”之类的假日行动。而现在,我的磁带盒上已经积满了一层不薄的尘灰,我的诗干枯了,无法再浪漫了,因为高三。

曾经,我还有许多曾经,可是,我无法再想这些曾经了……看看现在的高三日子,心中不禁掠过一丝丝怅然。失去的,好像很多,然而路却是自己选择的--“人生能有几回搏”?

……为了那一瞬的笑颜,我无奈依然紧锁那颗想飞的心,安安稳稳地在蜗居里苦读。只是偶尔有不甘心的瞬间,就狠狠地想一想:哼,等高考完了,我要游内蒙、下海南,疯狂地‘报复’一下!

……

这是我正准备写处在高考最前沿阵地的高三学生的心态时,无意间读到了深圳实验中学心愿同学的这篇作文。

听听这个庞大群体的青春生命的沙哑呐喊,我感到一种与这位同学同样的无奈与沉重。我们的官员、老师、家长,还有所有以社会责任感自居的人们,也许读此小文,会想起些什么?会明白些什么?

关于高三生想说的话太多。平时,我们只注意了他们的升学率,却难有心思平静下来听听他们的心里是怎么说的,现在我们就借这个机会一起来听一听吧,因为这对人们是有好处的。

作息表,我的“生死牌”--高三学生诉说之一

其实我的学习作息表在初三时就有,那是爸爸妈妈为我争取中考时准备的。后来我考进了市重点,于是在进入高三后,爸像指挥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前线指挥官似的命令我:现在的“战况”会比中考时要激烈紧张得多,你应该而且必须有张以分秒为计算单位的作息表。于是我赶紧制作高三的第一张“作息表”,大体如下:

5点:起床。

5点10分:洗漱穿衣。

5点20分:吃早餐。

5点35分:离家骑自行车上学。

6点至8点:自习。

8点至11点半:上4节课程。

12点:自修。

13点至16点半:上完下午4节课程。

16点半至18点:两节强化班课程。

18点至18点半:骑自行车回家路途。

18点40分至19点30分:吃饭外加看新闻联播。

19点30分至21点30分:做作业。

21点:开始休息10分钟。

21点10分至23点30分:自习。

父亲对这张“作息表”表示初步满意,末了又说:重在质量。他的话中有话,因为在中考时我也是用的类似的“作息表”,结果常常在最后的一个多小时里实在困得不行伏在书本上睡着了……

“高三了,一生的命运与前程就在这一搏上,你自己应该清楚。”父亲的话跟老师天天灌的一模一样。我感觉就像希特勒真的要打到斯大林格勒了!

但,大人们都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时间表是死的,现实的许多情况是活的,就像战争一样,突如其来的变化是决定能否取得战争预期胜利的最根本因素。比如我从家里到学校需要半个小时的自行车路程,可下雨怎么办?有一次长安街上的警察就是不让横穿,一定要等一队长长的国宾车队走过,整整20分钟,我因为急着到校,差点警察把我当作“破坏分子”扣到派出所。那天我心里堵了一肚子火,最后把一个老太太撞倒了,其实我明明看到她在我自行车还离她有一米左右的时候,她就“啊呀啊呀”地先倒了下去。我因此半天没上成课,那个擦破一点皮的老太太死赖着让我拉她到医院去看伤。我说我是学生,我要上课去,我把名字留给你,如果需要我出治疗费我一定让我父母付给你。可那老太太就是不放,说你留的名字和电话如果是假的呢?我的天哪,当时我真想哭,也真想跪下求她,但没有办法,她还是死死地拉住我的书包带不让我走,更可恶的是在场有两个中年人也跟着起哄,不放我走。到医院一检查,什么伤都没有,只花了20块挂号费和一点包扎费。这时老太太才放我走,可已经11点了。半天课没有上,我就得利用时间补回来。

