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24700000033

第33章

何长山带着珍珍回村的经过在木庄传播着加工着,慢慢演绎成了电影上的画面:黄昏时分,何长山在前,珍珍在后,从村西口回来了。俩人好像从外面串亲回来一样,珍珍昂着头挺着胸,好像英雄凯旋一样。见有人看她,故意放慢脚步,随人们看。碰到人,她还主动打招呼,不理她也不觉得臊。看来把脸一抹,她是什么也不怕了。

六队牲口圈门口,像开大会一样聚满了人群。散队以后,村里还从来没这么热闹过。人们像等待看电影一样,期待着兴奋着。

工夫不大,好戏开场了。

长山娘手里拿着一个铁锹,一路骂着冲进了牲口圈。围观的人轰隆一下都拥了进去。长山娘看见何长山,挥着铁锹拍了过去,何长山身子一闪,铁锹拍在地上,当的一声起了一团狼烟。何长山让珍珍躲到屋里,他站在门口抵挡娘的进攻。长山娘的铁锹来回飞舞,可始终打不到何长山的身上。何长山像山一样堵在门口,长山娘进不了屋,就挥起铁锹,把窗户纸捅个精光。人们一下聚拢到窗前朝里看,珍珍背对着窗户站着,一动不动。长山娘隔着窗口一边朝里面吐唾沫一边大骂,王珍珍,你这个破鞋,把俺的家破了,还有脸回来?有本事你出来啊,让大伙看看你这个烂货……

长山娘越骂越难听,各种不堪入耳的脏话蹦豆一样从她的嘴里冒了出来,一些姑娘不好意思听了,退了出去。

长山娘一口气在牲口圈里骂了半夜。围观的人见总是长山娘骂,珍珍藏在屋子里不吭声,就觉得没有意思了。于是,陆续有人离开了。长山娘见围观的人越来越少,她也骂累了,就在翠竹的劝说下,回家去了。

长山娘走了以后,围观的人都散了。何长山确定娘走远以后,才回到屋里。屋里没灯,黑洞洞的。珍珍从黑暗中扑进他的怀里,何长山紧紧地搂着珍珍,不住地安慰,别上火,娘就是这脾气,她骂两天就没事了。珍珍在黑暗中说,长山哥,别担心,我能挺得住。

这个时候,有脚步声从外面传来。何长山松开珍珍,冲到门口,大声问,谁?外面传来翠竹的声音,别嚷嚷,是我。何长山松了一口气,珍珍连忙也走到门口说,翠竹,快进来。

翠竹走进屋里,摸黑把一截蜡烛塞给何长山。何长山把蜡烛点着,看到翠竹提着暖壶和一个袋子。翠竹把暖壶放在地上,说,暖壶里有热水,袋子里有俩馒头,你们先将就着压压饥。翠竹把袋子放在炕上,不等何长山和珍珍说话,就急匆匆走了。

何长山追到门口,珍珍在屋里说,长山哥,别追了,她是怕人看到。

何长山拿出翠竹送来的馒头,递给珍珍一个说,既然翠竹送来了,咱就吃吧。珍珍知道何长山饭量大,俩馒头吃不饱,就推辞说,我不饿,你吃吧。何长山把馒头塞到珍珍手里,你一个我一个。珍珍见她不吃,何长山不肯吃,就接过馒头,掰了一半,吃了起来。等何长山吃完了馒头,她就把手里的一半递给何长山,何长山说什么也不接。半块馒头,俩人推搡了好半天。珍珍急了,长山哥,你做了结扎手术,一天也没好好养着,以后咱家的日子,还指望着你过呢,你给我赶紧吃了,你不吃,我就把它扔了。珍珍说着就举起胳膊,何长山赶紧说,好,好,我吃我吃。

翠竹又过来了,她站在门口说,我刚到家,忽然想起没碗你们喝不成水。珍珍接过碗,感动地说,翠竹,谢谢你。翠竹说,咱俩谁跟谁呀,以后缺啥少啥的,尽管说话。翠竹说完,门也没进,扭身就又走了。

珍珍望着门口,苦笑着说,长山哥,翠竹好像搞特工一样。何长山笑着说,有这么忠诚的地下党支持我们,我们还有什么不可以战胜呢?

