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理会里出现的情况使尼赫鲁在国内招致非议,有人说:“1949年把克什米尔的前途交给联合国,是一位理想主义的总理因相信各国友谊而犯下的外交错误……印度的军队和人民那时认为,由于潘迪特?尼赫鲁把这个问题交给联合国和让公民投票决定,才使得巴基斯坦念念不忘得到克什米尔。当时,最好是当场把巴基斯坦的军队从他们所占有的那一小部分土地上驱逐出去。”转引自克里尚?巴蒂亚着,《英迪拉?甘地》,上海师大外语系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36页。这种物议是非常偏激的,完全是感情用事,根本没有考虑问题发生的具体背景,尼赫鲁不应该遭受这样的谴责。饱受折磨的不仅仅是尼赫鲁,他的老对手真纳同样也束手无策。赫克托?博莱索说“克什米尔争端提交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在那里等待解决。……这个问题已不是英国议会中的难题了。它已成为超越真纳先生的控制,由世界各国来决定的一个悲剧。”[英]赫克托?博莱索着,《巴基斯坦的缔造者:真纳传》,李荣熙译,商务印书馆,1977年,第259页。克什米尔问题从提交联合国之后,它就走出了南亚的范围,不再是一个地区问题,而成为全球政治斗争的一部分。
三、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的分裂
贾迪希?布朗说:“克什米尔问题自从提交联合国之后,它就把具有各种政治逆流的世界团体卷入一场地方争端,给双方提供了一个陈列他们的控诉与反控诉的国际舞台,从而拖延了该争端的解决,致使双方损失了宝贵的名声和珍贵的资源,这些都被耗费在国防军工业而非急需它们的发展项目之中。”Brown, Judith M,Nehru,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 1999, p76尽管联合国是世界上最多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但在其中起支配作用的只是安理会里的几大常任理事国,在早期美国和苏联更是几乎垄断了联合国。因此,本书将着重阐述它们的政策对克什米尔问题的影响。
1948年1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一项决议案,要求印巴两国避免采取任何有可能恶化局势的措施,以及在克什米尔成立一个中立行政机构。印度驻联合国代表戈帕拉斯瓦米?阿扬加尔反对这两项议案。他主张安理会的任务是驱逐进行侵袭的部落民,确保早日实现停止敌对的行动;并重申其原先的立场,认为克什米尔的前途不应成为争吵的论点Kumar, Vijay,Anglo-American Plot against Kashmir, Bombay: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54, p80。他要求安理会休会,好让他回国请示。 安理会对克什米尔问题的处理方式在印度激起强烈反响,国民情绪激昂。据蒙巴顿的私人秘书坎贝尔记载:
对于联合国迟迟不接受它对于克什米尔发生了侵略行为的基本控诉,印度感到大惑不解。迟迟不接受在这里不仅仅看作是拘泥于形式,并且是他们愤愤不平的主要原因,因为本着匡扶正义而建立的联合国对于克什米尔的和平受到威胁熟视无睹。因此,他们日渐怀疑联合国正在变成助长国际强权的会场。美国代表瓦伦?奥斯丁和英国代表诺尔-贝克的公开言论便是证据。这两人在印度受到狂热的谴责,因为他们由于许多不可告人的理由而无耻地袒护巴基斯坦。
印度举国上下真实地感受到幻想破灭,由此而自然产生的一个反应是,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印度最大的希望来自于苏俄及其卫星国家,无论进行调解或是使用否决权。Campbell-Johnson, Alan, Mission with Mountbatten, New York: Atheneum, 1985, pp286-297
