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求所引起的后遗症,几乎都是围绕在其周遭的恶行及不当的手段,所以严格说来,每个人的虚荣心都应该是和他的愚蠢等高。
真正的成功,是不会因某些成就而沾沾自喜的;若为所成就的人、事、物感到骄傲,也应该是心存感恩、健康的骄傲,而非不当得而得的“虚荣”。
不妄求,是知足的生命:在这世间上,有的人急急忙忙求这个、求那个,种种的不知足、不满足,真是:“争名日夜奔,争利东西惊。”这样的生命,怎会自在逍遥?假如想要过平实一点的生活,你不要去妄求。该来的,是你的,跑不了,也不会失去;不该来的,不是你的,即便是煮熟的鸭子,也会飞走。因此,所谓“由淡中知真味,从常里识英奇”,指的就是不妄求,才能体会生命的宝贵。
不可妄求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制定目标时要切合实际,不可好高骛远。
确定目标一定要客观评估自身的能力。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人,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必须从自己的实际能力出发,认清实现目标的基础,分析这样的基础目前是否已经具备,预测目标与基础有多大的距离,凭自己的能力能否消除这种距离,这是制定可实现目标的基本保障,不然失败的厄运早晚会降临到你的头上。
曾经不可一世的法国皇帝拿破仑,就在制定目标方面犯了严重的错误,从而导致失败。
1812年法俄战争之前,拿破仑的军队横扫欧洲大陆,所向披靡,拿破仑更是被人们尊称为“战神”。拿破仑被这种现象冲昏了头脑,过于迷信自己的武力,想重新划定欧洲的政治地图,于是把征服俄国作为成功的最后目标。然而,他并没有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失败的种子就此种下。
1812年,拿破仑的军队开始远征俄国。但是,俄罗斯大地幅员辽阔,拿破仑的战线拉得过长,兵力一再分散,加上给养不足和兵员大量减少,暴风雪无情地袭击等因素,拿破仑的军队处境十分艰难,最终兵败俄罗斯。撤出俄罗斯荒原时,俄国军队乘胜追击,拿破仑曾经的60万威武之师,只剩下可怜的几万人。此后,法军一蹶不振,欧洲各国乘机建立反法同盟。三年后,在滑铁卢会战中,拿破仑被欧洲联军彻底击败。
拿破仑的失败就在于制定远征俄罗斯的目标时,他对自己的实力缺乏正确的估计,也缺乏对对方实力的正确了解。他没有认识到凭自己的实力,征服幅员辽阔的俄罗斯是不现实的。由此可见,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是多么的重要。对于拿破仑这样一位有经天纬地之才的人来说,目标制定得不合理,都会导致最终的失败,更何况我们寻常人了。
主观能动性在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作用确实很大,但目标的确认一定要基于理性。一味地好大喜功,就会像拿破仑兵败滑铁卢那样,得不偿失。
在这一点上,中国体育界的“巨人”姚明就做得非常到位。
“如果我很早就设定自己的目标——要打美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可能今天都做不到,因为实在是太遥远,给自己一个太大的包袱压在那里。”姚明明白其中的道理,什么事情都是要先给自己设定一个小的目标去完成它,然后一步一步去做。
2007~2008赛季开始,火箭队获得了贵为美洲最有价值球员的斯科拉,又低薪签下了全明星球员弗朗西斯,随着实力的不断增强,球队喊出了“It's time”(到时候了)的新口号。火箭迷们狂热地憧憬着火箭队能问鼎总冠军。而且有些专家也撰写文章,认为火箭已成为总冠军的有力争夺者。但此时此刻,姚明却显得异常冷静。他觉得目标的制定应该切合实际,而且要一步一步地实现。
有记者问他:“在你的篮球之路上,未来的几年中有什么期待?”面对这个问题,姚明依然表现得很冷静,“我想,在火箭队,我的目标是未来三四年里能够品尝到总冠军的味道,”姚明说,“当然这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希望未来三四年里能够实现吧。”就在其他人都在盲目乐观的时候,姚明并没有那么盲目乐观,他比较务实,谨慎地把夺冠的目标定在了未来三四年。
正是这种务实的态度帮助姚明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目标。而许多名人甚至是伟人都没能完全做到这一点。在姚明看来,要制定合理的目标,必须先认识自己的能力,看自己有没有能力达到这一成功的目标。如果不顾实际去追求一个目标,那么这个目标就无异于水中月、镜中花。
制定成功的目标,不要陷于空想,不要好大喜功,不要把某种不切实际的欲望当做要付诸行动的目标。否则,这样的目标必定指向失败。
那么,如何制定一个有效的目标呢?
