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在文秀家住了不到两个月,就嚷嚷着要回家。文秀想让娘住到阴历四月十五,四月十五是文秀娘家村传统庙会,文秀想那天跟娘一起回去,顺便做做珍兰的工作。娘坚持要走,趁婆婆不注意小声对文秀说:“你婆婆这两天的脸,阴了。”文秀不言语了,她了解婆婆的脾气,不能容人,时间短还顾个大面,时间长了就烦了。这两天文秀也看出来了,婆婆受不得娘在她家住,脸阴着,像是谁欠她的。看着娘苍老的脸,文秀心里很难过,自己过门十几年了,好像在家里一点也做不了主,处处要看婆婆的脸色,想让娘跟自己多住一段时间的愿望也实现不了。
娘理解文秀的心情:“我走吧,千万不要为了我和婆婆闹别扭。”既然娘看出来了,也就不能挽留了,娘在家里受珍兰的气,在这里看婆婆的脸色,心情也不会好,自己每天上班,不是天天跟着,万一有一天,两个老人话头不对,争吵起来就不好了。于是文秀跟娘说:“你再住一天,明天是星期六,我送你回去。”娘答应了。
晚上,因为娘的事,文秀冲志刚发牢骚,自己身为女儿,不能常在娘面前尽孝,让娘受了不少委屈,自己掏出心来,也换不回婆婆的一张笑脸。志刚因为生日的事还有点小怨气,所以对文秀的牢骚就显得有点不耐烦,他说:“你别叨叨了,烦不烦嘛。”志刚的态度让文秀不满意。工作上的烦恼、小娟的工作、娘和珍兰的矛盾、婆婆的脸色,还有白白扔了的那三百元,都一起朝文秀的脑海涌来,闹得她心里乱绞绞的,本来想在志刚这里找点安慰,没想到找来一句棒槌话,文秀一下子觉得更委屈了,不由地“呜呜”哭了起来。怕隔壁的娘和婆婆听到,文秀用被子蒙住了头。志刚有点恼火,他掀开文秀的被子说:“你哭什么,谁惹你了?”文秀说:“谁也没惹,我愿意哭。”说完,把被子重新蒙住了头。志刚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翻身不再理文秀。文秀哭了一会儿,感觉心里轻松多了,她起来洗了洗脸,才躺下来睡了。
第二天,文秀给娘收拾东西,志刚好像理解了文秀昨天晚上的情绪。他说:“娘,怎么着急要走,再住两天吧。”娘说:“不了,快过庙了,回家准备包粽子去。”婆婆见娘要走,脸也晴了,故意说挽留话:“亲家,多住两天吧。”文秀斜了婆婆一眼,心里说,别耍嘴了,心和嘴碰着吗?
收拾好东西,正要出门,文国突然来了。文国在外地打工,什么时候跑回来了?志刚招呼文国到屋里坐下,并让文秀炒俩菜。文国说:“刚吃过早饭,别弄菜了。”娘也阻拦:“文国也不是外人,弄什么菜。”文秀问文国:“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文国说:“别提了,今年跟的包工头不咋样,干了三个多月了,一分钱工资没给,饭也不让吃饱,我觉得不保险,跑回来了。”文秀叹口气,现在的农民出门打工也不容易,干了活拿不回工钱的有的是。
娘听文国不走了,开始抹眼泪:“不出去了就好了,娘的日子也好过了。”文秀连忙给娘使眼色,不让娘说和珍兰吵架的事。文国已经知道了,他说:“娘,以后不让你再生气了,我想好了,不行和她离婚。”文国要和珍兰离婚,一屋子人都愣了。文秀说:“你胡咧咧什么?”文国说:“娘都被她逼得差一点喝了药,这样的媳妇还能要吗?”文秀说:“你听谁说的,没影的事。”文国说:“你们就别瞒我了,邻居三婶都给我说了,我也问了珍兰,她也承认了。”邻居三婶是个长舌妇,东家长西家短的,尽说是非话,她这么一念是非,家里的火着大了。志刚劝文国:“离婚可不是小事,孩子都这么大了。
”娘虽然生气,但是也不赞成文国离婚,娘说:“娶的时候就不让娶,现在离什么婚?”文秀数落文国:“不是我说你,娘和珍兰老是吵架你也有责任。两个人闹意见了,你不是想办法化解,两头劝两头哄,而是东躲西藏,你躲到哪里是个头?离婚了就算了吗?再娶一个你不会周旋,还是照样!再说了,就你这光景你这人,要饭吃的也不跟你!”文秀数落得太难听了,文国脸上挂不住了:“娶不上我打光棍。”文秀说:“打光棍算本事啊。”志刚连忙打圆场:“你少说几句,文国也就说说而已,哪里真离婚呢,十几年的夫妻,哪能说散就散了。”文国低头想了一会儿说:“离婚不离婚看她的表现吧,她不给娘赔不是我饶不了她!”文国这么说,文秀略微心安,看来文国并不是真想离婚。
志刚问文国以后有什么打算,文国说:“珍兰娘家村养奶牛的很多,我想到那里加工玉米。”文国这个主意不错,竹子屯养奶牛已经形成了规模,奶牛的饲料主要以玉米为主。志刚说:“大概需要投资多少呢?”文国说:“我大舅子一直加工玉米,最近他想转行做奶牛全价饲料,想让我们接过来,大概有四千就够了。”投资不大,也没多少风险,文秀觉得这个生意可行,她问文国手里有本钱吗?文国低头说:“没有。”文国在外打工,两个孩子消费,珍兰也不会精打细算,没有积蓄也很正常。志刚对文国这个想法很支持,他说:“我给你凑两千,剩下的你在别处借借。”志刚主动说借钱给文国,文秀很高兴,但是他说只借两千,文秀又有点不舒服,志刚看出了文秀的心思,把文秀喊到一边偷偷说,之所以没全借给文国,是想让他遭遭难,有了压力才能好好干,志刚这么一说,文秀觉得很有道理,她按志刚说的,给了文国两千,不过最后她给文国留了活口,实在别处借不来,还过来找她。
娘要走,文秀送出门,一边走一边劝娘说:“你回去看宽点,受屈也不是外人,自己孩子,和他们分不清黑白。”娘叹口气说:“娘的脸没那么大,赔什么不是,以后少给点话头就知足了。”文秀又对文国说:“听到没有,娘都不计较了,你就别抖劲了,一家人,哪有勺子不碰锅沿的,都忍忍就过去了。”文国点头说:“好,我回去好好说说珍兰。”
出村了,娘让文秀回家,文秀朝后看看,婆婆和志刚都没跟着,她掏出一百元放在娘手里说:“快过庙了,回去买点江米买点枣。”娘说文秀刚借钱给文国,说什么也不能再要她的钱。文秀急了,把钱塞进娘的口袋里说:“和闺女也见外是吗?”
娘走了,文秀在村口站了好久,直到娘花白的头发渐渐远去,文秀才扭身朝回走,一边走一边朝后看,心里还是有一种担心,不知道娘回去以后会怎样?文国能处理好吗?要不是答应了帮小米处理那件事情,文秀真想跟着回娘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