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7300000008

第8章 本书文献

在中国古典文献中,核心著作都非常伟大。而且,本文在引用的时候并非断章取义。在《中国经典》里J.赖格已经对这些著作进行了编译,并在书中加入了对注释校勘的结果。马克斯·米勒的《东方圣典》中还选入其中的一部分。

伦敦1867年版的,带有导言的《孔子的生平与教诲》中包括《论语》、《大学》、《中庸》三部论著。这部由J.赖格编著的小开本可以说是最快了解孔子和他那些重要学生们观点的途径。也有人认为这些观点只属于孔子本人,但对于我们来说,是或不是完全没有区别。另外,《论语》还被译为《孔子语录》,《大学》被译为《大的学习》,《中庸》的另一个名字是《关于中的教义》。

另外,还有《春秋》,一部非常有名的鲁国史书。在《东方圣典》和费伯的《孟子的思想》中有关于孟子著作的译文。

老子《道德经》的译本也有许多。其中,施特劳斯1870年的译本是最棒的德文版本,卡莱斯1913年的译本是最杰出的英文版本。同时,有一本关于中国玄学家与哲学家的选集非常好,编者是卫礼贤,对这本书进行出版的是耶拿的狄德里希斯出版社。

这些年,对道教的研究似乎成为了一种时尚。黎希浩芬的那本巨著的侧重点虽然是地理,但是对于国家和社会关系的问题也有涉猎。除此以外,在入门的时候,《中华帝国》这本威廉斯早期的通俗作品依然能提供帮助。在《当代文化》第2卷的第2章第1节,里面有奥托·弗兰克附有资料的出色素描。在《巴伐利亚科学院论文集》的第10卷中,有普莱特关于城市的文章。

在K.彼谢尔的学生中,一位叫做牛庆祖的博士提供了《宁波市的实业企业形式》。迄今为止,这是对一个近代中国城市经济进行论述的最佳著作,它刊登于1909年蒂宾根的《综合政治学杂志》第30期的增刊上面。

E.斯旺在《宗教史评论》的第34、第125页以及后面的论述,可以作为对古代中国的宗教,即所谓“汉学”问题的参考。

在儒教与道教的宗教和伦理问题上,《来自非基督教的宗教史领域的描述》中的两篇文章非常值得推荐,因为文章中对逐字逐句的摘录恰到好处,它们的作者是德瓦谢克。此外,威廉·格鲁伯写有一篇文章,刊登在贝德霍特主编的蒂宾根1908年本中,E.贝克莱有一篇文章收录在桑德比·德·拉·索斯本中,这两篇文章中属于各种宗教教科书的描述。

至于那些德·格鲁特的宏篇巨著则是论述官方宗教的首选之作。《中国宗教系统》是他的主要著作。迄今为止,在这部书中面世的几卷中,主要是对礼仪,尤其是丧礼的研究。对于中国宗教系统的存在,他的总体观点则体现在《当代文化》一书中。在《阿姆斯特丹王家科学院纪程·文学丛书》第4卷第1、2册中,收录有他内容激情澎湃的《中国的宗派主义与宗教迫害》一文,这是一篇关于儒教恕道的论战文章。收录于1904年《宗教科学文献》第7卷中的,是他关于宗教关系史的文章。在《法国远东学校学报》1903年第3卷第105页,有佩利奥的评论可以作为参考。在同一卷的第317页,佩利奥的文章中有关于道教的内容。另外,同一卷的第549页以后,是E.斯旺关于明朝奠基人的圣谕,即1671年“圣谕”前身的文章。

陈焕章的《孔子及其学派的经济原理》是其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论文。文章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现代改革派的角度,对儒家学术进行了描述。1911年,该文章在纽约出版。

1901年,在柏林皇家民族学博物馆的馆内刊物第7集上,刊登了《北京民俗》。这是威廉·格鲁伯的一篇佳作。不同的宗教系统对生活方式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一点在文章中被生动地反映出来。关于这一点,可以参考《中国宗教与文化》,它的作者也是威廉·格鲁伯。

在《当代文化》第1卷第5册上,威廉·格鲁伯发表了关于中国哲学方面的文章。1902年,在莱比锡,威廉·格鲁伯出版了《中国文学史》。这些都是可供参考的资料。

本书使用的《中国宗教》是1884年的第3版。其作者是乔斯·艾德金斯。大量的对话在该书中得以再现。这是传教士文献中最值得阅读的著作。

可采用的资料在道格拉斯的《中国社会》中也有一些。除了那些著名的英、法、德语的大型杂志以外,还有《比较法学杂志》和《宗教科学文献》。在这些杂志中,有一些文献需要进行更深地浏览。

几本F.V.黎希浩芬的日记,劳德利、赖尔和纳瓦拉等人的书籍,可以作为对近代中国情况的参考。本书第七章的注释则可以作为有关道教内容的参考。

在《世界史》(主编是V.坡鲁克格-哈通)1911年的第3卷中,E.康拉狄对古代中国发展史的描述颇具现代情调。就在本书进行印刷的时候,我见到了柏林1918年版的《“宇宙一体论”——中国的宗教与伦理、政治学与科学的基础》,这本书是德·格鲁特的新作。

鲁斯特恩男爵作为优秀的专家之一,他所著的《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在入门性的简短概述中应当被特别指出。1888年版的《论东方社会关系》,作者是J.辛格,这也是在早期的同类文献中应当指出的。