首先,设定目标一定要具体化。具体化了就会有可操作性,才能控制在自己的范围之内。所谓具体,就是指目标要明确,要能够用语言清楚地说明要达到的行为标准,不能够笼统,不能够模棱两可。
比如说,“我想要当公务员”,这算不算一个好目标?公务员的内涵很多,有不同技术领域的,不同部分的,不同职务的公务员。你想要当的是哪方面的公务员?这个目标描述得不很明确。
其次,目标也应该是可衡量的,即目标应该是可量化的。所谓量化,应该有一组明确的数据,作为是否达成目标的依据。如果制定的目标没有办法衡量,就无法判断这个目标是否已经实现。
比如“我想要成为一个快乐富有的人”,这样的目标就不是一个好目标,什么才算是快乐,什么才算是富有?是精神上的富有,还是金钱上的富有?有多少钱算富有?快乐和富有并不是可量化的,没有可量化的指标,就算不上一个好目标。
目标的衡量标准要遵循“能量化的量化,不能量化的质化”的原则。使制定人与考核人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的、清晰的可度量的标尺,尽量不要在目标设置中使用形容词等概念模糊、无法衡量的描述。
第三,目标应该是可达到的。既然是目标,就一定是我们希望能够完成的,希望达到的。制订的目标可以有挑战性,有一定的难度,但决不能达不到。
比如,在教育小孩方面,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小孩的实际情况,不要乐观地估计自己小孩的智力,制定一个太高的教育计划,导致小孩花了再多的精力也达不到目标,反而因压力过大而扭曲了性格;也不要低估了小孩的可塑性,制定的目标过小而没有挑战性,导致小孩松懈,不认真对待。
为了避免这些情况发生,在制订学习计划时一般要和小孩商量着进行。一方面,让小孩养成制定目标和计划的习惯,另一方面也能够不断根据小孩的反应来调整学习任务的量。
第四,目标应该是相关的。比如,部门的目标应该与公司的目标一致,个人的工作目标应该与团队的目标一致。
第五,目标必须是有时间限制的。任何一个目标,都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以便于衡量和考核。“我要完成百万订单”,是指什么时候完成?如果没有时间限制,则这个目标就不是好目标。
9.怀疑
有个年轻人非常喜欢农场主漂亮的女儿,想娶她为妻。于是,他来到农场主的家里求婚。农场主说道:“想娶我的女儿也不难,等会儿我们到牧场去。我会连续放3头公牛,如果你能抓住任何一头牛的尾巴,你就可以迎娶我的女儿了。”
就这样,他们来到了牧场。年轻人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信心满满地在那里等待着农场主放出的第一头公牛。牛栏的门被打开了,一头公牛直冲过来。这是他所见到的最大而且是最丑陋的一头牛了。此时他开始怀疑自己了,觉得对这头牛下手的话不但抓不住牛尾巴,甚至还可能会被踩伤,下一头应该比这一头好吧。于是,他跑到一边,放过了这头牛。
牛栏的大门再一次打开,第二头公牛冲了出来。然而,这头公牛不但体形庞大,而且异常凶猛。他嗓子里发出咕噜咕噜的怒吼声,蹄子刨着地。“哦,这真是太可怕了。无论下一头公牛是什么样的,总会比这头好吧!”于是,他连忙躲到栅栏后面,放过了这头凶猛的牛。
过了一会儿,牛栏的门第三次打开了。当年轻人看到这头公牛的时候,脸上绽开了微笑。这头公牛不但体形小,而且还非常瘦弱,这正是他想要抓的那头公牛!当这头公牛向他跑过来的时候,他看准了时机,猛地一跃,正要去抓牛尾巴,却发现——这头牛竟然没有尾巴!