哪有时间补呀?我每天的24小时是严格地被安排着,就是拉屎刷牙的时间都必须严格遵守在5分钟的有效时间,否则老爸就会说我是有意磨蹭。那次为了补课,我不得不利用班上同学中午吃饭和课间休息的间隙摘抄老师讲课笔记。谁知那几天倒霉事都让我碰上了,可能中午吃的饭冷了些,不争气的肚子就闹起来了。这一折腾我就开始发烧,一直烧到39度半,在医院一住就是3天,打针、吃药,吊葡萄糖。那几天虽然我的脑子迷迷糊糊,但躺在白色病床上的感觉却是那样的好,因为多少年来,我天天都得无止无休地早起晚归,无论刮风下雨,无论烈日暴晒,听不完的课,做不完的作业,好像活着就是为了填鸭般地往脑子里装知识--谁知道这种知识以后还能否用得着。看样子爸妈都很着急,看得出,他们大半为了怕我耽误太多的课程,而并非关心我的身体。第三天夜间,我的高烧实际上已经全退,老爸从我的饭量上判断出我可以出院上学了,于是就对医生说,明天早晨再测一次体温,如果不烧了可否出院?医生点点头,说正好他们最近病人特多,床位很紧。我心想见鬼,这么舒服的地方,我不多呆几天才亏呢。于是我想出了一个计谋……第二天8点左右,小护士又过来为我测体温,几分钟后,她从我嘴里拿出体温表一看,那双很大的眼睛睁得更大了:“怎么,又三十八度四了?”说完,她过来用手摸摸我的头,而这一切都在我的预料之中,我配合得天衣无缝。“嗯,这孩子是没退烧。”前来给我准备收拾东西的老爸傻眼了,也露出几分急相,当他听完小护士的话后连忙问:“能不能出院呀?”小护士不高兴了,说:“你这个人怎么回事?孩子的烧还高着呢,你怎么让他出院?”我听着心里不知有多高兴,脸上却装出一副极其痛苦的样子,把头紧紧地捂在被子里。当我的目光与老爸那双疑惑的眼睛碰到一起时,赶忙避开……哈哈哈,我太高兴了,因为我又“合情合理”地躺过了三天的“作息表”,这是整个高中3年里最舒服的6天时间,也是惟一不用早起晚归的6天,然而我是在病床上争取到的。

你一定在想我的那张“作息表”上漏掉了一个重要内容,那就是周末的两天。如果说一二三四五的几天里,我是在靠那张分秒来计算时间的作息表去生活的话,那么周末两天里我的另一张“作息表”简直就是一张“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战斗图。请看--

星期六:

6点起床(比平时我获得了1小时的优待)。

6点10分:洗漱穿衣。

6点20分:早餐。

6点40分:从家出发,倒3次车,赶到宣武东经路的育才中学。

8点30分:开始在那儿上3节英语补习。

11点半:下课,在附近吃一顿便餐。

12点:乘车往西城黄城根的四中奔。

13点一直至20点:上完四中的“同步班学习”课程(中间有20分钟休息,能吃一个热狗充饥)。

21点:回到家,半个小时吃完全天惟一的一顿踏实饭。

21点半至23点半:做两个小时的作业。

星期日:

6点起床(比平时获得同样的1小时优待)。

6点10分:洗漱穿衣。

6点20分至7点20分左右进行一个小时的早自习。

7点30分左右,与家人共进早餐,这也是每星期惟一能与家人共进的早餐)。

8点半至12点:完成两个补习学校的作业。

12点至12点半,与妈共进午餐,老爸为了我的学费和改进全家的经济落后状况,每周在一位开饭馆的东北插队战友那儿帮忙一天,早10点离家,一直到晚上9时左右回来。

12点半以后,开始做自己学校的作业,这个任务一般都要到吃晚饭后的前两个小时才能完成。

21点至24点:自习(这是老爸规定的每星期“法定3小时”)

周末两日的“作息表”是雷打不动的时间,其单调与所付出的艰辛甚至超过平时。也许我的脑子里总有一种想偷懒的意识存在,周末的日子里,我常常有意跟好脾气的妈妈作梗。

一次是“鸡蛋剥壳”事件。

那天是周六,我依然早上6点起床,等洗漱穿衣完毕,便像往常收拾好书包,坐到妈妈已经准备好了的饭桌前。早餐基本是固定的样式:一杯牛奶,一个煮鸡蛋,两块面包。可是那天我“出奇”地发现了一个问题:每天由妈完成的一道工序这天不知怎么被忽略了:鸡蛋壳竟然没有剥好!于是下面便有了我大惊小怪的叫唤:妈,这让人怎么吃呀!快来快来!

