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4200000007

第7章 认识我们的世界 (2)

如今“天地人”的思想也越来越多地融入到现代人们的生活当中。现在,在很多公司的办公区的绿化区域经常可以看到分别刻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及“上善若水”的巨石。这三尊石刻,正蕴含着天地人的传统人文思想。“自强不息”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为天的运动刚强劲健,君子应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厚德载物”也出自《周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容载万物。“上善若水”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除此之外,2008年北京残奥会的会徽也体现着这种思想。在会徽所使用的色彩中,红色,寓意着太阳;深蓝色,寓意着蓝天;绿色,寓意着大地。三种颜色的三个笔划综合起来成为一个运动的人形,即为“天地人”,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表达了现代人追求运动的和谐,人的自身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

日月星是天空中最引人瞩目的发光天体,古人称之为“三光”。太阳是阳的精华,月亮是阴的精华。在我国传统中,星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行星,包括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称为五大行星。第二类是宿星,就是人们常说的二十八星宿。在中国古代最令妖邪胆战心惊并且法力无边的四大神兽就是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兽了。在上古时代,古人把天分为东西南北四宫,分别以苍龙为东方之神;白虎为西方之神;朱雀为南方之神;玄武为北方之神。实际上是把天空分为四部,以每部分中的七个主要星宿连线成形,以其形状命名。因此,有了二十八星宿。第三类是经星,是指上述两类星星之外的恒星。古人还编著了《步天歌》将天上的星象串联成琅琅上口、简洁通俗的口诀。

古人不明白天体起源的科学道理,但是从来没有停止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夸父追日都是先民对天空的猜测,虽然没有科学性,但它们依然是我们民族宝贵的文化和精神财富。从“地心说”到“日心说”,这里有科学的进步,但是为坚持真理的而进行抗争的人才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的对象。1969年7月16日,美国人率先登陆月球,完成了人类探索外太空的第一步。从此,月球上留下了人类清晰的足迹。1962年11月,苏联发射的“火星1号”探测器在飞离地球1亿公里时与地面失去联系,从此下落不明,尽管结果不尽如人意,它却是人类探测火星的开端,开启诸多后来者。1965年7月,美国“水手4号”飞近火星,从距火星1万公里处拍摄21幅照片,人们获得了关于火星的理性认识。可以预见,在未来,人们对太空的探索不会停止,人类对科学和真理的探索也不会终结。

正文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注释

纲:本意是拉网的大绳子,在此指代主要的或处于支配地位的事物。

义:法度。

亲:亲近。

顺:和顺。

所谓的“三纲”是指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心解

三纲

《三字经》中的“三纲”和西汉大思想家董仲舒提出的“三纲”同样是说明君臣、父子、夫妻的关系,但是它们的内涵并不相同。董仲舒所提倡的“三纲”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对国家和社会的管理非常关键。《韩非子》:“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臣对君要忠,子对父要孝,妻对夫要节;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妻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三纲”是道德规范,是高度具体的、必须遵从的,即所谓“王道之三纲,可达于天”。“三纲”是“三才”在社会领域的反映。君为臣纲效法天道,父为子纲效法地道,夫为妻纲效法人道。从“三纲”中还引申出“六纪”和针对妇女的“三从四德”,并要求绝对服从。这些今人看来有些可笑的要求,早已被历史的车轮辗碎,没有任何存在的根据。《三字经》中的“三纲”更侧重强调君臣之间的法度,父子之间的亲近以及夫妻之间的和顺。

所谓的“法度”就是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孔子曾经对前来询问治国之道的齐景公说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说,国君要像国君,臣子要像臣子,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换言之就是要各尽其责。古代对君臣关系最基本的定义就是君仁臣忠。君主要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多施行仁政。臣子要忠于作为国家化身的君主。“忠”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要指出君主的过错。下面讲一个出自《左传》的“两全其美”的故事:

