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8200000004

第4章 三个里程碑(3)

冯志来几乎与义乌现今的市场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从稠州北门路上冯爱倩他们摆摊开始,到今天遍地开花的义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长的整个历史,冯志来只是一位热心和冷静的旁观者、思想者,虽然他也出版了有关对义乌市场思考与发展的专著《兴市边鼓集》,但他却是中国式社会主义理论最先提出的非凡人物之一。就像今天被称为“华夏第一市”的义乌农民市场经济令国人不可思议一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冯志来竟在30多年前的1962年就写出了与今天我们高举的邓小平理论旗帜内容极其吻合的《半社会主义论》和《为什么》两篇著作。

1962年时的中国是个什么历史阶段?那是极“左”思潮和严重的自然灾害正重袭神州大地的特殊时期。人民共和国在风风雨雨、颠颠簸簸中行进了10多年,虽然人民翻身作了主人,但国家的躯体和人民的心灵上却留下了千疮百孔的伤痕。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往何处走、怎么走?这些似乎早已被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们下了一个个定义的问题,又一次次使那些善于思考和探究的哲人产生了疑问。在没有哲学纷争只有贫苦困扰和时时处处受人监视的一个偏僻的浙江农村长大的、一位年仅27岁的义乌青年,正在暗淡的煤油灯下写下了六个大字《半社会主义论》。

怎么?社会主义还有半个一说?

是的,这位刚被摘掉右派帽子不久的义乌青年,面对一件件触目惊心、屡屡刺痛国民心脏的严酷现实,他大声疾呼: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民主制度,保证了我国能够通过和平的道路,消灭剥削和贫困,走向繁荣幸福的社会主义社会。在土地改革以后,我们开始逐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我们的国家出现了一片繁荣发展的景象。但是近年来,由于照我们所创造的一套办法行事之后,那一丝刚刚挂在多灾多难的中国人民脸上的笑容,又不得不去坐它的禁闭……”一句话:“中国不能通过资本主义而后进入社会主义,这是早有人论证过的,但是它也不可能马上进入社会主义。只有通过半社会主义的相当长的发展阶段,才能完成社会主义建设。这是由中国生产力状况所决定的,这是中国的主客观多方面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任何人都不能违背这个经济发展规律。”

我看到冯志来的《半社会主义论》原文是在他写出30多年后的今天。今天是个好年代,今天我们共产党人通过对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是:我国现阶段只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且这个初级阶段还需要相当长的历史。聪明的人们自然会发现,当今天我们认真读一下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上所作的报告,读一读关于全国人大会议所作的修改宪法的决议,你是不是感觉到为什么30多年前义乌人冯志来所论述的“半社会主义”理论与今天我们党所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何等相似相近!

不错,就其精神实质,冯志来当年的“半社会主义”概念完全可以说与今天我们常挂在嘴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如出一辙。冯志来了不起也就在于此。要不然,他这么个小人物也不至于成为毛泽东所言的“两个半包产到户理论家”之一而载入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特殊史册。

30多年前中国社会正处在一段灾难的历史阶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进行社会主义有着很多迷茫和混乱的理论与实践,致使社会民生危机四伏。义乌人冯志来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对真理的重新探求,他生活于社会底层,对农民和百姓生活有切肤之感,当然对社会上刮起的极“左”风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有更深刻、更直接的了解。他从祖先骆宾王那儿继承了刚正不阿的血脉,又从同族叔伯冯雪峰身上学到了献身真理的勇敢精神,故而他孜孜不倦地在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条件下,向毕生所挚爱的党投出了一部惊世的诤文--“我党近来犯了主观主义、急躁冒进的毛病,非但在生产力不能为农业提供成套农机的时候,实行了全盘合作化,而且还利用加重粮食征购,平调农民财产的手段来发展工业,从而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遭到破坏。”

那么出路何在?

“我认为包产到户确是一条相对的唯一出路。有人认为这是资产阶级路线,是资本主义复辟,是恢复小农经济,是单干。我说这是十足的装腔作势,借以吓人。诚然,包产到户实质上是单干,是搞小商品生产。但它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单干和小商品生产,它是在土地国有的前提下的单干和小商品生产。这难道和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小商品生产一模一样吗?难道有人看到自己的父亲有鼻子,就认为有鼻子的人都是自己的父亲吗?

“应该得出结论: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实行属于社会主义范畴的包产到户的小商品生产,允许农民独立经营,允许为他们服务的商贩和手工业的独立经营……这样做,是完全从中国现阶段生产力出发,完全是为了调动农民的劳动自觉性,完全是为了解决六亿人民的吃饭穿衣问题,完全是为了抑制农村高利贷苗头、防止阶级分化。这是六亿人民的呼声!中华民族的呼声!是巩固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国家所绝对必要的!”

