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7400000062

第62章 有得也有失,有失才会有得 (5)

而根据《吴越春秋》记载:范蠡在协助越王勾践复国以后即功成身退。临走时还留下一封信,劝自己的朋友文种急流勇退。范蠡在信中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可与共患难而不可与共富贵,你要及时地走呀!”但文种没有听从范蠡的劝告及时隐退,而是装病不肯上朝。后来果如范蠡所言,勾践赐给文种“属镂”剑,也就是当初吴王夫差命伍子胥自刎之剑,并对他说:“先生教寡人七种杀人灭国的方法,寡人用其中三种就灭了吴国,还有四种就在先生身上用用吧。”文种临死前仰天长叹:“古人说:‘大德不报。’我不听范少伯(范蠡)之言,乃为越王所杀,岂不是太蠢了!”

文种是太蠢了,不仅是范蠡跟他说过,前面还有伍子胥之死这样一个十分生动的例子在那里,他竟然都没有看见,那么被杀害又有什么奇怪的呢?可惜历史上像孙武、范蠡那样功成身退的人不多,像伍子胥、文种一样功成不退的人倒很多,像后来的韩信、英布、彭越等人贪图富贵不退,最后都被刘邦、吕后杀害。也许正如孟子说的:“欲贵者,人之同心也。”贪图功名富贵固然是人之常情,无论古今,概莫能外。我国解放初期,干部评衔定级,也有人为此争吵不休,甚至是痛哭流涕。毛主席就曾经说:“我们现在有些同志,他们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评级时。”读了上面的故事,我们就要明白一个道理:我们在公司、在单位有了功劳后,不要居功,更不能贪功,否则,被疏远、被辞退,都是很有可能的。

12.审时度势才能恰到好处

做事情的最佳状态当然是恰到好处,要达到这个状态就得要学会审时度势。所谓审时度势,就是说要仔细观察,研究、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以达到行动的最佳效果。而生活的难处,就是你永远不知道等待你的是什么。当然,生活中的妙处也在这里,那些善于审时度势的人,总是会让人赞叹不已。

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陈平,就是一个善于审时度势的人。

公元前209年,陈胜在大泽乡起义,紧接着天下就是群雄并起。陈平先是在项羽手下做事,然而刚愎自用的项羽并不重视他,陈平郁郁不得志。后来,他在鸿门宴上见到了刘邦,并认为刘邦将来必成大器,于是,才华横溢的陈平就“身在楚营心在汉”了。鸿门宴之后,项羽听信了范增的主意,把刘邦软禁在咸阳。刘邦问张良应该怎么办,可张良也身陷敌营,一筹莫展。这时,他想到了陈平,张良决定孤注一掷,于是他暗中找到了陈平。

这两个聪明人一见如故,临别时张良直言来访的意图,陈平思考片刻后,说:“要从项羽身边救出刘邦,首先要让范增离开项羽一些天,不然怎么也不行。”可是怎么样才能让范增离开,并还不让他怀疑呢?范增曾经向项羽的叔叔项梁献策说:“秦灭六国,楚国最为冤屈,所以有人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您起兵江东,楚国的百姓之所以跟从您,是因为您家人世代都是楚国的将军,只有你们才能恢复楚国。”项梁采纳了范增的建议,便以楚王的后裔为楚怀王,又假借他的名号来号令天下。后来楚怀王见项羽为人残暴,便不肯重用他,而号称西楚霸王的项羽,也更没把楚怀王放在眼里。不料,楚怀王虽然只是名义的王,但项羽的做法还是让天下的诸侯们都很不满意。

于是,第二天,陈平就跟项羽说:“如果给怀王上义帝的尊号,并送他到郴州去养老,这样就能以此号召天下了。”这次陈平的话,正中项羽的心意。不久,范增上朝见项羽,项羽便这样对范增说。范增一听也觉得有理,便说:“大王,这事儿还真得解决,宜快不宜迟。而且,这事儿还就得我去。”但范增毕竟也是很高明的谋士,临行前向项羽提出三件事,第一件就是不能让刘邦回到汉中,项羽答应后,范增才走。陈平估计范增走远了,就趁着早朝奏上一本说:“天下刚安定下来,必须节约。现在诸侯们聚集咸阳,每路兵马都不下四万人,军粮的负担极重,若不赶快让诸侯们回国,恐怕老百姓就负担不起了。”