晏婴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他经常劝齐景公要爱民,但齐景公却总是扰民。有一次,齐景公强令民工大兴土木,闹得齐国民不聊生,众百姓苦不堪言。正巧晏婴出使回国目睹了这一情景,他马上进言齐景公不要造台,齐景公总算同意了。晏婴却不急于回家,而是立即赶到工地,催促民工抓紧干活,稍有懈怠,就以鞭子抽打。晏婴骂累了、打累了,这才回家。他刚离开工地,齐景公的传令官就到了,下令停止施工,民工解散,可以回去和家人团聚了。民工一听此令,齐声欢呼,好像遇到大赦一般,高高兴兴地赶回家去了。晏婴这样做,是有意把“贤名”让给君王,把“恶名”留给自己。孔子对此极为欣赏,说他既纠正了君王的过失,又使百姓感受到了君王的仁义。当今社会没有了君主,当然也就不存在“君臣关系”了,其实我们不妨将“君”换成国家,把对君主的忠诚转化为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这也正是时代的要求。

历来父亲与子女的关系都很微妙。古时要求子女对父亲绝对服从,现在两者之间则有了更多的温存。现在多数父亲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在外奔波,因此没有很多时间来照料孩子。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父亲与子女之间的疏离。另一方面,对于孩子来说,父亲的教育和表达关怀的方式,更偏向于理性,因此更具吸引力。这就需要父亲更多的付出,放弃已形成的生活习惯,下班之后,不看电视,特地挤出一些时间和孩子接触和交流。

提到夫妻关系,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举案齐眉”的故事。东汉初年的隐士梁鸿,字伯鸾,博学多才,家里虽穷,可是崇尚气节。由于梁鸿的高尚品德,许多人想把女儿嫁给他,梁鸿谢绝他们的好意,就是不娶。与他同县的一位孟氏有一个女儿,长得又黑又肥又丑,而且力气极大。她说:“我要嫁像梁伯鸾一样贤德的人。”梁鸿听说后,就下聘礼,准备娶她。孟女高高兴兴地准备嫁妆。可是婚后一连七日,梁鸿一言不发。孟家女就来到梁鸿面前跪下,说:“我犯了什么错吗?”梁鸿答道:“我一直希望自己的妻子是位能穿麻葛衣,并能与我一起隐居到深山老林中的人。

而现在你却穿着绮缟等名贵的丝织品缝制的衣服,涂脂抹粉、梳妆打扮,这哪里是我理想中的妻子啊?”孟女听了,对梁鸿说:“我这些日子的穿着打扮,只是想验证一下,夫君你是否真是我理想中的贤士。妾早就准备好了劳作的服装与用品。”说完,便将头发卷成髻,穿上粗布衣,架起织机,动手织布。梁鸿见状,大喜,连忙走过去,对妻子说:“这才是我梁鸿的妻子!”他为妻子取名为孟光,字德曜,意思是她的仁德如同光芒般闪耀。后来他们一道去了灞陵(今西安市东北)山中,过起了隐居生活。不久,梁鸿夫妻二人迁到了吴地(今江苏境内)。梁鸿一家住在大族皋伯通家宅的廊下小屋中,靠给人舂米为生。梁鸿每次归家时,孟光备好食物,低头不敢仰视,举案齐眉,请梁鸿进食。皋伯通见此情形,大吃一惊,心想:一个雇工能让他的妻子对他如此恭敬有加,那一定不凡。于是他立即把梁鸿全家迁入他的家宅中居住,并供给他们衣食。梁鸿因此有了机会著书立说。

其实,在这里我们不能片面地把“三纲”等同于封建伦理道德加以摒弃。父子之间的亲近、夫妻之间的和顺是永恒的内容,并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其价值。

正文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注释

曰:叫做。

运:运转,光阴循环,一年又一年。

穷:尽头。

四季分别叫做春、夏、秋、冬。这四时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没有尽头。

心解

四季

我国自古是农业大国,因此特别重视对气候和天文的观察。在我国文化里面发展最早、最系统的就是天文学。我国的天文学在明朝以前,一直是领先于世界的,是传统科技的一部分。我国人民很早就注意到了气候的四种变化。到了周代,我国已经有了关于四季的明确划分,除此之外还发现了季节与北斗七星运行的关系。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北斗七星不停地转动,就代表了一年四季不断地推移交替,循环运转,没有穷尽。季节的划分主要是为了指导农业生产,“二十四节气”就是我国先民智慧的集中体现。为了便于记忆,人们还特意编成朗朗上口的歌谣,其中有一首是这样: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基于对大自然的认识,古人认为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所以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就是古人对这种认识的结晶,它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最早由庄子阐述的,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道家明确把自然作为人的精神价值来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以无为为宗旨,返朴归真,回归到无智无欲的“小国寡民”社会。人类行动的目的就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道教的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后世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人们向往和追求田园诗般的生活。这似乎也就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说的“诗意地寄居”吧。

