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5400000053

第53章 清初南中国虎灾记录的现象分析 (2)

在江西省,康熙版《浮梁县志·天文志》记载,顺治九年(1652)的浮梁县"虎踞西隅塔下为穴,自城垣倒坏后,虎常入城,至是踞之为穴。伤人畜甚多,署县同知许兆祥悬赏,令猎户捕杀"。康熙版《南康县志·祥异》记载,顺治十年(1549)的南康县"虎交城乡,白日撄人,行人踪寂,莲塘为甚"。嘉庆版《湖口县志·祥异》载,顺治八年(1651)"虎入城,知县冯先成召众合围",顺治九年夏大旱,"虎杀人,坝头、桥潭头、皂湖,各伤至数十人,下乡及黄茅潭尤甚"。顺治十七年(1660)"虎杀人于城中,入官麻"。雍正版《揭阳县志·祥异》记载,顺治十六年(1659),揭阳县"乡村患虎,九都之虎无处无之......山村日未夕即闭门,每多至十余只,白额白面长面不一"。同卷的《物产》又说"昔揭(阳)山中多虎患"。同治版《安远县志·杂类志·祥异》说:"(乾隆)十四年,版石五龙等堡,山虎骚扰,人多为其所噬,行旅戒道,樵采不通。知县董正重赏募善捕射者,同县兵乡人一月连捕五虎,卒获一虎,头大、嘴尖、尾短而扁。射虎者曰:此最恶,名彪,故形异他虎,群虎随之彼,肆爪牙毙人,群虎乃食。"

清初的南中国大地,似乎完全变成了一个野生老虎的世界。

但我们必须审慎地对待这些记录和描述。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每一只雄虎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通过在区域内四处撒尿的方式来划定,在这个范围内决不容许其他老虎前来相伴和群居,否则就会"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因此老虎在自然界是一种"满天星"式的分布。老虎也不会轻易地离开自己的领地外出,更不会与其他老虎结伙成群地四处漫游。除非是幼虎成年后必须离开其父母生活的领地,另外找寻自己的地盘。清代初年,在南中国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并没有受到毁灭性破坏的前提下,老虎也没有必要抛下自己更适应的山林环境,跑到城市和乡镇的人类社会中去漫游和"吃人"。

把虎患当作一种社会现象进行分析,这是中国各级地方志对清初社会形态的描述特点。这里面潜藏着丰富的政治内容,在清朝统治者眼中,就清初四川社会的情况而言,李自成、张献忠等"草寇"农民武装作乱,才是造成社会灾难的罪魁祸首,因此必须"强烈控诉旧社会的苦"。一批传统读书人或是出于根深蒂固的价值理念,或是因为身处清王朝统治下的不得已,都必须极力展示乃至于肆意夸大清初社会的荒芜情况,于是,"虎患"就成为展示社会荒芜的最佳形象。更何况恶魔张献忠本来就是"黄面长身虎颔,人号黄虎"!这些记录,几乎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经历了明清换代战争,尤其是经历了"张献忠剿四川"之后的清初,整个四川大地"靡有孑遗",人迹罕见,所以,就有"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大潮发生。

这首先是清王朝统治者的"定调"。《大清实录》、法式善的《陶庐杂录》等都记载了这样一件事:1713年,康熙六十大寿,吏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张鹏翮之父张烺(1627-1715)从四川遂宁跋涉数千里前往京城祝寿。康熙询问张鹏翮:"明末张献忠兵到四川,杀戮甚惨,曾有记其事之书籍否?"在得到没有的回答后,康熙提出:"李自成与张献忠在河南邓州分兵,张献忠遂至四川。其间详细,未能悉知。尔父今年八十有七,以张献忠入川计,约已十七八岁,必有确然见闻之处。尔问明,缮折进呈!"于是张烺奉旨将自己80余年人生经历撰成见闻回忆万余字的《烬余录》,再由儿子张鹏翮缮誊上呈。这就是《烬余录》中所说的:"四月,诏问流贼张献忠入川始末,命长子(指张鹏翮)具疏奏闻。"