项羽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传旨:天下诸侯,马上做好返回封地的准备,唯有把刘邦留在咸阳。项羽扣住刘邦,也在陈平的意料之中,陈平趁各路诸侯返回封地的机会,授意张良,使用声东击西的计策。于是,刘邦依张良之意上表,向项羽请假回故乡沛县省亲。项羽犹疑不决,张良故意说:“不能叫刘邦回乡取家眷,不然他也许就在沛县称王了。您不如派遣他带着残兵败将回汉中去,再派人去沛县取他的家眷做人质,好教他规规矩矩做人。”陈平也乘机上奏:“陛下既封刘邦为汉王,也已经布告天下,却不让他上任,恐怕不足以取信天下吧。不如听张良的话,把刘邦的眷属当人质,留在咸阳,遣他回汉中去,这样既可以保全信用,又可以约束刘邦,这不是两全其美吗?”项羽想来想去,最后竟然同意了。

公元前205年春,因为司马卯背叛项羽后又投降刘邦,项羽便迁怒陈平。陈平不仅遭到了项羽的责备,而且他出的计谋项羽也不再采纳。陈平见情况不妙,于是挂印封金,偷偷地走了。他想起在刘邦手下的魏无知是自己的老朋友,不如也去投奔他。天快黑时,陈平逃到了黄河边。陈平上了船后,见船夫的眼睛老盯着自己身上的包袱看。心想这人可能是水盗,以为他身上带着珠宝,想图财害命。陈平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他脱了衣服,扔在船上,光着上身来帮船夫划船。船夫看他腰间什么也没有,衣服掉在船上也没有什么声音,知道他身上没有什么贵重物,也就打消了加害他的念头。陈平经过魏无知推荐,见到了刘邦。两人纵论天下大事,十分投机,陈平也因此受到重用。从此,陈平一心一意为刘邦夺取天下,成为西汉安邦定国的著名谋臣。

公元前195年,高祖刘邦击败叛军英布归来,创伤发作就病倒了。他刚回到长安,就听说樊哙要反叛。大怒之下便命令陈平以传达诏书的名义前往樊哙军中,并在车中暗暗载上周勃,等到了军营后,立即斩杀樊哙,再由周勃夺印代替。陈平、周勃当即动身,两人在途中边走边细心合计。陈平说:“樊哙是皇上的老部下,劳苦功高。况且他又是吕后的妹夫,可以说是皇亲国戚,位高爵显。眼下皇上正在气头上,万一他后悔了,我们怎么办?再说皇帝病得这么厉害,吕后的权势又很大,她们姐妹二人必然会在皇上身旁搬弄是非,到那时难免会归罪于咱们两人。”周勃一时没有了主张,便问:“难道把樊哙放了?”陈平说:“放是不能放的,咱们不如把他绑上囚车,送到长安,或杀或免,让皇上自己决定。”

当他们捉住樊哙,还在返回的路途中时,就听说刘邦驾崩了。陈平想:现在朝中必然由吕后主持政事,幸亏先前未斩樊哙,还好向吕后交待。可即便如此,陈平也怕夜长梦多,他立即快马赶往长安。到了长安后,他跌跌撞撞地跑入宫中,跪倒在汉高祖的灵前,边哭边说:“您让我就地斩决樊哙,我不敢轻易处置大臣,现在已经把樊哙押解回来了。”他这话很显然是说给活人听的。吕后姐妹听说樊哙没死,都松了一口气。看着陈平泪流满面的样子,就宽慰陈平,还拜他为郎中令,让他辅助新皇。陈平从而又避免了一场大灾害。

陈平不愧是历史上著名的谋略家,他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能审时度势。通过估量自己与对手的力量,再决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他知道范增是个厉害的角色,所以用计谋先把他弄走;他发现船夫要谋财害命,又赶紧不动声色地证明自己没钱;他也明白刘邦与吕后都爱护樊哙,所以不肯杀樊哙。世界上从来没有完美的计划,因为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能审时度势才是最好的计划。一个不懂得分析局势、权衡利弊的人,很难有所成就,而一个能够洞察大势的人必定是智者。因为能够洞察大势的人,他能够把握大环境的变化,不会判断错了方向,他们成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无论是进还是退,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懂得对形势作出正确的判断。只有对事情发展的大趋势作出了正确的判断,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行动起来才能恰到好处。如果不知道审时度势,死板地按照原先的计划行动,结果常常是与目标背道而驰。