由于翠竹帮忙,俩人的情绪好了起来。他们喝了一碗热水,相拥着坐在炕上。房间很大,炕也太长了,他们坐在炕上,只不过占了大炕的一个角落。由于长久没有人睡,炕上的破席子散发着一股潮湿的霉味。偌大的牲口圈只有他们两个人,显得空旷而寂静,窗外不时传来蟋蟀“咯吱咯吱”的叫声。蹲在炕沿上的蜡烛,让屋里有了一丝烟火味儿。珍珍靠在何长山的胸前,望着摇曳的烛光,幸福地说,长山哥,咱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躺在一条炕上了。

俩人商量家里都该置买些什么东西。何长山说,明天赶集先买些锅碗瓢勺,总不能老让翠竹送吃送喝。珍珍问何长山,手里一共有多少钱?何长山答,加上长岭给的二百,也就三百多点。珍珍又问,有多少窟窿呢?何长山纳闷儿了,我没借窟窿啊。珍珍说,长岭姐的二百不算窟窿么?买牲口圈的钱从哪儿来的?何长山醒悟过来,买牲口圈花了五百,李建仓垫的。珍珍说,那不就得了,咱家有七八百元的窟窿,过日子得省细点。珍珍说完,就给何长山分析,什么该买,什么不该买,什么先买,什么后买。何长山听着不由就笑起来,珍珍,你的小算盘比你哥还清呢。珍珍说,吃不穷,喝不穷,打算不到就受穷。珍珍叮嘱何长山,锅碗瓢勺一定不要多买,要买最便宜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咱娘过来,就给砸了。何长山连连点头,你说的对,娘的脾气说不准。不过我了解娘,她心疼东西,顶多砸一次,就不砸了。

第二天,天还不亮,长山娘就起来了。大凤说,你起这么早干吗?长山娘说,骂那个烂货去!大凤不言语。长山娘问,大凤,要不你跟娘一块儿骂去?如果那个烂货敢还嘴,咱娘俩就撕扯烂她,你狠劲扇那个烂货两巴掌,也出出心里的恶气。大凤哼了一声说,娘骂她天经地义,我离婚了骂她不理直气壮。我才不让外人笑话我和她抢男人。长山娘想了想,觉得大凤说的有道理,就说,你在家待着,娘去骂,非把她骂个底朝天不可!

大凤嘴上说不去骂,可婆婆走了以后,她再也躺不住了,起来给俩孩子做好饭,就从家里朝外走。

刚出门口,大凤就隐约听到村里传来婆婆的骂声。大凤犹豫了,不知自己到底该不该去那个场合。后来她想,不能骂,还不能看吗?我就是去看看那个烂货,面对婆婆的骂声,是啥样子。

大凤刚走到牲口圈门口,就看到大宝手里拿着一把钢叉从对面走来。大凤故意放慢了脚步,等大宝进了牲口圈,她才进去。

大宝和大凤的出现,就像滚烫的油锅里溅进了水花,牲口圈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人们自动闪出了一条缝隙,让大宝和大凤走到了前面。

大宝抡着钢叉冲着屋里骂,王珍珍,你、你这个烂货,给俺……给俺出来呀。大宝结结巴巴虽然不如长山娘骂得有气势,但人们的注意力还是都集中在了大宝的身上。长山娘住了声,拍拍屁股站起来鼓动大宝,大宝,冲进去,把那个烂货拽出来!有了长山娘的声援,大宝胆子壮了,他提着钢叉就要朝屋里冲。何长山一个箭步冲到了大宝的跟前,还没等他反应过来,钢叉已经被何长山抢到了手里。何长山站在门口,端着钢叉冲大宝大声吼道,赵大宝,珍珍现在是我的老婆,你动她一指头试试!

何长山横眉立目,一副拼命的架势。大宝有点胆怯,但他还是硬撑着,结结巴巴地说,她先嫁给……嫁给俺的,是俺老婆。何长山冷笑一声,从衣兜里掏出一张红纸朝大宝亮了亮,看到没有,这是我和珍珍的结婚证。大宝看着何长山手里晃动的红纸,显得慌乱起来,嘴动了动,再也说不出话来。台乱站出来打抱不平,大宝娶珍珍可是高骡子大马,红绸子盖顶,有笛有炮,人人都看见了的。何长山把结婚证朝着人群晃了晃,说,我和珍珍成了合法夫妻,大家伙不也都看见了吗?何长山的话有点赖皮,台乱虽然气愤,但一时不知如何反驳,只好鼓动大宝,大宝,如果你是个爷们儿,就拿出点裤裆里带把的样儿来。

