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利则条约》是《拉合尔条约》的续约,标志着第一次英锡战争结束,英国人正式把克什米尔等地卖给古拉伯·辛格。通过这两个条约,英国确立了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的主权地位,扶植了一个脱离锡克帝国的亲英政权。这样,英国人把印度教徒的统治强加在穆斯林头上,从而在次大陆的英国权力的两个继承者之间撒下了激烈争吵的种子。[澳]内维尔?马克斯维尔着,《印度对华战争》,陆仁译,三联书店,1971年,第20页。另注:关于古拉伯·辛格付了多少钱以及在什么时候支付,学术界对此有争议。
有学者认为,这纯粹是一场政治交易,条文所写的数字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实际上只付了很少的钱,甚至根本就没有付钱。因为英国人决心借助古拉伯·辛格的力量来约束山区酋长们的反抗精神,以及阻止来自中国人、廓尔克人和阿富汗人的侵犯。古拉伯·辛格很容易就能做到这一点,而且他对英国的忠诚早已经受了考验。(Hassnain, FM, British Diplomacy in Kashmir,1846-1921: Kashmir in Anglo-Russian politics, New Delhi: Sterling Publishing, 1974, p17)
尽管拉合尔王室被英国政府逼迫把克什米尔等地区卖给了古拉伯·辛格,但锡克国驻克什米尔的省督谢赫·伊马目乌德丁拒绝接受这一改变,数次打败古拉伯·辛格派去的接收官员。直到1846年11月9日,古拉伯·辛格才在英国和拉合尔王室的军队帮助下,建立起对克什米尔的有效控制。因此,不仅他对克什米尔的头衔,而且他对克什米尔的实际拥有,都完全是在英国的帮助下才实现的。Lakhanpal, PL, Essential Document and Notes on Kashmir Dispute, Delhi: International Books, 1965, p24第二次英锡战争(1848-1849)之后,锡克帝国彻底瓦解。1849年3月29日,英国宣布把旁遮普并入英印领地,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由印度总督直接统治。
随着锡克帝国的瓦解,多格拉王室逐渐取代锡克人,成为克什米尔的实际统治者。英国无意占领克什米尔而把它卖给古拉伯·辛格,这是基于多种因素考虑的。首先,在英国对阿富汗用兵和兼并旁遮普的长期战争中,古拉伯·辛格多次帮助它,对于它取得胜利居功甚伟。英国曾经答应酬谢他,克什米尔就是其中的交易品。所以,转售克什米尔只是英国兑现承诺而已。其次,因为长期的征服战争,英国在财政上已经难以支撑新的军事行动,至少暂时要避免再进行战争。第三,当时旁遮普还没有完全被征服,锡克人还有一定的实力。英国此时的主要目的是分裂锡克帝国,把其领土的山区部分从平原部分割裂出去,以此削弱它Hassnain, FM, British Diplomacy in Kashmir, 1846-1921: Kashmir in Anglo-Russian politics, New Delhi: Sterling Publishing, 1974, p36。
其实,最重要的一点是,克什米尔山高路险、易守难攻,距离英军基地和英印行政中心加尔各答非常遥远,中间还隔着查谟和旁遮普,英国如果在没能控制这两个地区的形势下对克什米尔用兵,不但难以取得预期目标,还很可能损失既得成果。所以,当时英国驻印度总督哈定勋爵曾经说:“如果我们去占领克什米尔,会有多方面的不利。这会使我们和许多有势力的酋长发生冲突。为着要进行这样的战事,势必要在远离我们的后方省份和军事资源中心的地方布置大规模的军事机构。这样做会使我们边界线的长度,照目前的规模加倍也不止。我们要处处设防,而且绝难防守。用这样的办法去大量增加领土,结果会得不偿失。”Ibid, p41为了避免因吞并克什米尔而树立强敌、花费金钱和增加责任,时任印度总督甚至认为,谁企图并吞克什米尔,就应当“受到惩罚,而不是封官晋爵”[澳]内维尔?马克斯维尔着,《印度对华战争》,陆仁译,三联书店,1971年,第20-21页。
三、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的最终形成
蓬奇曾经被兰吉特·辛格大君封赐给迪雅恩·辛格。迪雅恩·辛格在军阀混战中死去之后,他的财产被锡克国收回了。《阿姆利则条约》签订之后,古拉伯·辛格重新获得这些地区,把迪雅恩·辛格以前的财产分给他的二儿子莫蒂·辛格和三儿子贾瓦希尔?辛格。1852年,莫蒂?辛格和贾瓦希尔·辛格认为,蓬奇本来就是他们父亲迪雅恩·辛格的采邑,而且他们的父亲和哥哥希拉·辛格为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的建立牺牲了生命,要求分得更多的多格拉家族财产。双方为此争持不下,官司提交英国人裁决。
英国驻拉合尔高级官员亨利·劳伦斯做出了有利于古拉伯·辛格的仲裁,重新确认蓬奇为莫蒂·辛格的采邑,面积约为1600平方英里,贾瓦希尔·辛格的采邑包括滨伯尔、柯特利和迈普尔,面积约为2000平方英里Lamb, Alastair, Incomplete partition: the genesis of the Kashmir dispute, 1947-1948,Karach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p117。因此,多格拉王朝的这两个分支关系一直不和睦。1857年,古拉伯·辛格去世,其子兰比尔?辛格继位。贾瓦希尔·辛格企图抢夺兰比尔·辛格的大君之位。兰比尔·辛格在英国政府的支持下,打败了贾瓦希尔·辛格,兼并了他的所有采邑。莫蒂·辛格没有参与此事,蓬奇王国一直留存下来,成为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的附属国。