在皇帝生日盛宴中发生的这件事,满朝文武大臣都知晓,明清换代战争中四川遭受"杀戮甚惨"的基本调子,就这样被确定下来。清王朝编修的《明史·张献忠传》说:"川中自遭献忠乱,列城内杂树成拱,狗食人肉若猛兽,虎豹啮人,死辄弃去,不尽食也。"作为国家正史,其中居然还出现了"将卒以杀人多少叙功,共杀男女六万万有奇"之类极度荒谬的数据统计--而明代整个中国的全部人口不过一亿!张献忠在四川就杀了六亿人?继后出现的各种著述,基本上就是沿袭这一路子渲染四川的"满目荒凉",而最突出的形象载体,就是"遍地皆虎"。

与张献忠有杀父之仇的沈荀蔚(其父为明朝成都府华阳县令沈云祚,被张献忠镇压),在《蜀难叙略》中记载:自顺治五年至八年春的三年多时间里,"川南虎豹大为民害,殆无虚日......民数十家聚于高楼,外列大木栅,极其坚厚,而虎亦入之;或自屋顶穿重楼而下,啮人以尽为度,亦不食。若取水,则悉众持兵杖多火鼓而出,然亦终有死者。如某州县民已食尽之报,往往见之。遗民之得免于刀兵饥馑疫疠者,又尽于虎矣。虽营阵中亦不能免其一二"。类似的还有参加过抗击大西政权的费密,明朝秀才补庠生、参加张献忠的成都科举考试而落第的欧阳直......出于对"贱民作乱"的正统价值观念和遭受战乱的愤懑,使他们的叙述都极力夸大四川"虎患"的严重和社会的凋敝。况且,他们的这些著述,都是按照要求报送清王朝专门机构"明史馆"备用备查的。

另一方面,清初文化人在行文时,时时刻刻都担心着头上高挂的利剑随时会斩向自己的头颅。康熙二年(1663)的庄廷"私修明史"案,株连而被杀者七十余人。康熙十八年(1679)开"明史馆",向社会强索明史资料,为避祸,民间许多明史资料被自行销毁或被窜改了。康熙五十年(1711),戴名世《南山集》案发生,因触犯"忌讳",又有许多人被杀和充军......我们今天看到清初文人的著述谬误甚多,此亦是原因之一。

"群虎白日出游"、"虎豹生殖转盛,昼夜群游城郭村圩之内"、"虎踪遍野"、"遍地皆虎,或一二十成群,或七八只同路"、"虎患,十百为群,或夜半扶椽瓦而下,尽啮室中老幼"......概而言之,清初人描绘四川虎患泛滥的著述,完全违反了生物科学的基本规律。我们还是从科学的角度来看:

动物学专家告诉我们:"成年的老虎外出、捕食都喜欢单兵作战,生活时喜独欢居","据专家调查,雄虎独处领域在200多平方公里,雌雄虎相近的领域为300多平方公里,可谓是'男女授受不亲'、老死不相往来。华南虎只有等到发情后才愿意进行异性间的接触","而且华南虎一年才发情1-2次,这就大大降低了雌雄虎正常交配的机会和交配后的受孕率"。还有动用各种科技手段为大量繁殖虎群而辛勤努力着的专业人士举例说:"这对虎在1988年至1998年的11年中共繁殖14胎,45子,其中27子成活,现存21子",一对华南虎在现代科技条件帮助下,享受着最好的生活条件,长达11年的繁殖存活数也不过20余只。这绝非孤证,另外一个研究团队的报告说:"目前在全国19个动物园里,共圈养着华南虎51只。虽然仅靠这51只华南虎重振其家族有一定的难度,但并非没有希望。科研人员加强了对圈养华南虎繁殖特性的研究,提高繁殖率。预计今后每年的种群增长率可达8%到10%,即每年成活6-8只虎仔,在10-16年的时间里,可望使华南虎的数量达到110--120只。"

有了这些现代科学数据,我们不难看到十余只、成百上千只的虎群突然出现在四川大地,漫游于城镇与乡村,甚至"有经数日,而一县之人俱尽残者"的清初社会现象描述,是何等的荒谬。