皇帝对国家官员的训喻记录被冠名为《京报》。按照原本的规定,它仅供内部使用。有一批英国的志士,花费了近十年的时间对其进行了翻译。对它进行通读将比翻阅大量的描述更有收获。翻译的原文和其他的文献被引用在了本书的具体论述之中。被翻译的只是极少一部分的文献和碑刻原文。作为外行,这无疑给我的工作增加了难度。我的身边没有汉学家,所以我的遗憾便是自己的工作没有经过汉学家的检验。我因此怀有很大的顾虑,所以,一并付印了这一部分,作为最大限度的保留。

同类推荐
  • 论语(白话全译)

    论语(白话全译)

    本书包括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译文、解读五部分。旨在方便读者对照原文加深对《论语》的理解,并能联系实际,透彻领悟《论语》的精神内涵,切实达到提高自身修养的目的。《论语》的经典之处就在常读常新,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只要开卷就会受益。
  •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本书汇集了自荷马以来西方的经典文学、哲学、历史作品中对男人品性和形象的描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思考男人之道的窗口。通过这扇窗口,读者看到了骑士时代的男子、绅士时代的男子、智慧的男子、家庭中的男子、从政的男子、高尚的男子、美国男子以及后现代的男子,看到他们的勇气、信心、智慧、浪漫、困惑。书中所选,既有对男人品性的哲学和道德思辨,自亚里斯多德到奥古斯丁,到培根,剖析男性美德的细微之处;也有对男人角色的有力辩护,自古罗马的卡托到戴高乐以至肯尼迪,先贤之训诫名言,值得深思;更有对男子形象与模式的生动描摹,自荷马笔下的俄底修斯到中世纪的浪漫骑士,无不是经典男人气质的体现,给人以深刻印象。
  • 厚黑学(全集)

    厚黑学(全集)

    “厚如城墙”,岿然不动,静观其变,一旦时机来到,就需断,“黑如煤炭”,决然出击,勇猛果决。“厚”在伺机,“黑”在决胜,一件事要成功,二者缺一不可。
  •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本书是一部以王阳明的心学形成历程为主线的人物传记,将他的生平、心学以及现代励志概念结合起来,更深层次地、更独特性地介绍王阳明其人其学。这不是一部简单的传记,它深入浅出,幽默有趣,是有关王阳明的著述中不可多得的一部精品。
  • 康德的世界

    康德的世界

    本书是以康德的精神世界这个角度写的康德的传记,描绘了著名哲学家康德的一生及其思想变化,是研究西方哲学的人应读的著作。
热门推荐
  • 九界修神II

    九界修神II

    傲天的宗旨: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天诛地灭!是龙,你就给我缠着;是虎,你就给我趴着。创始神骗来做老婆。
  • 予你天下

    予你天下

    这是一个予来予去的天下。他予她天下,她又予他天下。岂知这样一个天下竟也随他们这般予来予去。
  • 不是冤家不聚头:鲁迅与胡适

    不是冤家不聚头:鲁迅与胡适

    说到胡适与鲁迅,两大对峙的奇峰,他们有着太多的相同:一样的出生于文化丰厚之地,一样的来自于文脉世家,一样的青春年少便出门求学,最终又一样的漂洋过海留学深造,甚至一样的被守寡的母亲以同样的“母病速归”的谎言诓骗回家,娶了一个同样的没有文化的小脚太太。这太多的相同背后,又有着太多的不同:一个求学金陵,一个求学上海。在金陵的学校,鲁迅过的是比绍兴还要保守、传统的封闭生活。而在上海求学的胡适,则被开放、摩登的殖民文化所陶醉,如鱼得水,如浴春风,用他自己的话说:“自打进入上海后,我几乎没有一天不读报纸。”成山成堆的报纸杂志,兼收并蓄的海派文化,开阔了胡适的心胸,拓展了他的视野,让他看到了世界范围内风起云涌、此起彼伏的文化大潮。
  • 古龙文集:风铃中的刀声

    古龙文集:风铃中的刀声

    花错向着白色的小屋里的爱人狂奔而来,可是还未奔到身子便已断开成两截倒地死去,鲜血染红沙地。屋子里面的花景因梦经历从激动到狂喜到恐怖到绝望的心情……
  • 圣道独尊

    圣道独尊

    问天何极,问地何寿,常人言那天意不可逆,大道不可转,若然天未开,地未成,道将何来。一个被兄弟背叛的人意外回到了混沌未开之时,得大道,证混沌,冥冥之数因他的到来而改变。人间有帝王,天界有帝君,自在天中有天尊,鸿蒙之巅,守护万方,圣道自独尊。
  • 异世医仙

    异世医仙

    最强修真者,被数以千计修真者围攻,最终转世异世。对方云来说,没有治不好的病,只要你能付出相应的代价。他炼制出来的丹药可以垄断整个漠北,他炼制的低级法宝更是被奉为神器。大魔法师向他请教魔法阵,炼金师向他请教炼器,炼药师向他请教炼丹,就连异兽,都向他请教如何百炼成妖。————新书《移动藏经阁》
  •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这是一本了解耶稣和基督教知识的理想读本。《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以故事形式讲述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的生平事迹和心路历程,主要包括耶稣的诞生与少年时代,耶稣的传道生涯,耶稣的受难与复活三方面内容,完整再现了耶酥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蝙蝠

    蝙蝠

    爱情,不是最终的依靠。只有退到底线时,才发现,身边默默陪着你的才是真正值得的情感。三篇动人的短篇治愈故事集结,蔡智恒用文字温暖你人生中的低潮。
  • 沧元图

    沧元图

    我叫孟川,今年十五岁,是东宁府“镜湖道院”的当代大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