13.权衡利弊之后再作决定

权衡利弊是指一个人,在心里衡量事情的正反面,比较哪一个有利,哪一个有害,尽可能公平客观地处理事情。权衡利弊之后再作决定,是我们获得成功的重要法则。

《孙子兵法?始计篇》指出:“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大意是,开战之前就充分估量了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开战之后就往往会取得胜利;很少分析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开战之后就往往会失败;更何况开战之前还没有权衡的呢!可见权衡利弊在战争中是何等的重要。在处理问题时,反复权衡利弊,事情就处理得越好。凡事不动脑筋先想一想,在没有充分考虑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的情况下就莽撞行事,必然碰壁,所以古人云:“三思而后行。”

第二次中东冲突之后,美国与俄国在中东的对抗更加激烈,以色列得到了美国的支持,而俄国则大力资助阿拉伯国家。它向埃及、叙利亚等国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以色列也从美国得到先进的武器装备。当时以色列情报机构的首脑是摩沙迪,他的高级间谍伊莱?科恩秘密地打入了叙利亚的情报机构,担任了顾问的要职,能够获取叙利亚的许多军事机密。有一次,科恩获悉二战时的老牌**分子费朗茨?拉德马赫尔匿藏在叙利亚。由于在二战时,**德国丧心病狂地进行了灭绝犹太民族的杀戮,因此,战后以犹太民族为主体的以色列,把追捕逃脱的**分子作为十分重要的国家任务,而且还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而费朗茨?拉德马赫尔是残害了无数犹太人的刽子手,也是一个有名的漏网分子。如果抓获了这个**分子,将能大大振奋以色列国民的精神和官兵的士气。

伊莱?科恩立即就将这个情报发给上司摩沙迪,建议由他就近将这个**刽子手除掉。这个建议确实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但是摩沙迪却下令给科恩:“切勿行动,请放弃这个目标!”当然,并不是摩沙迪有意放过这个刽子手,而是他非常清楚,如果除掉了费朗茨?拉德马赫尔,势必要暴露伊莱?科恩的身份。而当时中东形势非常紧张,伊莱?科恩的主要任务是搜集叙利亚的军事情报。费朗茨?拉德马赫尔虽然罪恶滔天,但现在他对以色列已经构不成任何威胁,而叙利亚正虎视眈眈地准备和以色列进行战争。两者相比,摩沙迪当然宁可放弃刺杀费朗茨?拉德马赫尔这个次要的目标,而抓住军事情报这个主要目标。伊莱?科恩接到了总部的指令后,心犹不甘,他再次请示:“就让我给那个**分子寄一枚炸弹去,恐吓他一下也行。”摩沙迪仍旧指示:“切勿行动,请放弃这个目标!”

最终伊莱?科恩没有冲动地盲目行事,而是专心致志地搜集叙利亚的备战情报。后来,他发现在戈兰高地,叙军正在修筑强大的工事,就把这个情报发给了总部。不久,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了,以色列根据伊莱?科恩提供的情报很快攻占了戈兰高地,从而使以色列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大获全胜。

如果伊莱?科恩当时图一时的痛快刺杀了**分子,从此他在叙利亚就无法存身了,也就不可能再获取后来的重要情报。暂时放弃刺杀**分子的行动却为中东战争的胜利继续努力,这是非常值得的。英明的摩沙迪正是权衡了利弊才能坚决放弃小目标,最终成就大目标。所以说权衡利弊才能分辨孰轻孰重,才不会因小失大。在犹太人的经典《塔木德》一书,这样告诫世人:“在仔细权衡利弊得失之前,不可采取盲目的行动。”这句话对犹太人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聪明的犹太人是不会盲目行动的。

只有在权衡利弊之后,才能做到进退相宜。做任何事情,都有得有失,当失去的要比得到的更重要时,就应该克制自己不要盲目行动;当能得到的比失去的更重要时,就应该勇往直前。权衡利弊就是进退的准绳,取舍之间包含着人生的智慧。