听,中国人民听到了吗?

呵,义乌人,我好为你们感到自豪!想象你们在30多年前,就有人站出来为你们后来所进行的包产到户、发展小商品市场而大声疾呼!智慧的哲人总是先知于别人。在激动地读着冯志来当年写下的《半社会主义论》原稿时,我一遍又一遍地思考着,假如历史允许有一种这样的假设--当年义乌人就按照冯志来所疾呼的“包产到户”、搞小商品市场,那今天的义乌是不是就可以同新加坡比个高低了?假设毛泽东同志也听进了冯志来的一声疾呼,后来的“文革”是不是就可能避免?整个中国的发展是不是比现在要强上10倍、20倍呢?然而,我们假设的一切都没有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倒是冯志来这位不屈的硬汉子做了一件书生气十足的举动,最后落得自己的几十年苦役,而且还激怒了毛泽东,牵连了冯雪峰……

1962年4月底的一天,就在《半社会主义论》完稿一周之时,冯志来满怀壮志,带着口袋中仅有的农业局补发的160元工资,踏上了北去的列车。当然,他的身上还有最重要的东西,那便是他几个月呕心沥血、几经易稿写出的《半社会主义论》文稿。为了能让最高层的决策者和舆论界重视,他特意抄了三份,每一份前面都附了一个便笺,上面引用了文天祥就义前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表骨梗在喉、一吐为快、不计生死的壮志。两天之后,他来到北京前门的一家小旅馆住下,随即分别将文稿送至中共中央、《红旗》杂志和《人民日报》社。

“你?一个兽医竟大谈政治?”在中共中央办公厅的信访处,一位年轻干部不屑一顾地扫了一眼冯志来递上的文稿,然后不无轻蔑地说,“下面刮‘五风’的情况,中央已经知道了,你就去干好自己的工作,啊?”

冯志来望着那张十分幼稚,又一副装腔作势的脸,心头顿涌无名之火,可他又能再说什么呢?冯志来当时并不知道,眼前的这位中央办公厅信访科的“跑腿”,就是后来在“文革”中出尽风头的戚本禹。

回到故乡后,冯志来一直天真地期待《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能把他的文章刊登出来,或者派人来征求意见什么的,可一等几十天如同石沉大海,他周围的农民兄弟们依然狂热地举着旗帜,在进行着所谓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更使他不能置之不理的是他一直热心关注的安徽省包产到户经验也开始被批判,被解散了。于是在无人理会他的《半社会主义论》的两个多月后,冯志来压不住心头之焦虑,用更加尖锐的笔锋直向权威发出挑战。

“我这篇文章是为了修正与补充《半社会主义论》一文的。都是献给共产党内的同志们看,献给革命者看的。所以我不想隐瞒自己的观点,因为那是懦者的表现,不是老实态度。为了革命的利益,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我觉得在困难关头,人人都应该挺身而出,去挑几斤担子。任何明哲保身或袖手旁观的自由主义态度,都不是革命者所应有的,它有负于天下苍生,有负于人民期望。为此,不管本文怎样触动权威,都希望同志们耐心读下去……”

冯志来为这篇取名为《怎么办》的文章,让革命的同志们读些什么呢?我们不妨找出原文看一看:“我们目前的困难是怎样造成的?错在哪里?人们往往以自然灾害和五风来加以回答,但是除非政治上的庸人,都不难认识,天灾是次要的,五风仅仅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的五种表面现象,实质是左倾错误……人民要求对他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像汪洋大海一样的、对于我国命运有着决定意义的广大农村采取正确路线和策略。为此,我们依照马列主义普遍真理,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这就是说,首先承认中国经济发展之不平衡,及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之长期性。对于那些确实增了产已经形成集体生产之物质条件已基本成熟的先进地区,应全力巩固和发展集体经营。另一方面,对集体经营条件还没有成熟的地区,应当在现有人民公社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实行按口粮基分,包产到户。对于缺少劳力或遭天灾人祸无法独立经营的少部分赤贫户,可根据他们自愿,另行组织贫困队,在国家扶持下实行集体经营。即使他们自愿包产到户,也应该帮助他们实行各种形式的互助。这样,我们抓住了先进地区一头,又抓住了农村中贫困落后的一头……最大限度地使用人力物力,就能够加速国民经济的恢复……”

