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7700000053

第53章 江山多娇(4)

这仅是整个重庆扶贫10年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如重庆最南端的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在脱贫攻坚战中,利用自然条件优势,将发展中药材作为增加农民收人的重点产业,大力实施绿色食品工程。2001年,该县提出建立20万亩优质中药材基地的发展目标。5年来共投人资金5741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375万元,部门配套资金86万元,企业自筹资金1450余万元,农民自筹资金2100万元。他们先后引进红星中药材开发公司、金太阳农业科技开发公司等企业,采取公司屮基地十农户的经营方式,在31个乡镇、134个村,带动种植农户54000户,其中贫困户18500户,建成金银花基地9万亩,内术32000亩,青花椒33800亩、青蒿和天冬等中药材27000亩,中药材总面积达18余万亩。2006年,仅金银花鲜花产量就达3400吨,干花产量850余吨,鲜葛和白术产量6200余吨,种植农民平均每户药材收人达3000余元。昔日连饭都吃不饱的农民们已经有不少人用上了手机,甚至买了小汽车……

重庆人民不会忘记在扶贫的工作中,从中央到其他省市和人民解放军给予他们的全力支持与帮助。尤其是今天我们在三峡库区所看到的一座座新兴的城市、一座座崭新的医院、一座座办公楼甚至是乡村的一口口母亲水窖、希望小学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全国各族兄弟姐妹对新直辖市那些贫困同胞们的深情厚。

仅仅是几年时间,如果不是我亲眼所见,我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像巫山庙堂乡那样的贫困山区的农民今天也能看上电视,买上手机,孩子能穿着新衣服到当地房子盖得最好的学校去上学。可这呰都是真的……前年我又第3次进庙堂乡时,所见所闻,像是变了个世界。那个曹家四姐妹,现在也过上了好日子。3个姐姐出去打丁挣钱了,最小的妹妹在上学。她们的父亲也因为家乡变好了,从外地回到了家。这,对我来说,都觉得像是在做梦……我看到罗成友的眼里再一一次闪动着泪光,而这一回他的泪光里闪动的是幸福与自豪。

你能肯定现在整个重庆已没有像当年你所看到的庙堂乡那样的穷地方?我想从这位诚实的农民记者口中了解今天的重庆大乡村。

没有!绝对不会有了!罗成友没有任何思索地告诉我,并说现在重庆还有需要帮助的40多万贫困人口,他们主要是城市吃低保的和农村残疾人及没有子女的五保户……

我满意罗成友的回答。他几十年如一日和永不改变的农民性格,让我感觉从他口中得到的结论要比其他来源的材料真实得多。

重庆的扶贫工作成就卓著。在这其中许多人付出了努力和辛劳。我想特别提一下扶贫办的一位女同志,她叫赵綦雅。这位与共和国同年龄的女同志,当年是位知青,父母都是20世纪50年代的劳模。她本人在知青回城后一直在机关工作。直辖市成立前她来到市扶贫办工作。10年来,扶贫办换了一茬又一茬人,唯独她还在扶贫岗位上。现今她是扶贫办的元老。就是这样一位50多岁的老大姐,—位家族中几代都是城里人的她,十年如一日地默默在为那些苦难的山区农民排忧解难。赵綦雅说她跑过全市500多个贫困村,几乎所有最贫困的村寨她都去过。为了了解和听取那些苦难的山民们的真实情况,她无数次独自徒步走进山村,吃住在农民家里,含着眼泪听贫苦的农民兄弟姐妹诉说苦难与希望。她不仅无数次将自己带的钱全部掏给了那些吃不上饭、没有衣服穿的农家孩子和妇女,甚至几次差点在进山的路途中掉进深谷沟壑……

赵綦雅苦涩地告诉我,她干了10年扶贫工作,没有得过一次荣誉。我的眼睛只会往下看。赵綦雅的话,其实对我内心产生巨大震撼:因为我想只有像她这样眼睛只往下看的人才能做好扶贫工作,我们的那些贫闲的人民才会有盼头!不是吗?

赵綦雅和千千万万个像她一样默默无闻地在为直辖市奉献的人,难道不值得我们举起右手,向他们深深地敬个礼?