概而言之,各种地方志有关清初本地"虎患成灾"的记录,清初文人对明清换代战争后中国大地"遍地皆虎"的描述,有着肆意夸大甚至想象编造的性质。因为,短短的三四年中许多地方突然同时出现大量"虎群",只有调集全世界的老虎空投下去,才可能达到如此规模。把独来独往的独居动物,描述为群体行动方式,也违背了老虎的基本生活习性。老虎白天休息、潜伏的生理习性被清代各类著述篡改为"群虎白日出游"等,也透视出这些文字的荒谬。不幸的是,这些虚幻的编造文字,今天还被一些学者引证和作为立论的基本依据。

因此,无论是重修地方志,还是"读志"、"用志",都需要我们特别注意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去辨析和审视,切忌盲从前人和轻信旧志。这就是谭其骧先生的文章《地方史志不可偏废,旧志资料不可轻信》所明确提示的。

(作者单位:成都大学历史旅游文化学院)

同类推荐
  • 文化遗产研究(第一辑)

    文化遗产研究(第一辑)

    遗产是过去给未来的珍贵礼物。这份礼物的传递注定由生活在当下的我们来完成。这是怎样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任何一个民……
  • 一杯饮尽千年

    一杯饮尽千年

    这是一部灌注了丰沛的人文情愫之书,在从容书写之间,极尽冲和淡雅之风度,书尽千年风骚墨事。
  • 大国智慧

    大国智慧

    千百年来,日本、美国、中国、印度、德国、俄罗斯、法国这七个思想大国,在历史兴衰和发展方面具有典型的意义。本书将阐述其思想的历史,探寻其智慧的精髓,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埃及卢克索神庙法老像的底座镌有一句话:“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到过那里的人,没有不被这句话所震撼的。我们无法确定明天会发生什么,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智慧预测明天,自信地去表达、去实现我们的强国之梦。
  • 腊八节

    腊八节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跟大师学国学大全集

    跟大师学国学大全集

    “国学”一词,原是太学等学府的名称,在近代新文化运动前后,被赋予新的概念,用来指代“汉学”。随着国学的发展,其广度与深度已得到很大的拓展。现代的国学是以先秦儒家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又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以及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戏剧、明清小说、历代史学等,形成一套独特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时至今日,国学更是成为了增强民族凝聚力、重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可或缺的基石。真正的国学大师不仅学贯古今、人格高尚,更具有独到的开创性和深远的影响力。我国学界于近现代涌现出了一批既能放眼世界观天下,又能内省自身得真学的大方之家。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狂妃VS坏坏王爷

    狂妃VS坏坏王爷

    她凤凌舞是举国皆知的怯懦小姐,饱受欺压!当清冷的双眸再度睁开,重生后的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回眸一笑,天下风云起!“太子我不稀罕!”凤凌舞不屑的一掌便是将太子北宫夜击倒在地,眼底冷笑。她的男人,一定会是天下之尊!而不是这个以貌取人,肤浅的家伙!穿越的第一天,毁姐姐的容,打二夫人,将太子踹在脚下!昔日的怯懦再不复。宫宴晚上,她一曲凤舞九天,惊艳四座。惊绝了四王爷:“本王取你为妃可好?!”“姑奶奶的男人,只能携我一人,傲视天下!四王爷还不够格!”她不屑的扔下这句话,便离了去!却不料,遭人暗算。“力量这么弱小,你有什么资格狂!?”邪魅的男子救起凤凌舞,眼神里满是不屑。她袖口下的拳头紧握,拿什么来狂?!等我超过你时,你自会知道,我拿什么来狂!·“凤凌舞,本王愿以云楚国为聘,娶你为妃!”云楚国的太子带着传国玉玺向她提亲。她抽嘴:“不嫁!”“凤凌舞,你是本太子的!从你出生便是本太子的!”北宫国的太子厚着脸皮提亲,她冷眼:“滚开!”“凤凌舞,我是你的救命恩人,你得以身相许!”昆仑国的长公主嬉笑着插科打诨,她无语:“不要!”“我的小狂妃,求婚的事情还是本王来吧!本王一无所有,你愿不愿意嫁?!”她坚定的点点头:“愿意!”且看她一介女流,怎样傲视天下!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再苦也要笑一笑