和道家相比,儒家“天人合一”观念更富于现实性,更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因此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

同类推荐
  • 主持人口语表达艺术

    主持人口语表达艺术

    想拥有李咏、汪涵、何炅这些主持名嘴的口才吗?想在主持台上谈笑自若,潇洒自如吗?最权威的主持人口才修炼手册,崔永元、杨澜等央视名嘴都在看的口语教材。让你轻松掌握主持人口语表达艺术,说话讨人欢心,左右逢源,在职场上无往不胜。
  • 东宫·西宫(王小波作品)

    东宫·西宫(王小波作品)

    本书包括王小波《他们的世界》——第一本中国男同性恋研究的专著,王小波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和其他四部未竟稿。电影《东宫·西宫》由张元执导,胡军、赵薇、司汗等人主演,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且入围1997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
  • 中国“超级”大学

    中国“超级”大学

    本书作者在十余年大学生与大学教师的生涯中,对当今中国大学的一应信息、数据和知识进行了横向对比、纵向解剖的综合分析和思考。在资料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上,充分体现了全面性、真实性、实用性、时新性,加上作者的简要精彩注评,相信能给高三即将高考的学生、大四即将考研的学生、研三即将考博的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很好的参考。
  • 敢问敢答

    敢问敢答

    本书从录像从录音从回忆中整理出数十万字的“问答”,挑挑捡捡地在报刊上发表了一些,大获读者的青睐。用本书敢字来修饰来修饰问答,有点可笑,有点张扬,更有点故意标榜,倘若你一口气或是两口气但绝不会三口气看完这本书时,就会觉得我的这个敢字用得挺恰如其分。
  • 乘着歌声的翅膀:中小学艺术教育漫谈

    乘着歌声的翅膀:中小学艺术教育漫谈

    在艺术领域,由于多种新艺术的观念和样式此起彼伏,“交流”艺术正渐渐失去了主导作用的地位,由此对艺术本质的质疑和混乱意识进一步形成。由此,建立一个包容一切艺术的定义变得不太可能与没有意义。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流动复合体的艺术,在流变过程中,只能是短暂的、一时的,任何哪怕自认为是无懈可击的关于艺术的定义都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概括而非最终答案。今天,对艺术不可避免的谈论恰恰证明艺术正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其实,人类喜欢刨根问底的天性是对千变万化的艺术现象背后本质的追问,也得益于人们不断了解和接近艺术。
热门推荐
  • 无毒不嫡女

    无毒不嫡女

    她是最奇葩的天才医女,毒术医术样样擅长,身为现代人不用现代东西,喜欢一切与古代挂上钩的东西,手机电脑什么的在她眼里如同废墟。时空转换,人生的第一次失误导致她穿越异世,被人捞上来后,她已变成了十岁孩童。六年光阴转眼即逝,她追逐了六年的良人却在大婚前一夜将她送给那个傻王爷…曾经良人尽露真面目,她名声扫地,嫁了世人最不耻的傻王爷,被世人称为傻王妃。看着父亲母亲妹妹那不屑的眼神,她突然觉得自己对他们太善良了,回过神才发觉自己太愚蠢了。她们毫不留情面的算计深深得惹怒了她,那一刻,她终于明白,这世上从没有宽恕,世人都道:无毒不女子,祸害遗千年,既然如此,她便做了那祸害。从今以后,笑她蔑她之人,她必定要将她们踩在脚下,欺她负她之人,她必定要让她们跪地求饶。不就是哑夫君么,怕什么,她定要一步步将他捧上这世界顶尖,她要让世人知道,即便是盘烂泥,也能被她扶上她们仰望的高度,只是为何这只软货会突然由受转攻,还是强攻?强强对手,到底谁会服软?谁会甘愿轮落为“受”?【本文女强男更强,只有在心爱之人面前服软的男人才是国际好男人,且看女主如何斗死渣渣,如何成为强攻妞~】
  • 萌猫王子的诱惑