《阿姆利则条约》确认古拉伯·辛格既已拥有的(查谟)合法化,把克什米尔省转给他,与之随行的是使他新获得了对吉尔吉特的主权,尽管从字面上来解释该条约的第一条,吉尔吉特或许会被排除在外Lakhanpal, PL, Essential Document and Notes on Kashmir Dispute, Delhi: International Books, 1965, p24。吉尔吉特,即中国古书上所说的小勃律,其东边是被称作大勃律的巴尔蒂斯坦,西边是奇特拉尔、达勒尔、坦吉尔,北边是坎巨提、那噶尔和帕米尔,南边是奇拉斯。吉尔吉特及其周边地区即古代的鞑靼斯坦Hassnain, FM, British Diplomacy in Kashmir,1846-1921: Kashmir in Anglo-Russian politics, New Delhi: Sterling Publishing, 1974, p61。这些地区以及附近的山区邦国位于印度河的西边,并不在印度河与毕斯河之间。所以,根据《阿姆利则条约》,这些地区并不归多格拉王室管辖。
在19世纪后半期,吉尔吉特由以下酋长国组成:吉尔吉特本区、坎巨提、那噶尔、奇拉斯、普尼亚尔、雅辛、柯赫-吉札尔和伊希柯曼。这里被群山峻岭包围着,是阿富汗、俄罗斯、中国和印度领土的交汇处Hassnain, FM, British Diplomacy in Kashmir,1846-1921: Kashmir in Anglo-Russian politics, New Delhi: Sterling Publishing, 1974, p61。古拉伯·辛格在1848年和1852年曾经两次派军队去进攻这些地区,都失败了。兰比尔·辛格继位之后,在1860年派遣德维·辛格上校率领一支强大的军队,攻占了吉尔吉特。然后以它为基地,利用离间计,逐步占领了雅辛、普尼亚尔,使得整个鞑靼斯坦都屈服于克什米尔大君的淫威Hassnain, FM, British Diplomacy in Kashmir,1846-1921: Kashmir in Anglo-Russian politics, New Delhi: Sterling Publishing, 1974, p63。
占领吉尔吉特之后,多格拉王室的辖区就与通常而言的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大致相吻合了,也就是包括北部的吉尔吉特和巴尔蒂斯坦、中部的克什米尔、南部的查谟以及东部的拉达克。但南亚次大陆北部的这个小帝国具有浓厚的南亚传统特色,其政体不是垂直型的中央集权统治,而类似于一种松散的邦联体制。其中一些地区与多格拉王室的关系甚或可以说是一种强制的朝贡关系,但它们自认为是主权国家,不是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的一部分,仅仅向它朝贡而已。就如兰姆所说:“雅辛、洪查、那噶尔、吉尔吉特和奇特拉尔,其中有些到19世纪70年代已经在名义上隶属于克什米尔,有些同阿富汗及其他邻近地区(中国的新疆和西藏等)具有复杂的、不太被人了解的关系。”[英]阿拉斯太尔?兰姆着,《中印边境》,民通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66年,第86页。
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不仅仅内部的关系比较含混,与外部的关系也很复杂。
19世纪末,爱德华?弗雷德里克?奈特在游历中亚的时候,曾经把克什米尔称作“三大帝国会合处”Knight, Edward Frederick, Where three empires meet: a narrative of recent travel in Kashmir, western Tibet, Gilgit, and the adjoining countries, London: Longmans, Green and Co, 1893,也就是大英帝国、沙俄帝国和中华帝国势力交汇的地方,克什米尔的发展也深深地凿上了这三大帝国的印痕。中华帝国自唐代以来就在克什米尔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到19世纪上半叶,该地区的许多邦国与清政府有着朝贡和宗藩关系,其中有些还把自己看作是西藏或者新疆的一部分。但到19世纪中叶,腐朽的封建制度已经使庞大的中华帝国变得外强中干。清朝在经历了声势浩大的白莲教起义(1796-1804)、天理教起义(1813)和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之后,已经是元气大伤、国力大衰。所以,面对着沙皇俄国和大英帝国两大贪得无厌的新秀在中亚咄咄逼人的攻势,满清政府可谓“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更悲惨的境遇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祖先的家业不断遭到蚕食鲸吞。
着名的中国陆地边疆专家美国学者欧文?拉铁摩尔说:“边界是近代欧洲国际关系中的新生物,对于19世纪的亚洲国家来说,它是陌生甚至是格格不入的。亚洲的传统认为,一个国家的主权伸展到无人地带就逐步消失了,从而形成一个使双方隔离而不是相互接触的边境。这就造成了边疆和边界的区别。”[美]拉铁摩尔着,《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唐晓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56页。随着欧洲帝国主义的到来,亚洲地区模糊的边疆也开始向明晰的边界过渡。
中印战争专家内维尔·马克斯维尔说:“征服一地之后,就有必要征服更多的地方,这就是促使英俄两大帝国向前推进的同一公式。”[澳]内维尔?马克斯维尔着,《印度对华战争》,陆仁译,三联书店,1971年,第14页。小小的莫斯科公国在急遽的扩张过程中,把自己的触角直接伸向世界四大洋是历代沙皇的梦想,也是他们永续不辍的政策,南下印度洋是这一庞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沙俄的南下战略是彼得大帝首先规划的,他设想的南下路线有三条:一条是通过征服奥斯曼帝国控制黑海和黑海海峡,进入地中海;另一条是通过对南北高加索的占领,经伊朗进入波斯湾和阿拉伯海;第三条是通过从中亚经阿富汗侵入印度,进而控制印度洋。彼得一世宣称,当俄国可以自由进入印度洋的时候,它就能在全世界建立自己的军事和政治统治刘竞等着,《苏联中东关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