冯志来这回又同样将文稿一式三份寄至中共中央、《红旗》杂志和《人民日报》社,只是为吸取上次杳无音信的教训,想了个“小聪明”:在署名处加了“冯雪峰侄儿”几个字。他知道同族叔叔是名人,容易引起有关人士的重视。这一招还真被冯志来想对了,不过“大右派冯雪峰”早在毛泽东那儿挂上了号,在看到冯志来写的《半社会主义论》和《怎么办》的文稿后,便有了后来毛泽东见浙江省委书记时,声色俱厉地说你们浙江工作没多少起色,包产到户的理论家却出了“两个半”。冯志来算得毛泽东话中所说的一个吧。

后来的结局可以想象,不久中央召开八届十中全会,“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就是此次全会上提出的,冯志来从此被打入十八层地狱。直至1980年,他上书胡耀邦,终于在1983年10月彻底平反。此时正值好官谢高华在义乌当县委书记,他读完当年冯志来写的《半社会主义论》和《怎么办》,拍案叫绝:“这是个人才呀!”不几日,谢高华把冯志来从兽医岗位调进了县委机关。几年后,冯志来成了义乌市经济研究中心负责人,直至1998年退休。而这段时间,正是义乌农民联产承包、个体经济蓬勃发展、小商品市场逐渐形成的时期,冯志来不曾想到的是,30年前他在受监视管制的茅棚油灯下畅想的“半社会主义理论”,不仅如涓涓小溪流进了邓小平理论这条大江之中,而且就在自己的家乡,父老乡亲们依靠劳动和智慧,取得了市场经济的卓越成就。

八月秋高蔗正甜,枣红橘绿桂花香。

风吹禾稻连曦色,迷尔楼台笑夕阳。

滚滚车轮近日月,纷纷云燕竟翱翔。

市场吞吐五洲利,喜鹊招来四海商。

在一派繁花似锦、商意浓浓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蒸蒸日上的景象面前,冯志来这位当了几十年的深沉哲人,诗兴大发。

同类推荐
  • 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文学会消亡吗:学术前沿沉思录

    文学会消亡吗:学术前沿沉思录

    中编为“观照文艺学学术史”,对美学界、哲学界、文艺界热切关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的成果。 本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为“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主要关注并深刻研究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美学学术史等前沿问题。这是当前文艺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它要追问的是当下的电子媒介时代文学会不会消亡的问题。下编为“美学的沉思”,这实际上是百年美学学术史的缩写,本书正是在关注和研究这些(以及其他相关的)前沿问题的基础上,是在总结以往美学研究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价值美学的构想
  • 梁遇春作品集:泪与笑

    梁遇春作品集:泪与笑

    本书收录了梁遇春的传世散文集《泪与笑》与《春髎集》的全部内容,以及他的代表性的杂文。梁遇春的散文深得英国小品文的精髓,技巧感情神似18世纪英国散文大家查尔斯·兰姆,承袭一种悲剧式的幽默,又因扎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土壤,从中汲取养分,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 爱如玫瑰次第开:索解传媒朝代中国文学精神

    爱如玫瑰次第开:索解传媒朝代中国文学精神

    ,贴近灵魂,没有生命的感同身受,必得贴近身心。屏息谛听。蜷缩在文红霞编著的《爱如玫瑰次第开:索解传媒时代中国文学精神》文字里,聆听玫瑰绽放的声音,体味揣摩,又怎能准确地把握作品微妙复杂的内核?又怎能将作家传神写照,描摹出其精魂?优秀作品正是作家的生命激情和人生体验的结晶,要想真切地了解你的研究对象,并让内心也呈现玫瑰的光芒
  • 折射的光斑

    折射的光斑

    戴子写的虽然是成都,但一花一菩提,这是接地气而又厚积薄发的作品。作者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对故土挚爱的情愫在审美创造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春秋笔法,不遗忘,不遮蔽,《折射的光斑》由戴子著,表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戴子有历史书记官的气象,一叶一世界,我们感到的却是世纪沧桑和整个当代社会的历史性变革
热门推荐
  • 回声

    回声

    电视连续剧《回声》写于八年以前,是根据我十六年以前写的长篇小说《女囚徒》改编而成的。电影《长征》是从宏观上反映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电视连续剧《回声》是从微观上再现这一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换言之,电影主要写长征中的上层领袖人物,电视连续剧则应着墨于长征路上普通的红军指战员。
  • 英雄难过美人棺