    萌猫王子的诱惑

    爱丽丝是一个功课奇差、思维脱线的暴躁少女,十五岁那年,会长“优姬”进驻“维斯凯亚”自此爱丽丝的生活暗无天日:礼仪、社交、气质、政治……各种闻所未闻的课程,让爱丽丝头痛不已。某天,她从捕鼠夹里救下一只小黑猫,不久之后,从未露面的美少年校长要来视察工作……为什么他的手腕上会有夹伤的痕迹?为什么他的眼睛和小猫一个颜色?是巧合吗?还是……一个圈套?
  • 爱情偏执狂

    爱情偏执狂

    一个人,如果没空,那是因为他不想有空;一个人 ,如果走不开,那是因为不想走开;一个人,对你借口太多,那是因为不想在乎所以,该收手时就收手吧,不要偏执地再爱他了。
  •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

    《黄帝内经二十四节气养生法》以《黄帝内经》中“天人合一,顺应四时”的养生法则为基础,以二十四个节气为主线,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二十四节气对人体节律周期与健康的影响,破解了顺应节气养生的奥秘。
  • 半个苹果的爱

    半个苹果的爱

    在作者的word文档里有一个名为“心灵呓语”的文件夹,对朋友的爱。它是作者内心的独白,是我夜深人静时作者对这个世界发出的真实的声音,保存在这个文件夹里的文章不是小说,饱含作者对父母的爱、对儿女的爱,本书收录作者近年来创作的散文随笔80多篇。,也不是传奇。是从作者心灵深处涌动出来的文字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培根论文集(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培根论文集(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培根论文集》萃取了培根一生著述的精华,内容包括培根对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然等各方面关系的看法。从“论真理”、“论死亡”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情于哲学的培根。从“论权位”、“论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衷于政治、深涪官场运作的培根。从“论爱情”、“论友情”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从“论逆境”、“论残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自强不息的培根。从“论狡猾”、“论言谈”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
  • 西夏死书3:决战贺兰之巅

    西夏死书3:决战贺兰之巅

    唐风和韩江成功破解第二块玉插屏上的《西夏死书》,找到了在频繁的地震中仍保存完好的黑鹫寺上寺。在探险中,他们遭遇了一系列诡异事件,最后发现,所谓的皇家寺院,居然是谅祚的母亲没藏太后的墓葬!而黑喇嘛的死、克格勃的学员暴动、军统的秘密任务……一切的疑团,全部指向一个地方——中蒙边界无人区。
  • 遇见成功的自己 不可不学的100条成功经验

    遇见成功的自己 不可不学的100条成功经验

    但是,开辟一条没有后顾之忧的成功之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相信每个人心中都会亮起一个灯塔,有人说,都能照见未来的成功!此书就立意如此,经验像是一条穿船上的尾灯,从礼多人不怪、善识时务成俊杰、妙言巧语少纠纷、忍耐处世好做人四个方面精选出了不可不学的100条成功经验奉给读者,如果能够清晰地透悟他人的100条成功经验,让读者轻松拨开“厚黑”与“薄白”的荆棘,只照亮船驶过的航道
  •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上)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上)

    举目四顾,豺狼遍地,有王法管不住的藩镇,有分庭抗礼的藩镇,有垂垂欲动的藩镇,更有契丹铁骑的肆意掠劫,当时朝廷虽在,天下已亡。公元927年至公元951年,大宋前三十年,是中国历史的暗黑年代。了解这三十年,就明白何为野蛮与残暴,就明白大宋王朝为何被称为文明盛世。大宋立国前三十年是豺狼纵横、铁骑肆虐的兵场,是藩镇割据、分庭抗礼,阴谋与残暴罪行的发生地,是文明沦丧、道义尽失,让世人噩梦不断的炼狱。大宋立国前三十年的历史,就是一部篡逆成灾的动乱史,一部被鲜血与悲情遮蔽的中国人的苦难史。了解这三十年历史,看清五代乱世的因果,就明白大宋帝国的由来,明白赵匡胤建构并推演大宋文明的良苦用心……