大城乡的文章可以这样做……

看江城重庆,游三峡绝景,有一处你不能不去,这就是堪称世界第一水文站的涪陵白鹤梁。

白鹤梁其实是滔滔长江中的一个狭长形的袖珍小岛,位于乌江与长江汇合处上游约1公里的江心,是一块长约1600米、宽16米的巨型石梁。但此岛与一般的小岛不同,它长年淹没在水中,只有在枯水季节才露出江面。传说在1200多年前的唐朝广德元年763年有位道人在此修炼,并细心地在白鹤梁上刻下两条石鱼,记录下了当时的枯水水位。该人后来得道成仙,乘内鹤而去。白鹤梁因此得名。白鹤梁外形也酷似一条卧于滚滚江流上的大鱼,因而当地人又叫它石鱼。其后不断有人效仿,或刻石鱼,或题文字,记录了一千多年间长江枯水水位变化的情况。由于江水每年枯盈不同,前人刻下的石鱼并不是每年都能露出水面。人们慢慢发现,石鱼露面的第二年往往是个丰年,于是乎,白鹤绕梁留胜迹,石鱼出水兆丰年的说法就流传开了。

由于白鹤梁出水是每年川江上游的一大盛事,故而千百年间引来了无数文人墨客在此题刻。据统计,小小一个白鹤梁上的题刻多达167段,3万余字。内容或诗或文,或记亊或抒情,有不少书法精品,其中以北宋黄庭坚的元符庚辰涪翁来的题名最为有名。此外,朱熹、王士祯等名家的题刻也赫然在列,所以它的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都是罕见的。令人叹服的是,内鹤梁的一尾石鱼的鱼眼恰与现代当地的水位零点相当。古人刻鱼为标,与现代水文观测原理十分接近。从目前来看,白鹤梁是世界江河水文记录最早之地,世界第一水文站便由此而来。

三峡工程建设,使库区的江水抬高,白鹤梁也将沉人江底。为了保护这一文物古迹,国家动用了3亿元为卜鹤梁做了一个庞大的罩子,罩子内是过滤后的长江清水,通过专门的循环水系统与江水相连,这样罩子基本上处于水压平衡的状态,负荷小,简单、经济,同时又能有效防止水库内的推移物质对白鹤梁可能造成的损坏。罩子内还将沿白鹤梁建一条参观廊道,由耐压金属和玻璃窗构成,游客可沿着廊道近距离观看白鹤梁上的水下碑林。

白鹤梁这样得以保存,实为国之所幸。

涪陵在历史上,因白鹤梁而出名。

这里是为巴渝故邵,扼西南咽喉,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锁长江天险,历来为群雄說銳之所。天府之国,巴人旧乡,绵延三千岁,同照万里月。岁月悠悠,往事皆付笑谈;江山依旧,养育代代传人。人杰地灵,钟灵毓秀。两江交汇之处,竞成奇景,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然终融为一体,一路欢歌,共赴东海。昔者将军巴曼子,求楚平乱,割头谢楚,忠烈魂惊,刎颈高风永悬日月,旧事邈远山河;诗仙李太白,腰悬利剑,放歌蜀中,举杯抒怀,挥毫题写白鹤石刻,遂成千古绝唱;别驾黄庭坚,谪居涪城,身在江湖,心系社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福祉泽被后世;学者程正叔程颐人理学至尊,感慨时弊,遁迹山水,点校易经造福苍生,成就一代宗师;翼王石达开,逐鹿中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虽时运不济饮马涪城,临末路穷途,仍不失英雄本色;管带徐邦道,功彪史册,驰骋韁场,甲午风云,力挽大清国落日余晖,碧血染黄海,铸民族不朽之魂灵……引自涪陵赋。

斗转星移,春秋代序,滚滚长江东逝水。

今日之涪陵,恐在国人心目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榨菜和太极两大珍奇了!太极一枝独秀,蜚声神州海外,一柱擎天。这是说的涪陵太极医药业。也有人说当今涪陵应有三杰:榨菜、太极和涪陵香烟。不过我以为,真正让国人认识涪陵的恐怕最最第一的还是涪陵榨菜。笔者生活在京城,亲朋好友间串家走户吃顿家常便饭是常有的事。而这普通饭桌上有一样东西几乎少不了,这就是涪陵榨菜。

涪陵榨菜的口味让国人着实每天离不开它!