同类推荐
  • 裸体问题

    裸体问题

    关键在于山鬼的舞台着装。赞成者中则青年人表示欣赏,中年人表示理解,反叛是东方大学的流行色。按才子们的编排设计,都会引起他们的喝彩。激进的人们觉得,老年人表示宽容。中文系硕士研究生况达明为首的几位才子把屈原的《山鬼》搬上舞台的设想,被薛荔兮带女罗的山鬼几乎谈不上有什么着装。正象他们预料的那样这设想引起了尖锐对立的反响。粗略地划分一下,当时,又都有激烈的反对者。,这古老带来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闷。同样的,哪怕类似于美声合唱中的一声狗叫,三种年龄层次中,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面提出来的。任何打破这种沉闷的标新立异。反叛的直接对象即是东方大学自身的古老
  • 欠你一滴泪

    欠你一滴泪

    “如果我死了,你一定要记住我。前世我一定是欠你一滴眼泪,否则这辈子不会爱的这么辛苦。”于是她跑了出去,将日本人引开,好让他离开。他在逃离时,听到不远处传来几声枪响,热泪盈框……后来在收拾她的遗物时,发现了她的日记,里面画满了他的素描……
  • 厉冰冰奋斗记

    厉冰冰奋斗记

    厉冰冰,一名18岁农家女孩,最开始是宾馆的临时工,通过努力,她转为正式编制;她读夜校,顺利考取了司法局的公务员资格;到司法局上班,她如鱼得水,很快就升任主一职,与上司及同事相处得无比融洽;当所有人觉得她会在仕途上大展拳脚时,她选择了去体制外,拥有自己股份的律师事务所
  • 日落俱乐部

    日落俱乐部

    印度2011年最畅销小说。是作者在96岁高龄写下的最后一本小说。小说描写了三位宗教信仰各异(一个伊斯兰教,一个锡克教徒,一个婆罗门)的耄耋老人相交四十年来的友谊。他们每天傍晚公园里的长椅上聚会、聊天(由此而得名“日落俱乐部”),虽然宗教信仰不同,爱好不同,出身不同,母语不同,人生轨迹不同,但这些差异恰好折射出这三位老人在漫长人生经历中收获的不一样的生活的智慧。对各自的爱情、家庭,对印度这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国家的过去与现状有着独到和宏阔的见解,特别是三个男人年轻时的私生活,热烈、大胆。读者既能从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中品尝到优美风趣的文字、诗歌,也能对当代印度的市民生活有全新的探索。
  • 谁在走廊

    谁在走廊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热门推荐
  • 王妃来袭,请王接驾

    王妃来袭,请王接驾

    她这种背负无尽情殇之人被上天安排重生原该偷着乐,可一睁眼就遭遇胎动,还弄不清楚孩子的父亲是何许人,便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有人称她是杀手,另有人对她三跪九拜呼王妃——原来,她腹中宝宝的父亲乃是人人避之不及的七王爷。这位准夫君诡艳如狐,妖冷如魅,出尘如仙,只端坐不动,也能招蜂引蝶,喜新厌旧更是家常便饭。她带着宝宝入王府,他自称与她素不相识。对此,她倒并无意外,意外的是,他“好心”接纳了她三岁大的宝宝,顺带着“收留”她。他又警告她不要以为自此高枕无忧。王府内的侍妾更是比皇帝妃嫔还多,且个个飞扬跋扈,对她颐指气使。也罢,宝宝需要父爱,她对花心狐狸也实在没胃口,不妨就给他管一管“后宫”。谁知道,她可爱的宝宝也被这万恶的男人教坏了!
  • 椰菜小姐涩涩爱

    椰菜小姐涩涩爱

    什么哥哥们可以有无数个女朋友,自己却不能与人交往?当平凡少女绫奈茜新的“恋爱可能性”被破坏时,她愤怒地发誓,一定要和那对严重“妹控”的双胞胎哥哥划清界限等等,三个孩子中有一个是收养的?是她,是他,还是他?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一切陷入混乱中时,却开始有美少年前赴后继地向她表白。谜样的身世,突如其来的桃花运,彼此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 红楼草根攻略

    红楼草根攻略

    草根小包子傍上荣国府,逆袭红楼,成就“木石前盟”,种田经商,励志做个小地主,养得起家人,追得上帅哥,不做妾室做金主——某男捏着小包子脸坏笑:“你确定要做金主包-养-本-王-吗?”红楼有我,黛玉不哭——醉渔暮雪讲述最爽红楼故事,快乐升级中,亲,不见不散哦!
  • 天涯