同类推荐
  • 人生智慧的25堂课

    人生智慧的25堂课

    繁忙紧张的现代人忙碌着一项项大事业,那些智慧的故事蒙着灰尘静静地躺在脑海深处。直到有一天,他们抱着自己的小宝宝,才想起去买本童话书,给孩子们讲故事。真的只有孩子们才需要故事吗?有许多人生智慧故事很精彩,可惜太长;有许多人生智慧故事很精简,但已流传甚广。在《人生智慧的25堂课》一书里,作者龙柒精挑细选,力图为大家献上一份精彩的人生智慧课,滴水藏海,小中见大。翻开《人生智慧的25堂课》,慢慢去读吧,慢慢去做吧,不要让智慧消化不良,融入血液的营养才是真正的收获。
  • 这样说就对了

    这样说就对了

    说话不当,办事不畅;说话到位,事半功倍。看好场景,说对路的话;瞅准对象,说恰当的话;抓住关键,说准确的话;营造气氛,说动听的话;把握语调,说严谨的话;注重仪表,说得体的话;难以启齿的话婉转说,把话说得滴水不漏,把话说到心窝里,说话有分寸讲尺度,怎么说和说得对一样重要。
  • 只对女人说

    只对女人说

    《只对女人说》既是一本女性生理科普小书,也是一本幸福生活指南,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其中有很多桂质良教授亲身经历的临床案例,无论是心理上的,还是生理上的,一应俱全。本书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对女人的一生中所遇到的问题,如孕育、生产、婚姻、绝经期、衰老等内容一一作了解答与探讨。这本小书就如同你的闺蜜一般悄悄絮语,作者用知识分子的严谨、准确和女性的优雅、温润,为我们娓娓道来一些临床私房话,告诉你那些作为女人应该知道的事儿,提醒女性朋友如何认识自身,如何适应生理变化,如何实现角色转变,以及如何破解生活中绕不开的难题,从而做出正确抉择,以便最佳地实现自我。
  • 低调做人的哲学

    低调做人的哲学

    本书旨在引领读者体会低调做人的精妙要义,从心态、姿态、言辞、行为、处世、职场、家庭等多个方面讲述了低调做人的人生哲学。鲜活的案例与生动的说理相结合,读者可以从中获得心灵的启迪,领悟智慧人生的秘诀。
  • 花间一枝禅

    花间一枝禅

    禅宗固然是中国佛教的,中国佛学的特色,但从释迦牟尼所创立的整个佛学的体系而言,它的基本宗旨,与最高的目的,并非因与中国文化融会以后,就根本推翻了释迦佛教的主旨,只是在教授法的方式,与表达最高真谛的言辞与方法
热门推荐
  • 王妃弃夫

    王妃弃夫

    她叫蓝枫,二十一世纪的新新女性...她只是在KFC看帅哥看得入迷了点,结果就倒霉的被玻璃砸死了...然后,她穿越了,跟许多小说里说的一样,狗血的桥段啊!可她并没有穿成倾国倾城的大美人,而是一个八岁大的小女孩儿秉着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决不坐着的宗旨,她决定,她要做一个懒人,一个穿越史上最懒的人…好事不找她,坏事光顾她,这不,才刚长大成人呢!就接到圣旨要她嫁人,好吧!嫁就嫁吧,反正只是换个地方吃饭睡觉而已…但是为什么?这情况似乎有点不对啊!怎么新婚之夜这王爷就对她霸王硬上弓…☆☆☆☆☆☆☆☆☆☆★★★★★☆☆☆☆☆☆☆☆☆她只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她只想安安静静的过日子。可是为什么这点小小的愿望都不可以满足她。***王爷夫君她不稀罕,尊贵的皇帝她高攀不上...她只想找个爱自己疼自己的男人,她的老公心里不能有别人,这点小小的愿望不过分吧!可是为什么当她好不容易找到这样的人时,她却眼睁睁的看着幸福从指间溜走…丫丫在这里慎重又慎重的说明一下:关于王妃这个文,开篇不是很好...并且文有些慢热,希望要入坑和想入坑的读者朋友们抽出五秒钟想想看再决定要不要入...推荐姐的文,超好看的:《永不为妾》胭脂的‘蛊后’超级好看:胭脂的文布局严谨,精彩不容错过强悍无比的猫猫,她的更加不能错过:【傻王的嗜血冷妃】白猫黑猫推荐五毒阁精彩好文:《禁锢至爱》没见过的东家《双博士皇后》冬火儿《迷惑众相公》杖小竹《废后重生》随意风《王妃弃夫》姚丫丫***谢谢所有看文的亲,祝大家天天开心...
  • 亲亲花神恋爱师

