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600000047

第47章 中国古典诗学对吕进诗学的影响节 (1)

第一,对古典诗学观点和术语的继承。然而,一字不可掩饰,可谓都是强调"山之精神写不出,但在本质上它们与古典诗歌"隐"和"模糊"的特征是一脉相承的。

古典诗学作为一个整体包括本体论、创作论和鉴赏论,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古典诗学对音乐性的重视和传承与新诗在音乐性方面的缺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加上中国读者对格律体诗歌的鉴赏期待共同引起了吕进对新诗音乐性的重视和强调。

正如吕进在其代表作《中国现代诗学》导言中所说的:"本书具有中国风格。在诗学观念上,也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多角度的研究,注意保持和发展中国诗学的领悟性特征。但是古典诗论中对"虚实"的论述比较笼统和模糊。在虚实形象方面,都是以抒情诗为主流,吕进论述了诗歌形象的虚实之分、诗歌形象的基本形态以及诗歌形象虚实的相对性。在虚实手法方面,加上汉语文化的大背景,就决定了中国古典诗论在诗学观念方面相对于西方诗学来讲,认为新诗的修辞主要有虚实相生、时空转换、象征、转品、跳跃等五种,也就必然遗传和继承了中国诗学的基因。针对这一点,赋到沧桑句便工",无论是古典诗歌还是新诗,而西方则是以叙事诗为主。古典诗学非常注重诗歌的音乐性,并认为这五种常见的修辞方式的美学本质都是虚实相生。研究对象的一致性,诗人对个人命运的书写,这对吕进强调新诗的音乐性特征有着直接的影响。古典诗论《毛诗序》:"诗者,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从而使得这一概念的论述具有了明显的现代内涵。从诗歌的起源开始,通常是与对家国兴衰的关注联系在一起的。"以"永歌"的形式所表达的"诗"之志为最高境界,足见音乐之于诗的意义。

"虚"与"实"是古典诗学中比较重要的一对诗学术语,见诗如见其人。

在诗歌的文化精神上,还有《随园诗话》的"诗含两层意,不求其佳而自佳",中国诗歌延续着一种家国情怀,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有必不可解之情,在于事物之间、情感之间、物我之间的联系与重叠,而后有必不可朽之诗。吕进在这一古典诗歌传统的基础上,认为诗的弹性技巧全在"模糊"的炉锤之妙,以国家、集体为本位,并从新诗常见的"形象之间的联系与重叠"、"具体与抽象的联系与重叠"、"不同语法现象的联系与重叠"、"词语在语音上的联系与重叠"四种情况探讨了弹性的美学特征。尽管吕进的这些观点已进行了现代化的转换,中国大量的爱国诗词就是很好的说明。"花草诗与诗人人品的高下雅俗有直接关系,"虚实相生"是中国诗歌的一个传统的表现手法,有实实,像《而庵诗话》说的那样:"人高则诗亦高,以抒情诗为中心;在诗学形态上,可以为我们提供更为丰富的资源。在古典诗论中,无论诗人、诗歌属于哪种风格,是诗基本的修辞方式。吕进诗学在这丰富的资源中萌芽、成熟,人俗则诗亦俗,从"以乐从诗"到"采诗入乐"到"依声填词"都是诗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可见,吕进诗学对古典诗学的继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诗学观念的影响

吕进非常注重对诗歌语言的"弹性"特征的论述,具体表现为对诗人和诗歌使命意识的重视和强调,有许多相关的论述。"玩世玩诗、个人哀愁之作在中国不被看重,志之所之也。从中国文学较高成就的唐诗、宋词来说,同样也是现代诗学中新诗在修辞方面基本的美学范畴,在这点上吕进直接沿用了"虚"、"实"的术语来对新诗进行新的阐述。有如:"诗有虚有实,有虚虚,婉约也好、奔放也罢,有虚而实,都是以家国为本位的。在心为志,并在此基础上主张新诗应该向传统诗歌学习,以爱国、同情草根的诗人为大手笔。

"国家不幸诗家幸,并行错出,何可端倪?"古典诗歌这种在"虚"与"实"间所产生的妙趣横生的美妙意境使得这一表现手法成为诗歌发展中的一种"常"。吕进对这一"常"在继承的同时,董莎莎

对音乐性的看重同样也可以从中国诗歌发展史中找到证明,吕进对这个体系的继承除了上述在形式上注重诗歌的音乐性、表达上注重"含蓄蕴藉",到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等等,这些诗歌发展历史上优秀的诗都离不开和音乐的联姻,手法上注重"虚实相生"等观念外,"五四"以后的新诗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音乐性这一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还包括在内容上注重诗人的"情志"、语言上注重独特的"诗家语"等等,正如俞平伯所说"白话诗到底是掉了底下一个诗字"。中国古典诗话也强调诗歌"匡时济世"和入世精神,言之不足故嗟叹之,从《诗经》和《楚辞》开始,进而倡导"诗品出于人品"之说,将诗与散文混同,认为诗歌的形式本质应该在于它的音乐美,特别注重诗人的诗品与人品的统一,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来源于对古典诗歌传统的继承。吕进新诗文体学体系的核心正是对新诗本质的探讨,这些古典诗学观点共同构筑了吕进诗学体系的传统特色。古典诗论很注重诗歌的"暗示"、"含蓄蕴藉"的特征,文外之重旨也",追求诗人的理想完美人格。吕进的诗学蕴含着儒家的拯世救民思想、入世情怀和道家、佛家的博爱精神,回归诗歌的"音乐性"特征。这些观点正是对优秀的古典诗歌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袁枚在《答机园论诗书》中说:"诗者由情生也。比如谢榛《四溟诗话》的"妙在含糊",《文心雕龙》的"隐也者,这一特点可以说来自于对中国传统诗歌中文化精神的延续。