妈正在忙着给外出的爸爸找一件什么衣服,被我这么一叫,便赶紧从里屋往小餐厅走,怎么了?妈的神色显得很紧张。

我像老爷似的伸伸脖子,冲着桌面上的东西说:你看,鸡蛋壳还没有剥呢!

妈突然感到自己做错什么事似的,嘴里连声说着:哟,我把这事忘了!说着就动起手。不知怎的,妈的手动了几下忽然又停了下来,两眼怒发冲冠地对着我大喝一声:“你死人啊?这么大的人怎么连个鸡蛋壳都不知自己剥一剥呀?”

我呢,死心眼一个,眼睛瞅着墙上的那只挂钟,嘴里却不自觉地吐出了这句本不该说的话:“我是死人吗?你没看时间多过了五分钟呀!我要迟到了你知道不知道?”

这时我见我的妈一下像泄了气似的瘫倒在地,双手拍打着自己的双腿,悲切地哭嚎起来:“我这是作的什么孽呀!你这个臭小子,我、我要是死了你怎么办呀?呜呜呜……”

妈妈的哭声把我的心惊醒了:是啊,我都18岁了,难道为了上大学而变成一个连鸡蛋壳都不会剥的寄生虫了?假如是这样,我上大学又有什么用呢?对得起辛勤的父亲和善良的母亲吗?我仿佛自己一下从多年养成的恶习中省悟,抖着双手将瘫坐在地的妈扶起,并对她说:妈,是我不对,以后我自己剥鸡蛋壳。妈一听,愣了半晌,然后破涕为笑,说:不怪你,是妈耽误了你时间,说着又站起身麻利地为我剥着鸡蛋壳。看此情景,我的眼泪忍不住哗哗落下,“哇”的一声扑在了妈的怀里……妈妈笑了,带着几分苦涩,然后指指墙上的钟表:该是上课的时间了!我低头“嗯”了一声便匆匆吃过早餐去了学校,但从此每当我坐在桌前吃妈妈做好的每一顿饭菜以及剥光壳的鸡蛋时,心中自然而然地恨起墙上的那只钟表,以及我自己的那两张“作息表”,我无数次地撕毁过它,可又无奈地无数次重新将它贴到床头的墙上……当我无比愤恨它的时候,我又会突然想起妈妈的那次瘫坐在地的哭嚎和父亲每周星期天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的情景。

我只想好好上完高三,争取考上大学,这也许是惟一能真正撕毁“作息表”的出路吧!因为我深深明白,那张不起眼的“作息表”,既是我命运的“生死牌”,又是爸妈对我的“希望榜”……

“我没病,为什么非要进医院?”--高三生自述之二

我是个女孩,从小天真烂漫,爱说爱唱,但自考进重点中学后,我的“擅长”被无情地剥夺了,特别是进入高三后,那个50多岁的“老人家”--我们都偷偷管年过半百的老师这样称谓,就更不得了啦,几乎每天要在课堂上讲一通:“同学们,现在是最后的时间了,命运就掌握在你们自己手中,把一切爱好、一切性格全部埋藏起来,集中所有精力,学习、复习、复习、学习……”在她的严管下,班上的文学社停了,歌舞组停了,甚至连女生和男生之间的玩笑话也停了。如果她见我们同宿舍的几个女生在中午休息时说段开心话,也会板着脸过来训斥道:“有时间说废话还不如多养养精神!快,去午休!”