    英雄难过美人棺

    王爷死了?她君千儿虽天生能看到凡人的死亡日期,却唯独看不清王爷的死期,可那阴货绝不是那么轻易死的。她悄悄推开棺材盖子,入眼一双盈盈笑意的黑眸。啊喂,干嘛拉我进来!“既然君掌柜舍不得本王,那就与本王同棺而眠好了!”且看某个见习死神在古代人间的苦逼卖棺生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冒牌少爷

    我的冒牌少爷

    夏季是适合恋爱的季节,而他们的故事,就是盛开在这个夏季。尚冰香怎么也没想到,自己那次意外的忘记锁门,让自己的家里进了贼。长的倒是人模人样的。对自己拿刀相向不说,还说她粗鲁?难道要她对不请自来的危险分子端茶相待,热脸相迎吗?没有报警赶走这个家伙,让那个家伙在她家里蹭了一夜,是尚冰香犯的第一个错误。让这个家伙对她指手划脚,是她犯的第二个错误。而爱上他,是她犯的最不可饶恕的错误。自从遇到尹少,她的世界就混乱了。原来的自己怎么也想不到会碰到自己的顶头上司。而那次的相遇,却把她吓了一跳。遇到长的一模一样的家伙,机率是多少?50%还是5%?如果是后者,那么她真的中彩了。三个人的纠缠,两个人的感情,一次秘密的交易,让花心小偷变成多金老总,让平凡导购变成贴身秘书。一个个女人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可爱纯真的山灵,多情抚媚的夜美,虚伪狡诈的唐兰……她该如何接招,捍卫她的爱情?
  • 一顾倾城:齐少的甜美娇妻

    一顾倾城:齐少的甜美娇妻

    【已完结,请放心阅读!】一纸婚书,一无所有的寂静成了豪门阔少齐默然的新婚妻子。婚后,丈夫的冷落,小三的步步紧逼,是什么成就了她的义无反顾?情景一:寂静:“齐默然,你想用我们的孩子去救你和她的孩子?你不觉得你太残忍了一点吗?”齐默然:“残忍,哼……寂静,我告诉i你,要说残忍,我都不及你们的母女的千分之一!”情景二:寂静:“你非我爱人,怎知我情深。难过亦过,难道嫌我伤得还不够多?”齐默然:“青梅枯萎,竹马老去,从此,我爱上的人都只能是你。”
  • 独孤剑说

    独孤剑说

    一条天地唯二的龙,一个离家出走的人,一把转世重生的剑,三千迷离世界三世变幻轮回,铸就一段三界六道的传说。
  • 站住,不准欺负我:抵债女友

    站住,不准欺负我:抵债女友

    一个是想爱不敢爱的鸵鸟女人,一个是优质到爆的强势男人。<br/>她因为生日的误会做了他的绯闻女友,结果惨兮兮签下了不平等女友条约,被迫着着全班的面送上香吻……<br/>最气人的是,她竟然对这个恶质的家伙动了心,结果N年之后不能摆脱……&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碧血关山

    碧血关山

    亡国之恨、破家之仇未报,心爱之人偏是仇将之女,爱恨情仇纠结在一起无法化解;异宝现世,江湖豪杰追逐争抢,掀起轩然大波。本书故事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真使人目不暇接……
  • 皇家幼儿园

    皇家幼儿园

    各位朝中的大叔大哥们,把你家的儿子女儿都交给本公主教育吧!保证师资力量雄厚,宰相大人教历史,状元郎教诗书,还有将军大人负责兵法,连女孩子的女工都是太后亲自教导。哪里去找这么厉害的幼儿园?快来速速报名!
  • 婚里婚外