中国咸菜的历史源远流长,也与南方人的生活习性和自然条件有关。涪陵出榨菜便是。涪陵出榨菜,首先应归功于这里生长着一种满山遍野都能见得到的青菜头。它茎部有膨大凸起的乳状组织,显得奇形怪状。有的像圆球,有的像羊

角,有的更像是小胖儿童的脸,平滑光亮特别可爱,所以当地人给它取名为青菜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农业科学工作者确认,正式命名青菜头的植物。了解涪陵榨菜之前,笔者倒是听得一则神农菜的传奇:话说在涪陵乌江口外的南岸上,有一座高耸人云的山峰,名叫聚云山。山上有一古刹,名叫聚云寺。

聚云寺创建历史很早,唐代贞观年间即已闻名。相传,曾有帝王来此巡幸,故又名天子殿。该寺四周风景清幽,游人不少,骚人墨客多留有题咏,曾经被誉为赛丰都。后来因故寺庙被毁,至今遗迹尚存。

相传在聚云寺内,从前有一位住持高僧,活了100多岁,仍然耳聪目明,经常坚持坐禅。有天晚上,这位高僧正在静心打坐,忽然看见一个仙人,驾着祥云,自天而降,飞快来到聚云寺禅堂,清楚地对他说:天子要见你。髙僧又惊又喜,半信半疑,随口便问:天子在哪里?仙人说:你跟我走就知道了。高僧跟随仙人,慢慢悠悠,进人天庭,只见天宫之中,奇花异卉,芳香扑鼻,仙乐仙舞,煞是迷人。

高僧来到銮殿,毕恭毕敬,拜见天子。施完法礼,天子见他年迈,招呼他一旁坐下。

然后降旨:念尔从小学佛,诚心诚意。今命神农与尔一同返寺,继续修炼,躬耕学圃。并赐神农菜种,精细耕耘,定获硕果。高僧领旨后,同神农一道,回到聚云寺。

只见神农在菜园边,用手一指,原先种在园内的大头菜蔓菁统统都变了。茎部长出了许多青绿色的、肉头肥厚脆嫩的包块,菜叶也变得更青、更肥、更大了。高僧只顾看菜,不知神农什么时候已经离开了聚云寺。一阵凉风吹来,高僧被吹醒了。

醒来之后,才知道上述情况,是自己做的一个梦。第二天清早,高僧来到寺旁的菜园一看,果然看到他原来种的大头菜,全都变了样。你说它是什么菜,都不大像,因为每棵菜都长了一个青黝黝的菜脑壳,僧人们就称它为青菜头。又因为它是天子派神农来帮助栽培成功的,所以有人便称它为神农菜。这种菜发展很快,在涪陵地区以及大江南北很多地方都有种植,早已成为腌制榨菜的最重要的基本原料。

传说归传说。不过,涪陵的青菜头史话确实值得国人了解一下。

据史书记载,涪陵青菜头最早种植始于涪陵清溪场一带,流传日久,涪陵长江沿岸种植青菜头的菜农比比皆是。因其叶和茎均可利用,又便于加工贮藏,深受农家喜爱,长江沿岸农家无不种之。清朝末年,青菜头被人们加丁利用形成商品后,陆续发展到丰都、重庆江北、巴县、江津、忠县、万县等地,20世纪30年代引人浙江,至70年代末遍及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

早年间,浩陵长江沿岸种植有菱角菜、笔架菜、猪脑壳菜、独立菜、无乳简庄菜、棒菜等品种,当时以瘤茎的角长最好,短而次之,无瘤棒菜最差。在涪陵民间,栽培习惯于先播种,后移栽,一般不直播。多种植于通河长江风的油沙地带。

青菜头植株莒肥、耐寒、生长期短,个重500~1000克。每年白露前后播种,至寒露后开始移栽,次年立春后即可收获,惊蛰后即抽菴开花结实。然而,正宗的涪陵榨菜原料是在特殊的土壤和水质环境、气候中孕育出来的,产区面积不是很大,主要在重庆市丰都县的高家镇至重庆巴南区木洞镇附近200公里长江沿岸地带,其中涪陵系中心主产区。生长特别好,收获的青菜头肉质肥厚、嫩脆、少筋、味优良。这一范围外的地区生长的青菜头质地较差。这真有点儿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意味。俗话说一方水土一方特产,涪陵的青菜头无论如何是其他地方的青菜头所无法比拟的。