    亲亲花神恋爱师

    一千年前,天界中的花神芊珞与水神岚澈相恋。然而,天帝唯一的女儿璃姬却因心爱岚澈而对他们恋情进行百般阻挠,并要求天帝下旨命岚澈娶自己为妻,没想到遭到了岚澈的强烈反对。岚澈和芊珞的举动激怒了天帝,于是,他在愤怒之中摄取了岚澈与芊珞的记忆存放在魔法神球中,并且收回他们所有的灵力,打回花朵与溪水,经历千年,重新修炼。同时,这一举动也使天帝除掉了唯一会对自己造成威胁的冥界之主——修瓦罗。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青少年受益一生的感恩故事

    青少年受益一生的感恩故事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困难、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旷达地处理。当你遇到挫折时,是一味地埋怨生活,从此变得消沉、萎靡不振?还是对生活满怀感恩,重新振作起来?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千年泪

    千年泪

    你颠覆山河,与我何干?落轩窗,点青灯,妆为君抹。只为那一袭翩然身影顾。乱世流离,不卸红妆,等你一声唤。娘子来世为你盘发簪,再戴冠。
  • 破译人性弱点的密码

    破译人性弱点的密码

    本书分别从人性中的贪得无厌、自寻烦恼、缺乏目标、消极怯懦、沉溺幻想、优柔寡断、依赖借口、忽视细节、满腹抱怨、内心浮躁、爱慕虚荣、自私自利等几大弱点入手,让人们更好地认识这些弱点,并正视自己,审视内心,发现自身存在的缺陷,进而战胜自身最顽固的弱点!
  • 人口与姓名(和谐教育丛书)

    人口与姓名(和谐教育丛书)

    人口作为一个生物群体,有出生、成长、衰老、死亡的生命过程,有自身遗传、变异以及全部生理机能。实现生命活动是人口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本书介绍了与人口科学及人口发展历史相关的之时,也技术了姓名发展的过程。
  • 岳飞传:还我河山

    岳飞传:还我河山

    《岳飞传》是武侠一代宗师还珠楼主最重要的历史小说之一。全书20回,讲述了岳飞从一个贫家之子成长为一代名将,最后含冤屈死的悲壮生平。书中贯穿岳飞一生的主线如拜周侗为师的曲折,大战仇敌的紧张,抗击金兵的智勇,剿灭群盗的恩威并施,都描写得大气简洁,极富传奇色彩;虽然大开大合,然而并不粗疏,对生活细节的描写,尤其具有人情味。对人物的心理也刻画得细致入微。岳飞的精忠报国、顾全大局、仁爱谦逊,都写得极其充实。本书主要依据《宋史·岳飞列传》而作;采用旧式武侠小说的笔法,注重故事的布局结构,突出戏剧性与传奇性,充分、恰当地体现了岳飞一代名将的风采,确为一部超好看的岳飞传记。
  • 无后为大

    无后为大

    《无后为大》详述了自己不要孩子的理由,通过对生命、成长、教育、社会、伦理、环境等问题的讨论,试图以这本书满怀诚意地探讨现代人的母题之一——生育。全书分为“上篇:人生神圣”、“中篇:内心惶惑”和“下篇:外在恐慌”三大部分。上篇主要叙述作者对于生命创造的敬畏,“被生者”的权利和个人生活的转变。从中篇起,作者开始向繁育子女的传统观念发起挑战,批评生养关系中的占有欲和控制欲、孝道的荒诞、经验主义对自由的限制和家庭角色的错乱。用自己和朋友的经历来谈父母的职责、如何尊重他人、如何爱人。在下篇里,挑战延伸到社会环境,对政治、社会、教育体制、环保现状进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