日复一日,我们往日充满活跃和朝气的班级变得除了读书和回答问题的声音外,形似陌生人;除了埋头做作业,就各自捂头睡大觉。不是没有想说话的人,也不是没有想笑的人,只是那个“老人家”时时刻刻像幽灵似的站在我们身后。当我刚想彼此说一句轻松的笑话时,突然发现她在身后站着,神经就会一下紧张起来,刚刚有的一份开心也随之消逝了……唉,我是个从小爱说爱笑的人,从小学到初中,如果一小时里没有从我嘴里说出一句逗得老师和同学乐弯腰的笑话,有人就会以为我是不是生病了。可是到了高中特别是高三后,“老人家”似乎对我格外严管,想必她早已从其他老师那儿了解了我的秉性,所以常常见有的同学刚刚想与我接近说上一两句轻松话,又立马将后面的话咽回嘴里,脸色也变得非常特别。而这时我转过身,准会看到“老人家”就站在身后。慢慢地同学们远离我,仿佛见了我就像见了艾滋病患者。有一次我真火了,抓住一个原本与我很要好的女同学,抱住她就抓她痒痒。谁知那同学急得大嚎起来,她越嚎我就越使劲搂住她,谁知她竟用胳膊狠狠地捅在我的左脸颊上,在我“哇”地叫疼的那一瞬,她逃跑了。我当时愣在原地半天没有动,我心头感到无比惊骇,难道同学们都因为迎接高考而变成连玩笑都不能开的小胆子“羊羔”了?当我再转过头时,我又看到了那个“老人家”--她毫无任何表情地告诉我:下午下课后,到她办公室一趟……

从“老人家”的办公室走出的那一刻起,我就发誓:高三里,我再不与同学们说一句话!

同类推荐
  • 史学名家梁园东

    史学名家梁园东

    梁园东先生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著名史学家,本书收入了梁先生论文中主要的、精华的部分,体现了他学术思想的概貌。
  •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茨维塔耶娃诗选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茨维塔耶娃诗选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茨维塔耶娃诗选》是二十世纪俄罗斯诗人茨维塔耶娃的诗歌选集。译者苏杭先生精选了一百来首茨维塔耶娃脍炙人口的短诗,并首次译出长诗《山之诗》。作为主要以诗歌创作名世的诗人,茨维塔耶娃在创作手法上有相当的创新,她披露感情时更热烈、更大胆、更横放杰出。
  • 中国古典散文集2

    中国古典散文集2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朱子语类》词汇研究

    《朱子语类》词汇研究

    《朱子语类》文白相间,新旧质素交融,叠置着从历史上各个时期传承下来的不同历史层次的词语和宋代产生的新词新义,现存各本的异文在某种程度上又反映了宋至明清的语言演变,为汉语文白演变和词汇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语言实录。
  • 宋词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唐诗、宋词,各极一代文学之盛,是我国韵文发展史上光芒万丈的两座高峰。《宋词三百首》是最流行的宋词选本,流传深远,最具宋词神韵。
热门推荐
  • 十万个为什么(全集)

    十万个为什么(全集)

    书中列举了孩子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最爱问的常见问题,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科学探索、天文地理、人体奇趣、科技发明、古代文明等多方面给予孩子完整科学的解答,是学生课堂外有益的知识补充,更是生活中的得力助手和知心伙伴。《十万个为什么大全集》不仅是为孩子准备的学习礼物,也是家长和老师解答孩子问题的必备指南,有助于彼此间的良好沟通。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家有青春期女孩:母女共战青春期必读书

    家有青春期女孩:母女共战青春期必读书

    本书从青春期的女孩的生理变化、情感需要、逆反心理、母女间的沟通、富养、批评教育以及引导其自立自强七个方面入手,围绕母女关系这一核心,阐述了青春期教育的关键要领,翔实地讲解了构建和谐母女关系的方式方法。母女共战青春期,女儿的青春才会多姿多彩,母亲也会青春起来。
  • 杭州女人

    杭州女人

    本书内容包括:在分裂中重新抉择、靠在冷墙上、从天堂到地狱、如歌的中板、冲破慵懒等。黄昏的时候,我在自家阳台上享受着夕阳苍白无力的光芒的抚摸。这一瞬间我敢发誓我触摸到了我的灵魂,我蓦然产生的狂喜在我眼睛里呈现出一片蓝色火花。这时他来了。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爱上他?他很快脱掉外衣。他的身体像通了电的磁场一样,欲火在每个汗毛孔里燃烧;最终以野兽般的激情,把我剥得赤身裸体。
  • 九心传说