    婚里婚外

    她不就是被人甩了想找个人发泄发泄火气么?哪能想到,她“上”的那个男的是M市的军区上校?他是代号天蝎的铁血上校。他是万众瞩目的焦点人物。他是生杀予夺的天之骄子。她承认她只是一粒平凡的小沙,除了长得还看的过去,要钱没钱要背景没背景。要是知道他是个这么能记仇的人,她才不会完事儿后嘴欠,二大爷似的对着他说“你不行!”再次见面,他欠扁的对她一笑,“小妞儿,本大爷今儿就让你瞧瞧,我到底行不行!”天啦,要说第一次被她逃了,这次,还可能么?★☆★☆★当喜洋洋遇上灰太狼,当二逼女遇上闷骚男。当生米煮成熟饭,痴情的种子在彼此的心中开花结果…一段华丽丽的爱情篇章即将甜腻上演…【注:深情一对一宠溺,进来的妞妞们,求正文考证后,觉得还行的话就大方一点给个收藏呗~感激不尽!】【另:纯属虚构,切勿真实考证。喜欢文文的妞妞们熊抱握爪!不喜欢的也表恶意留言哈,淼淼的幼小心灵禁不住呦~】腹黑搞怪篇——“这位美丽的小姐,能否请你跳一支舞?”某女皮笑肉不笑,伸出手刚要搭上对面帅哥的手。某男不适时宜的出现,一把将不听话的小女人扯入怀中,霸道的向对面的男人宣誓主权。“不好意思,这个男人被狗咬了,出门忘了给他吃药,别介意哈!”大手用力捏上纤腰,某个男人的脸黑了一圈儿。小蹄子,骂他得了狂犬病?温柔细水篇——“看看你穿的这衣服,还配待在太子爷身边?”“老太爷都不承认你,你倒是在这儿耀武扬威个什么。”“要脸蛋没脸蛋,要身材没身材,还不知道打扮打扮自己,我都替你丢人!”被一群女人围在中间,张小沙好整以暇的看着一群女人对她施以人身攻击。想让她自卑?对不起,她张小沙还真不知道自卑是个什么玩意儿。慢悠悠的掏出手机,“喂,一群苍蝇吵得我头疼,你能不能解决一下了?”几分钟后…沈非凡将站在中间的小女人抱了起来,“老婆,累不累?”见对方将头乖乖的贴向他的胸口,才满意的转过头看向另外几个女人。“三秒钟内消失,也麻烦你们回去转告老爷子,除了我媳妇儿,你们这些女人在我眼里就是个屁。”华丽闷骚篇——“老婆,什么时候给点肉吃?”刚洗完澡的某男只围一条浴巾站在床前,顺便摆出一副诱人姿态。“楼下冰箱里有好多,随便你吃。”某女连眼都没睁开,捂着被子闷闷的道。“可是它们都没你好吃。”某男再接再厉。“明天训练,快点睡觉…”翻了个身,某女直接将被子蒙到头上。
  • 废材王妃风华绝代

    废材王妃风华绝代

    静瑶乃是清央国大将军静郝之女,她生性懦弱,寡言少语,没有任何斗气波动,相貌平凡,而且左眼角上方还有一红色胎记,世人称之为“鬼印”,鬼气煞重,接近她的人都没有好下场,她年方十六,还未敢有人上门提亲,大将军静郝听从二夫人玉青昔的话将静瑶嫁于穷山僻壤里,那里的人不知晓静瑶脸上鬼印的事,静郝刚要有所行动,不曾想,一道令整个王国沸腾的圣旨就在此时颁布了,圣旨内容谁也没想到,竟是要将静瑶赐予逸王做正妃,这下全国所有的女性对静瑶那是嫉妒恨啊,可是两位当事人都没有任何异议,静瑶没有异议,他们能理解,可是为啥天神般俊美的逸王不拒绝呢?依晟帝对逸王的宠爱,只要逸王提出反对,晟帝一定会收回圣旨的,可是出乎意料的,逸王同意了,顿时,万千少女的心碎了满地。世人皆叹静瑶会是逸王人生中不可磨灭的污点,却不知这桩婚事是逸王自己求的。片段一:“王爷,青枫小宛里的头牌幽雪姬今日在大街上嘲笑王妃是千古废物。”一侍卫恭敬地立在书房外。“废了她全身斗气,割了舌头,扔到军营中去。”逸王搁下狼毫毛笔,平淡道,门外的侍卫抽了抽嘴角。片段二:“启禀王妃,楚天国岚珞公主来访,说是要做王爷的小妾,并送上了一柄血如意为表对王爷的一片真心,这可如何是好?”王府管家双手捧着血如意站在院中,冷汗直下。“如何是好啊?呵呵,这么着急做人家小妾,那就成全她。”静瑶的一番话让管家摸不着头脑,成全岚珞公主?要是岚珞公主真成王爷的小妾了,估计王爷回来就成全他了。“城西李员外暮年还未娶一房,既然公主这么着急的话,就让她去伺候李员外得了,到时本宫会去祝贺她的。”吃下一粒剥好皮的葡萄,静瑶又躺了下去,只留下管家风中凌乱了。片段三:静瑶紧握手中的天剑,一脸冰霜地凝视着眼前的魔兵,浑身上下散发着幽冷如地狱的气息和刺骨的恨意,高举手中的天剑,周边的空气都聚集到了她的剑上,一刹那电闪雷鸣,手中的天剑一挥,一股磅礴的力量袭向了成千上万的魔兵,剑气所到之处,一片狼藉,她的身后清央国百姓脸上都是不可置信,妈呀,废材变天才,这片天因她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