怀疑与犹豫是成功路上最大的障碍之一。有时,前怕狼后怕虎会让自己失去很多机会。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别人是否配合,怀疑机会是否真实,这些都会使你变得唯唯诺诺,不敢前行。
改革开放之初,有几个人打算去广东贩电子表,他们约阿福一起去,阿福怀疑他们会不会血本无归。可是那些哥们都发了,等阿福开始认真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满街都是卖电子表的小贩了,阿福很后悔。
后来又有人去广东倒挂历,阿福仍然没去,他觉得那玩意儿书店里太多,赚不到钱,可这回他又错了,那几个人也发财了。
终于有一天,阿福打起行装决定一个人去广东。人们问他做什么生意,他竟然说不知道。但他告诉那人,他发现一个规律,只要广东流行的东西,不几年内地就流行,只要你做了,肯定错不了。
几年后,省城开了家最大的家电商场,其实就是几个人合伙经营而已,其中有个老板就是阿福。那时国营的商场进货渠道单一,定价又不合理,很快阿福就发达了。没过几年,他把电器卖得一件不剩,又开始做电脑,愈加发得不可收拾。
生活中,如果多数人都认为是机会那肯定就不是机会了,而当我们真正面对机会的时候,大多数的人总是犹豫不决,所以才成就了少数的成功者。我们总是一而再地错失机会,我们在每一次错失后懊恼,然后又在新的机会面前犹豫。虽然机会一旦错过就永远不会再来,但其实我们并不缺乏机会,面对一再错失的机会,我们缺乏的是捕捉机会出现规律的慧眼。盲目地冒进可能会使我们蒙受重大的损失,一再犹豫又会使我们丧失所有的机会,只有细致地分析每一次机会出现的共同规律,掌握了机会出现的脉搏才有可能抓住机会,甚至走在机会的前面。
上帝仅仅是为我们创造了机会,但他并没告诉我们该怎样去赢得机会。所以,我们在看着机会从身边溜走的同时,一次又一次地对自己说着“我只不过没遇到一个好的机会而已。”但事实上不是你没有遇到,而是由于你的怀疑与犹豫失去了机会。
人生中有很多要自己去把握的机会。也许这些机会并不重要,但你一定要珍惜。因为,只有正确地把握机会才会使你得到很多真正有用的东西。一旦把握不住机会,我们就会两手空空。一个人和朋友一起去买皮包,第一次问“650元”,朋友把他拽走了。回来后店员说“550 元”,朋友又一次把他拽走了。逛了一圈后,又回到了这一家,店员说“300元”,朋友依旧把他拽走了。后来他才得知,那个皮包出厂价350元,等他再一次回到那家店,想买那个皮包的时候,被告知已经被别人买走了。所以,在我们把握机会的同时,也要记住机会是有底线的。就像手中的沙子握得越紧流得越快。不要总想还有更好的机会,而不在意眼前的机会的底线。
在面对机会的时候不要总是犹豫不决。只要把握住机会勇敢地往前走,即使不会成功也不会后悔的。机会不等人!
闻名世界的麦当劳快餐的创始人克洛克,曾经是一个很出色的推销员,对他来说,不仅推销产品是一件驾轻就熟的事情,而且他还特别善于从推销产品的过程中寻找机遇。他后来之所以成为世界快餐业巨头,就是从一份来自一家汉堡包快餐店的订单中发现了机会,从而掀起了一场全球范围的餐桌上的革命。
克洛克的客户正是加利福尼亚州圣贝纳迪诺市的麦当劳兄弟,他们经营着“麦当劳”快餐店。那时的“麦当劳”快餐店经营的品种很单一,主要是炸薯条和汉堡包,规模也不像今天这样庞大。
克洛克被麦当劳兄弟独特的经营方式迷住了,兄弟俩的经营方式可以说是优点和缺点一样突出。这种方便快捷的食品很受当地居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喜欢。麦当劳兄弟俩在餐馆前树起个巨大的拱形“M”招牌,以招徕顾客,而在加利福利亚州的另外9家餐馆也使用“麦当劳”店名,并且已经有了联合销售、联合经营的发展趋向。
同时,克洛克还发现麦当劳兄弟俩的经营思路也有一定问题,他们的思想比较保守落后,而且过于满足现状。另外,他们也不愿过于奔波劳累去进一步开发拓展业务和发展分店。所有这些,都给克洛克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多年的推销员生活和对饮食业发展趋势的了解告诉克洛克,麦当劳兄弟的创造发明非常重要,但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克洛克马不停蹄地四处打听,不断地观察,结果他又得到一个消息:麦当劳兄弟想物色一个合适的人选,以帮助他们解决因快餐店发展而带来的麻烦。他敏锐地意识到,自己人生的转折时机就要来临了,绝对不能犹豫。他一定要不失时机地抓住这次机会,实现他人生的一次大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