    再苦也要笑一笑

    人生在世不过短短数年,要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名利如云卷云舒般坦然才能无意。我们的人生是短暂的,如果把功名利禄、荣耀光环看得太过重要,那么很容易迷失在那些肤浅的东西上,从而丢失了人生的真谛。《时光文库:再苦也要笑一笑》用通俗的语言,将人生浅显而又深刻的生活哲理向您娓娓道来,希望它能够让您重新感悟人生的真谛和美好,放下过去的包袱,面带微笑走上新的征途。
  • 傲娇小萌妞:大神请上钩

    傲娇小萌妞:大神请上钩

    在生活,他是她的邻居;在校园,他是她的主席;在公司,他是她的boss;在网游,他更是她的大神!!天哪,可她对这朵桃花还真看不厌啊!……初念和启辰在商场约会,她看上了一双长筒靴,很是满意。启辰:“你要买?”初念:“不买。”启辰瞥了她一眼:“不适合你,太粗。”启辰:“刮风时,包里要带板砖。”初念:“我觉得带金子好,密度大,沉!”启辰抱着初念,蜻蜓点水般付过她的唇:“会连人带包抢走的。”初念卖萌了:“你不说,谁知道啊。”等下!初念望着大神!他!他刚夺了她的初吻啊!!新作求支持,《晚点遇见你,余生都是你》各位大大想要各种批评,各种闲聊,各种指点请加入晚点读书群,各种妹子等着撩:175390377
  • 科学进化史

    科学进化史

    本书是一部科学发展的全景史,是在英国BBC电视系列节目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作者追溯了科学的发展,并将科学视为人不同于动物园的主要特征。书中历数不同时期人类的得大发明,从结绳记事儿到几何演算,从牛顿力学到狭义相对论。作者认为知识的进步均可视为人类试图理解自然,并控制自然的努力。作者对每一重大思想理论,均予以深刻的评价,并力图将自然背后的规律以常人可以理解的语言展现出来。本书不仅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将读者带入一个科学世界,而且还将读者带入一个全新的文明世界。
  • 培养孩子热爱学习的91个妙招

    培养孩子热爱学习的91个妙招

    《培养孩子热爱学习的91个妙招》针对孩子学习的心理特点,从中外成功的家教中,精心萃取了让孩子从小爱上学习的有效方法,总结出培养孩子爱学、乐学、善学的91个妙招。这些妙招,招招受家长欢迎,招招让孩子受益。可以说,本身是一本通俗简明、易学活用的家教方法全书。
  • 碎了时光,暖了情殇

    碎了时光,暖了情殇

    原来,委曲求全和他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上劝他多多珍惜未婚妻,工作上又为他卖命加班争业绩。从送公司,送房子,认做姐弟。或许都是天注定的,弟弟突然一去不复返,送车子到送未婚夫,逢人便说她有一个帅小弟。到最后,有一种爱,又要忙着管理公司,亮如橘色,那年他们十六七,姐姐为此念叨十来年,碎了时光,可他居然不记得她这个姐姐。可到最后送丈夫,不是看到他被人追着说流氓,就是见他倒卖成人用品。为了让他早点恢复记忆,暖了情殇!--情节虚构,还要应对被他伤了心的情人,再见时,请勿模仿,他更是当起了甩手掌柜。他却一直杳无音讯。十年人事两不知,她都默默的接受。让她又要忙着生活。人品变差了没关系,她却迟迟不肯踏出那一步
  • 谋略的故事

    谋略的故事

    很多人为如何提高自己处世、办事的策略苦恼不已,读了很多智谋类书籍也无济于事。殊不知一滴水里就蕴藏着浩潮的大海,一个小故事中就孕育着博大的智慧。本书共收录了近300则中国古代经典的谋务故事,这些故事都是从浩如烟海的古代谋略典籍中摘选出来的。其中很多故事被国外无数政治家、军事家和企业家奉为经典。本书分政治谋略、军事谋略、断案谋略、说辩谋略、智童谋略等五大部分。与其他智谋类书籍相比,本书所辑故事短小精练,但对于人们提高办事能力,丰富人生智慧的意义却毫不逊色。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