    九心传说

    突然,在那深洞的中心,一点白光骤然亮起,而也就瞬间的功夫,一个大大的乳白色光球便从那深黑的洞口中脱出,向着脚下的大地飞射而来。“哇,我的女神啊,这、这,神怒了,这是神罚!”也不知是谁,突然出声打破这长久而凝重的沉寂。“神罚?”
  • 男人挣钱才是真本事Ⅱ

    男人挣钱才是真本事Ⅱ

    相信,很多生活在平凡世界里的男人都曾经被深深地感动过。的确,短短的几句话就唱出了平凡男人的心声,这就是艺术的魅力。但是,我们要看到这背后的更深层次的东西。那就是成功的欲望与财富的欲望对男人的吸引力。一般而言,身为雄性,男人的财富占有欲、出人头地的欲望要比女人强烈得多。如果一个男人一事无成的时候,他内心的雄性基因会使自己焦躁不安。男人能吃苦,才有挣钱的可能男人有眼光,找对门路发大财男人敢下手,抓住财运绝不放男人有魄力,不拼一把枉一生男人主意多,有点子就不愁没钱赚男人算盘打得精,钞票自动来敲门男人路子野一点,财路才会更宽阔放下臭架子,向千万富豪学挣钱智慧告诉你实在的挣铁方法读懂社会非常挣钱手段。
  • 高手神话

    高手神话

    网游里的江湖不再只是只是网游。葵花宝典,辟邪剑谱,降龙十八掌,易筋经……只要你有实力,什么不可一世的人物都可以被你踩在脚……不论你是什么控,只要你有实力,在这里,一并都可以拥有……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山村田园本秀色

    山村田园本秀色

    为何天公不作美,且不说命运如何不公,我便不拿自己当女人了。”有父母又如何?还是难逃被送人的悲惨命运。这里只有家长里短,一朝穿越,龙凤双胞胎,农家琐事,还是无权无势农家小户的累赘。“走着瞧。只是她以笑面对,女人也可以是半边天。上有王家长孙生下来便是宝贝的龙哥哥。下有掌家之主只爱男娃的奶奶。“歪理。◆◆小剧场◆◆她便从此活在夹缝中,活在排挤中,静静农家院,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那个新家她很喜欢,一壶淡淡茶。”,她坚信。”“你这个克父的扫把星!”“奶奶,他们的死如何是她的错?“我便是我,捕捉自己的爱情,谱写不一样的亲情。”“女人也可以休男人。”片段三:“女人便是女人,单是她自己便不会只屈于命运。生活总会越过越好的,太要强了不好。”“我的字典里,没有王侯将相,活在嫌弃中。这里没有宫斗,是这个家的支柱,没有妖艳美人腹黑帅哥,她偏偏是那个凤胎,从选择为这个家付出的那天,养父养母她也喜欢。上有长相甜美圆滑世故的姐姐。且看她如何在困境中收获自己的事业。片段一:命太硬?克父母?流言总是将人推入万劫不复。”痴傻母亲又何如?残疾哥哥又如何?难缠老太又如何?冷血姐姐又如何?“歪理。下有二婶趁热打铁再添男丁的俏弟弟。”流言打不败她,生活压不倒她,封建迷信害死人片段二:
  • 修真女配桃花劫

    修真女配桃花劫

    唐宓穿越了,穿到了她还没看完的一本修真女强文里,这一边是霸气侧漏的男主,那一边是痴心绝对的男配,就连打酱油的都是温柔帅气的优质男好伐,唐宓左看看右看看,表示随便给我一个都可以,口水ing。可是骨感的现实给了她深深的一击,哦不,是很多击,男主、男配,就连炮灰都是女主的,你只是女配,你资质没女主好,你修炼没女主快,你长得没女主漂亮,你死的还比女主早,一出场就死了,唐宓生气了,气愤了,愤怒了,决定化悲愤为力量,化力量为食量,哦不,是奋发向上!坚定地握着拳头表示,绝对要抱住女主大腿,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