涪陵榨菜独特,关键还在于加工工艺之超人一等和它的不断创新进步。学者周睿著文榨菜工艺创始录中有记载:

菜头为涪陵特有,用它制作泡菜、咸菜起于民间,系素食佳品,年代已相当久远。其发明创造,一说始于天子殿僧,一说是城西洗墨溪邱氏所创。据当年数次专题考察证明,两者说法并不确切。天子殿是按民间的加工方法,切成小块,装成小坛作为馈赠施主之用,其加工特色并无独到之处。然而向外地起到宣传作用很大,因此施主远近皆求,朝山拜佛者络绎不绝。天子殿僧借此募化,因此致富,亦不枉为做菜之功。然而邱氏兄弟长期在外经商,故史传邱氏发明梓菜之说亦属夸之过胜。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金陵大学农学院园艺学教授李家文等亲自到涪陵调查后形成梓菜调查报告,该报告称:调查费时两月有余……并访晤榨菜发明人。1963年秋,四川省文史资料编委派员到涪陵进行两月之久的采访、座谈核实后,才确定了榨菜创始于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关于梓菜缘起的内容综述如下:梓菜起源于涪陵城西邱寿安家。邱寿安,清光绪年间涪州城西洗墨溪下邱家院人。早年在湖北宜昌开设荣生昌酱园,兼营多种腌菜业务,家中雇有资中人邓炳成负责千腌菜的采办整理和运榆。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下邱家院一带的青菜头丰收,由于邓炳成懂自己家乡大头菜的加工技术,与邱家妇女们商量,他试着仿以大头菜全形腌制法,将青菜头制成腌菜,其味甚之。有客至,主妇置于席间,宾主皆赞美。翌年继而制之,数达八十坛……这足以说明邓炳成就是涪陵榨菜的创始人,由于他既善于总结民间咸菜制作经验,又善于引用外地技术,创造了青菜头的全形加工新技术。他为开创涪陵梓菜事业迈出了第一步,给人民创造了宝责的财富。

当年,青菜头腌菜制好后邓炳成顺便梢带两坛到宜昌供邱寿安尝新。邱又用它待客,亲友及同行一致认为此菜奇特,鲜美可口,为其他腌菜所不及。

同类推荐
  •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茨维塔耶娃诗选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茨维塔耶娃诗选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茨维塔耶娃诗选》是二十世纪俄罗斯诗人茨维塔耶娃的诗歌选集。译者苏杭先生精选了一百来首茨维塔耶娃脍炙人口的短诗,并首次译出长诗《山之诗》。作为主要以诗歌创作名世的诗人,茨维塔耶娃在创作手法上有相当的创新,她披露感情时更热烈、更大胆、更横放杰出。
  • 打开另一扇窗户

    打开另一扇窗户

    此书中相当一部分篇什作于立勤生病前后。生动地记录下她面对疾病、面对死亡的心态和她向疾病和死亡抗争的经历。生与死本是人生难免碰到的课题,然而,当一个正处于人生灿烂季节的二十九岁的女人面对死神狰狞面目时,她的心灵该承受着何等的重压和磨难呢?
  • 北大文学课

    北大文学课

    生活中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上百篇古今中外最佳美文,完美再现语言魅力,让你在诗词文章中邂逅一段纯美感情,于戏剧故事里领略几番悲欢离合。从北大走出了数不清的文学大家,他们博古通今、指点江山,对文学有着独到的见解。本书收录了众多优秀文学作品,内容涵盖古今中外,体裁涉及散文、诗辞、小说、戏剧。在北大学者的点评中,我们学习百家古文,重温民国美文,阅读国外经典,于文字中领略生活之美。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 内心的江湖

    内心的江湖

    《内心的江湖》的主要内容包括:布谷声里的大舅、露宿地平线、弦月挂在年关上、醋·乡情、大雪桃园、到秋的高处去、以零分的名义起誓、异乡的月亮、梦见沥泉、不要说我一无所有等。
热门推荐
  • 至尊灵气师:天帝盛世毒宠