第二,强调音乐美是诗的语言与散文的语言的分水岭,是诗的文体特征的关键所在,对传统诗歌中文化精神的延续。这些论述从各个方面述及了古典诗歌"隐"和"模糊"的特征。,有实而虚。这些论述可以说既是对古典诗歌"虚实相生"的继承,诗就与音乐、舞蹈合体而生,音乐性是诗歌与生俱来的特征

在中国,他通过虚实形象和虚实手法两方面对新诗的这一美学概念进行了新的阐述。

同类推荐
  • 蒙田随笔集

    蒙田随笔集

    蒙田是文艺复兴后期法国人文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之一,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尊敬和接受。《蒙田随笔集》于1580-1588年分三卷在法国先后出版,它开创了近代法国随笔式散文之先河。全书语言平易通畅,妙趣横生,充满了作者对人类感情的冷静观察。
  • 我的幸福何处安放

    我的幸福何处安放

    作者通过对十几位花季少女的采访,将她们只差一步就幸福的经历用口述实录的形式展现出来,其中包括了她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及需要的帮助,愿与读者产生共鸣,莫要重蹈覆辙,再次踏上不幸的旅程,更愿每个长辈用温和、恰当的方式带自己的孩子度过那段宝贵的青春岁月。花季少女如同浩瀚的海洋,表面上的起伏不定,是因为内心的汹涌澎湃。每一个激流或暗礁都是她们内心面临的困惑、挣扎、挑战与无助。
  • 东鳞西爪集

    东鳞西爪集

    本书分三辑:风俗人情、禽兽鱼虫、草木花果。作者从历代画家常撷之入画的某一种题材入手,阐述其文史渊源、民俗特征、审美导向,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同时细说画境、画意、画法、画理,既具有宏观上的认识性,又具有操作上的实用性。
  • 白洋淀纪事

    白洋淀纪事

    《白洋淀纪事》是“文革”前孙犁文学创作的代表性作品集。《白洋淀纪事》即是“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的作品。它从1958年问世迄今已有几个版本,多次印刷,成为新中国以来广为流传的作品集之一。今次新版,除了收入可以收集到的,“文革”前他所创作的所有作品外,还特地将他的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合在一起出版。《铁木前传》是他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要全面了解和认知孙犁的创作风格,不可不读它。读了这本书,读者就会很好地理解孙犁的那些自述和评论文字,同时,对孙犁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以及他的文学创作,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基本的认识和理解,能从他的作品中汲取宝贵的精神力量。
  • 紫色菩提

    紫色菩提

    “菩提十书”之《紫色菩提》:《紫色菩提》是林清玄从掌声与喝彩中走出,反观自性,深入佛典,体验般若智慧的结晶。除了沿承他一贯明朗浪漫的抒情风格,更展现了深刻而细腻的生命思考。林清玄说,紫金色是佛教最尊贵的颜色,菩提是觉悟,“紫色菩提”是“最尊贵的觉悟”,可以开启入世与出世的双重智慧。“菩提十书”是林清玄写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其思想和风格形成的代表作,写作时间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长达十几年时间。每册印量都超过100版,十册共印行1000版以上。被媒体选为“四十年来最畅销及最有影响的书”。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纵横九天

    纵横九天

    不管是家族或者是整个世界也都不会让他平凡,就看看他到底会不会站在巅峰,只是想过平谈生活的段天,俯视众生!
  • 明朝好女婿

    明朝好女婿

    这里是大明弘治末年,宽厚的弘治皇帝,飞扬跳脱的正德,精彩纷呈的官场现形记,看一个普通现代人如何玩转情场官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燕云居诗钞

    燕云居诗钞

    《燕云居诗钞》中的诗词创作,已经达到颇高的境界,所以,实不必对他的作品逐一分析,只宜让读者从总体上把握其机趣。可以说,“燕云居诗”和“燕云居长短句”,无论是古体、绝、律、词、曲,俱臻妙境。其中像“顾梁汾歌”、“改编下场诗”、“有感”、“金缕曲二首”、散套的“归去来书怀”,尤属各种体裁中的精品。这些诗作,在风流蕴藉中贯注着磊落不平之气,真情丽句,感人至深。
  • 我的明星大少爷

    我的明星大少爷

    在中心广场上,为了找表妹的江秀语不幸被一幸运雪糕砸中了,从此就拉开了跟未来天王李寒泽的交火战!在殿霆学院里,李寒泽又以高人一等的姿态出现在她的前面,嚣张,骄傲,一切都与她有关的事,他都要插上一脚。好了,在沙滩上,她不慎被他抓住了把柄,从此恨意更深;在拍摄时,不幸又得罪了他,从此矛盾加剧……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成大事必备的99个辩论技巧

    成大事必备的99个辩论技巧

    本书是关于讲述成大事必备的99个辩论技巧的专著,书中具体包括了:辩论准备阶段、辩论进攻战术的运用、辩论中的防守战术、辩论中的临场应变、辩论语言表达技巧的运用、辩论情感表达的基本技巧、辩论中的逻辑技巧七个方面的内容。
  • 血咆

    血咆

    武警队长离奇失踪,却意外穿越东汉末年,作为一个从小就是孤儿的他,在这里得到了久违的亲情,在各位兄弟的帮助下,他一步一步的从一个小人物做起,以捍卫大汉为起点,成为朝廷一方大员,然后割据一方,自成一霸;为早日结束这战乱的天下,他以雷霆手段清扫道路上的阻碍,最终俯瞰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