    天涯

    漫天的芦苇在西风中摇曳着,荡然如远方飘来的很箫声,每一片叶子上都被风打下秋的印记,他们不顾一切的舞动着,缺少了水份的腰肢互相地纠缠着,那样的摩擦在风中晃动着,发出一种如天如地如梦如幻如云如电如泣如诉如歌如慕的歌声,像极了行板和秦腔汉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惊世傻弃妃

    惊世傻弃妃

    本书已出版,出版名改为《惊世弃妃》。傻郡主惊鸿,芳龄十七,智商却不如五岁稚童。爹不疼,娘早死,姐妹不爱,被人耍得吃沙、啃泥,只要给颗糖,她就追着人家叫奶奶。一纸赐婚,天下哗然,权倾天下的骧王怎甘心沦为天下笑柄?没有婚礼,没有迎亲队,连炮仗都不放,拜堂礼也省了。洞房花烛夜,王爷的爱妾命三壮男替王爷入洞房。哪知傻郡主反抗,一命呜呼。再次醒来,她不再是以前的她。设圈套,骗休书,从此,惊才、惊国、惊天下!欠她的,连本带利,全部讨回来!冷眼观世,看尽人间尔虞我诈。面瘫前夫、隐世权贵、临国皇子对她倾慕不已。为权?为爱?究竟谁是真情,谁是假意?江山倾尽,却换不来她回眸一顾。被狠狠伤过的心,还能为谁绽放光华?力荐涵的完结文:新书《极品世子妃》出版完结《宝宝他爹是哪位》出版完结《绝色弃妇》出版完结《穿越之极品美女》《涩妃别乱来》
  • 惠姓春秋

    惠姓春秋

    400年前,西班牙人门多萨写完《中华帝国史》,发出“中国社会是世界一个奇迹”的感叹,感叹“统一始终是中国的主导”。黑格尔比较各国历史后说:“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国家。”中外历史学家共同思考,在中国以外的世界里,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封建的大帝国,但它们分裂后,再没有统一过,而中国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合合分分,“合”,始终是主旋律,这是为什么?答案是纷呈的,其中中国宗族的族规思想与国家维系的思想体系大体协调一致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姓氏产生最早的民族,其起源可上溯到远古母系氏族社会,经过漫长的发展,蕴藏的文化博大精深,有糟粕,更多的是精华。
  • 倾城神医

    倾城神医

    天下人都知道,大越王朝出了一个起死回生的神医。那神医美得倾国倾城,人人都传她有一颗菩萨的心情。但只要胆敢伤害她儿子,她就会化身为虎狼。不管皇亲还是国戚,一律杀无赦!......本人简介白痴,相信我,正文会更精彩。楠竹是谁,慢慢猜。领养榜:可爱到爆的紫瞳小童鞋(由小漾mly领养)怪叔叔莫寂离(由小漾mly领养)
  • 奥兰塔

    奥兰塔

    整部小说用的是独特的阐述方式,用类剧本的形式展开故事发展,具有很强的空间感和画面感。小说的架空除了生存环境做了全新设定外连里面的职业和技能也做了全新的设定。全新的故事设定和跌宕起伏的剧情模式给读者带来全新的玄幻小说观感。
  • 徐志摩诗文集

    徐志摩诗文集

    被称为“中国布尔乔亚开山的,同时又是末代的诗人”的徐志摩,是一位独抒性灵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一生,致力于追求“爱、美、自由”,这成为他诗歌的主要内容和基本主题。本书精选了徐志摩最具代表性的诗歌和散文,在诗情画意中感受作者那诗人的气质和文人的儒雅,尤其是那自由浓厚的浪漫气息,独具神韵的唯美意象,幽雅清逸的语言风格,读来更是让人沉醉。在欧州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徐志摩,不仅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也是独具风格的散文家。比起诗歌,他的散文更直接、更全面地反映了他的复杂思想和人生态度。他眼界开阔,兼收并蓄,散文更是融合了东西方散文小品的特性和风格,在中国现代散文的园地中自成一家。
  • 巴金的青少年时代

    巴金的青少年时代

    从青年时代闯入文坛,巴金就以火焰般的激情感染着读者。与激情相伴的是他的超常的勤奋与率真:“日也写,夜也写”;坚持说真话;向读者“掏出自己燃烧的心”。正是这三条,激情、勤奋和真诚,铸就了他的人格和事业,也使他成为中国“二十世纪的良心”。这本由阎焕东编著的《巴金的青少年时代》是一本描述巴金青少年时代的学习与生活的普及性读物。本书的特点是故事性强,叙事生动活泼,说理明白晓畅。它是我们献给中、小学生和广大青年最丰腴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