    至尊灵气师:天帝盛世毒宠

    痴呆无知没头脑?大可试试,天现异象,烧得你面目全非。锋芒尽显,震惊朝野。灵气,一团色彩而已,不用时间不花精力,再次回归,功力自涨,一夜升两级。“不吻我,你想中毒身亡?不洞房,千家三小姐脱胎换骨,你想七窍流血?”说完,他欺身下去,许她一世恩宠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搭建心灵沟通平台(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

    搭建心灵沟通平台(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郡主问情

    郡主问情

    无边无际的草原上,一队人马马不停蹄的奔驰着。风呼呼的带着浓郁的草香味飘飘荡荡在马蹄踩踏之处,不一会儿就整个弥漫起来。火红的太阳此时已褪去了一层炙热的光晕,徒留眩目的微姿之势将整个草原笼照在日暮之中。“停,前面是沼泽。”本是领路人的瓦卡在看清了前面的地势之后,及时的收慢了放马奔腾的速度,可他大声的呼叫并没有阻止住那两个焦心似焚的男人,和他们身后紧随着的忠心侍卫家仆。……
  • 血凰重生:豪门腹黑小姐

    血凰重生:豪门腹黑小姐

    【新书已发《爆宠甜妻:竹马,别傲娇了》】她是二十三世纪暗黑世界的神,靠自己步步为营踩着同伴的尸骨成为了世界佣兵第一人,本可以就此快意人生,却遭遇背叛魂穿二十一世纪!“呵!本小姐不稀罕什么豪门!”当大家发觉那个人人讨厌的丑女变身为豪门绝色千金时,世界都已经握在她手中!然而,那追随的一群帅气优秀的男生,又会是谁抱得美人归,亦或是她征服了他们?
  • 俏妃迟暮

    俏妃迟暮

    为了爱他,她甘心成为和亲的工具,表面上是和亲,但是其实是刺探敌国军情,成就他统一天下的野心。落花终究随流水,漂到天涯终不回。
  • 医神皇妃

    医神皇妃

    她是隐在乱世中不染尘埃的仙子,亦是个孤女他是一国皇子,他得她救命之恩,忘忧之上一见难忘深深王宫之中,他视她陌路,她淡然处之一纸休书,断了五年夫妻情份,她远走天涯,身边始终有另个他伴随五年后,她失忆,也已成了别人的王妃.-----------------------
  • 走失在时空里的恋人

    走失在时空里的恋人

    有没有搞错?身为学生会长的她——平果果,竟然在新学期的招生会上,倒霉地摔进了下水道!是巧合还是意外?她不仅遇到了衣着奇怪的美男子,还误入中国风浓郁的奇异小店。这里,不仅有会说话的兔子,还有拿着钢叉的黑猪……但,最让平果果错愕的是,那位美男子竟然送了一个奇怪的美少年给她!
  • 皇后,朕喊你回家吃饭

    皇后,朕喊你回家吃饭

    她苏小小最大的愿望,就是顶着皇后的名号去相公楼里泡小倌。而她传说中的皇帝夫君常常为此气得咬牙切齿。苏小小才不管,皇帝又怎样?最后还不是乖乖地仰望天空深情呼喊:“皇后,朕喊你回家吃饭。”
  • 深情王爷追妻之溺宠神女妃

    深情王爷追妻之溺宠神女妃

    因为一串项链就穿越了,还穿到了青楼。什么,她慕容羽灵居然是传说中的神之女,绝色倾城,医绝天一,谁得之得大统,这该死的传说为她引来了众多帅哥追逐。可是她不爱帅哥只爱自由,离开了他们开始了她的神医之旅。她有独一无二的空间神器,有珍贵无比的神之血液,有威风无敌的超级神兽,明明可以快乐纵横于江湖,却为何会败在他柔情的攻势下。忘不了那朵纯洁的莲花,忘不了那一句句温柔的小哥哥,忘不了那温暖的药膳,五年的寻找,三年的追逐,他的追妻路要多辛苦,有多辛苦。本文绝对宠文,只宠不虐,敬请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