1948年4月,印军对克什米尔发动新的攻势,在查谟以拉佐里为目标,在克什米尔以穆扎法拉巴德为目标。4月21日,印军攻占了拉佐里,同时筹划分两路进攻穆扎法拉巴德。同一日,安理会通过决议,既没有理会印巴双方的争吵,也未触及加入合法与否的复杂性,仅要求双方停火,为举行公决创造条件。决议要求巴基斯坦应首先利用影响使部落民武装退出克什米尔,然后印度再把军队减少到能维持治安的最低限度。克什米尔的现任政府应扩大,以容纳各党派。为了进行公决,决议还建议由联合国任命一个拥有实权而且负责的公民投票负责人。最后,决议还规定成立联合国印巴委员会(由英国、美国、阿根廷、比利时、哥伦比亚和捷克斯洛伐克六国代表组成)来承担主持和监督公民投票的使命。在这次表决过程中,苏联驻安理会代表葛罗米柯对所有表决都弃权,很明显是为了便于未来自由行动Ahmad, Bashir, Ph.D., The Politics of the Major Powers Toward the Kashmir Dispute: 1947-1965, Nebraska University, 1972, p143。
印度政府接受了这项决议案。但这项决议案的通过对克什米尔的主权及其民族运动是一个打击,因此遭到克什米尔政府的反对。尼赫鲁对安理会派一名委员出使印度和巴基斯坦表示欢迎。1948年5月5日,他在给安理会主席的信中写道:“印度政府很抱歉,它不能履行决议案的某些部分,印度代表团曾对那些部分的反对意见作了明白的申诉。与代表团商讨后,印度政府完全赞同他们所申诉的反对意见。如果安理会决定仍将派遣委员……印度政府将乐于和他商谈。”Kumar, Vijay,Anglo-American Plot against Kashmir, Bombay: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54, p90
外交斡旋进行的同时,印军在克什米尔发动了一轮新的攻势,已经逼近巴基斯坦的边界。巴军总司令格莱西将军竭力主张派遣巴军入克什米尔与印军作战,直截了当地宣称:“巴基斯坦如果不想面对另一场275万人被驱赶出家门的严重的难民问题,如果不能听任印度坐在巴基斯坦的家门口恣意妄为,如果不想让士气涣散民心消沉到危险的程度,如果巴基斯坦内部的政治势力不想得到鼓励和纵容到被颠覆,那就必须不让印军越过乌里-蓬奇-瑙歇拉线。”Quoted in 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 Verdict on Kashmir: being an account of the Security Council debate from 21st February to 2nd April 1951, New York: sn: 1955 p371948年5月,巴基斯坦派遣正规军开进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与那里的印军作战。
为了制止印巴两国的军事行动,8月13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印巴委员会提出的停火决议,主要内容是:
(一)向印巴两国统领下的一切武装同时发布立即停火的命令。(二)由于巴基斯坦军队出现在克什米尔构成了局势的重大变化,巴基斯坦应该撤出它的军队。(三)不是正常居住在该土邦的部族民和巴基斯坦国民也应该撤出。(四)巴基斯坦军队退出的地方,暂由当局在印巴委员会的监督下进行管理,留待最后处理。(五)当部落民和巴基斯坦国民已经撤出以及巴基斯坦军队正在撤出之时,印度政府将开始撤出其军队的大部分。(六)印度政府得在停火实际控制线内保持最低限度的必要数量的军队,以协助地方当局维持法律和秩序。Hingorani, R C, Nehrus foreign policy, New Delhi: Oxford & IBH Pub, 1989, p16
印度政府对于这些明显有利于自己的决议表示欢迎,在接到这个决议案后,要求印巴委员会解释其中的两个主要问题:关于国民会议党政府在停火线以外的主权,以及该土邦具有战略重要性的北部和东北部的未来行政权。关于第一个问题,尼赫鲁在8月20日给印巴预委会主席的信里认为决议案不得解释为或作为下列实施的根据:(一)引用到查谟和克什米尔政府对于巴军所撤离的地区的主权问题,(二)对于所谓“自由克什米尔”政府的承认,(三)使得这个地区在停战期间造成不利于该土邦的任何方式的兼并Kumar, Vijay, Anglo-American Plot against Kashmir, Bombay: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54, p96。
1948年9月29日,反映苏联官方立场的杂志《新时代》该杂志的旧名称是《战争与工人阶级》,二战结束后由斯大林定名为《新时代》。(参见瓦列金?别列什科夫着,《斯大林私人翻译回忆录》,薛福岐译,海南出版社,2004年,第368-369页)发表了一篇题为“克什米尔战争”的署名O奥里斯托弗的评论文章,里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